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基础与临床全线整合”教学模式解剖学知识点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8
1
作者 朱淑娟 贺桂琼 +7 位作者 徐进 刘茜 邱国平 刘源劼 陈通 许士叶 汪克建 盛华均 《解剖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70-71,共2页
回顾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问世;90年代,美国医学院校协会在全国推行“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研究项目”,许多院校实行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以社区为基础的课程等整合... 回顾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问世;90年代,美国医学院校协会在全国推行“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研究项目”,许多院校实行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以社区为基础的课程等整合课程,成为第2次医学教育改革,对世界医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2]。我国权威的医学教育专家认为[3],根据我国国情,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模式更符合当前和未来各高等医科院校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方式。2008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发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医学教育改革 高等医科院校 以问题为导向 器官系统 临床医学专业 教学模式 整合课程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64层螺旋CT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琦 吴景全 +4 位作者 罗天友 黄兴涛 李信友 王剑华 刘历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50-1554,共5页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研究评价支气管动脉(BA)的影像解剖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12例行胸部增强扫描,至少1支BA清晰显示的病例,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观察和分析BA的...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研究评价支气管动脉(BA)的影像解剖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12例行胸部增强扫描,至少1支BA清晰显示的病例,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观察和分析BA的相关解剖学特征。结果112例中,BA清晰显示280支,其中右侧158支,左侧122支;BA的分支类型共9种,较为常见的是左右各1支(41.07%,46/112)、右2支左1支(24.11%,27/112)两种类型;右BA主要起源于右肋间后动脉(52.53%,83/158)和降主动脉(38.61%,61/158),左BA主要起源于降主动脉(88.52%,108/122),异位起源的BA共20支(7.14%),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BA共干(24.29%,68/280)。源自降主动脉的右BA以右侧壁和前壁最多,源自降主动脉的左BA和共干均以前壁最多。BA开口主要平对T5~T6水平,以降主动脉血流方向为顺行方向,降主动脉段BA与降主动脉间平均逆行角度右侧为98.70°,左侧为105.12°。BA沿左右主支气管走行方式多样,右BA源自右肋间后动脉者,大多沿右主支气管后壁走行(45/83,54.22%)或同时行经右主支气管的后壁及下壁(25/83,30.12%);右BA源自降主动脉者,大多越过气管隆突下方沿右主支气管下壁走行(48/61,78.69%);左BA源自降主动脉者,大多沿左主支气管上壁走行(51/108,47.22%)或同时行经左主支气管的多个壁(36/108,33.33%)。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以有效评价BA的影像解剖特征,为临床BA栓塞治疗咯血、BA灌注化疗或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肺癌提供重要解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CT血管造影 解剖学
下载PDF
基础与临床全方位相结合的解剖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8
3
作者 余维华 刘辉 +4 位作者 孙善全 盛华均 张邗 李建平 杨美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21-1722,共2页
目前国内解剖学教学往往是基础知识与临床外科学衔接很少,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基础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容易使课堂气氛相对沉闷、枯燥,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教学质量。《局部解剖学》是一门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桥梁课程... 目前国内解剖学教学往往是基础知识与临床外科学衔接很少,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基础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容易使课堂气氛相对沉闷、枯燥,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教学质量。《局部解剖学》是一门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桥梁课程,要提高《局部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尽地使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全方位地紧密结合,对于培养素质过硬的医学人才,特别是以后从事外科工作的医学人才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教学 局部解剖学 桥梁课程 教育全球化 临床外科 课堂气氛 临床实践 解剖学课程 教学质量 系统解剖学
下载PDF
腰椎侧隐窝的断层影像和断面解剖学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林宏 钱学华 +5 位作者 周庭永 李彦彦 徐伟 张慧 刘智华 吕发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48,共6页
目的:探讨断面和CT腰椎侧隐窝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利用30例横断面标本及50例活体CT扫描,观测侧隐窝及其相关结构.结果:断面标本第3~5腰椎侧隐窝矢径(经椎间盘)分别为(7.43±0.52)、(7.34±0.77)、(6.78±0.58... 目的:探讨断面和CT腰椎侧隐窝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利用30例横断面标本及50例活体CT扫描,观测侧隐窝及其相关结构.结果:断面标本第3~5腰椎侧隐窝矢径(经椎间盘)分别为(7.43±0.52)、(7.34±0.77)、(6.78±0.58)mm,无性差;CT扫描第3~5腰椎侧隐窝矢径(经椎间盘)存在性差,男性分别为(7.05±1.19)、(6.25±0.94)、(6.98±1.30)mm;女性为(7.53±1.37)、(7.05±1.14)、(7.35±1.39)mm;侧隐窝及其相关结构的数值在断面及CT表现趋势基本一致;在断面和CT上,侧隐窝矢径(经椎间盘)与黄韧带厚度的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但与椎间盘横径、矢径均呈负相关.结论:侧隐窝及其相关结构的数值在断面解剖及CT上表现趋势基本一致,即CT可较好地反映侧隐窝相关结构的情况;侧隐窝毗邻结构的病理变化均可能导致侧隐窝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隐窝 断面解剖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腰椎管狭窄
下载PDF
拓展性解剖学课程的设置与实践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善全 杨美 +5 位作者 贺桂琼 冉建华 龚霞 朱淑娟 甘胜伟 孙晓川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0-571,共2页
20世纪末期,随着现代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涌现,人们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更加接近其本质,与医学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产生,推动着生命科学的快速进步.面对这样的形势,解剖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就成为医学教... 20世纪末期,随着现代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涌现,人们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更加接近其本质,与医学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产生,推动着生命科学的快速进步.面对这样的形势,解剖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就成为医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课程 设置 生命科学 医学教育 生物学理论
下载PDF
留学生系统解剖学课程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娟 陆蔚天 +2 位作者 徐进 甘胜伟 盛华均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27-329,共3页
我校自2001年开始成建制招收医学留学本科生来校学习。系统解剖学是留学生入校后最先接触的医学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将对学生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对留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是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的一个... 我校自2001年开始成建制招收医学留学本科生来校学习。系统解剖学是留学生入校后最先接触的医学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学习效果将对学生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对留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是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又是促进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1]。以往对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单一的期末理论考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解剖学 医学课程 留学生 评价体系 考核 学习效果 教学反馈信息 基础理论知识
下载PDF
应用解剖学联合外科以专题为导向训练教学模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冉建华 邓忠良 +5 位作者 楚磊 汪克建 贺桂琼 盛华均 陈通 孙善全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3-634,共2页
自教育部1998年启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以来,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而如何提高其培养质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 应用解剖学 教学模式 训练 导向 专题 外科
下载PDF
肝门静脉左支的临床解剖学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慧 周庭永 +4 位作者 钱学华 刘本菊 徐伟 李林宏 吕发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97,125,F0003,共5页
目的:观测肝门静脉左支的形态特征和分支分布规律,为诊断和治疗肝疾病提供更为详尽的形态学资料.方法: 50例肉眼观察无病变的成人尸体肝并进行剥离解剖,对肝门静脉左支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其主干及主要分支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 目的:观测肝门静脉左支的形态特征和分支分布规律,为诊断和治疗肝疾病提供更为详尽的形态学资料.方法: 50例肉眼观察无病变的成人尸体肝并进行剥离解剖,对肝门静脉左支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其主干及主要分支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左支横部、矢部长分别为(23.90±5.29)mm, (24.02±4.97)mm;内径分别为(7.43±1.09)mm, (7.07±1.36)mm;角部角度为114.18°±22.59°.左外叶上段支长(48.57±17.51)mm,其根部、1/2处、末端的内径分别为(3.72±1.16)mm, (3.08±0.91)mm, (2.53±0.77)mm.左外叶下段支长(39.42±14.57)mm,其根部、1/2处、末端的内径分别为(3.98±1.05)mm, (3.40±0.98)mm, (2.87±1.11)mm.20.0%的左支矢状部被肝实质覆盖,平均范围为(25.0±11.89)mm,厚度为(19.3±5.96)mm.结论:肝门静脉左支主干的径值和角度变动范围较大,除分支供应左半肝外,尚可发出右前叶支至右前叶;固有尾状叶的血供主要来自肝门静脉左支主干,其分支分布直接影响到左半肝分叶分段,具体定界应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静脉 左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非临床专业解剖学线上教学的效果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辉 邱国平 +4 位作者 卓飞 盛华均 冉建华 余华荣 杨美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45-547,共3页
为有效应对疫情,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1-4],重庆医科大学积极开展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非临床专业的解剖学学时少,本教研室结合其教学目标制定了全新的线上教学模式,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后疫情时代,对于这些专业,仍延续... 为有效应对疫情,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1-4],重庆医科大学积极开展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非临床专业的解剖学学时少,本教研室结合其教学目标制定了全新的线上教学模式,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后疫情时代,对于这些专业,仍延续线上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现将本教研室在疫情期间线上课程建设的过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重庆医科大学 疫情防控 解剖学 教研室 教学模式 有效应对 停课不停学
下载PDF
医学留学生解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0
10
作者 贺桂琼 孙善全 +2 位作者 冉建华 骆世芳 徐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2期215-216,共2页
解剖学是基础医学主干课程之一,医学中有2/3的医学术语来自解剖学,是学习其他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基础[1]。我室承担留学生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的全英文教学10年,初步创建了留学生全英文教学模式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本文就留... 解剖学是基础医学主干课程之一,医学中有2/3的医学术语来自解剖学,是学习其他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基础[1]。我室承担留学生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的全英文教学10年,初步创建了留学生全英文教学模式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本文就留学生解剖学教学方面的经验及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医学留学生 教学模式
下载PDF
阴部神经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驰 冶文磊 冉建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6-369,共4页
目的从神经胚胎发育的角度对阴部神经的来源、组成、走行、分支进行解剖学观测,为临床会阴部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16具(32侧)成人尸体标本解剖观察阴部神经的组成、形态、走行、分支及其毗邻关系,测量阴部神经与毗邻结构距离等的数据。... 目的从神经胚胎发育的角度对阴部神经的来源、组成、走行、分支进行解剖学观测,为临床会阴部手术提供依据。方法 16具(32侧)成人尸体标本解剖观察阴部神经的组成、形态、走行、分支及其毗邻关系,测量阴部神经与毗邻结构距离等的数据。结果阴部神经主要由S2、S3和S4前支混合后组成,但仍有部分由S2和S3前支混合后组成。阴部神经在下行过程中有坐骨神经及股后皮神经的分支加入,三者之间相互交通的关系较为复杂;在阴部管及坐骨直肠窝,阴部神经的毗邻不同;阴部神经分为盆内和盆外分支。阴部神经在阴部管内距坐骨结节前缘下方的距离为(男25.47±3.18 mm,女26.38±2.56mm);阴部神经在坐骨棘处距皮肤的距离为(男75.67±8.37 mm,女76.89±9.48 mm)。结论阴部神经与毗邻神经交通复杂,细致的解剖对临床相关手术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部神经 应用解剖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骶结节韧带 阴部管
原文传递
膝关节半月板的三维断面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伟 周庭永 +4 位作者 钱学华 刘本菊 张慧 李林宏 吕发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观测膝关节半月板的断面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为诊断膝部病变提供更为详尽的形态学资料。方法正常成人尸体膝关节片厚5mm的连续断面标本27例,其中矢状断面标本9例,冠状断面标本12例,横断面标本6例。通过三维断面标本,观察膝关节半月... 目的观测膝关节半月板的断面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为诊断膝部病变提供更为详尽的形态学资料。方法正常成人尸体膝关节片厚5mm的连续断面标本27例,其中矢状断面标本9例,冠状断面标本12例,横断面标本6例。通过三维断面标本,观察膝关节半月板的断面形态特征。结果内侧半月板矢径(40.36±4.73)mm,横径(33.99±3.77)mm;外侧半月板矢径(34.51±2.18)mm,横径(34.51±3.25)mm。内、外侧半月板前、后角厚度分别为(4.98±1.83)mm和(4.45±1.44)mm、(3.54±1.24)mm和(6.15±1.43)mm。半月板后角高度外侧大于内侧,外侧半月板后角高度大于前角。内侧半月板后角宽度大于前角。板股韧带出现率为75%。结论①半月板前、后角部在矢状面上,体部在冠状面上显示最好,横断面可见半月板全貌。②由于内侧半月板与关节囊紧密相连,且后角宽度大于前角,致使其易受损伤。③外侧半月板后角高度大于内侧半月板后角及同侧前角,可能是导致外侧半月板后角较易受损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半月板 断面解剖
原文传递
解剖学教学中的科学记忆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甘胜伟 冉建华 +5 位作者 盛华均 徐进 朱淑娟 陆蔚天 张沪勤 孙善全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6期685-687,共3页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古老的形态学科,同时也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基础,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效果对医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解剖学名词术语复杂繁多、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学生...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古老的形态学科,同时也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基础,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效果对医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解剖学名词术语复杂繁多、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学生普遍反映理解不易,记忆更为困难,导致其学习效率低下,并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因此,在解剖学教学中采用新的措施和方法,改变目前“填鸭式”教学及死记硬背的学习状态,以提高其学习效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重庆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的教师在本科生解剖学教学实践中,根据记忆的特点,使用科学的记忆方法来指导课堂,将解剖学教学内容的学习与记忆的不同环节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记忆效果和学习效率。现就实践中采取的措施予以报道交流,以促进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更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记忆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在局部解剖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巧 汪克建 +1 位作者 周廷永 盛华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13-114,共2页
目前大学教育沿袭的"教师—教材—学生—考试"[1]的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可这种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因为这似乎与我们的初衷南辕北辙。以学生为主体的局部解剖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实... 目前大学教育沿袭的"教师—教材—学生—考试"[1]的教学模式,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可这种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因为这似乎与我们的初衷南辕北辙。以学生为主体的局部解剖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实施,使学生实际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学生沟通交流与协作意识的养成,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顺应了21世纪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课程考核 形成性评价体系
下载PDF
留学生解剖学网络考试系统的构建和实施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娟 陆蔚天 +1 位作者 盛华均 徐进 《解剖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53-354,共2页
考试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手段,对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均起到重要作用[1,2]。解剖学课程特点是名词多、描述多、内容枯燥、难记忆,因此,在面对解剖学课程考试时,学生感受压力偏大。而留学生来自... 考试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手段,对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均起到重要作用[1,2]。解剖学课程特点是名词多、描述多、内容枯燥、难记忆,因此,在面对解剖学课程考试时,学生感受压力偏大。而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由于文化的差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重讨论和实践,轻记忆,在解剖学课程的考试中留学生相对中国学生会出现更多困难,引发学生考试纪律涣散、教师出题难度不易把握、阅卷工作任务繁重等问题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质量 纪律涣散 阅卷工作 网络考试系统 留学生 解剖学课程 知识的掌握 学生会
下载PDF
大脑语言区断面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跃 姜均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00-102,共3页
采用断面解剖学方法,对31例成人颅脑语言区的研究中观察到.语言区结构与侧脑室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额叶岛盖,颞横沟和外侧裂后支升段是断面内识别语言区结构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断面解剖 语言区
下载PDF
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友刚 权正学 周庭永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8-501,505,共5页
目的:为临床上行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21例成人寰枢椎标本进行测量,计算出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中螺钉走向的最小、最大外偏角和最大后倾角;将21例寰枢椎标本摄正、侧位CR片,在CR片上... 目的:为临床上行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21例成人寰枢椎标本进行测量,计算出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中螺钉走向的最小、最大外偏角和最大后倾角;将21例寰枢椎标本摄正、侧位CR片,在CR片上测量出此术式中螺钉走行的最小、最大外偏角和最大后倾角,将从标本上所测算出的数据与在CR片上测量得的数据作统计学分析,在标本上模拟此术式。结果:在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中螺钉走向的最小外偏角为14°±1.6°,最大外偏角为30°±2.3°,最大后倾角为29°±2.9°,左、右两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从标本上所测算出的数据与在CR片上测得的数据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标本上所有螺钉都位于理想位置。结论:只要正确掌握螺钉的进钉方向,则采用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关节脱位 内固定 前路
下载PDF
侧脑室的横断面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庭永 韩景茹 +1 位作者 马贻玲 钱学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用30例成人整颅,以断层解剖学方法,制成连续横断面,对侧脑室出现层面和断面形态进行了观测.特别对侧脑室各部之间及与颅腔径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企望为颅脑影像学诊断提供某些解剖学依据.
关键词 断面解剖 侧脑室
下载PDF
人脑基底核区断面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钱学华 姜均本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用30例正常成人头颅标本(男15,女15),在平行于附耳线处制成5mm厚的连续断片。应用断面解剖学方法,在4个连续断面上对基底核及其邻近重要结构进行了观测与分析。发现基底核区大部分结构于眦耳线以上42mm断面内显示良... 用30例正常成人头颅标本(男15,女15),在平行于附耳线处制成5mm厚的连续断片。应用断面解剖学方法,在4个连续断面上对基底核及其邻近重要结构进行了观测与分析。发现基底核区大部分结构于眦耳线以上42mm断面内显示良好;尾状核和侧脑室的不对称性,大脑半球、尾状核和杏仁核的性别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典型相关分析证实,尾状核、豆状核、松果体与大脑半球之间,尾状核、丘脑与侧脑室之间,尾状核、豆状核与杏仁核、松果体之间,豆状核与丘脑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解剖 基底核区 人脑
原文传递
妊娠女性盆部的断面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贻玲 姜均本 韩景茹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用2例胎头已进入小骨盆腔的足月妊娠女尸,制成腹部连续横断面标本。选出宫内胎儿主要脏器出现的7个断面,对妊娠子宫、胎儿和胎儿附属物的位置、形态,毗邻及有关径值,以及胎儿主要脏器显示层面与母体椎骨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观测。其... 用2例胎头已进入小骨盆腔的足月妊娠女尸,制成腹部连续横断面标本。选出宫内胎儿主要脏器出现的7个断面,对妊娠子宫、胎儿和胎儿附属物的位置、形态,毗邻及有关径值,以及胎儿主要脏器显示层面与母体椎骨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观测。其结果对妊娠后期影像学诊断有一定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解剖 妊娠 子宫 胎儿 盆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