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4
1
作者 景春梅 王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3-420,共8页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的临床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的临床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5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分离临床菌13 10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 560株,占65.3%,革兰阳性菌4 549株,占34.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29.6%和67.1%。MRSA中有93.1%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敏感;MRCNS中有80.2%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四环素除外)的耐药率低于屎肠球菌,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株分别为55.7%、43.5%和11.6%,产ESBL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绝大多数菌株的耐药率低于16.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5%和9.4%。与2014年相比,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广泛耐药菌检出率有所上升。结论细菌耐药率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检出率的增加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严重威胁,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感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广泛耐药菌 儿童
下载PDF
儿科临床营养教学体系的构建及效果分析——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孔粼 何庆节 《卫生软科学》 2020年第3期83-86,97,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规范的儿科临床营养教学体系,以提高营养系本科生的儿科临床营养综合水平。[方法]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及在带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重新构建"多学科训练、临床营养思维训练、启发参与式教学、互联网融合"等综合教学... [目的]探索建立规范的儿科临床营养教学体系,以提高营养系本科生的儿科临床营养综合水平。[方法]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及在带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重新构建"多学科训练、临床营养思维训练、启发参与式教学、互联网融合"等综合教学模式的教学体系。在新教学体系实施4年后,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参与、理论、操作、就业意向等有无变化。[结果]干预组参与实习人数和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且临床营养知识及操作技能较对照组有较大的提高(P<0.05)。干预组学生选择医院就业的比例比对照组高(干预组32%,对照组11%),但两组总的就业意向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学生不选择医院就业的主要原因为"工作压力",而对照组为"担心技能不足"。[结论]规范的儿科临床营养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提高营养系本科生的儿科临床营养综合水平,但促进相关人员就业仍需要继续扩大专科影响力,从而引导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临床营养 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以创新引领为魂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学科发展之路
3
作者 赵耀 梁绍燕 李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35-1140,共6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1956年6月由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系迁渝创建,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它是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是首批儿科学国家重点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1956年6月由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系迁渝创建,是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它是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单位,是首批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医学院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儿科学 国际科技合作 国家精品课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三级甲等 国家重点学科
原文传递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2012年抗肿瘤药物用药分析
4
作者 刘雯 樊继山 +1 位作者 陈勇刚 邱玥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37-40,共4页
目的: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抗肿瘤药物用药的现状和趋势作出客观评估。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2012年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金额、药理分类、用药排序及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国产与进口药品销售情况进行统... 目的: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抗肿瘤药物用药的现状和趋势作出客观评估。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2012年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金额、药理分类、用药排序及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国产与进口药品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肿瘤药物的销售金额逐年上升,3年中辅助药销售金额居首位,DDDs排名前3位的是甲氨蝶呤、美司钠、巯嘌呤。结论:我院2010-2012年抗肿瘤药物用药趋势较平稳,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其中减少放化疗不良反应的辅助类用药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用药金额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下载PDF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试行第二版) 被引量:19
5
作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专家组 许红梅 +1 位作者 罗征秀 许峰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10-14,共5页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COVID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20年1月20日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COVID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20年1月20日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WHO于2020年1月30日宣布将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着疫情进展和病原学检测工作的开展,儿童感染报告病例正在逐渐增多,多地有儿童病例报告,并出现婴儿及新生儿感染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诊疗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 乙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 冠状病毒感染 报告病例
下载PDF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8年第一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6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 儿童学 继续教育项目
下载PDF
2016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流感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苏若伊 彭东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57-960,共4页
目的: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HPIV)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全院住院患儿中应用呼吸道免疫荧光法检测HPIV抗原的病例进行分析;纳入HPIV为唯一病原并排... 目的: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HPIV)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全院住院患儿中应用呼吸道免疫荧光法检测HPIV抗原的病例进行分析;纳入HPIV为唯一病原并排除不符合标准的病例后共131例,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19 632例痰标本中有1 573例HPIV抗原阳性(8.01%),其中HPIV3 1 369例(6.97%),HPIV1 184例(0.94%),HPIV2 20例(0.10%);男1 002例(8.21%),女571例(7.69%)(χ~2=1.660,P=0.203);春、夏、秋、冬四季感染率分别占11.32%、13.21%、5.27%、3.35%,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8.253,P=0.000);婴儿组1 065例(8.80%),幼儿组406例(9.97%)(χ~2=5.054,P=0.025);以HPIV为唯一病原感染者所患疾病:支气管肺炎92例,支气管炎17例,百日咳综合征16例,毛细支气管炎11例。结论:(1)HPIV是2016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以HPIV3感染多见。(2)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春夏为好发季节,婴幼儿多发。(3)以HPIV为唯一病原感染的患儿居前4位的呼吸道疾病依次为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百日咳综合征、毛细支气管炎。多数患儿经对症治疗后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副流感病毒 儿童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
8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548-548,共1页
关键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重庆医科大学 医院急诊科 急救培训 院前急救 PICU 布局合理 卫生部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放射科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党支部为例
9
作者 徐盛威 何玲 +2 位作者 徐晔 李香 范晓 《商情》 2022年第17期0151-0153,共3页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公立医院医疗卫生体制深化改革,医院党建工作迎来诸多机遇与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当下许多医院重点考虑的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公立医院党支部建设工作需要推陈出新,进一步创新发展,实践探索仍是关键核心。作...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公立医院医疗卫生体制深化改革,医院党建工作迎来诸多机遇与挑战,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当下许多医院重点考虑的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公立医院党支部建设工作需要推陈出新,进一步创新发展,实践探索仍是关键核心。作为三甲公立医院的基层党组织,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党支部就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实践探索,并总结出一系列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与体会,以期对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基层党支部党建水平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科党支部 党建 互联网+
下载PDF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构建全流程智慧门诊
10
作者 李秋 《中国卫生》 2023年第8期102-103,共2页
门诊是患者就诊行为的第一步,门诊流程、环境、设施是老百姓和社会各界对一家医院的第一印象。作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临床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年门诊量超过338万人次,日高峰门诊量近1.5万人次。为了提升患者的... 门诊是患者就诊行为的第一步,门诊流程、环境、设施是老百姓和社会各界对一家医院的第一印象。作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临床研究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年门诊量超过338万人次,日高峰门诊量近1.5万人次。为了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医院建设了一个以信息化服务为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印象 就医体验 门诊量 区域医疗中心 门诊流程 临床研究中心 信息化服务 患者就诊
原文传递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过敏性鼻炎患儿吸入性变应原特应性阳性率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龙 李科琼 +5 位作者 陈益 王宏 白燕 袁轲 李静 陈地龙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37-940,共4页
目的观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0~12岁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吸入性变应原流行变化趋势,为儿童过敏性鼻炎防治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3年10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的重庆地... 目的观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0~12岁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吸入性变应原流行变化趋势,为儿童过敏性鼻炎防治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3年10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的重庆地区0~12岁通过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test,SPT)确诊的过敏性鼻炎患儿10983例.按年龄分为幼儿(〈3岁)、学龄前儿童(≥3~7岁)、学龄儿童(≥7~12岁)三组。回顾性分析患儿吸入性变应原随时间的流行变化趋势。结果2006--2013年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AR患儿吸入性变应原特应性阳性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二次曲线模型:R^2=0.836,校正R^2=0.770;回归模型的ANOVA检验:F=12.727,P=0.011),且与气象因素有一定相关性;随着年龄增长,屋尘螨、粉尘螨、热带螨、蟑螂、猫毛、狗毛、艾蒿阳性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21.200、123.060、103.237、104.784、17.042、8.515和11.256;P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14和0.004)。结论AR患儿吸入性变应原特应性阳性率的变化与该地区的气象因素、年龄有一定相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变应原阳性率有趋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点刺试验 过敏性鼻炎 吸入性变应原 儿童
原文传递
2008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死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卢思为 卢仲毅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254-255,共2页
目的 了解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死亡疾病谱的变化和直接死亡原因,以便采取更具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8年182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患儿病死率为0.46%,其中婴幼儿125例(68.7%).中枢神经系统... 目的 了解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死亡疾病谱的变化和直接死亡原因,以便采取更具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8年182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患儿病死率为0.46%,其中婴幼儿125例(68.7%).中枢神经系统疾病51例(28.0%),居死亡疾病首位;先天性心脏和消化道畸形43例(23.1%),为第2位死亡原因;呼吸系统疾病33例(18.1%),为第3位死亡原因.54例找到直接死因,依次为脑疝(16例)、窒息(16例)、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8例)、致死性心律失常(6例)、严重低钾或高钾血症(4例)、急性左心衰竭(3例)、安定静脉注射速度过快(1例).结论 对于颅脑疾病、复杂性先天畸形(术后)和重症肺炎的危重患儿,尤其是婴幼儿,临床医师应予更多的关注.直接死因的分析有利于急救医师寻求更加有效的监护、救治和防范措施,降低住院患儿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儿 死亡疾病谱 直接死因
原文传递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神经病专科医师培训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越 程敏 +1 位作者 冯莲影 蒋莉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8年第4期420-423,共4页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已经建立了符合各自国情的专科医师培养体系。我国在不断完善临床住院医师培训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儿科神经专科医师的正规化培训。在此介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专科医师培训现状,包括为该院以及西部地区培...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已经建立了符合各自国情的专科医师培养体系。我国在不断完善临床住院医师培训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儿科神经专科医师的正规化培训。在此介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专科医师培训现状,包括为该院以及西部地区培养小儿神经专科医师的情况;并对比北美儿童神经专科医师培训的现状。从而发现现有培训存在的不足之处,由此提出相关建议:①建立完善的培训基地组织结构及职责分工;②规范准入制度;③延长培训时间,建立综合培训模式;④严格考核制度,形成标准化考核模式;⑤持续充足的财政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神经专科医师培训 培训制度
原文传递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患儿617例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唐源 张光莉 +4 位作者 罗斯颖 王智利 李媛媛 田小银 罗征秀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17-1021,共5页
目的分析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的617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其中重症甲型流感病毒肺炎14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甲... 目的分析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患儿临床特征及重症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的617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其中重症甲型流感病毒肺炎14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儿童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呈季节性流行,2017年3-5月,8-10月,12月至次年2月是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发病高峰。3岁以下婴幼儿占74%,男性占64.1%。201例(32.6%)患儿存在基础疾病,以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和哮喘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部分合并消化道症状。617例患儿中合并细菌检出316例(51.2%),合并其他病毒检出86例(13.9%),合并肺炎支原体检出75例(12.2%)。144例重症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患儿中,127例在病程3~5 d内出现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功能不全、中毒性脑病等多种并发症。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先天性心脏病(OR 3.98,95%CI 2.31~6.86)、神经系统疾病(OR 3.33,95%CI 1.42~7.80)、营养不良(OR 2.21,95%CI 1.29~3.79)是发生重症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617例甲型流感病毒肺炎患儿以冬春季流行为主,兼有夏季流行峰。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营养不良可能是发生重症甲型流感病毒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肺炎 儿童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近15年住院的泌尿系统疾病谱变迁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翠萃 李秋 +2 位作者 王莉 陶红 阳海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8-741,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5年来泌尿系统疾病谱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泌尿系统疾病住院患儿资料。结果:泌尿系统疾病住院数逐年上升,男女比例=2.49:1,7~14岁患儿最多(3522例次,占50.14%)...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5年来泌尿系统疾病谱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泌尿系统疾病住院患儿资料。结果:泌尿系统疾病住院数逐年上升,男女比例=2.49:1,7~14岁患儿最多(3522例次,占50.14%);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rimary glomerular diseases,PGD)所占数量最大,但比例呈下降趋势,继发性、遗传性肾小球疾病所占比例呈升高趋势;紫癜性肾炎、IgA肾病、间质性肾炎构成比呈显著上升趋势;孤立性血尿呈下降趋势;泌尿系先天畸形、肾/尿路积水、结石住院数呈现上升趋势。结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系统疾病谱在15年中发生变迁。泌尿系专科医师应相应调整工作学习方向,以适应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 住院 疾病构成 儿童
下载PDF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门诊感染病原菌的调查分析
16
作者 熊菀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0期934-935,共2页
目的了解引起本院门诊儿童患者病原菌分布以及季节、性别、年龄有无差异性,为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近1年来门诊的239例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组成以及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季节进行分析,统计数据使用χ2检验。结果门诊239例儿童病原学... 目的了解引起本院门诊儿童患者病原菌分布以及季节、性别、年龄有无差异性,为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近1年来门诊的239例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组成以及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季节进行分析,统计数据使用χ2检验。结果门诊239例儿童病原学检查中,有明确病原菌181例(75.73%);痰细菌培养224例,阳性181例(80%),15例大便培养标本为阴性;门诊儿童患者所感染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G-菌)构成比为87.85%,革兰阳性球菌占12.15%;引起儿童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季节方面构成有差异。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在季节分布上,G-菌在春、冬季构成相对较多;在性别分布上,男童感染与女童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年龄分布上,3岁以上儿童感染与1岁以下和1~3岁年龄段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庆地区门诊儿童感染仍然以G-菌为主;不同季节病原菌分布不同。熟悉本地区儿童感染病原菌以及季节、性别、年龄有无差异性,对指导临床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革兰阴性杆菌 革兰阳性球菌 监测
下载PDF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孕妇孕晚期维生素A营养水平的研究
17
作者 何雨蔚 周瑾 +1 位作者 刘欢 苗静琨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6-11,共6页
目的:评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孕妇孕晚期维生素A(VA)的营养状况,提出合理建议。方法:以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孕晚期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做产前检查的孕妇332例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24 h膳食调查法了解孕妇膳... 目的:评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孕妇孕晚期维生素A(VA)的营养状况,提出合理建议。方法:以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孕晚期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做产前检查的孕妇332例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24 h膳食调查法了解孕妇膳食结构组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血清中视黄醇水平,采用VA每日推荐摄入量(RNI)评价VA膳食摄入状况。结果:(1)共收集有效问卷302份,完成血清视黄醇检测的有302例,其中VA缺乏的检出率为14.90%,可疑VA缺乏为47.35%,未发现严重临床VA缺乏病例。(2)孕妇的年龄、药物补充是影响VA摄入的正相关因素(P<0.05),而孕前BMI、孕次、产次、文化程度则与VA摄入无关(P>0.05)。(3)孕妇的文化程度、药物补充是血清视黄醇浓度的影响因素,且血清视黄醇浓度与孕妇文化程度、药物补充呈正相关(P<0.05);而血清视黄醇浓度与孕妇年龄、孕次、产次无关(P>0.05)。(4)血清中视黄醇浓度与膳食总VA摄入量呈正相关,膳食总VA摄入量越高,血清中视黄醇的浓度越高(r=0.137,P<0.05)。结论:我院孕妇孕晚期的VA营养状况不容乐观,VA膳食摄入状况仍有待改善。孕妇年龄、文化程度、药物补充是影响膳食总VA水平和血清视黄醇水平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晚期 维生素A 视黄醇 营养水平
下载PDF
高等医科院校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实践探索——以重庆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代安琼 刘芳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46-947,956,共3页
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面临困境。文章从分析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其原因,并结合实际,探索将"无形"渗透与"有声"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大医精诚无形,医德教育有声"的... 新形势下,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面临困境。文章从分析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其原因,并结合实际,探索将"无形"渗透与"有声"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大医精诚无形,医德教育有声"的医德教育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德教育 探索
下载PDF
2018-2021年重庆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燕 张群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5-614,共10页
目的了解2018—2021年重庆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全自动仪器法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按照CLSI 2021年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 ... 目的了解2018—2021年重庆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全自动仪器法对临床分离菌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按照CLSI 2021年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8—2021年共收集临床分离株5788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2.0%,革兰阳性菌占38.0%。分离病原菌主要来自于下呼吸道标本,各年龄组分离的主要病原菌分布不同,新生儿主要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婴幼儿期主要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为主。新生儿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检出率(26.8%和11.5%)明显低于其他各组,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的检出率(22.8%和15.6%)则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婴儿期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的检出率最高(7.3%);青春期组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45%)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儿童各个年龄组之间细菌的分布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儿童年龄进行分组分析,以便更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院感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细菌 耐药
下载PDF
重庆市基层全科医师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服务评价研究
20
作者 杨巧 刘玉琳 +3 位作者 王崇杰 刘恩梅 符州 陈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80-2788,共9页
背景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因病程长、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全科医师作为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儿童哮喘早期筛查和分级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全科... 背景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其因病程长、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全科医师作为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儿童哮喘早期筛查和分级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全科医生对该病的防治服务水平,可为基层儿童哮喘防治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建议。目的调查基层全科医师对儿童哮喘的防治服务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2年4—7月,从重庆市38个区(县)中随机抽取22个区(县),并对样本区(县)的基层全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由课题组查阅相关指南及文献自行设计,并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和预调查形成,包括知识、态度、行为和自评4个维度。调查基层全科医师对儿童哮喘防治的认知、态度、行为及自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有234名基层全科医师参与问卷调查。全科医师对儿童哮喘防治的知识得分为(6.03±2.04)分,合格率为44.9%;态度得分为(49.42±4.94)分,合格率为100.0%;行为得分为(30.55±6.66)分,合格率为87.2%;自评得分为(21.57±5.30)分,合格率为85.0%。在转诊指征的选择上,有98.7%(231/234)的全科医师认为中度以上急性哮喘发作,经过紧急处理后仍无明显缓解的患儿需要转诊,有94.0%(220/234)的全科医师认为规范化治疗哮喘后仍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患儿需要转诊。在遇到症状控制不佳的患儿就诊时,33.8%(79/234)的全科医师会仔细分析控制不佳的原因,17.5%(41/234)的全科医师会告诫其谨遵医嘱、暂时观察并约好下次复查时间。33.8%(79/234)的全科医师对在基层进行儿童哮喘诊疗活动持有不确定或者反对的态度,影响因素主要为医护人员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储备和学习机会、家长不愿来基层就诊、儿科医患关系较成人紧张、该病种患儿较少、相关设施设备缺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称和儿童哮喘知识培训经历是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学历和基层工作年限是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儿科工作经验和儿童哮喘知识培训经历是行为和自评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重庆市基层全科医师对哮喘患儿的防治有一定信心,但防治理论知识水平欠佳;态度较积极,行为积极性也尚可,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提示在做好基层儿科设施设备优化配置和提高居民信任度的同时,知识与实践培训仍是提升全科医师知识储备、防治自信和自身能力方面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全科医师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有效激励全科医师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基层 全科医生 分级诊疗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