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儿童青少年多次伤害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
1
作者 丁贤彬 高旸 +5 位作者 杨弦弦 许杰 吴彩霞 吴畅 李万华 田科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8期1-8,共8页
目的 了解重庆市儿童青少年多次伤害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青少年多次伤害预防控制提供建议。方法2019年,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4~12年级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父母亲年龄、父母亲文化... 目的 了解重庆市儿童青少年多次伤害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青少年多次伤害预防控制提供建议。方法2019年,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4~12年级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父母亲年龄、父母亲文化程度、父母亲健康状况、父母亲关系、教育方式、伤害相关的行为等内容。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不同人群多次伤害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次伤害发生情况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鉴别。结果共计调查14 056位学生,男生与女生分别调查6 954人(49.47%)与7 102人(50.53%),小学、初中、高中分别调查了4 939人(35.14%)、4 360人(31.02%)与4 757人(33.84%)。参与调查的儿童青少年中,有750人在过去6个月发生过伤害,伤害发生率为5.34%,其中246人发生过2次及以上伤害,多次伤害发生率为1.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少数民族(OR=3.006,95%CI:2.315~3.903)、母亲健康状况一般(OR=1.542,95%CI:1.169~2.033)和患有慢性病(OR=1.951,95%CI:1.240~3.068)、过去12个月里去过6次及以上没有安全措施的地方游泳(OR=2.657,95%CI:1.537~4.592)、过去12个月里与他人(1人或多人)动手打架1次(OR=1.789,95%CI:1.204~2.658)或2次及以上(OR=1.602,95%CI:1.121~2.290)、过去12个月里曾经想过(OR=1.823,95%CI:1.335~2.487)或尝试过离家出走(OR=3.042,95%CI:1.886~4.906)是调查对象多次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儿童青少年多次伤害发生率较低,母亲健康状况、有不安全的行为等是儿童多次伤害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应针对多次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多次伤害 发生率 伤害相关行为
下载PDF
重庆市脑卒中与多重慢性疾病关联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2
作者 田科 丁贤彬 +3 位作者 高旸 贾璐僖 张金菁 周莉 《亚洲心脑血管病例研究》 2024年第4期21-29,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卒中与多重慢性病之间的关联,为多重慢性病患者的精准医疗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基于重庆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纳入2017~2019年间参与基线调查的40岁以上常住...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卒中与多重慢性病之间的关联,为多重慢性病患者的精准医疗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基于重庆市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纳入2017~2019年间参与基线调查的40岁以上常住人口33,827人。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收集基线数据,并在2024年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记录脑卒中发生情况。使用SPSS 26.0和R 4.3.1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与多重慢性病的独立关联。结果:共纳入33,827名研究对象,随访期间确诊986例新发脑卒中病例。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饮食习惯、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与脑卒中发生显著相关。多变量模型显示,年龄 ≥ 65岁(OR = 3.43, 95%CI: 2.92~4.03)、男性(OR = 1.52, 95%CI: 1.28~1.81)、多食肉食(OR = 1.50, 95%CI: 1.19~1.90)、素食为主(OR = 1.21, 95%CI: 1.01~1.46)、食用蔬菜3~4天/周(OR = 1.26, 95%CI: 1.03~1.53)、患心脏病(OR = 1.50, 95%CI: 1.15~1.95)、患高血压(OR = 1.42, 95%CI: 1.20~1.68)、患糖尿病(OR = 1.24, 95%CI: 1.03~1.50)、身高(OR = 0.98, 95%CI: 0.98~0.99)、收缩压(OR = 1.01, 95%CI: 1.00~1.01)、脉搏(OR = 1.01, 95%CI: 1.00~1.02)、FBG (OR = 1.06, 95%CI: 1.02~1.10)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患有一种慢病(OR = 1.29, 95%CI: 1.06~1.58)和患有≥2种慢性病(OR = 1.78, 95%CI: 1.43~2.22)高风险相关,在三种多因素模型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 Aim: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troke and multiple chronic disease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cision medicine and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multiple chronic diseases. Methods: 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Chongqing Stroke High-Risk Population Screening and Intervention Project. A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employed to enroll 33,827 permanent residents aged 40 years and above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baseline survey between 2017 and 2019. Baseline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s, physical examinations, and laboratory tests. Follow-up was conducted in 2024 to record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SPSS 26.0 and R 4.3.1, with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used to analyze the independent association between stroke and multiple chronic diseases. Results: A total of 33,827 subjec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with 986 new stroke cases diagnose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Un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gender, age, dietary habits, heart disease,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we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troke incidence. The multivariable model showed that age ≥65 years (OR = 3.43, 95%CI: 2.92~4.03), male gender (OR = 1.52, 95%CI: 1.28~1.81), high meat consumption (OR = 1.50, 95%CI: 1.19~1.90), primarily vegetarian diet (OR = 1.21, 95%CI: 1.01~1.46), vegetable consumption 3~4 days/week (OR = 1.26, 95%CI: 1.03~1.53), heart disease (OR = 1.50, 95%CI: 1.15~1.95), hypertension (OR = 1.42, 95%CI: 1.20~1.68), diabetes (OR = 1.24, 95%CI: 1.03~1.50), height (OR = 0.98, 95%CI: 0.98~0.99),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OR = 1.01, 95%CI: 1.00~1.01), pulse rate (OR = 1.01, 95%CI: 1.00~1.02), and fasting blood glucose (OR = 1.06, 95%CI: 1.02~1.10)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stroke. Additionally, having one chronic disease (OR = 1.29, 95%CI: 1.06~1.58) and having ≥2 chronic diseases (OR = 1.78, 95%CI: 1.43~2.22) were high-risk factors, significant in all three multivariable models (P < 0.05).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stroke in Chongqing is high. Advanced age, unbalanced diet, insufficient vegetable consumption, shorter height, hig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pulse rat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s well as heart disease,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are risk factors for stroke. Multiple chronic diseases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多重慢性病 队列研究
下载PDF
ARIMA模型在流行性感冒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4
3
作者 漆莉 李革 李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ARIMA模型在流感预测方面的应用,建立流感发病预测模型,并证明模型的适用性。方法利用重庆市2002年1月-2006年6月流感发病数资料,通过SPSS拟合ARIMA模型,用Q统计量法对模型适应性进行检验。结果建立ARIMA(1,1,1)模型,模型Q统计... 目的探讨ARIMA模型在流感预测方面的应用,建立流感发病预测模型,并证明模型的适用性。方法利用重庆市2002年1月-2006年6月流感发病数资料,通过SPSS拟合ARIMA模型,用Q统计量法对模型适应性进行检验。结果建立ARIMA(1,1,1)模型,模型Q统计量<χα2(m),P>0.05,证实了该模型的适用性。结论ARIMA模型可用于流感发病的动态分析和短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MA模型 时间序列 流行性感冒 预测
下载PDF
重庆市农民工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少芳 钟朝晖 +2 位作者 雷迅 张眉 徐小利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002-2004,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民工人群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和性行为现状,为农民工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重庆市主城区的农民工进行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调查。结果调查对... 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民工人群艾滋病/性病知识、态度和性行为现状,为农民工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重庆市主城区的农民工进行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39.55%,对常见的7种性病知晓率为31.97%。47.09%的农民工认为蚊虫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只有49.72%的农民工知道哺乳可以传播艾滋病。57.66%的未婚农民工有性伙伴,发生性行为时有31.25%的人从未使用安全套;19.63%的已婚农民工有婚外性伙伴,其中有55.41%属于商业性行为人员,发生性行为时有30.51%的农民工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农民工对艾滋病/性病有一定的认识,但存在一些误区,高危性行为问题依然很严峻。应该加强对艾滋病/性病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促使他们在行为上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性传播疾病 农民工 知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重庆市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少芳 钟朝晖 +2 位作者 雷迅 张眉 徐小利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852-1854,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民工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民工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重庆市主城区农民工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影响因素的现况调查。结果农民工人群对... 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民工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民工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重庆市主城区农民工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及影响因素的现况调查。结果农民工人群对艾滋病3种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的正确回答率分别为80.56%、74.44%、56.64%。有47.09%的农民工认为蚊虫叮咬可以传播艾滋病,50.28%的农民工不知道哺乳可以传播艾滋病,52.81%的农民工不知道共用牙刷、剃须刀可以传播艾滋病,35.64%的农民工不知道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均收入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应根据农民工艾滋病知识的薄弱点和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制订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农民工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重庆地区食盐加碘含量下调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婷 肖邦忠 +4 位作者 李心术 廖文芳 余雅 窦贵旺 李革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0年第6期17-22,共6页
为探讨重庆市食盐加碘含量下调的可行性,分析比较了重庆市碘盐和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智商、尿碘、家庭食用碘盐)。结果表明,碘盐含量稳定,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措施成功,但尿碘水平高于适宜水平,甲肿率居高不下,... 为探讨重庆市食盐加碘含量下调的可行性,分析比较了重庆市碘盐和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智商、尿碘、家庭食用碘盐)。结果表明,碘盐含量稳定,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措施成功,但尿碘水平高于适宜水平,甲肿率居高不下,可能存在补碘过量,引起高碘性甲状腺肿大。为有效控制甲肿率和尿碘水平,建议下调食盐加碘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D 智商 盐碘 尿碘 甲肿率
下载PDF
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就医选择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涛 唐晓君 +5 位作者 汪洋 郭程 刘晓雪 张帆 杨镜琳 Dustin Charles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715-1716,1719,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就医选择的现状,探讨影响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就医选择的因素,为肺结核病的防治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结核病防治领域专家、结核病防治机构管理者进行关键人物访谈;对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的医护... 目的了解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就医选择的现状,探讨影响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就医选择的因素,为肺结核病的防治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结核病防治领域专家、结核病防治机构管理者进行关键人物访谈;对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的医护人员、肺结核患者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经济条件差、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低、就诊机构的医疗水平有限、到就诊机构交通不便等是影响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就医选择的主要因素。结论需要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加大对结核病防治医生的专业培训力度,还要针对重点人群,加强对结核病基本知识的宣传,从而提高结核病患者的就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就医选择 影响因素 定性研究
下载PDF
重庆农村地区结核病防制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颖 李革 +1 位作者 刘亚莉 唐晓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8-810,共3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农村地区结核病防制工作现状及基层卫生服务方在防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农村结核病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关键人物访谈、个人深入访谈及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对重庆市两区县肺结核现症病人/可疑者、... 目的:分析重庆市农村地区结核病防制工作现状及基层卫生服务方在防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为农村结核病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关键人物访谈、个人深入访谈及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对重庆市两区县肺结核现症病人/可疑者、普通村民、管理者及医务人员进行访谈。结果:诊断延迟、转诊或追踪情况有待提高、治疗依从性不够好是我市农村结核病防制工作的主要问题,基层卫生服务提供方的能力、态度影响农村防制工作的效果,这些因素进一步与当地相关政策的实施、医院基础建设、卫生筹资机制与管理体制有关。结论:应重视基层医务人员在农村肺结核防制中的作用,加强培训力度,加大经费投入,政策保障到位是提高我市农村地区结核病防制效果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农村地区 基层卫生服务提供方 定性研究
下载PDF
重庆市成年男性对包皮环切手术认知水平的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君 钟朝晖 +4 位作者 唐晓君 秦波 文静 刘晨煜 李革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2-1113,1115,共3页
目的 了解重庆市成年男性对包皮环切手术的认知水平,为开发包皮环切手术健康宣教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年11月-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重庆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对包皮环切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作现况调查。结... 目的 了解重庆市成年男性对包皮环切手术的认知水平,为开发包皮环切手术健康宣教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年11月-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重庆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对包皮环切手术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作现况调查。结果 在1502名调查对象中,83.36%的人听说过包皮环切手术,年龄为27~35岁、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人群较其他人群知晓率更高(P均<0.05)。35.70%的人群知道包皮过长有致阴茎癌的危险,18.30%的人知道包皮环切可以预防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31.70%的人认为包皮环切可以提高性功能。包皮环切手术的接受意愿为43.94%,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包皮环切手术接受意愿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常住人口较流动人口包皮环切手术接受意愿更高(P<0.05)。结论 重庆市人群对包皮环切手术的相关知识掌握较差,对包皮环切手术的认知水平处于"广泛听说但缺乏深入了解"阶段。应有针对性地开发健康教育材料,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包皮环切手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环切手术 认知水平 健康宣教
原文传递
重庆市城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贵忠 唐晓君 肖家慧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8-229,共2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流动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重庆市城区6所小学在读流动儿童499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499名流动儿童中,10.57%回答“经常受城市儿... 目的探讨重庆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流动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重庆市城区6所小学在读流动儿童499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499名流动儿童中,10.57%回答“经常受城市儿童欺负”,29.29%在课堂上经常举手发言,40.12%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80.10%有要好的城市儿童朋友,34.87%担任班干部,愿意转学回老家的仅占19.83%。结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良好,但在参与集体活动和课堂发言方面还显得不够积极。应重视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流动儿童的社会心理发育提供良好的校园和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适应 儿童 居位流动性 城市
下载PDF
重庆市村医生肺结核相关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颖 熊晶 +2 位作者 段鹏 李革 刘亚莉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241-2243,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村医生肺结核相关知识、免费政策掌握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抽样地区208名村医生肺结核的相关知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 目的了解重庆市村医生肺结核相关知识、免费政策掌握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市抽样地区208名村医生肺结核的相关知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重庆市抽样地区村医生肺结核病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9.44±2.28)分,村医生对肺结核一般知识掌握较好,对部分防治知识及具体免费政策欠了解,知识得分高低主要受性别、年龄因素影响。结论应对女性、年龄较大的村医生进行重点培训,着重强化对知晓率较低知识点的学习,方能充分发挥村医生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生 结核 知识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影响重庆市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保持和脱失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雍 李革 +3 位作者 彭传轮 田文聪 黄维 窦贵旺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目的:了解影响重庆市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保持和脱失的主要因素。方法:于2008年8月-2009年1月,调查重庆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点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成瘾者300例,分析其社会人口学、药物滥用情况、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 目的:了解影响重庆市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保持和脱失的主要因素。方法:于2008年8月-2009年1月,调查重庆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点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成瘾者300例,分析其社会人口学、药物滥用情况、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比较脱失者与维持者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对象在文化程度、吸毒年限、参加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时间和与毒友来往程度等方面对维持治疗保持和脱失有影响(P<0.05)。结论:针对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主要因素对参与治疗者开展相应的干预服务,以提高维持治疗的保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治疗 海洛因成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庆市美沙酮服药者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凌竹 李革 +3 位作者 秦波 王婷 周文洁 窦贵旺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美沙酮服药者对包皮环切术的接受意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良好的包皮环切术推广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方式对408名年龄在18-45 a的美沙酮男性服药者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 目的:了解重庆市美沙酮服药者对包皮环切术的接受意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良好的包皮环切术推广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方式对408名年龄在18-45 a的美沙酮男性服药者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吸毒行为,性行为等特征描述结果与重庆市其他调查中美沙酮门诊服药者结果一致。在单因素分析中,包皮是否过长,知道该手术原因数多少,是否知道该手术并发症,身边是否有人做过该手术等方面,包皮环切术接受愿意和不愿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包皮过长和不知道该手术并发症在两组之间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包皮是否过长和是否知道该手术并发症可能是影响接受包皮环切术意愿的主要因素。因此可针对本次调查结果和美沙酮门诊服药人群的特征,制定最佳的包皮环切术宣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治疗 包皮环切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NRAMP1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市汉族人群肺结核易感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熊宇 李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20-1824,共5页
目的:研究(Natural-resistance-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1,NRAMP1)NRAMP1基因rs17235409A/Gr、s17235416TGTG/(-)位点多态性与重庆地区汉族人群肺结核易患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肺结核诊断标准(GB15987-1995),在重... 目的:研究(Natural-resistance-associated macrophage protein1,NRAMP1)NRAMP1基因rs17235409A/Gr、s17235416TGTG/(-)位点多态性与重庆地区汉族人群肺结核易患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肺结核诊断标准(GB15987-1995),在重庆市、重庆市沙坪坝区结核病防治所选取初治、肺结核痰涂片阳性的汉族肺结核确诊病例100例;对照为同样诊断标准排除肺结核等疾病的汉族正常人,共106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对NRAMP1基因rs17235409A/G、rs17235416TGTG/(-)进行基因分型,用检验分析这2个位点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患性的关系,数据分析利用SAS8.2软件进行。结果:病例组中NRAMP1基因rs17235409 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7.00%、33.00%;对照组中分别为87.34%、12.26%,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94 8,P<0.05。具有GA或(和)AA基因型的个体患肺结核的OR为3.523 5,OR95%CI为1.762 3~7.044 9。rs17235416 TGTG/(-)多态性基因频率在病例和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χ2=7.377 3,P<0.05)。拥有TGTG/(-)+TGTG(-)/(-)基因型的个体的OR值为2.340 2,OR95%CI为1.267 0~4.322 2。结论:NRAMP1 rs17235409A/G、NRAMP1rs17235416TGTG/(-)2个位点多态性均与重庆市汉族人群肺结核易患性相关,可能是重庆地区汉族人群肺结核易患性的影响因素。NRAMP1rs17235409A等位基因r、s17235416 TGTG(-)等位基因可能是重庆市汉族人群肺结核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AMP1基因 多态性 结核
下载PDF
重庆市中学生饮食行为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贾晓瑜 张亚妮 +1 位作者 刁俊 钟朝晖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学生的饮食行为,并分析影响学生饮食行为的相关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对中学生进行饮食行为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2 358名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进行调查,利用非条件Logistics... 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学生的饮食行为,并分析影响学生饮食行为的相关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对中学生进行饮食行为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2 358名中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进行调查,利用非条件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86.64%的中学生存在不良饮食行为习惯,16岁年龄组中男、女生饮食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生是否住校、营养知识、现在的饮食对成年后的健康状况是否有影响、是否愿意改变不良饮食行为、学习时间、户外活动时间是学生不良饮食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其对应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值分别为1.775、1.259、1.718、1.966、0.744、1.209。结论:重庆市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习惯的发生率较高,饮食行为受是否住校、营养知识、现在的饮食对成年后的健康状况是否有影响、是否愿意改变不良饮食行为、学习时间、户外活动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庆市美沙酮门诊服药人员艾滋病知识与高危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雍 窦贵旺 +1 位作者 彭传伦 李革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的:研究美沙酮服药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以及艾滋病危险行为特征,为制定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3月,采用统一问卷对美沙酮门诊的300名服药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门诊服药人群艾滋... 目的:研究美沙酮服药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以及艾滋病危险行为特征,为制定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3月,采用统一问卷对美沙酮门诊的300名服药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门诊服药人群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84.0%(19.32/23);21.4%(52/243)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8.7%(18/206)曾有过商业性行为;53.9%(111/206)的人从未使用过安全套。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不安全性行为普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 艾滋病知识 高危行为
下载PDF
重庆市特大高温干旱对住院病人疾病谱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兰英 李丽 +3 位作者 王旭 胡亚飞 钟朝晖 刘达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23-1727,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特大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人疾病谱的特点及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历史常规资料分析方法,描述2006年重庆地区7~8月与相邻2年(2005年,2007年)同期住院病例疾病谱的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6年7~8月期... 目的:探讨重庆市特大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人疾病谱的特点及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历史常规资料分析方法,描述2006年重庆地区7~8月与相邻2年(2005年,2007年)同期住院病例疾病谱的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6年7~8月期间高温干旱程度明显强于相邻2年同期情况;3年同期住院病例年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系统分类的疾病顺位显示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在3年间均居首位,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构成比在2006年均高于相邻2年;按单病种分类的疾病顺位显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胃肠炎、阑尾疾病和肠道传染病构成比在2006年均高于其它2年。结论:特大高温干旱天气影响较明显的系统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而影响较为明显的单病种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胃肠炎、阑尾疾病和肠道传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住院病人 疾病谱
下载PDF
重庆地区特需人群碘营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婷 窦贵旺 +6 位作者 牟李红 余雅 代兴碧 付晓 周克俭 吴明 李革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9年第12期33-37,共5页
为了解重庆地区孕妇、婴儿及其母亲碘营养现状,给该地区实施科学补碘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当地水碘和孕妇、婴儿及其母亲的尿碘,电化学发光法检查了孕妇甲状腺功能。结果表明,水碘为5.99μg/L,孕妇、乳母、婴儿尿... 为了解重庆地区孕妇、婴儿及其母亲碘营养现状,给该地区实施科学补碘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当地水碘和孕妇、婴儿及其母亲的尿碘,电化学发光法检查了孕妇甲状腺功能。结果表明,水碘为5.99μg/L,孕妇、乳母、婴儿尿碘中位数为203.80μg/L、218.3μg/L、288.4μg/L,FT3、FT4为(3.94±0.59)pmol/L、(12.44±2.30)pmol/L;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碘营养与文化程度、食用优质蛋白及富硒食品呈正相关,母亲缺碘是小孩缺碘的危险因素之一。提示特需人群的碘营养水平适宜,文化程度、食用优质蛋白及富硒食品为主要影响因素,婴儿尿碘与母亲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需人群 碘营养 尿碘 甲状腺功能 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重庆市美沙酮服药者包皮环切术健康教育方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凌竹 窦贵旺 +3 位作者 秦波 何有志 王婷 李革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美沙酮服药者人群包皮环切术的健康教育方式,为在该人群中进行大范围包皮环切术宣传推广提供依据,并最终实现通过提高该人群包皮环切率而达到预防艾滋病的目的。方法:选取437名未行包皮环切术的服用美沙酮男性作为调查对... 目的:探讨重庆市美沙酮服药者人群包皮环切术的健康教育方式,为在该人群中进行大范围包皮环切术宣传推广提供依据,并最终实现通过提高该人群包皮环切率而达到预防艾滋病的目的。方法:选取437名未行包皮环切术的服用美沙酮男性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的调查,将调查对象按照服药门诊分为三组,在对各组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教育后开展问卷调查,以了解各组间包皮环切术的接受意愿的改变情况,最喜欢的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等。结果:本研究的各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除了职业外其余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包皮过长和不知道该手术并发症是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对象最感兴趣的健康教育内容是艾滋病基本知识,其次是包皮环切术与预防艾滋病的关系以及包皮环切术的基本知识。近一半(48%)的调查对象最喜爱的健康教育方式是纸质制品。采用三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教育前后包皮环切手术接受意愿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健康教育方式中,采用特殊一方式和特殊二方式效果明显。结论:三种健康教育方式均有一定的效果,其中特殊一方式和特殊二方式效果更佳。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这两种方式对美沙酮服药者进行包皮环切术的宣传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酮维持治疗 包皮环切术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重庆市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饮食结构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晓瑜 张亚妮 +2 位作者 华隆超 李少芳 钟朝晖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97-1600,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早餐饮食结构现状,为开展饮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重庆市3 547名中学生早餐饮食结构和营养知识进行调查。结果:学生每天吃早餐和基本不吃早餐的比例分别为70.07%、2... 目的:了解重庆市农村寄宿制中学学生早餐饮食结构现状,为开展饮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重庆市3 547名中学生早餐饮食结构和营养知识进行调查。结果:学生每天吃早餐和基本不吃早餐的比例分别为70.07%、2.54%,学生食用谷类食物的比例为80.05%,而食用豆类食物的比例最低,只有18.23%。21.81%的学生早餐食用了谷类、蔬菜水果类、肉类、豆类和奶类这五类食物中其中的一类,食用四类及以上食物的学生人数比例为14.72%。学生早餐食物种类搭配均以"谷类+蔬菜水果类"为主。学生营养知识的平均得分为10.41。学生营养知识得分与早餐质量的相关系数r=0.062 23,P=0.000 2。结论:重庆市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的早餐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还需进一步了解营养素来源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宿学校 饮食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