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癌症儿童安宁疗护质量评估的研究现状
1
作者 吴静 张先红 +1 位作者 魏璐 朱小川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癌症儿童安宁疗护服务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对于提高癌症患儿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的精神与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外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癌症儿童安宁疗护质量评价体系,而中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详细阐释癌症儿童安宁... 癌症儿童安宁疗护服务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对于提高癌症患儿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的精神与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外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癌症儿童安宁疗护质量评价体系,而中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详细阐释癌症儿童安宁疗护质量评估的概念和内涵,系统梳理国外癌症儿童安宁疗护质量评估的研究现状,并针对中国癌症儿童安宁疗护质量评估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相应的启示与改进策略,旨在为提高中国癌症儿童安宁疗护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儿童 安宁疗护 照护质量 质量评价
下载PDF
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2
作者 吴静 张先红 +1 位作者 魏璐 朱小川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3-1221,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关于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 目的系统评价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关于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8月。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采用汇集性Meta整合方法对文献进行归纳。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提炼出33个结果,归纳为12个新类别,合成4个整合结果: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参与倾向、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角色体验、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中的障碍、临终新生儿父母决策中的需求。结论NICU临终新生儿父母面临艰难的决策选择,医护人员需与父母共同确定其在决策中的理想角色,制定个性化的沟通内容,社会、医院以及家庭需创造支持性的社会心理环境,给予父母信息及情感支持,提高临终新生儿父母在决策中的应对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临终新生儿父母 决策参与 决策体验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下载PDF
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脑膜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露露(综述) 陈启雄(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4期2185-2188,共4页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大肠埃希菌是导致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其所致脑膜炎在新生儿期有极高的病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主要归因于对其发病机制的不完...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大肠埃希菌是导致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其所致脑膜炎在新生儿期有极高的病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主要归因于对其发病机制的不完全认知。近年来,临床一线用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致使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进展迅速,制订非抗生素治疗及预防策略尤为迫切。该文从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脑膜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耐药性变迁、治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大肠埃希菌 脑膜炎 革兰阴性杆菌 综述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家庭参与式护理实践及建议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傅亚丽 张先红 +2 位作者 范娟 朱小川 魏璐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7-11,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实践情况,探讨目前家庭参与式护理实践的挑战及建议,为扩大其开展范围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5—6月采用半结构式电话访谈,选取我国9个省市已开展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医院中9名新生儿重症... 目的深入了解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实践情况,探讨目前家庭参与式护理实践的挑战及建议,为扩大其开展范围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5—6月采用半结构式电话访谈,选取我国9个省市已开展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医院中9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者进行访谈,运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一级主题,9个二级主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家庭参与式护理的实践重点(医护人员资质与认知、家长参与积极性与舒适性、项目安全性与实践效果);实践挑战(实践与收费标准缺位、硬件设施与人力资源有限、家长认知差异大且参与度不足);实践建议(规范服务过程与服务内容、设置收费项目并改善病房环境、组建多学科团队并设专人岗位)。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目前存在政策、环境、人力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实践仍有提升空间。应在相对充足的资源支持下积极完善各实施环节,制定实践规范以促进家庭参与式护理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家庭参与式护理
下载PDF
尿生物标志物在新生儿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思(综述) 韦红(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20期3286-3289,共4页
急性肾损伤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常见病,目前用于诊断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参考指标是血清肌酐及尿量,但其特异度及敏感度均较低。有研究显示,尿生物标志物对诊断急性肾损伤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该文旨在讨论与新生儿急性肾损伤危险... 急性肾损伤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常见病,目前用于诊断急性肾损伤的主要参考指标是血清肌酐及尿量,但其特异度及敏感度均较低。有研究显示,尿生物标志物对诊断急性肾损伤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该文旨在讨论与新生儿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相关的最新研究结果,介绍新型的诊断方法,并确定未来研究方向,用以改善与肾脏损害相关的预后与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功能衰竭 尿生物标志物 新生儿 综述
下载PDF
遗传因素参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郭露(综述) 李禄全(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17期2972-2976,共5页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早产儿中常见的严重疾病,有高发病率和致死率,可能遗留严重后遗症。NE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发现遗传因素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参与NEC的发病。该文对NEC相关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遗传因素 综述
下载PDF
NICU危重新生儿父母决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吴静 张先红 +1 位作者 魏璐 朱小川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危重新生儿父母决策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至2023年3月该院181例NICU危重新生儿父母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参与量表及决策冲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1例(3...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危重新生儿父母决策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至2023年3月该院181例NICU危重新生儿父母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参与量表及决策冲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1例(39.2%)父母期望与医生共享决策,但实际决策中112例(61.9%)为被动决策。危重新生儿父母决策冲突得分为(34.43±14.2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2周、产重低体重、有先天性疾病、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下、非主干家庭、重度治疗负担是危重新生儿父母决策冲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父母决策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父母 决策参与 决策冲突 影响因素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新生儿PICC导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谢洁 张先红 范娟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2511-2514,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行新生儿PICC的696例患儿资料,其中38例为非计划性拔管,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探讨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行新生儿PICC的696例患儿资料,其中38例为非计划性拔管,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探讨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结果非计划性拔管率为5.46%(38/696),其中前3位原因分别为导管堵管、静脉炎及导管异位,共占78.95%(30/38)。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分析显示:胎龄(OR=2.273,95%CI:1.222~4.227,P=0.010)、出生体重(OR=1.004,95%CI:1.001~1.008,P=0.021)和未采取镇静安抚措施(OR=41.181,95%CI:9.904~171.227,P<0.001)为非计划性拔管的3个高危因素。结论导管堵管是新生儿PICC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首要原因,早产儿孕周及体重越小、未采取镇静安抚措施可增加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导管插入术 外周 非计划性拔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早产儿住院期间家庭参与式护理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10
9
作者 傅亚丽 张先红 +3 位作者 李禄全 范娟 朱小川 魏璐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8期1170-1175,共6页
目的 :构建早产儿住院期间家庭参与式护理(Family-Integrated Care,FICare)方案,为FICare的推广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成立研究小组,在横断面调查、半结构式访谈、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形成早产儿住院期间FICare方案初稿。采... 目的 :构建早产儿住院期间家庭参与式护理(Family-Integrated Care,FICare)方案,为FICare的推广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成立研究小组,在横断面调查、半结构式访谈、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形成早产儿住院期间FICare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根据专家意见对条目进行讨论、修改。结果 :两轮函询纳入18名相同的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2,第2轮各条目变异系数为0~0.15,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6(P<0.01),重要性赋值均数为4.33~5.00分。最终形成早产儿住院期间FICare方案,包括组织结构、环境支持、团队培训、家庭评估、家庭参与、效果评价6个一级条目,21个二级条目,45个三级条目。结论 :本研究形成的早产儿住院期间FICare方案科学、可靠,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早产 家庭参与 护理 方案
原文传递
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提升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小川 张先红 +2 位作者 范娟 傅亚丽 吴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17,共5页
目的 评价并总结提高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依据循证资源“6S”模型,自上而下检索国内外与早产儿父母应对能力相关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推荐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 目的 评价并总结提高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依据循证资源“6S”模型,自上而下检索国内外与早产儿父母应对能力相关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推荐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汇总。结果 共纳入23篇文献,包括3篇指南、2篇临床决策、3篇立场声明、1篇最佳实践、2篇专家共识、8篇系统评价和4篇随机对照试验。从出院计划制订、出院前教育、家庭及环境准备、随访、家访、沟通与其他支持7个方面总结了30条证据。结论 提高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的最佳证据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医护人员可遵循最佳证据为早产儿父母制订促进其应对能力提高的干预方案,以提升早产儿父母照护能力,促进早产儿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出院 父母 应对能力 出院计划 家庭准备 证据总结
下载PDF
新生儿双向转诊流程的构建及下行转诊的初步运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佳 高雄 +5 位作者 张先红 史源 赵文静 周梅 申玉洁 范娟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879-883,共5页
目的该中心于2019年启动新生儿双向转诊工作,旨在构建新生儿双向转诊的规章流程,为新生儿双向转诊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制订新生儿双向转诊制度、流程,拟定适合转诊患儿的范围,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细化具体流程,保障患儿转诊中和转诊后的... 目的该中心于2019年启动新生儿双向转诊工作,旨在构建新生儿双向转诊的规章流程,为新生儿双向转诊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制订新生儿双向转诊制度、流程,拟定适合转诊患儿的范围,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细化具体流程,保障患儿转诊中和转诊后的安全及后续同质化治疗。结果建立了有效的新生儿双向转诊流程,以“下转”流程为例,2019年5-12月该中心共计完成57例患儿的双向转诊(下转),出院诊断排名前3位的是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交接安全率100.00%,治愈率96.49%,家属满意度99.81%。结论推行新生儿双向转诊(下转)工作可以提高转诊双方医院的救治水平和资源利用率,促进患儿更好地康复,家属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疾病 分级诊疗 双向转诊 流程
下载PDF
早产儿出院后父母应对能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小川 张先红 +1 位作者 范娟 傅亚丽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29期4126-4130,共5页
早产儿父母应对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改善早产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减轻早产儿父母的身心压力。本文就早产儿父母应对能力的概念、重要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 综述 婴儿 早产 出院 父母 应对能力
原文传递
早产与足月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病原菌及药敏对比分析
13
作者 杨映天 游挺 +1 位作者 刘晓晨 李禄全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3期2272-2276,2281,共6页
目的分析早产与足月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药敏)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20年1—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诊断为EOS的25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早产儿96例(早产组),足月新生儿154例... 目的分析早产与足月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药敏)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20年1—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住院诊断为EOS的25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早产儿96例(早产组),足月新生儿154例(足月组)。分析两组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早产组患儿呼吸衰竭、肺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足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组患儿革兰阴性(G^(-))菌感染占75.0%(72/96),革兰阳性(G^(+))菌占25.0%(24/96),足月组患儿G^(-)菌、G^(+)菌感染分别占55.8%(86/154)及44.2%(68/154)。两组患儿G^(-)菌构成均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G^(+)菌构成均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为主。早产组患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比例明显高于足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对碳青霉烯类(90.1%~91.4%)、氨基糖苷类(74.4%~97.0%)、喹诺酮类(83.3%~89.7%)保持高敏感性。G^(+)菌对万古霉素等多肽类抗生素、噁唑烷酮类抗生素保持100%敏感性。两组患儿病原菌对大部分抗G^(+)菌抗生素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与足月儿EOS病原菌有差异,其药敏情况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败血症 病原菌 药物敏感性 早产儿 足月儿
下载PDF
岗位导师责任制下NICU新护士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真真 付利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3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索在岗位导师责任制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护士培养模式。方法选取2017—2019年入科的新护士,对照组采用院级培训,岗位导师理论及专科护理操作等培训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岗位导师负责制,新护士通过三个阶段各项考核方可独立上... 目的探索在岗位导师责任制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新护士培养模式。方法选取2017—2019年入科的新护士,对照组采用院级培训,岗位导师理论及专科护理操作等培训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岗位导师负责制,新护士通过三个阶段各项考核方可独立上岗。结果实验组在第一阶段操作考核,中期两项抽查考核,第二阶段小讲座考核中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岗位导师责任制下培养NICU新护士的模式,在增加理论和实践培训的时间的基础上可以有效提高新护士的理论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该模式培养下的NICU新护士符合临床护理工作能力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导师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新护士 岗位胜任力 规范化培训 新生儿护理 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