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学教育中的应用——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智能人居环境研发中心为例
1
作者 张鸿 赵康宏 +1 位作者 黄微 陈斌卿 《城市建筑空间》 2024年第S01期189-191,共3页
现代科技手段的创新与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智能人居环境研发中心为例,通过分析其建设历程与成果,总结其成功建设经验,以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大数据 人工智能 高校 建筑学
下载PDF
通向未来的“星舰舰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BIM智慧城市科研实训室项目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微 陈斌卿 +2 位作者 张鸿 张雄 张喆雯 《城市建筑》 2021年第14期70-73,共4页
BIM技术的出现为建筑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市场上出现了较大的专业人才缺口。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于2020年6月启动BIM实训室建设项目,于同年9月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经过短暂数月已在学术交流、科研、参赛获奖等方面积攒下累累硕果。作... BIM技术的出现为建筑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市场上出现了较大的专业人才缺口。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于2020年6月启动BIM实训室建设项目,于同年9月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经过短暂数月已在学术交流、科研、参赛获奖等方面积攒下累累硕果。作为新技术的载体,实训室的设计风格需要吻合未来感,同时保持理性主义功能至上的特点。项目以"星舰舰桥"作为设计主题,隐喻建筑学院的学生将在新时代乘上BIM这艘技术的大船,乘风破浪、航向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技术(BIM) 实训室 星舰舰桥 未来感
下载PDF
校园建筑数字化建设与维护——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慧思楼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微 张鸿 +1 位作者 曲继萍 陈斌卿 《城市建筑》 2022年第S01期63-66,共4页
BIM技术是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其特点是数字化、协同化与可视化,对于提高项目工程效率、推动高校建筑数字化具有重要价值。项目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第八教学楼慧思楼为例,探讨如何运用BIM技术促进校园数字化建设、数字化维护。使用Revit... BIM技术是指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其特点是数字化、协同化与可视化,对于提高项目工程效率、推动高校建筑数字化具有重要价值。项目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第八教学楼慧思楼为例,探讨如何运用BIM技术促进校园数字化建设、数字化维护。使用Revit与广联达软件对慧思楼的给排水、机电、建筑板块、结构与施工模拟进行了数据模型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BIM) 校园建筑 数字化 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BIM实训教学改革的研究--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梦蝶 唐敏 刘蝶 《砖瓦》 2021年第10期190-191,共2页
阐述了BIM技术的发展趋势,将该技术融入教学中,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学专业为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主要介绍了如何有效地应用BIM技术资源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促进BIM技术在高校的推广,整体改善当前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关键词 BIM技术 教学改革 建筑学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基于联结理念的模块化社区景观设计——以重庆市九龙坡区龙吟路段为例
5
作者 杨毅清 陈斌卿 +2 位作者 李国庆 杨跃 曲继萍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7期187-190,共4页
城市的发展加速了老旧社区的衰落,社区景观活力日益丧失,塑造能促发互动、具有活力与联结的当代社区景观对城市和居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龙吟路段为例,探索了基于联结理念的模块化社区景观设计,通过打通横向纵向流线... 城市的发展加速了老旧社区的衰落,社区景观活力日益丧失,塑造能促发互动、具有活力与联结的当代社区景观对城市和居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龙吟路段为例,探索了基于联结理念的模块化社区景观设计,通过打通横向纵向流线、融合不同功能区、营造共享空间等设计手法,建立了空间、功能和人群等维度的联结,以期为相关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联结 模块化 社区景观 景观设计
下载PDF
景观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设计探究--以勒萨·德·帕梅拉泳池为例
6
作者 姚泰宇 陈斌卿 +2 位作者 龚艳霞 舒修涵 金桐妃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期190-193,200,共5页
20世纪中旬,随着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盛行,国际化的趋势与地域文化间冲突加剧,一些地区的地域文化因被同化而逐渐消失,因此在设计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文献与案例分析,以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为视角,... 20世纪中旬,随着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盛行,国际化的趋势与地域文化间冲突加剧,一些地区的地域文化因被同化而逐渐消失,因此在设计中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通过文献与案例分析,以批判性地域主义思想为视角,对葡萄牙建筑设计师阿尔瓦罗·西扎设计的勒萨·德·帕梅拉游泳池展开研究,从作品的时代特征、形式语言、内外空间等方面探究该项目的优点,探讨景观与自然环境良好结合的场所应具有的特性,为批判性地域主义在设计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批判性地域主义 游泳池 设计语言
下载PDF
数字媒介在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中国西部科学院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坦 陈斌卿 +2 位作者 黄微 曲继萍 曾晓漫 《城市建筑》 2022年第1期116-121,共6页
红色文化遗产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具有保护和传播价值。以往的保护和传播手段大多被僵化为一种缺乏互动的单向传播方式。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介为遗产保护带来方法上的变革。本文以中国西部... 红色文化遗产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具有保护和传播价值。以往的保护和传播手段大多被僵化为一种缺乏互动的单向传播方式。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介为遗产保护带来方法上的变革。本文以中国西部科学院为例,探讨数字媒介技术在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探索出多种数字媒介保护与传播方法,为红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文化遗产 遗产保护 数字媒介 传播 中国西部科学院
下载PDF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古镇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侯君 陈斌卿 +2 位作者 曲继萍 曾晓漫 杨坦 《城市建筑》 2021年第28期94-97,136,共5页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古镇作为古驿道聚落,曾承载驿站、集镇的功能。聚落因古驿道而形成,具有独特的空间形态。本文选取聚落的“面、线、点”三个维度,即整体空间、街道空间、重要节点,采用文献研究法与田野调查法,总结聚落中空间形态的...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古镇作为古驿道聚落,曾承载驿站、集镇的功能。聚落因古驿道而形成,具有独特的空间形态。本文选取聚落的“面、线、点”三个维度,即整体空间、街道空间、重要节点,采用文献研究法与田野调查法,总结聚落中空间形态的内在规律和关系。通过对聚落特征的挖掘,为走马古镇未来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马古镇 驿道 聚落 空间形态
下载PDF
基于EFE和IFE矩阵模型的永川茶产业发展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姚泰宇 龚艳霞 杨颖睿 《福建茶叶》 2024年第3期126-129,共4页
茶文化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内容。文章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通过EFE与IFE矩阵模型探索影响当地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乡村振兴视角下适用于该地区的茶产业发展与提升策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茶产业 EFE矩阵模型 IFE矩阵模型 发展策略
下载PDF
红色历史建筑的价值与保护策略研究——以卢作孚纪念馆为例
10
作者 曾培林 舒修涵 +3 位作者 黄微 曲继萍 李晓芸 陈斌卿 《城市建筑》 2024年第7期38-41,共4页
红色历史建筑是红色精神的物质载体,是弘扬红色文化的物质基础,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文章以卢作孚纪念馆为例,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其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挖掘其存在的价值,并提出保护与利用策略,以期为红色历史建筑的保护... 红色历史建筑是红色精神的物质载体,是弘扬红色文化的物质基础,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文章以卢作孚纪念馆为例,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其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挖掘其存在的价值,并提出保护与利用策略,以期为红色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历史建筑 建筑价值 保护策略 卢作孚纪念馆
下载PDF
基于AR技术的美术欣赏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11
作者 黄微 张鸿 +1 位作者 雷桥 包崇铃 《信息与电脑》 2022年第12期235-237,共3页
本文以美术欣赏课程中青铜器赏析教学设计为例,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搭建课程资源库,运用翻转课堂及项目情景式教学方法,将线上教学资源和线下互动活动结合,通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对青铜器进行直观展示分析,创建沉浸、... 本文以美术欣赏课程中青铜器赏析教学设计为例,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搭建课程资源库,运用翻转课堂及项目情景式教学方法,将线上教学资源和线下互动活动结合,通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对青铜器进行直观展示分析,创建沉浸、开放的学习情景,以期探索基于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 Based Education,OBE)教学理念,运用新型信息技术手段,注重用户体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AR)技术 混合式教学设计 美术理论课程
下载PDF
土壤质量以及施肥方式对紫玉兰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竹隐 寇文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5-539,共5页
为探索土壤质量对紫玉兰生长的影响,本文对重庆鸿丰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土壤采用S法取样,使用不同比例的复合氮肥对紫玉兰植株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保肥能力较好和缓冲性较强,适合紫玉兰生长。从整体结果分析,混合肥能够显著... 为探索土壤质量对紫玉兰生长的影响,本文对重庆鸿丰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土壤采用S法取样,使用不同比例的复合氮肥对紫玉兰植株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保肥能力较好和缓冲性较强,适合紫玉兰生长。从整体结果分析,混合肥能够显著提高样本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能够显著提高紫玉兰植株中氮、磷、钾的含量,能够显著提高紫玉兰的生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紫玉兰 土壤肥力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策略研究——以那柯里村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曾晓漫 陈斌卿 +2 位作者 曲继萍 王泽文 杨坦 《城市建筑》 2022年第4期19-23,共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云南省那柯里村为例,分析其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及发展的不足,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认为,那柯里村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乡村人文景观挖掘不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云南省那柯里村为例,分析其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及发展的不足,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认为,那柯里村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乡村人文景观挖掘不足、对旅游资源保护不当、经营模式同质化严重等方面。通过深度挖掘当地文化景观特色、合理保护乡村旅游资源和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等措施,可以促进那柯里村乡村旅游的优化发展,从而助推那柯里村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策略研究 那柯里村
下载PDF
抗日战争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以北碚抗战时期存留的遗址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汤张彬 陈斌卿 +2 位作者 曲继萍 杨坦 曾晓漫 《城市建筑》 2021年第25期142-146,共5页
抗战遗址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爱国教育的生动教材,更是民族精神的有力彰显。当前,抗战遗址普遍存在着保护与利用不当的问题,如何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抗战遗址是研究的关键。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北碚作为这一时期的文化大后... 抗战遗址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爱国教育的生动教材,更是民族精神的有力彰显。当前,抗战遗址普遍存在着保护与利用不当的问题,如何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抗战遗址是研究的关键。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至重庆,北碚作为这一时期的文化大后方,保留有诸多抗战遗址。本文以北碚区具有代表性的抗战遗址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调研抗战遗址的现状、内涵,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并从提高认识、建立法规、增加投入等方面提出保护和利用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碚 抗战遗址 文化遗产 保护利用策略
下载PDF
丽江大研古城空间形态与功能协调演变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蕊 陈斌卿 +2 位作者 曲继萍 金桐妃 姚泰宇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3期208-210,共3页
大研古城是国家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拥有别具风貌的空间布局和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文章从聚落空间、街巷空间、节点空间和合院空间四个方面,分析古城空间形态与功能协调机制的演变,为古城未来的保护与发展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丽江 大研古城 空间形态 功能协调 发展脉络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施工组织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及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蝶 包毅豪 +1 位作者 徐梦蝶 薛芃芃 《砖瓦》 2021年第9期217-218,共2页
根据住建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建筑行业企业应积极探索“互联网+”,来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基于《施工组织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所存在的实践性不足的问题,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构建合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根据住建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建筑行业企业应积极探索“互联网+”,来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基于《施工组织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所存在的实践性不足的问题,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构建合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教学模式的合理性和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权重和标准进行持续改进,根据建筑专业和建筑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模式持续改进,使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适合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施工组织 教学模式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新三农”问题的出现和破局之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奇 游珊珊 +2 位作者 陈斌卿 潘忱怡 李小月 《山西农经》 2022年第19期20-22,共3页
“三农”问题事关民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当前,经过深入的农村经济改革,传统“三农”问题已逐渐得以缓解。但“新三农”问题开始凸显,主要有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产生原因与生硬照搬发达国家、地区的农业模式... “三农”问题事关民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当前,经过深入的农村经济改革,传统“三农”问题已逐渐得以缓解。但“新三农”问题开始凸显,主要有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产生原因与生硬照搬发达国家、地区的农业模式,城乡差距较大和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有关。“新三农”问题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新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与相关理论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之策,以期助力我国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三农”问题 农村“空心化” 农业边缘化 农民老龄化
下载PDF
小展馆RêveFlower花艺空间设计
18
作者 姚泰宇 黄梦瑶 +3 位作者 杨坦 黄微 陈斌卿 徐博雅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3期35-39,共5页
小展馆Rêve Flower花艺空间设计项目位于重庆市江北区一处工业遗存,该工业遗存现已被改造为文创园区。该店铺的主营业务为商展承办、鲜切花售卖、花艺制作及商品化,同时加入了时尚沙龙的运营理念。开展设计任务前对项目地进行实地... 小展馆Rêve Flower花艺空间设计项目位于重庆市江北区一处工业遗存,该工业遗存现已被改造为文创园区。该店铺的主营业务为商展承办、鲜切花售卖、花艺制作及商品化,同时加入了时尚沙龙的运营理念。开展设计任务前对项目地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场地空间特点,对业主的业态需求与审美偏好进行了深入访谈。基于调研成果,结合功能需求与空间美学开展设计任务。项目于2020年底竣工并顺利投入使用,为工业遗产的文创空间活化实践提供了参考与案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室内设计 文创空间 网红 花艺
下载PDF
促进代际融合的公共舞蹈空间概念设计——以三峡广场为例
19
作者 黄梦瑶 曲继萍 +2 位作者 姚泰宇 杨坦 陈斌卿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3期47-49,62,共4页
代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促进代际融合的空间也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以重庆市三峡广场为设计对象,对空间的代群与活动进行调研和分类,总结其行为模式的共性;以舞蹈作为设计线索,以莫比乌斯环作为设计语言,以促进代际融合作为设... 代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促进代际融合的空间也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以重庆市三峡广场为设计对象,对空间的代群与活动进行调研和分类,总结其行为模式的共性;以舞蹈作为设计线索,以莫比乌斯环作为设计语言,以促进代际融合作为设计目标,依据连通性、便利性、复合性等促进代际共享的公共空间设计原则,提出打通空间分隔、丰富空间维度、增加互动设施等设计策略。研究成果可以为促进代际融合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融合 代际和谐 舞蹈空间 概念设计
下载PDF
贵州黄岗侗寨活态聚落空间形态与构成要素研究
20
作者 马浩然 陈兴宇 +3 位作者 曾晓漫 杨坦 姚泰宇 陈斌卿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3期13-17,22,共6页
侗族是典型的稻作民族,多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建立村寨,且对于自身居住环境有很高的自然要素要求与自身保护意识,“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空间理念将侗族的居住、发展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以贵州黄岗侗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实... 侗族是典型的稻作民族,多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建立村寨,且对于自身居住环境有很高的自然要素要求与自身保护意识,“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空间理念将侗族的居住、发展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以贵州黄岗侗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测量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聚落整体进行原始资料收集,并重点对其聚落空间形态与构成要素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以文化完整性维护、产业驱动发展和精神内涵传承综合的未来发展方式,为黄岗侗寨活态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岗侗寨 空间形态 构成要素 田野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