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地区特需人群碘营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婷 窦贵旺 +6 位作者 牟李红 余雅 代兴碧 付晓 周克俭 吴明 李革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9年第12期33-37,共5页
为了解重庆地区孕妇、婴儿及其母亲碘营养现状,给该地区实施科学补碘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当地水碘和孕妇、婴儿及其母亲的尿碘,电化学发光法检查了孕妇甲状腺功能。结果表明,水碘为5.99μg/L,孕妇、乳母、婴儿尿... 为了解重庆地区孕妇、婴儿及其母亲碘营养现状,给该地区实施科学补碘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当地水碘和孕妇、婴儿及其母亲的尿碘,电化学发光法检查了孕妇甲状腺功能。结果表明,水碘为5.99μg/L,孕妇、乳母、婴儿尿碘中位数为203.80μg/L、218.3μg/L、288.4μg/L,FT3、FT4为(3.94±0.59)pmol/L、(12.44±2.30)pmol/L;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碘营养与文化程度、食用优质蛋白及富硒食品呈正相关,母亲缺碘是小孩缺碘的危险因素之一。提示特需人群的碘营养水平适宜,文化程度、食用优质蛋白及富硒食品为主要影响因素,婴儿尿碘与母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需人群 碘营养 尿碘 甲状腺功能 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不同细菌浓度及离心条件对大肠杆菌透射电镜观察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红 范京川 +2 位作者 徐晨 曾庆 肖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离心速度及时间对大肠杆菌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及超微结构观察的影响。方法:按照正交试验设计原则,将不同OD600值的大肠杆菌分成9个不同的离心速度和时间组,比较各组制样难度及电镜下超微形... 目的:探讨不同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离心速度及时间对大肠杆菌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及超微结构观察的影响。方法:按照正交试验设计原则,将不同OD600值的大肠杆菌分成9个不同的离心速度和时间组,比较各组制样难度及电镜下超微形态及纵、横切面比的变化。结果:各种OD600值和离心条件对大肠杆菌超微结构影响不大,但OD600值为0.8,离心时间为15min时,样品中细菌多呈纵切形态而更适宜观察分析。结论:离体培养大肠杆菌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及观察的最佳OD600值为0.8,离心时间为15min,离心速度为5000~12000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图像分析 样品制备 超微结构 电镜
下载PDF
耐铬菌株CQMUXH-1耐受和还原Cr(Ⅵ)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白群华 肖虹 +1 位作者 贾燕 张永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7-839,共3页
目的:探讨菌株CQMUXH-1耐受和还原C(rⅥ)的特性。方法:实验室模拟含C(rⅥ)环境,于各种不同的条件下(反应时间、pH、温度、C(rⅥ)浓度、其它污染物)培养细菌,测定细菌的生长量和(或)剩余C(rⅥ)浓度以评价菌株耐受和还原C(rⅥ)的能力。结... 目的:探讨菌株CQMUXH-1耐受和还原C(rⅥ)的特性。方法:实验室模拟含C(rⅥ)环境,于各种不同的条件下(反应时间、pH、温度、C(rⅥ)浓度、其它污染物)培养细菌,测定细菌的生长量和(或)剩余C(rⅥ)浓度以评价菌株耐受和还原C(rⅥ)的能力。结果:菌株CQMUXH-1在30℃振荡培养5~20h为对数生长期;该菌株对C(rⅥ)的耐受能力明显高于对照菌大肠杆菌DH5α;该菌株在恒温振荡培养(37℃,200r/min)下,对100mg/LC(rⅥ)的去除率为84h73%;弱碱环境对CQMUXH-1的生长有较大影响,37℃培养能加快细菌的生长,Hg^(2+)、As^(3+)能明显抑制、Cu^(2+)能促进CQMUXH-1的生长。结论:菌株CQMUXH-1能耐受和还原较高浓度C(rⅥ),可有效应用于废水中C(rⅥ)污染的生物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细菌 耐受 还原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和尿中加替沙星药物浓度 被引量:3
4
作者 白群华 肖虹 唐勇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90-992,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和尿中加替沙星药物浓度。方法:采用 ODS-C_(18)柱(150 mm×4.6 mm,5μm,迪马公司),以0.008 mol·L^(-1)磷酸(2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 pH 为3.0)-乙腈(80:20,v/v,含0.005 mol·L^(...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和尿中加替沙星药物浓度。方法:采用 ODS-C_(18)柱(150 mm×4.6 mm,5μm,迪马公司),以0.008 mol·L^(-1)磷酸(2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 pH 为3.0)-乙腈(80:20,v/v,含0.005 mol·L^(-1)四丁基溴化铵)为流动相;血清及尿样品经10%三氯乙酸沉淀去蛋白后上柱分析。用内标法对加替沙星进行定量测定,内标物为诺氟沙星。结果:该法内标物和加替沙星出峰时间分别为2.8 min 和4.4 min,分离系数 R>2,分离效果好;加替沙星质控3种浓度(0.06,0.36,1.2 mg·L^(-1))日内、日间的 RSD,血清样品小于10%,尿样品小于7.6%;血清回收率为94.7%~105.6%,尿回收率为94.7%~98.8%;血清样品线性范围为0.015~2.4 mg·L^(-1),相关系数为0.9995,尿样品线性范围为0.015~4.8 mg·L^(-1),相关系数为0.9999;血清、尿样品加替沙星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15及0.007 mg·L^(-1)。结论:HPLC 测定血清及尿中加替沙星浓度,准确、特异、稳定、灵敏,可用于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清 尿 加替沙星
下载PDF
具六价铬高度耐受和祛除能力菌株的分离 被引量:1
5
作者 白群华 肖虹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16-418,共3页
目的从六价(Cr6+)铬污染环境中分离具有Cr6+高度耐受和祛除能力的菌株,以用于处理含高浓度Cr6+的废水。方法从Cr6+严重污染的河流中采集河底淤泥样品,采用选择性增菌培养筛选Cr6+耐受菌株,并从中进一步筛选Cr6+祛除的高效菌株。水中Cr6... 目的从六价(Cr6+)铬污染环境中分离具有Cr6+高度耐受和祛除能力的菌株,以用于处理含高浓度Cr6+的废水。方法从Cr6+严重污染的河流中采集河底淤泥样品,采用选择性增菌培养筛选Cr6+耐受菌株,并从中进一步筛选Cr6+祛除的高效菌株。水中Cr6+的含量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从淤泥样品中分离出了20株能耐受300mg/LCr6+的菌株,其中Cr6+祛除能力最强的14号和18号菌株,分别能在144h内,使Cr6+浓度为200mg/L的LB培养液中Cr6+清除94.0%和100.0%。结论在铬(Ⅵ)污染的环境中分离出了高度耐受和祛除水中铬(Ⅵ)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细菌 生物处理
下载PDF
实时监测法分析煤烟中的多环芳烃 被引量:1
6
作者 肖虹 李文渊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4-335,337,共3页
[目的]运用实时监测法比较普通煤和固硫煤燃烧产生的煤烟中多环芳烃含量差异,初步研究实时监测法分析多环芳烃的优点以及固硫型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一户以煤为燃料的农村家庭,使用E-COCHEM的PAS2000CE连续实时监测其燃... [目的]运用实时监测法比较普通煤和固硫煤燃烧产生的煤烟中多环芳烃含量差异,初步研究实时监测法分析多环芳烃的优点以及固硫型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一户以煤为燃料的农村家庭,使用E-COCHEM的PAS2000CE连续实时监测其燃烧固硫煤和普通煤时周围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空气中多环芳烃含量为普通煤高于固硫煤,在灶台处最高,厨房和室外次之。[结论]煤烟中多环芳烃的主要作用对象是长期从事烹调活动的家庭妇女,使用固硫型煤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使用普通煤小。运用实时监测法可动态连续地研究周围环境中的多环芳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监测 固硫煤 煤烟 多环芳烃
下载PDF
酸性重铬酸钾法快速鉴别酿造、勾兑酱油和醋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春红 代兴碧 +2 位作者 吕长富 廖莉 肖艺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62-964,共3页
目的:研究快速鉴别真假酿造酱油、醋的新方法。方法:取少量酱油、醋蒸馏,收集蒸馏液(成分乙醇),利用重铬酸钾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氧化酿造酱油、醋的特有成分,产生明显颜色变化。结果:酸性条件下酿造酱油、醋均可使2%重铬酸钾溶液颜色由... 目的:研究快速鉴别真假酿造酱油、醋的新方法。方法:取少量酱油、醋蒸馏,收集蒸馏液(成分乙醇),利用重铬酸钾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氧化酿造酱油、醋的特有成分,产生明显颜色变化。结果:酸性条件下酿造酱油、醋均可使2%重铬酸钾溶液颜色由橙色转变为绿色或蓝色。而勾兑酱油、醋的蒸馏液颜色无变化。结论:该法所需样品量少、灵敏度高,可以快速、简便、准确地定性鉴别真假酿造酱油和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酱油 酿造醋 伪劣 快速鉴别 重铬酸钾法
下载PDF
抗生素与5-氟尿嘧啶治疗结直肠癌患者肿瘤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越 王伟 尹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20-1523,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抗生素治疗对接受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治疗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肿瘤转移的影响,以期为抗生素在抗癌过程中的使用提供新的见解和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重...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抗生素治疗对接受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治疗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肿瘤转移的影响,以期为抗生素在抗癌过程中的使用提供新的见解和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重庆市七家医院489例接受5-FU治疗的CRC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生素治疗与接受5-FU治疗的CRC患者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在接受5-FU治疗的CRC患者和接受5-FU治疗未感染的CRC患者中,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的肿瘤转移风险降低(OR=0.410,95%CI=0.201~0.857,P<0.001;OR=0.277,95%CI=0.129~0.607,P=0.001)。使用青霉素的CRC患者的肿瘤转移可能性高于单独使用头孢的患者。结论:抗生素治疗是影响CRC患者肿瘤转移的保护因素,青霉素在抗癌过程的使用可能存在潜在风险,临床医生应谨慎考虑青霉素在5-FU治疗过程中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风险因素 5-氟尿嘧啶治疗 结直肠癌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2007年重庆市云阳县和璧山县8~10岁儿童尿碘水平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余雅 牟李红 +5 位作者 代兴碧 李革 廖文芳 李心术 张雍 丛建妮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抽样地区人群尿碘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重庆市渝东地区的云阳县和渝西地区的璧山县为调查县,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两县经济状况为中等的一类乡镇中,各抽取3所乡镇小学,在每所小学选择8~10岁儿童30... 目的了解重庆市抽样地区人群尿碘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重庆市渝东地区的云阳县和渝西地区的璧山县为调查县,采用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两县经济状况为中等的一类乡镇中,各抽取3所乡镇小学,在每所小学选择8~10岁儿童30名作为调查对象,检测其尿碘、家庭食用盐含碘量,采集当地居民饮用水水样。检测含碘量。结果共检测儿童尿样571份,云阳县和璧山县总的尿碘中位数为261.47μg/L,尿碘〈100μg/L和〉300μg/L的比例分别为5.78%(33/571)和37.48%(214/571);云阳县儿童尿碘中位数(278.64μg/L)高于璧山县(240.6μg/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7.42,P〈0.01)。检测家庭食用盐556份,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9.64%(554/556)、94.22%(522/554)、93.88%(522/556)。检测居民饮用水87份,两县水碘均值分别为8.81、2.97μg/L。结论云阳县、璧山县均为缺碘地区,人群尿碘水平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但在长期食用现行加碘量食盐的情况下,调查地区儿童尿碘水平有偏高的趋势,可考虑适当调整食盐含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乏症 尿 盐类 结果评价
原文传递
大黄抑制鼠疫耶尔森菌的基因芯片检测
10
作者 白群华 贾燕 +4 位作者 代兴碧 肖虹 王应雄 杨瑞馥 邱景富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2-605,共4页
目的研究基因组芯片检测大黄抑制鼠疫耶尔森菌分子机制的方法。方法使用的鼠疫耶尔森菌全基因组芯片包含4005条鼠疫耶尔森菌基因。应用液体稀释法测定大黄对鼠疫耶尔森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基因芯片表达谱实验中,大黄作用鼠疫耶... 目的研究基因组芯片检测大黄抑制鼠疫耶尔森菌分子机制的方法。方法使用的鼠疫耶尔森菌全基因组芯片包含4005条鼠疫耶尔森菌基因。应用液体稀释法测定大黄对鼠疫耶尔森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基因芯片表达谱实验中,大黄作用鼠疫耶尔森菌的浓度为10×MIC,作用时间为30min;提取并纯化鼠疫耶尔森菌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用Cy3、Cy5染料标记后,与鼠疫耶尔森菌全基因组芯片杂交;通过芯片扫描仪获得表达谱分析结果。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大黄对鼠疫耶尔森菌的MIC为0.02500kg/L。获得了大黄作用鼠疫耶尔森菌的基因芯片表达谱。大黄作用鼠疫菌的明显差异表达基因共有498个,上调基因358个,下调基因140个。结论应用鼠疫耶尔森菌全基因组DNA芯片可以进行大黄抑制鼠疫耶尔森菌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尔森菌 鼠疫 大黄 抗菌药 芯片分析技术
原文传递
黄连素作用鼠疫耶尔森菌的体外表达谱
11
作者 张静玲 白群华 +5 位作者 贾燕 代兴碧 肖虹 王应雄 杨瑞馥 邱景富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抑制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鼠疫菌全基因组芯片表达谱进行黄连素作用鼠疫菌研究。液体稀释法测定黄连素作用鼠疫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应用10倍MIC的黄连素作用于鼠疫菌30min后,提取... 目的探讨黄连素抑制鼠疫耶尔森菌(简称鼠疫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鼠疫菌全基因组芯片表达谱进行黄连素作用鼠疫菌研究。液体稀释法测定黄连素作用鼠疫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应用10倍MIC的黄连素作用于鼠疫菌30min后,提取鼠疫菌总RNA;反转录合成eDNA,Cy3、Cy5荧光染料标记,芯片杂交,扫描仪扫描,SAM软件分析结果。结果在鼠疫菌全基因组范围内黄连素作用鼠疫菌的明显差异表达基因有360个,其中明显上调基因333个,下调基因27个。依据鼠疫菌C092株基因功能分类结果.这些差异基因分属24个不同的功能类群,其中主要有细胞膜相关基因83个,未知功能基因75个.转运结合蛋白基因48个。发生明显改变的基因功能类群是代谢相关基因,共有40个。结论获得了黄连素作用鼠疫菌的表达谱.阐述了黄连作用鼠疫菌的分子机制.主要机制在于影响代谢相关基因的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尔森菌 鼠疫 黄连素 芯片分析技术 分子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保健食品中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条件优化研究
12
作者 伍剑 代兴碧 +1 位作者 肖潇 尹梁宇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1-353,共3页
目的研究保健食品总黄酮含量测定的超声提取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法,以保健食品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料液比(1:25~1:5)、超声提取时间(10~40min)和乙醇浓度(50%~100%)对保健食品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保健食品总黄酮含量测定的超声提取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试验法,以保健食品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料液比(1:25~1:5)、超声提取时间(10~40min)和乙醇浓度(50%~100%)对保健食品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由正交试验数据分析可知,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是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在60%乙醇,料液比1:20,超声提取时间为20min条件下从保健食品中提取出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平均值为5.370mg。总黄酮的线性范围在1.0~40μg/ml之间,所得回归方程为y=0.0033x-0.0109,相关系数为0.9995,检出限为1.0μg/ml。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5%~104%(n=3),RSD为1.717%(n=5)。结论该方法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空白低且稳定,适用于保健食品和某些食品中总黄酮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 超声提取 正交试验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