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膜制备与保存中的微生物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琪 赵敏 +4 位作者 陈淑惠 刘明方 胡柯 鲁静 秦应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08-210,235,共4页
目的:探讨人羊膜在制备和保存过程中的微生物安全性及其控制,为建立羊膜库提供便捷、有效的微生物控制方法。方法:20只剖宫产胎盘的羊膜取材后,均按不同的无菌处理程序和不同保存方法分组,检测时段为保存后24h、1月、3月、12月,均作细... 目的:探讨人羊膜在制备和保存过程中的微生物安全性及其控制,为建立羊膜库提供便捷、有效的微生物控制方法。方法:20只剖宫产胎盘的羊膜取材后,均按不同的无菌处理程序和不同保存方法分组,检测时段为保存后24h、1月、3月、12月,均作细菌、真菌、支原体检测。5只顺产胎盘的羊膜,作细菌、真菌、乳酸菌、支原体检测。随访提供羊膜的25名产妇6个月,复查血清学。结果:仅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泡组中,2只胎盘的羊膜出现细菌污染;20只剖宫产胎盘的羊膜在其余各组中均未查出微生物污染;1只顺产胎盘的羊膜出现乳酸菌污染。25名产妇6个月的血清学复查均为阴性。结论:来源于健康产妇剖宫产胎盘的羊膜经抗生素液规范化无菌处理后,现今常用的保存方法可基本保证羊膜在1年保存期内免受细菌、真菌和支原体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制备 保存 微生物
下载PDF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3
2
作者 赖国旗 韦克 +1 位作者 张德纯 周广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6期58-60,共3页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现状及展望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重庆630046赖国旗,韦克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微生物教研室张德纯,周广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指在动物基础饲料中添加微量的生态制剂。其目的是用来提高动物饲料的利用率,维持动...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现状及展望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重庆630046赖国旗,韦克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微生物教研室张德纯,周广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指在动物基础饲料中添加微量的生态制剂。其目的是用来提高动物饲料的利用率,维持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动物生长,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微生物制剂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双歧杆菌及表面分子对胃粘膜糖蛋白的粘附作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邓一平 王跃 胡宏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93-195,共3页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及表面分子脂磷壁酸 (L ipoteichoic acid,L TA)、完整肽聚粮 (Wholepepti- doglycan WPG)、多糖 (Polysaccharide,PS)对猪胃粘膜糖蛋白的粘附作用。方法 采用 EL ISA阻断法测定双歧杆菌表面分子的粘附作用 ,以了解...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及表面分子脂磷壁酸 (L ipoteichoic acid,L TA)、完整肽聚粮 (Wholepepti- doglycan WPG)、多糖 (Polysaccharide,PS)对猪胃粘膜糖蛋白的粘附作用。方法 采用 EL ISA阻断法测定双歧杆菌表面分子的粘附作用 ,以了解双歧杆菌在定植过程中参与粘附作用的主要表面分子 ,同时也测定了全菌不同菌液浓度的粘附作用。结果 表明 L TA、WPG的粘附作用明显 ,PS粘附作用很弱。粘附随着菌液浓度的增高而增强。结论 在双歧杆菌的定植粘附机理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该菌菌体表面分子 L TA、 W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脂磷壁酸 肽聚糖 多糖 粘附 胃粘膜
下载PDF
健康动物肠道正常菌群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5
4
作者 赖国旗 韦克 +1 位作者 张德纯 周广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3-25,共3页
本文采用多种选择培养基,从健康动物猪、鸿、兔、鱼肠道中分离培养出22株正常菌群,经过菌落形状、革兰染色、美兰染色镜检及生化反应,初步鉴定为链球菌8株、孔杆菌2株、双歧杆菌4株、芽胞杆菌5林、酵母菌3株。此为优选菌种、... 本文采用多种选择培养基,从健康动物猪、鸿、兔、鱼肠道中分离培养出22株正常菌群,经过菌落形状、革兰染色、美兰染色镜检及生化反应,初步鉴定为链球菌8株、孔杆菌2株、双歧杆菌4株、芽胞杆菌5林、酵母菌3株。此为优选菌种、制备微囊及生产生态制剂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肠道菌群 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双歧杆菌和酿酒酵母原生质体融合子筛选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6
5
作者 黎永学 张德纯 李代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原生质体融合子的筛选方法。方法:将双歧杆菌和酿酒酵母原生质体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采用10%乳糖中性红培养基进行融合子的初筛,并分析融合子传代稳定性、生物学特...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原生质体融合子的筛选方法。方法:将双歧杆菌和酿酒酵母原生质体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采用10%乳糖中性红培养基进行融合子的初筛,并分析融合子传代稳定性、生物学特性,采用双歧杆菌属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对亲本菌和融合子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比较。结果: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融合子具有双歧杆菌的特异性序列和亲本菌的生物学特性。结论:双歧杆菌和酿酒酵母原生质体融合,实现了厌氧菌和酵母的跨界融合,为双歧杆菌生物学功能的开发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酿酒酵母 原生质体融合 融合子
下载PDF
一种改良大便双歧杆菌计数方法 被引量:12
6
作者 黎永学 姜明杰 +1 位作者 张莉滟 张德纯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7-178,共2页
目的 :研制一种大便双歧杆菌鉴别计数培养基。方法 :利用大多数双歧杆菌具有半乳糖苷酶且活性较高的特性 ,在自制改良 BS培养基中加入 X- Gal(5 -溴 - 4 -氯 - 3-吲哚 -β- D-半乳糖苷 )作为底物 ,双歧杆菌水解底物释放出吲哚 ,产生颜... 目的 :研制一种大便双歧杆菌鉴别计数培养基。方法 :利用大多数双歧杆菌具有半乳糖苷酶且活性较高的特性 ,在自制改良 BS培养基中加入 X- Gal(5 -溴 - 4 -氯 - 3-吲哚 -β- D-半乳糖苷 )作为底物 ,双歧杆菌水解底物释放出吲哚 ,产生颜色反应。结果 :双歧杆菌菌落呈深蓝色 ,乳酸菌和其它细菌一般为白色或淡蓝色。结论 :自制改良 BS培养基上双歧杆菌与乳酸菌及其他细菌菌落有明显的鉴别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数方法 大便 改良BS培养基 双歧杆菌 X-Gal
下载PDF
正常动物肠菌群的微囊化及保质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德纯 周广 +1 位作者 赖国旗 韦克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5期17-18,共2页
本文通过对正常动物肠道五株菌群的微囊化研究,结果表明本微囊有足够的活菌数和较长的保质期,为进一步开发生态制剂创造了美好前景。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微生物制剂 动物肠菌群 微囊 保质期
下载PDF
双歧杆菌对放射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蒲荣 张德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639-640,643,共3页
双歧杆菌是机体肠道中最具优势和开发价值的天然益生菌。现从双歧杆菌清除自由基、抗膜脂质氧化、免疫赋活、诱导细胞凋亡和肠道调理等方面来阐述它对辐射的防护作用,以利于双歧杆菌抗辐射机制探讨以及开发无毒、高效的基因工程防辐剂。
关键词 二裂菌属 辐射损伤 辐射防护
下载PDF
家兔腹泻生态疗法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赖国旗 韦克 张德纯 《四川动物》 CSCD 1997年第3期140-141,共2页
根据动物微生态学理论,将3株正常菌:嗜酸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研制成复方生态制剂,对家免细菌性腹泻进行治疗试验。共治疗75例,治愈率为96.00%,比痢特灵对照组治愈率提高16.00%。该制剂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使... 根据动物微生态学理论,将3株正常菌:嗜酸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研制成复方生态制剂,对家免细菌性腹泻进行治疗试验。共治疗75例,治愈率为96.00%,比痢特灵对照组治愈率提高16.00%。该制剂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可靠,是一种防治家免细菌性腹泻的较理想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病 腹泻 生态疗法
下载PDF
双歧杆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黎永学 张德纯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u04期66-68,共3页
目的 探讨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 )原生质体制备的条件。方法 将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双歧杆菌用α 淀粉酶和溶菌酶进行酶解脱壁。结果 在 37℃条件下 ,80 0 μg/ml溶菌酶和 5 0 0 μg/mlα 淀粉酶用于双歧杆菌联合酶解脱壁 6 0min ... 目的 探讨Bifidobacterium(双歧杆菌 )原生质体制备的条件。方法 将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双歧杆菌用α 淀粉酶和溶菌酶进行酶解脱壁。结果 在 37℃条件下 ,80 0 μg/ml溶菌酶和 5 0 0 μg/mlα 淀粉酶用于双歧杆菌联合酶解脱壁 6 0min ,双歧杆菌原生质体形成率为 80 %左右。结论 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原生质体 制备条件 Α-淀粉酶 溶菌酶
下载PDF
细胞凋亡与胃癌 被引量:5
11
作者 程磊 王跃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4年第3期265-268,共4页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胃癌的发生与胃粘膜上皮细胞和胃癌细胞凋亡、增殖调控失衡有关。现综述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胃癌 恶性肿瘤 脱噬作用 化疗
下载PDF
复方双歧豆奶对小鼠的耐力增长试验
12
作者 张德纯 陈婷梅 +2 位作者 胡宏 吴崇荣 曹显庆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74-76,共3页
双歧杆菌是健康人体肠道内占优势的正常菌群,在维持人体健康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在国内外对本菌的研究方兴未艾,将它制成活菌制剂作为饮料、奶粉的添加菌及药品倍受人们青睐。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微生物学教研室近年来从健康人体的肠道分离... 双歧杆菌是健康人体肠道内占优势的正常菌群,在维持人体健康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在国内外对本菌的研究方兴未艾,将它制成活菌制剂作为饮料、奶粉的添加菌及药品倍受人们青睐。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微生物学教研室近年来从健康人体的肠道分离、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教研室 重庆医科大学 活菌制剂 人体肠道 人体健康 小鼠游泳时间 小鼠体重 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抗肿瘤治疗新靶点TNF相关诱导凋亡配体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吉 王跃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TNF相关诱导凋亡配体(TRAIL)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性作用 很小,因此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将TRAIL与化疗和放疗联合应用,减轻其毒副作用,提高抗 肿瘤疗效,成为近年来抗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呈现出很好的前景。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脱噬作用 配体 肿瘤 治疗
下载PDF
健康动物肠菌群的毒性试验
14
作者 赖国旗 韦克 张德纯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9-12,共4页
1993年,作者从健康动物猪、鸡、兔、鱼等动物肠道中分离、鉴定出22株正常菌群,先后经过小鼠增重育肥试验、生物拮抗试验和肠菌群微囊化及保质观察的研究,筛选出12株优良菌株进行本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2株菌以不同菌量饲喂小鼠、... 1993年,作者从健康动物猪、鸡、兔、鱼等动物肠道中分离、鉴定出22株正常菌群,先后经过小鼠增重育肥试验、生物拮抗试验和肠菌群微囊化及保质观察的研究,筛选出12株优良菌株进行本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2株菌以不同菌量饲喂小鼠、雏鸡都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动物 肠菌群 毒性试验
全文增补中
双歧杆菌在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宋兴华 蒲荣 姜世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6年第5期209-211,共3页
双歧杆菌属是人体肠道固有菌属,其具有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抗肿瘤、抗辐射、抗衰老和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本文阐述了双歧杆菌诱导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P53、CrmA、IAPs、FLIPs、Bcl-2家族及多基因、多环节、多步骤协同调控;双歧杆菌细... 双歧杆菌属是人体肠道固有菌属,其具有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抗肿瘤、抗辐射、抗衰老和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本文阐述了双歧杆菌诱导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P53、CrmA、IAPs、FLIPs、Bcl-2家族及多基因、多环节、多步骤协同调控;双歧杆菌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中的膜受体通路和线粒体通路;细胞凋亡的分子及其相互作用;双歧杆菌在抗肿瘤细胞中诱导细胞凋亡的临床应用。通过简述双歧杆菌在细胞凋亡中的研究进展,为双歧杆菌在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细胞凋亡 微生态 抗肿瘤
下载PDF
食物过敏婴儿和健康婴儿肠道菌群的差别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念蓉 黎海芪 +1 位作者 刘明方 陈淑惠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检测食物过敏(FA)婴儿和健康婴儿的主要肠道菌群,为食物过敏与肠道菌群关系研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检测2003年5~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保门诊体检的52例FA婴儿和100例健康婴儿的大便菌群(双歧杆菌属、乳酸杆... 目的检测食物过敏(FA)婴儿和健康婴儿的主要肠道菌群,为食物过敏与肠道菌群关系研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检测2003年5~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保门诊体检的52例FA婴儿和100例健康婴儿的大便菌群(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肠杆菌科),大便菌群的分析采用GLM的广义析因法。结果FA婴儿大便双歧杆菌计数减少[(9.61±1.16)VS(10.31±1.20)Log10CFU/g,P<0.001],肠杆菌计数增多[(9.54±0.60)VS(9.07±0.64)Log10CFU/g,P<0.001]。不同喂养方式下FA婴儿大便的肠道菌群改变相似。结论食物过敏婴儿肠道菌群与健康婴儿的肠道菌群存在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食物过敏 喂养方式
原文传递
双歧杆菌表面分子诱导大肠癌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蒋虹 胡宏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表面分子完整肽聚糖 (wholepeptidoglycan ,WPG)、脂磷壁酸 (lipo teichoicacid ,LTA)和多糖 (polysaccharides,PS)的直接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MTT、形态学、流式细胞仪分析、荧光偏振以及特征性分化酶检测等方法...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表面分子完整肽聚糖 (wholepeptidoglycan ,WPG)、脂磷壁酸 (lipo teichoicacid ,LTA)和多糖 (polysaccharides,PS)的直接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MTT、形态学、流式细胞仪分析、荧光偏振以及特征性分化酶检测等方法观察了它们对培养的LoVo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理。结果 LTA抑制LoVo细胞的生长 ,将细胞阻滞于G0 G1 期。 5 0 μg mlLTA使细胞核与细胞浆向成熟细胞分化 ,并且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LoVo细胞特征性分化酶———肠型碱性磷酸酶的合成亦显著增加。LTA还诱导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 ,增加的钙离子来自于外钙内流而非内贮钙释放。结论 LTA作用于LoVo细胞后 ,直接抑制了该细胞的生长 ,并诱导LoVo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 ,钙离子内流引起的信号传导在此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表面分子 脂磷壁酸 大肠癌 细胞分化
原文传递
实时PCR检测HSV-2的方法学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邓念华 张德纯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准确定量的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检测方法.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MD18-T-gG作为标准品.以HSV-2的gC基因区为靶基因区,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采用TaqMan MGB技术对HSV-2进行实时定量PGR检测,优化反应体系,并进行...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特异、准确定量的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检测方法.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MD18-T-gG作为标准品.以HSV-2的gC基因区为靶基因区,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采用TaqMan MGB技术对HSV-2进行实时定量PGR检测,优化反应体系,并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MD18-T-gG.建立利用TaqMan MGB技术的real-time PGR方法,其重复性较好[批内CV(变异系数)值为2.29%,批间CV值为4.76%]、特异性较好(对HSV-1、Veto细胞、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等无特异性扩增)、线性范围好(4.75×10^1~4.75×10^6 copies/μl,r=0.998),灵敏度达到47.5 copies/μl;与ELISA法进行比较,认为前者的灵敏度更高、检测时间更短.结论建立的TaqMan MGB PGR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特异、灵敏地对HSV-2进行定量分析,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B 单纯疱疹病毒2型 生殖器疱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