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年制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与考试改革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永平 宋方洲 +1 位作者 易发平 钟贞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3年第5期453-455,共3页
通过对七年制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的回顾和总结,从教学对象、教材选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教师素质及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审视,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七年制学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关键词 七年制 医学分子生物学 教学改革 教材 教师素质 教学方式 考试形式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中一氧化氮合酶调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2
作者 郭风劲 成军 宋方洲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8-41,共4页
研究发现一氧化氮(NO)参与肝细胞的多项生理功能的调节,参与各种肝病的病理过程。一氧化氮具有潜在的抗病毒活性,一氧化氮合酶(NOs)作为产生一氧化氮的限速酶,不但参与一氧化氮的生成,还与一氧化氮的各种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了解与阐明... 研究发现一氧化氮(NO)参与肝细胞的多项生理功能的调节,参与各种肝病的病理过程。一氧化氮具有潜在的抗病毒活性,一氧化氮合酶(NOs)作为产生一氧化氮的限速酶,不但参与一氧化氮的生成,还与一氧化氮的各种生理功能密切相关。了解与阐明肝细胞中一氧化氮合酶的分子生物学作用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野桑蚕、蓖麻蚕及家蚕基因组的RFLP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常平安 宋方洲 +4 位作者 易发平 鲁成 刘运强 伴野丰 藤井博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5-638,共4页
以家蚕Bombyx mori丝素重链基因、丝胶基因1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因子13基因为探针,对野桑蚕B.mandarina、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和家蚕B.mori基因组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在野桑蚕、蓖麻蚕基因组中存在... 以家蚕Bombyx mori丝素重链基因、丝胶基因1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因子13基因为探针,对野桑蚕B.mandarina、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和家蚕B.mori基因组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在野桑蚕、蓖麻蚕基因组中存在着家蚕丝素重链基因、丝胶基因1的同源序列,而在中日野桑蚕以及蓖麻蚕品种间存在着限制性酶切位点差异;丝胶基因1在中国野桑蚕基因组的EcoRⅠ酶切图谱较日本野桑蚕与家蚕更为一致,表明家蚕与中国野桑蚕亲缘关系更近。此外,在野桑蚕基因组中发现了家蚕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因子13基因的同源序列,并且在家蚕品种间以及中日野桑蚕之间也存在着多态性。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绢丝昆虫在适应生存环境的进化过程中,基因组发生了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蓖麻蚕 家蚕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进化
下载PDF
甜味蛋白Brazzein基因的合成及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永平 钟贞 +1 位作者 宋方洲 易发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4,共4页
用连接PCR合成出甜味蛋白Brazzein的基因,克隆到PUC57质粒中测序后,用EcoRI和NotI双酶切,连接到pPIC9k,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MD和MM平板筛选,获得His+Muts重组子。0.5%甲醇诱导表达96h后,对发酵液和细胞进行SDS-PAGE分析,在发酵液中... 用连接PCR合成出甜味蛋白Brazzein的基因,克隆到PUC57质粒中测序后,用EcoRI和NotI双酶切,连接到pPIC9k,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MD和MM平板筛选,获得His+Muts重组子。0.5%甲醇诱导表达96h后,对发酵液和细胞进行SDS-PAGE分析,在发酵液中没有蛋白带出现,在细胞裂解液中出现相对分子质量约6.0kd的特异性甜味蛋白条带,与预期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相符。用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测定,Brazzein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量可达329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味蛋白 BRAZZEIN 毕赤酵母
下载PDF
白介素21及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魏丽丽 易发平 宋方洲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02-504,共3页
白介素 2 1(interleukin 2 1,IL 2 1)是新近发现的具有多效免疫调节活性的细胞因子。遗传学和生化分析证实 ,IL 2 1是IL 2细胞因子家族的新成员。IL 2 1受体复合物包含γc 受体亚单位 ,活化后可引起JAK/STAT信号转导级联放大效应。IL 2 ... 白介素 2 1(interleukin 2 1,IL 2 1)是新近发现的具有多效免疫调节活性的细胞因子。遗传学和生化分析证实 ,IL 2 1是IL 2细胞因子家族的新成员。IL 2 1受体复合物包含γc 受体亚单位 ,活化后可引起JAK/STAT信号转导级联放大效应。IL 2 1由活化的CD4 + T细胞合成 ,调节B细胞、T细胞、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IL 2 1通过增强IgG抗体应答反应 ,抑制IgE合成而调节正常的体液免疫。IL 2 1也是重要的细胞免疫调节子 ,通过调节CD8+ T细胞和NK细胞的活性清除鼠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1 生物学功能 肿瘤治疗
下载PDF
HSP70 siRNA对宫颈癌HeLa细胞HSP70表达及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建红 赖国旗 +2 位作者 陈妮 易发平 黄爱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HSP70的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HSP70在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功能。方法针对HSP70基因设计siRNA序列,克隆到空载体pTZU6+1中,转化DH5α菌株,提取质...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HSP70的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HSP70在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功能。方法针对HSP70基因设计siRNA序列,克隆到空载体pTZU6+1中,转化DH5α菌株,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在脂质体2000的介导下转染HeLa细胞,同时转染空载体为阴性对照及不加任何试剂的空白对照。转染48h后,应用半定量RT-PCR,Westernblot检测HeLa细胞HSP70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率;AO/EB染色法观察HeLa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转染pHSP70-siRNA组HSP70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表明Phsp70-siRNA质粒转染能有效降低HSP70的表达;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且在48h时细胞抑制率达到最大;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HeLa细胞出现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HSP70-siRNA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G0/G1期细胞减少,G2/M和S期细胞增多。结论HSP70siRNA可以有效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促进HeLa细胞凋亡;HSP70可能成为宫颈癌基因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 RNA小分子干扰 HELA细胞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X-盒结合蛋白1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郭风劲 成军 宋方洲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8-51,共4页
研究发现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1,XBP1)与内质网中蛋白质的折叠密切相关,参与调控未折叠蛋白的折叠、修饰、分选与包装;此外,XBP1是联系未折叠蛋白反应元件、脂类生物合成和内质网生物合成的纽带。细胞在异常情况下会诱... 研究发现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1,XBP1)与内质网中蛋白质的折叠密切相关,参与调控未折叠蛋白的折叠、修饰、分选与包装;此外,XBP1是联系未折叠蛋白反应元件、脂类生物合成和内质网生物合成的纽带。细胞在异常情况下会诱导内质网压力,导致蛋白质不能折叠或者错误折叠,XBP1作为未折叠蛋白反应元件的转录调控因子,指导蛋白质再折叠和降解,帮助细胞缓解内质网压力。了解与阐明细胞中XBP1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有利于揭示内质网中蛋白质加工、包装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盒结合蛋白 未折叠蛋白反应元件 内质网
下载PDF
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诱导型NOS基因启动子DNA结合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郭风劲 成军 +3 位作者 钟彦伟 刘妍 张黎颖 宋方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筛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启动子DNA结合蛋白,探索iNOS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iNOS基因启动子序列,以PCR扩增iNOS基因启动子DNA片段,构建真核报告载体pCAT3iNOSp,并转染HepG2细胞系,用ELISA法检测... 目的筛选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启动子DNA结合蛋白,探索iNOS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iNOS基因启动子序列,以PCR扩增iNOS基因启动子DNA片段,构建真核报告载体pCAT3iNOSp,并转染HepG2细胞系,用ELISA法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以明确所得到的DNA片段具有启动子活性;以iNOS基因启动子片段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对噬菌体人肝细胞cDNA文库进行4轮“吸附洗脱扩增”富集过程,噬斑裂解液PCR扩增后,进行DNA序列分析和蛋白质同源性生物信息学搜索。结果pCAT3iNOSp瞬时转染的HepG2细胞的CAT表达活性是pCAT3Basic空载体的4.2倍,说明所得到的DNA片段具有启动子活性;噬菌体经富集后,筛选出12个阳性克隆,成功获得了iNOS基因启动子的DNA结合蛋白编码序列。结论所构建的iNOS基因启动子具有顺式激活下游基因表达的作用;筛选得到的iNOS启动子DNA结合蛋白对于研究iNOS基因的转录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技术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启动子DNA结合蛋白质类
下载PDF
构建人乳头瘤病毒关键基因的原核重组载体 被引量:1
9
作者 潘巍巍 赖国旗 +3 位作者 宋方洲 易发平 马永平 左国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3201-3204,共4页
目的构建HPV16E6/E7关键基因的原核载体pET-32(+)-E6/E7并将其转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最后获得E6/E7基因表达产物。方法用PCR方法从含有HPV16全基因序列的质粒中扩增E6/E7基因,将E6/E7基因连接到pET-32a(+)质粒上,并转到大... 目的构建HPV16E6/E7关键基因的原核载体pET-32(+)-E6/E7并将其转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最后获得E6/E7基因表达产物。方法用PCR方法从含有HPV16全基因序列的质粒中扩增E6/E7基因,将E6/E7基因连接到pET-32a(+)质粒上,并转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最后检测E6/E7基因。结果获得重组后的载体pET-32(+)-E6/E7。结论成功构建表达了含有E6E7的原核重组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HPV16 E6/E7构建 重组载体
下载PDF
雌雄蓖麻蚕减数分裂染色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平安 刘运强 +1 位作者 易发平 宋方洲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7,共5页
以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Boisduval为材料,全面比较了雌雄蓖麻蚕减数分裂前期I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细胞学角度证明了雌蚕减数分裂染色体完全连锁,而雄蚕发生连锁交换;详细观察了雌蚕减数分裂I双线期过程中性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以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Boisduval为材料,全面比较了雌雄蓖麻蚕减数分裂前期I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从细胞学角度证明了雌蚕减数分裂染色体完全连锁,而雄蚕发生连锁交换;详细观察了雌蚕减数分裂I双线期过程中性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发现其存在着自身配对的过程,进而对其起源进化假说进行了探讨,认为其可能来源于一对同源常染色体片段的易位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蚕 减数分裂 染色体 进化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诱导细胞增殖和抗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巍巍 成海恩 宋方洲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09-411,共3页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HPV)通过激活Ras MAP激酶通路可以诱导细胞增殖 ,而HPV编码 3种蛋白质彼此独立地发挥作用 ,但又相互联系 ,形成一个大的信号网络 :E5蛋白通过调节EGF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 ;E6蛋白和Tyk2结合后减弱Ja...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HPV)通过激活Ras MAP激酶通路可以诱导细胞增殖 ,而HPV编码 3种蛋白质彼此独立地发挥作用 ,但又相互联系 ,形成一个大的信号网络 :E5蛋白通过调节EGF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 ;E6蛋白和Tyk2结合后减弱Jak STAT通路 ;E7可直接作用于Smad蛋白 ,并且调节TGF β信号转导。通过了解HPV及其编码的 3种蛋白质的信号转导途径以及诱导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机制 ,对于进一步探明HPV的致病机制及防治HPV所引起的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信号转导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角蛋白启动子在人乳头瘤病毒的转基因小鼠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巍巍 赖国旗 宋方洲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03-905,共3页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多种疾病相关,但引起这些疾病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因此,人们想通过构建动物模型来深入了解HPV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机制。HPV具有严格的嗜人类组织的特性,这就要求在构建转基因动物模型中利...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多种疾病相关,但引起这些疾病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因此,人们想通过构建动物模型来深入了解HPV引起的各种疾病的机制。HPV具有严格的嗜人类组织的特性,这就要求在构建转基因动物模型中利用不同外源启动子,使HPV癌蛋白定向表达在特定的组织细胞中。本文主要介绍人角蛋白启动子在HPV的转基因小鼠中的一些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角蛋白启动子 转基因小鼠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启动子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转录活性
13
作者 郭风劲 成军 +5 位作者 纪冬 刘妍 王琳 张黎颖 戴久增 宋方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启动子在不同细胞系中转录活性的差别. 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iNOS基因的启动子区域(iNOSp),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iNOSp,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3-iNOSp报告载体;以该...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启动子在不同细胞系中转录活性的差别. 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iNOS基因的启动子区域(iNOSp),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iNOSp,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3-iNOS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分别转染正常人肝细胞株LO2,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 人贮脂细胞(Lipocyte Ito Cell)和肝癌细胞株SMMC- 7721,用ELISA法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表达活性. 结果:成功获得iNOS基因启动子的正确克隆,克隆的iNOS启动子有顺式激活下游基因的活性.pCAT3- iNOSp瞬时转染HepG2细胞的CAT表达活性最强,肝贮脂细胞Ito中CAT表达活性最弱. 结论:不同细胞中iNOS启动子的表达活性不同,其表达活性与细胞类型与细胞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OS基因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细胞系 启动子 转录活性 贮脂细胞 转染 表达活性 报告载体 克隆
下载PDF
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与泛素蛋白酶系统
14
作者 张溢 宋方洲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8-120,共3页
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是人类疱疹病毒,与淋巴系统、上皮细胞肿瘤相关。其编码潜伏性膜蛋白(LMP1、LMP2A和LMP2B)特别是LMP1,由于它是众多EBV编码蛋白质中唯一被明确证明能恶性转化原代B细胞、鼠成纤维细胞和人上皮细胞的蛋白质... 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是人类疱疹病毒,与淋巴系统、上皮细胞肿瘤相关。其编码潜伏性膜蛋白(LMP1、LMP2A和LMP2B)特别是LMP1,由于它是众多EBV编码蛋白质中唯一被明确证明能恶性转化原代B细胞、鼠成纤维细胞和人上皮细胞的蛋白质,所以被列为癌基因。最近对潜伏膜蛋白的研究显示,潜伏膜蛋白与病毒利用泛素蛋白酶系统来达到逃避宿主免疫应答等机制有关,研究这个过程也许可以开发新的策略来防治EBV相关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Pl LMP2A LMP2B 泛素蛋白酶系统
下载PDF
一氧化氮信息传递通路中相互作用蛋白研究进展
15
作者 郭风劲 宋方洲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6期96-97,F0004,共3页
酵母双杂交和三杂交系统是目前研究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质相互作用比较常用的实验技术体系。该文综述了一氧化氮信息传递通路中相互作用蛋白的研究策略及研究现状,对于揭示一氧化氮的各种病理生理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一氧化氮(NO) 信号转导 酵母双杂交系统 结构域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系统在研究一氧化氮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应用
16
作者 郭风劲 成军 宋方洲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5年第4期205-207,218,共4页
一氧化氮(NO)作为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种新型生物信号分子,近年来普遍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酵母双杂交系统是目前研究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质相互作用比较常用的一种实验技术体系。本文综述了酵母双杂交系统在一氧化氮信号转导通路中的... 一氧化氮(NO)作为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种新型生物信号分子,近年来普遍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酵母双杂交系统是目前研究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质相互作用比较常用的一种实验技术体系。本文综述了酵母双杂交系统在一氧化氮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研究现状,对于揭示一氧化氮的各种病理生理学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酵母双杂交系统 结构域 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内信号转导 病理生理学效应 生物信号分子 研究人员 技术体系 作用比较
下载PDF
Foxp3表达与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1
17
作者 罗征秀 刘恩梅 +5 位作者 邓兵 李欣 陈坤华 王莉佳 黄英 符州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7-271,共5页
目的研究Foxp3基因表达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确诊哮喘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急性发作期15例、缓解期15例,同期选10例正常儿童作对照,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CD4、CD25表面标志及血浆、培养上清液IL-4、... 目的研究Foxp3基因表达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确诊哮喘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急性发作期15例、缓解期15例,同期选10例正常儿童作对照,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CD4、CD25表面标志及血浆、培养上清液IL-4、IFN-γ、IL-10和TGF-β等细胞因子的ELISA检测,同时收集哮喘患儿和正常儿童的诱导痰,用RT-PCR方法检测PBMC及诱导痰中转录因子Foxp3-mRNA的表达。结果PBMCCD4+CD2+5T细胞百分率在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分别为(10·1±2·1)%、(11·7±2·5)%,低于对照组的(15·5±2·7)%(P分别<0·01、<0·05);对照组PBMC在体外培养后CD4+CD2+5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同培养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BMCFoxp3-mRNA表达水平(Foxp3/β-actin)在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分别为0·46±0·14、0·50±0·19,低于对照组0·77±0·22,诱导痰Foxp3-mRNA表达水平哮喘患儿也低于对照组;PBMC在体外培养后对照组Foxp3-mRNA表达水平较培养前升高(P<0·05),而哮喘患儿培养前后Foxp3-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血浆及培养上清液IFN-γ、TGF-β在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低于对照组(P<0·05),且IFN-γ、TGF-β与PBMCFoxp3-mRNA水平、CD4+CD2+5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哮喘患儿血浆及培养上清液IL-4显著高于对照组,急性发作期血浆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缓解期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IL-4、IL-10与PBMCFoxp3-mRNA水平、CD4+CD2+5细胞百分率无相关性。结论哮喘患儿的TGF-β分泌不足、Foxp3基因表达降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及分化发育障碍可能在儿童哮喘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转录因子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前-S2蛋白下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风劲 成军 +3 位作者 纪冬 刘妍 张黎颖 宋方洲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49-753,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2(pre-S2)蛋白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启动子转录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iNOS基因的启动子区域(iNOSp)和3个缺失突变体的基因序列,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扩增iNOSp和3个缺失突变...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2(pre-S2)蛋白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启动子转录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iNOS基因的启动子区域(iNOSp)和3个缺失突变体的基因序列,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扩增iNOSp和3个缺失突变体的基因序列,分别克隆至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3-iNOSp载体;以构建的这4种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分别转染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并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V pre-S2共转染HepG2细胞系,用ELISA法检测CAT的表达活性。结果成功获得iNOS基因启动子和3个缺失突变体的正确克隆,p1-iNOSp、p3-iNOSp启动子和pcDNA3.1 (-)-HBV pre-S2瞬时共转染HepG2细胞时,iNOS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明显下降,HBV pre-S2蛋白对p1- iNOSp、p3-iNOSp表达活性的抑制率分别是54.7%和79.5%,p2-iNOSp、p4-iNOSp与pcDNA3.1(-)-HBV pre-S2共转染HepG2细胞后,HBV pre-S2蛋白对p2-iNOSp、p4-iNOSp表达活性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重复试验得到了相似的结果。结论HBV pre-S2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对iNOS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具有明显的下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启动子 一氧化氮合酶 诱导型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乙型肝炎病毒(HBV) PRES2蛋白 基因启动子 转录活性 下调作用 HepG2细胞系
原文传递
人类XBP1基因5′上游DNA序列的转录激活功能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风劲 成海恩 +2 位作者 易发平 彭惠民 宋方洲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人类转录因子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Ⅰ,XBP1)基因启动子在不同细胞系中转录活性的差别,研究其转录调控机制。方法在对XBP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6种XBP1启动子缺失突变体,分别包括XBP1基因5′上游-... 目的分析人类转录因子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Ⅰ,XBP1)基因启动子在不同细胞系中转录活性的差别,研究其转录调控机制。方法在对XBP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6种XBP1启动子缺失突变体,分别包括XBP1基因5′上游-1039~66bp、-859~66bp、-623~66bp、-351~66bp,-227~66bp、-227^-45bp,针对每一种缺失突变体构建相应的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hloramphenicol acetyltansferase,CAT)报告基因载体,再分别瞬时转染K562、HepG2、NIH-3T3和L02细胞,应用报告基因CAT瞬时表达系统,检测XBP1每一种缺失突变体在K562、HepG2、NIH-3T3和L024种不同细胞中的活性差异,并进一步确定XBP1基因启动子的具体调节部位。结果成功获得XBP1基因启动子6种缺失突变体的正确克隆和6种相应的报告基因载体p1-XBP1p,p2-XBP1p,p3-XBP1p,p4-XBP1p,p5-XBP1p,p6-XBP1p,每一种报告基因转染K562、HepG2、NIH-3T3和L024种不同细胞系后,p4-XBP1p和p5-XBP1p在K562、HepG2细胞中的转录活性均高于其它报告载体,p5-XBP1p在HepG2细胞中转录活性最高;而6种报告基因载体在NIH-3T3小鼠成纤维细胞中不具有转录活性。结论XBP1基因的转录激活能力在不同细胞中有所差异,其表达活性具有一定的细胞类型特异性,与细胞类型和细胞状态密切相关;XBP1基因启动子的-227~66bp区域是该启动子的核心部位,而且核心启动子区包括ATG翻译起始密码子的下游部位,这一部位是转录活性的重要部位,一旦缺失,XBP1基因启动子会丧失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盒结合蛋白1 启动子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报告基因 转录调控
原文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上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
20
作者 郭风劲 成军 +5 位作者 刘妍 纪冬 张黎颖 王琳 王巧侠 宋方洲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core)蛋白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启动子转录的激活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iNOS基因的启动子区域(iNOSp),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iNOSp的DNA,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core)蛋白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启动子转录的激活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iNOS基因的启动子区域(iNOSp),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iNOSp的DNA,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Basic中,构建pCAT3-iNOS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转染正常人肝细胞LO_2,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并与HCV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ore共转染LO_2细胞,用ELISA法检测CAT的表达活性。结果成功获得iNOS基因启动子的正确克隆,pCAT3-iNOSp和pcDNA3.1(-)- core瞬时共转染LO_2细胞时,报告基因表达载体中的SV40病毒的即刻早期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明显提高,CAT表达活性是pCAT3-Basic空载体的11倍,是pCAT3-iNOSp的6倍,重复试验得到了相似的结果。结论成功克隆的iNOS启动子有转录活性;HCV核心蛋白具有对iNOS基因启动子的反式激活作用。HCV核心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对于iNOS基因反式激活在HCV感染相关的慢性肝脏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启动区(遗传学) 一氧化氮合酶 病毒核心蛋白质类 转录 遗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