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相关类专业人体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1
作者 朱淑娟 冉建华 +3 位作者 甘胜伟 邱国平 许士叶 盛华均 《解剖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81-383,共3页
医学相关类专业是指除临床医学外的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技术、护理、预防医学、临床药学等众多专业,是我国高等医药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面广,且招生人数众多。而医学相关类专业解剖学课程设置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指... 医学相关类专业是指除临床医学外的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技术、护理、预防医学、临床药学等众多专业,是我国高等医药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面广,且招生人数众多。而医学相关类专业解剖学课程设置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指导意见,各地院校在教学内容、教材选用上“百花齐放”。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自主性差、对基础学科重要性认识不足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选用 高等医药院校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 预防医学 临床药学 课程教学模式 医学相关类专业
下载PDF
结合专业特色,提高护理解剖学教学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朱淑娟 汪克建 +4 位作者 盛华均 冉建华 卓飞 陈炯 孙善全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1期10-11,共2页
护理本科教育是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教育方式,护理解剖学教学是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结合近年来护理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师资、教材、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提高护理解剖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初步... 护理本科教育是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教育方式,护理解剖学教学是培养高级护理人才的重要课程之一,结合近年来护理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师资、教材、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提高护理解剖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下载PDF
LCD教学模式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6
3
作者 邱国平 孙善全 +1 位作者 杨美 卓飞 《基础医学教育》 2015年第12期1061-1063,共3页
LCD教学模式是重庆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包括三个环节,L指学习(learning),即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性学习,课余的拓展性学习以及基于专题的自主学习。C和D指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 LCD教学模式是重庆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包括三个环节,L指学习(learning),即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性学习,课余的拓展性学习以及基于专题的自主学习。C和D指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讨论(communication&discussion)。通过将LCD教学模式应用于局部解剖学实验课程,发现该模式可提高学生对局部解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为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模式对于基础医学其他课程改革具有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改良的乙状窦后-内耳道上入路显微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小松 钟东 +6 位作者 唐玲 汪克建 骆世芳 侯良娟 漆伟 孙善全 冉建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将现代影像技术与神经导航仪相结合用于改良的乙状窦后—内耳道上入路来进行量化研究内耳道上结节和岩尖的扩大磨除的范围以及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材料:10%甲醛固定好的成人尸头标本15例(双侧共计30组数据)、64排螺旋CT... 目的:探讨将现代影像技术与神经导航仪相结合用于改良的乙状窦后—内耳道上入路来进行量化研究内耳道上结节和岩尖的扩大磨除的范围以及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材料:10%甲醛固定好的成人尸头标本15例(双侧共计30组数据)、64排螺旋CT(0.625mm层厚)、Mimics V10.0软件、神经导航仪等。方法:在神经导航仪的精确引导下模拟该手术入路,并进行逐层显微解剖定位,从后向前对内耳道上结节和岩尖的骨质进行安全磨除,以提高骨质磨除的安全性,并采用CT测量的方法来观察和测量内耳道上结节和岩尖的磨除范围以及三叉神经等结构的显露范围;并借助Mimics V10.0软件来三维重建内耳及颞骨,以此来估算岩骨骨质磨除相对比较安全的范围。结果: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在改良的RSSMA中,内耳道上结节前—后、中线一侧方的骨质可以全部磨除;岩尖的上—下(可磨除8.22mm骨质)、前—后:中线一侧方的骨质可以部分磨除;其中三叉神经在磨除后可增加显露9.26mm;内耳道前后壁夹角可扩大33.06°的手术视野;可显露上斜坡的范围约93.08mm2,中颅窝约148.76mm2。结论: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与神经导航仪相结合的条件下进行改良的RSSMA较传统入路更简便、安全、实用、微创,改良的RSSMA是岩斜区肿瘤手术治疗的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研究 乙状窦后入路 岩斜区 内耳道 显微解剖
下载PDF
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因材施教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龙志敏 贺桂琼 孙善全 《基础医学教育》 2016年第8期614-616,共3页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领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作为青年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专业性质,因材施教。对于临床专业的学生,可适当进行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开展拓展性学习和基于专题的自主学习;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增加与护理操作有关的护理应...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领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作为青年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专业性质,因材施教。对于临床专业的学生,可适当进行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开展拓展性学习和基于专题的自主学习;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增加与护理操作有关的护理应用解剖学内容;对于其他非临床专业的学生,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首要,结合多种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根据学生专业不同量体裁衣,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人体解剖学学习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教学改革 因材施教
下载PDF
骶前区静脉丛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明才 周庭勇 +2 位作者 熊正中 左荛彬 张沪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骶前区静脉丛(Venous plexus of presacral region ,VPPSR) 的解剖学特点,为骶前区静脉破裂大出血的防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4 具成人尸体上,分虽观测VPPSR 的组成、管... 目的:研究骶前区静脉丛(Venous plexus of presacral region ,VPPSR) 的解剖学特点,为骶前区静脉破裂大出血的防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4 具成人尸体上,分虽观测VPPSR 的组成、管壁、瓣膜、长度及直径。结果:VPPSR 管壁薄、缺少静脉瓣,呈网状。VPPSR S1~5 横干的长度和直径( F 检验) 均有显著差异,P< 0 .05 。其长度平均( 珋x ±s) :S1 为3 .2 ±1 .5 cm ,S2 为4 .4 ±1 .0 cm ,S3 为3 .5 ±1 .1 cm ,S4 为2 .3 ±0 .9 cm ,S5 为1 .0 ±0 .3 cm ;其直径平均(珋x ±s) :S1 为1 .2 ±0 .7 m m ,S2 为2 .5 ±1 .5 m m ,S3 为2 .5 ±1 .5 m m ,S4为1 .7 ±1 .5 m m ,S5 为0 .9 ±0 .6 m m 。S4 椎体前穿通支静脉口径2 ~4 m m 占8 .8 % ,0 .1 ~1 .9 m m 占91 .2 % 。结论:VPPSR 解剖变异多、血管壁薄、缺少静脉瓣是引起VPPSR 损伤大出血甚至死亡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前区 静脉丛 VPPSR损伤 尸体解剖
下载PDF
多媒体网络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体会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海 孙善全 冉建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4年第5期458-460,共3页
网络教育正以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伴随着人类发展,其基本特征是集多种媒体功能于一身,将图、文、声、画、视频等诸多信息媒体有机地进行组合、显示共同完成新的教育技术条件下的视听教学.将这种教学理念引入到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 网络教育正以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伴随着人类发展,其基本特征是集多种媒体功能于一身,将图、文、声、画、视频等诸多信息媒体有机地进行组合、显示共同完成新的教育技术条件下的视听教学.将这种教学理念引入到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将对医学教学大有裨益.文章主要探讨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改进医学人体解剖学教学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网络 多种媒体 教育技术 网络教育 教学理念 视听教学 人体解剖学教学 医学教学
下载PDF
颞骨及岩骨段颈内动脉的断面解剖学研究与三维模型构建
8
作者 李小松 钟东 +6 位作者 唐玲 汪克建 骆世芳 侯良娟 漆伟 孙善全 冉建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74,共3页
目的:为解剖学习和临床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颞骨及岩骨段颈内动脉(petrous carotid artery,PCA)的三维立体形态学参数。方法:该研究中,我们采用数字化可视人(中国首例女性)的数据集(该断层层厚较薄,重建图像更逼真,数据更精确),对颞... 目的:为解剖学习和临床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颞骨及岩骨段颈内动脉(petrous carotid artery,PCA)的三维立体形态学参数。方法:该研究中,我们采用数字化可视人(中国首例女性)的数据集(该断层层厚较薄,重建图像更逼真,数据更精确),对颞骨及PCA进行断面解剖学观察,提取相关断面图像信息,分别应用Adobe photoshop CS3、Amira和Maya软件,对颞骨及PCA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和虚拟现实显示。结果:通过3个典型的层面(即外半规管层面、前庭窗层面、咽鼓管层面),对其主要结构的断面形态及毗邻关系进行描述。重建三维模型可清楚地显示颞骨内部结构和PCA的形态和空间位置关系,同时尚可任意角度旋转、切割、组合和整体显示相关结构。PCA水平段与PCA弯曲部和内耳道内侧缘连线的夹角平均值为67.5度。结论:采用三维重建技术重建的颞骨及PCA结构清晰,其构建模型可较为准确地揭示颞骨内部结构及与PCA的毗邻关系,为解剖学习和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直观便捷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岩骨段颈内动脉 三维重建 数字化人
下载PDF
骶骨Ⅱ区骨折螺钉固定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9
作者 史黎晗 高仕长 +5 位作者 周程鹏 刘杰 周华 蒋电明 孙善全 李咏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4-420,共7页
目的通过对骶髂关节三维重建模型进行解剖参数测量和虚拟骶髂螺钉固定,明确骶髂螺钉的最佳进钉点和安全置钉范围。方法用Mimics软件对50例骨盆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切割出骨盆三维模型,测量S1椎体解剖参数,在同一骶髂关节多次虚拟置钉,... 目的通过对骶髂关节三维重建模型进行解剖参数测量和虚拟骶髂螺钉固定,明确骶髂螺钉的最佳进钉点和安全置钉范围。方法用Mimics软件对50例骨盆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切割出骨盆三维模型,测量S1椎体解剖参数,在同一骶髂关节多次虚拟置钉,确定螺钉最佳进钉点,计算其安全角度。三维重建骨盆表面软组织,确定髂前上棘顶点N、髂嵴上点M、进钉点P的体表投影点N1、M1、P1,分段测量各投影点之间的长度。结果骶骨Ⅱ区中心螺钉骨面进钉点P到髂前上棘顶点N的距离PN男性为(95.17±5.59)mm,女性为(98.49±7.71)mm;经点P作PN的垂线与髂嵴交于点M,PM长度男性为(58.71±4.33)mm,女性为(54.59±6.01)mm;从髂前上棘顶点N沿髂嵴到点M的长度男性为(129.78±6.25)mm,女性为(130.64±7.79)mm,其中男女间PM长度有显著差异。中心螺钉前、后倾安全范围男性为(10.70±2.00)°,女性为(7.20±1.64)°;头、尾倾安全范围男性为(12.36±2.68)°,女性为(11.27±3.29)°,男性前、后倾安全范围明显大于女性。男女间体表投影点之间的长度仅P1M1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触摸髂前上棘顶点N和髂嵴上的点M,可确定骶骨Ⅱ区骨折固定螺钉的体表进钉点。以S1椎体上表面为横截面,后表面为冠状面,男性螺钉前后倾安全范围约10°,头尾倾安全范围约12°,女性前后倾安全范围约7°,头尾倾安全范围约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Ⅱ区骨折 骶髂螺钉 影像解剖
原文传递
骶骨Denis Ⅲ区骨折经皮横形骶髂螺钉固定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安维 高仕长 +4 位作者 刘杰 周华 蒋电明 孙善权 李咏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目的:通过对骶髂关节三维重建模型进行解剖参数测量和虚拟螺钉固定,明确骶骨Ⅲ区骨折横形骶髂螺钉固定的安全进针点和置入角度。方法:用Mimics(materialise’s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 control system,Mimics)软件对50例骨盆薄层CT... 目的:通过对骶髂关节三维重建模型进行解剖参数测量和虚拟螺钉固定,明确骶骨Ⅲ区骨折横形骶髂螺钉固定的安全进针点和置入角度。方法:用Mimics(materialise’s interactive medical image control system,Mimics)软件对50例骨盆薄层CT进行三维重建,切割出骨盆三维模型,并对S1椎体进行解剖参数测量,然后模拟置钉,确定横形螺钉的进针点和安全角度。应用Mimics软件重建骨盆表面软组织,确定进钉点Q、髂前上棘顶点M、髂嵴上点N的体表投影点Q_0、M_0、N_0,分段测量各投影点间的长度。结果:髂前上棘顶点连线QM的长度男性为(101.60±6.60)mm,女性为(102.00±7.75)mm,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点Q作QM的垂线与髂嵴交于点N,QN的长度男性为(58.68±6.93)mm,明显大于女性的(47.89±6.62)mm;点M沿髂嵴到点N的长度男性为(134.25±8.84)mm,女性为(133.47±8.53)mm,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表投影Q_0M_0在男性的长度为(120.96±14.11)mm,女性为(128.74±14.18)mm,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Q_0N_0的长度为(55.29±9.96)mm,明显大于女性的(46.09±5.75)mm。所有中心螺钉前后倾均值为(0.93±3.24)°,头尾倾均值(0.38±2.58)°。S1椎体变异率为31.51%,骶骨变异率在男女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在体表确定髂前上棘顶点M_0和髂嵴上点N_0后可明确骶骨Ⅲ区骨折横形螺钉的体表进钉点,术中在C臂机透视下以S1椎体上表面为水平面、后表面为冠状面,螺钉垂直于矢状面,无头尾倾和前后倾可安全拧入。术前需行骨盆CT及三维重建明确S1椎体有无变异以确定能否拧入横形螺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Ⅲ区骨折 横形骶髂螺钉 解剖学 影像学
原文传递
建构主义视角下创新实验提升中外合作班医学生课程适应能力剖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宇阳 张妤涵 +6 位作者 栾秉林 谢斐然 陆蔚天 卓飞 贺桂琼 冉建华 甘胜伟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268-273,共6页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医科大学设立了多层级的创新实验项目,为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以下简称“国际班”)学生...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医科大学设立了多层级的创新实验项目,为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以下简称“国际班”)学生提供课外科研探索实践的机会,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阐述国际班学生参与创新课题,逐渐建立医学知识学习的各种场景,最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意义建构,以更好地适应国际班课程的设置及投入专业课程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实验 中外合作办学 建构主义 自主学习
下载PDF
数字化解剖实验平台在医学整合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源劼 龙志敏 +4 位作者 曾庆桦 甘胜伟 朱淑娟 汪克建 贺桂琼 《基础医学教育》 2022年第10期766-768,共3页
为深化院校医学教育改革,重庆医科大学对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全面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临床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模式。随着各年级学生不同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的同时开展,实验室和授课教师出现周期性、暂时性紧缺现象,实验室存在尸... 为深化院校医学教育改革,重庆医科大学对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全面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临床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模式。随着各年级学生不同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的同时开展,实验室和授课教师出现周期性、暂时性紧缺现象,实验室存在尸体堆积、福尔马林超标等问题,学生反映学习困难等情况。文章就将数字化解剖操作实验教学平台配合重庆医科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从平台构建和特点、应用体会和思考等两方面进行探讨,探索解剖教学新模式,以期进一步满足21世纪医学教育对复合性人才、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数字化实验室 医学整合课程
下载PDF
基于三维立体结构的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教学实践 被引量:4
13
作者 卓飞 盛华均 +4 位作者 龚霞 徐进 余维华 朱淑娟 刘源劼 《基础医学教育》 2021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由于大量的影像图片融入现今的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的教学内容中,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方法不科学、基础不扎实等原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效果较差。从2015年始,通过重新规划教学思路、重构教学过程、... 由于大量的影像图片融入现今的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的教学内容中,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方法不科学、基础不扎实等原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效果较差。从2015年始,通过重新规划教学思路、重构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等手段,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希望通过分享这些经验,为国内其他医学院校断面与影像解剖学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下载PDF
留学生解剖学课程试题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14
作者 余维华 刘辉 +3 位作者 徐进 冉建华 贺桂琼 杨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3期98-101,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医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来华留学生的人数逐渐增多,如何提升留学生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各大医学院校思考的重点。对留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准确和客观评价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考分...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医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来华留学生的人数逐渐增多,如何提升留学生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各大医学院校思考的重点。对留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准确和客观评价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考分离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措施之一,而建立试题库则是做好教考分离工作的重要基础。建立留学生考试题库是医学院校的考试管理走向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然途径。文章从试题指标体系、学生认识能力各层次的分布、教学要求不同程度的比例、题型的比例、得分值,答题时间和试题难度分级及比例等介绍本校留学生解剖学试题库建设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试题库 留学生 考试 英文教学
下载PDF
腹后区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的解剖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俊 孙善全 郭学利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29-731,737,共4页
目的 :为临床腹膜后手术中下腔静脉的定位和保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 5 0具成人尸体标本 ,在下腔静脉起始段 (左右髂总静脉汇合处至左肾静脉上缘之间 )对下腔静脉及其属支进行定位观测。结果 :(1)该段下腔静脉长 13.12± 1.5... 目的 :为临床腹膜后手术中下腔静脉的定位和保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 5 0具成人尸体标本 ,在下腔静脉起始段 (左右髂总静脉汇合处至左肾静脉上缘之间 )对下腔静脉及其属支进行定位观测。结果 :(1)该段下腔静脉长 13.12± 1.5 1cm ,管径 2 .2 5± 0 .2 4cm。静脉属支 8.75± 2 .0 2支 ,6 6 .3%开口于该段静脉后壁 ,6 6 .4 %位于肾段。 (2 )静脉属支 :①右睾丸 (卵巢 )静脉 (84 .9% ) ,距左肾静脉上缘 3.5 6± 0 .85cm ,汇入该段下腔静脉前壁 ;②腰静脉 (10 0 % ) ,变异大 ,均不成对 ,左腰静脉 (3~ 4支 )较右侧 (2~ 3支 )多 ;③肠系膜外科静脉 (86 % ) ,距左肾静脉上缘 6 .5 4± 1.2 1cm ,从下腔静脉前壁左侧汇入 ;④右肾上腺静脉 (2 0 % ) ;⑤右付肾静脉 (2 5 % ) ;⑥右肾周静脉 (36 % ) ;⑦右膈下静脉 (6 % )。结论 :以上对下腔静脉起始段及属支的观测结果 ,为临床腹膜后影像学及各类手术提供了新的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 静脉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膝关节半月板的断层解剖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何瑜 韩景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为半月板损伤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利用45侧成人膝部标本,分别制成片厚为5mm的横、矢和冠状连续断层。结果:详细描述了半月板及其相关结构的断面表现,测量了半月板前、后角、体部的厚度及其横、矢径。结论:半... 目的:为半月板损伤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利用45侧成人膝部标本,分别制成片厚为5mm的横、矢和冠状连续断层。结果:详细描述了半月板及其相关结构的断面表现,测量了半月板前、后角、体部的厚度及其横、矢径。结论:半月板的最佳显示断面为矢状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半月板 断层解剖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 技术探究肠道ERβ对肠源性TPH1 和5-HT 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呼文强 杨千嬉 +1 位作者 贺桂琼 骆世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探索C57BL/6J小鼠结肠上皮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缺失对结肠色氨酸羟化酶-1(TPH1,tryptophan hydroxylase-1)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Pvillin-Cre^(+/-)... 目的:探索C57BL/6J小鼠结肠上皮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缺失对结肠色氨酸羟化酶-1(TPH1,tryptophan hydroxylase-1)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Pvillin-Cre^(+/-)小鼠、ERβflox^(+/-)小鼠,通过配种繁殖最终获得肠道ERβ敲除纯合子组(ERβflox-/--Pvillin-Cre^(+/+),ERβCKO,n=5)、杂合子组(ERβflox^(+/-)-Pvillin-Cre^(+/+),ERβCKO^(+/-))(n=5)及同窝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取6个月龄和12个月龄的各品系小鼠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对各组小鼠肠道形态、肠道ERβ、5-HT和TPH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基因鉴定验证肠道ERβCKO小鼠成功构建后,WB显示肠道ERβ水平明显下调(P<0.05)。HE显示肠道ERβ敲除后,肠道结构完整性与肠道黏膜上皮的绒毛发育均异常。ELISA结果显示,2个月龄段ERβCKO小鼠肠道5-HT水平较WT组小鼠下降明显(P<0.05),且呈月龄依赖方式。IHC结果显示,各组小鼠肠道均出现TPH1免疫阳性表达,与WT小鼠相比,ERβCKO小鼠肠道TPH1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0.05),免疫阳性物表达量更低(P<0.05),但TPH1未呈现月龄依赖方式。结论:结肠ERβ下调可引起结肠TPH1蛋白和5-HT水平含量降低,继而引发小鼠肠道功能异常,增加患肠道疾病的风险,这为以ERβ为靶点的肠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Β 色氨酸羟化酶-1 5-羟色胺 肠道
原文传递
青年解剖教师培养的探索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美 魏小于 高飞 《基础医学教育》 2015年第2期173-174,共2页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其培养亦是各大高校探索的重点。结合重庆医科大学实际情况,从教学资格的取得、教学能力的提高、科研团队的加入、专业知识的巩固以及青年教师系列考核等方面,详细阐述青年解剖教师如何在教学和科研中均衡...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其培养亦是各大高校探索的重点。结合重庆医科大学实际情况,从教学资格的取得、教学能力的提高、科研团队的加入、专业知识的巩固以及青年教师系列考核等方面,详细阐述青年解剖教师如何在教学和科研中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 解剖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增强医学生参与创新实验能力的实践
19
作者 许士叶 冉建华 +4 位作者 朱淑娟 陆蔚天 黄娟 甘胜伟 孙善全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0年第10期1148-1150,共3页
在医学生中开展创新实验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重庆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将解剖知识拓展至基本科研技术,提升学生参与创新实验课题的信心;将解剖结构与热点医学研究问题相结合,助力学生创新实验选题;将新媒体教学... 在医学生中开展创新实验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重庆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将解剖知识拓展至基本科研技术,提升学生参与创新实验课题的信心;将解剖结构与热点医学研究问题相结合,助力学生创新实验选题;将新媒体教学法融入解剖学教学中,启发学生完善课题设计;在局部解剖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及撰写论文。以上措施的开展,在提升解剖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为他们参与创新实验课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实验教学 医学生 创新实验 教学质量
原文传递
脑出血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的极性表达缺失 被引量:6
20
作者 邱国平 孙善全 +3 位作者 卓飞 徐进 刘辉 杨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6-670,共5页
目的:观察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的极性表达变化情况,以初步探讨其在出血性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和ICH组,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ICH动物模型,应用核... 目的:观察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的极性表达变化情况,以初步探讨其在出血性脑水肿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和ICH组,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大鼠ICH动物模型,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测血肿产生及发展情况,干湿重法检测脑水含量变化以及免疫荧光检测AQP4的极性表达变化情况。结果:ICH后1 d,血肿体积最大,脑水含量达到峰值,高达(79.769±0.710)%,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血肿周围组织中AQP4极性表达缺失,AQP4表达在星胶细胞胞体和突起上,而sham组中AQP4则极性表达在星胶细胞终足膜上。结论:ICH后血肿周围组织中AQP4极性表达缺失,后者可能促进了出血性脑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脑出血 脑水肿 极性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