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高速公路筑路工人艾滋病项目干预前后的KBP研究
1
作者 刘丹 黄毅 刘征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85-1690,共6页
目的:通过对某高速公路筑路工人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信念-行为(knowledge,belief and performance,KBP)进行干预,研究干预前后的KBP改变,为进一步在筑路工人中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某高速公路沿线的14个标段采取多阶段抽样... 目的:通过对某高速公路筑路工人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信念-行为(knowledge,belief and performance,KBP)进行干预,研究干预前后的KBP改变,为进一步在筑路工人中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某高速公路沿线的14个标段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8个标段的筑路工人,进行为期1年的倡导、行为改变/宣传教育的干预,调查分析干预前后该人群的艾滋病KBP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了男性946人和975人,其中干预前调查监理、项目管理人、包工头、司机、技术工人、非技术工人分别为63人、116人、46人、104人、292人、274人,干预后为69人、123人、56人、101人、269人和331人,2组调查对象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间不存在差异(P>0.05)。监理、项目管理人、包工头、司机、技术工人在干预前后对是否听说过艾滋病的回答相差不大,但文化层次较低的非技术工人经过干预后提高较大(86.4%vs.93.2%,P=0.03)。对于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司机对于输血(91.3%vs.100.0%)、性交(93.3%vs.100.0%)、母婴(84.6%vs.95.0%)的正答率在干预后有明显提高(P<0.05),其他各人群干预后的正答率也较干预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除了监理,其他人群对于每次发生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能预防艾滋病感染的正确认识在干预后明显提高(P<0.05);总人群与小姐(69.0%vs.80.3%)/临时性伴(55.7%vs.58.9%)发生性行为时的避孕套使用率在干预后无太大变化(P>0.05)。结论:在筑路工人中开展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对该人群进行倡导、行为改变/宣传教育的干预,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意识,以期改善知行之间的不一致。今后应继续加强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意识,避免高危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筑路工人 知识-信念-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