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OC联合翻转课堂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中的应用
1
作者 肖玲 苏述平 +2 位作者 丁玲 姚红兵 张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9期183-187,共5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一门专科性、复杂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作为医学院校开设的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让医学生熟悉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操作。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需要学生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医学相结...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是一门专科性、复杂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作为医学院校开设的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让医学生熟悉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操作。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需要学生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对常见病、多发病有初步认识。传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仍以教师按照授课内容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思考及积极动手操作,难以将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教学效果欠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SPOC)联合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中,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为将来培养合格、优秀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奠定夯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翻转课堂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见习 医学教学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微课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峰 姚红兵 +2 位作者 苏述平 李雪蕾 汪武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16期2563-2565,共3页
当今社会信息化飞速发展,多种教育系统应运而生,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被广泛认可。将耳鼻咽喉科学的部分内容采取微课形式教学可取得不错的效果。在引入微课的部分课程中发现,微课可使学生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感兴趣,让学... 当今社会信息化飞速发展,多种教育系统应运而生,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被广泛认可。将耳鼻咽喉科学的部分内容采取微课形式教学可取得不错的效果。在引入微课的部分课程中发现,微课可使学生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感兴趣,让学生对一些本来很深奥难懂的问题瞬间变得简单易懂,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收到了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因此,应积极开展微课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科学/教育 外科学/教育 教学方法 微课
下载PDF
医教协同下耳鼻咽喉科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袁轲 魏萍 +2 位作者 张成 姚红兵 寇巍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20期227-228,共2页
随着科技的发展,耳鼻咽喉科学也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但医学生普遍反映知识点较难,理论与临床脱节,教学效果不佳。在医教协同提出的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下,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需要进行变革。本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耳鼻咽喉科学也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但医学生普遍反映知识点较难,理论与临床脱节,教学效果不佳。在医教协同提出的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下,耳鼻咽喉科学的教学需要进行变革。本文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引入多样化教学工具、强化临床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更好地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教协同 教学改革 耳鼻咽喉科学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耳鼻咽喉科问题教学活动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魏萍 姚红兵 +1 位作者 张成 寇巍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1期27-28,共2页
微信平台具有良好的用户基础与社交功能,无疑对人们的生活、学习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也为耳鼻咽喉科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平台。问题教学是将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其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微... 微信平台具有良好的用户基础与社交功能,无疑对人们的生活、学习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也为耳鼻咽喉科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平台。问题教学是将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其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微信平台,并结合问题教学法,设计了耳鼻咽喉科相关教学活动模式图,运用微信平台的交互和沟通功能,为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学习与互动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耳鼻咽喉科学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儿童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新进展
5
作者 李小岩 张峰 姚红兵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990-998,共9页
儿童慢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扁桃体长期肿大、反复发作的炎症和伴随症状。其病因复杂,与反复急性扁桃体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细菌或病毒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症状包括咽喉不适、口臭、吞咽... 儿童慢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扁桃体长期肿大、反复发作的炎症和伴随症状。其病因复杂,与反复急性扁桃体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细菌或病毒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症状包括咽喉不适、口臭、吞咽困难、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等,严重者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诊断基于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本综述旨在系统梳理并分析近年来关于儿童慢性扁桃体炎(chronic tonsillitis, CTL)的研究进展,涵盖其流行病学特征、潜在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的异质性、诊断的挑战与策略,以及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的可能性。Chronic tonsillitis in children is a common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usually characterized by prolonged enlargement of the tonsils, recurrent inflammation and accompanying symptoms. Its etiology is complex and closely related to factors such as recurrent acute tonsillitis, underdevelopment of the immune system, and bacterial or viral infections. Clinical symptoms include throat discomfort, bad breath, dysphagia, snoring and sleep apnea, which in severe cases can affect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Diagnosis is based on history, signs and laboratory tests, and treatment include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surgery.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and analy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hronic tonsillitis (CTL) in children in recent years, covering its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otential etiological mechanisms, heterogeneity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agnostic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ently recommended treatment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explore possibilities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慢性扁桃体炎 流行病学 病因 诊断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IL-6在儿童慢性鼻窦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冰 舒艳 +1 位作者 梁佳 姚红兵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0,23,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在儿童慢性鼻窦炎(CRS)患儿外周血及腺样体中的表达情况,探讨IL-6在CRS患儿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CRS伴有腺样体肥大患儿95例(CRS组),变应性鼻炎伴有腺样体肥大患儿70例(变应性鼻炎组),单纯腺样...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在儿童慢性鼻窦炎(CRS)患儿外周血及腺样体中的表达情况,探讨IL-6在CRS患儿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CRS伴有腺样体肥大患儿95例(CRS组),变应性鼻炎伴有腺样体肥大患儿70例(变应性鼻炎组),单纯腺样体肥大患儿51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3组患儿外周血中IL-6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3组患儿腺样体组织中IL-6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外周血IL-6的水平为(33.6±6.9)pg/mL,变应性鼻炎组为(35.9±5.6)pg/mL,CRS组(49.8±8.3)pg/mL,CRS组与变应性鼻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S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样体组织中IL-6主要分布在浸润的炎性细胞、成纤维细胞,少量分布在间质,CRS组与变应性鼻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S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CRS外周血中及局部组织中IL-6表达均明显高于不伴CRS的儿童,提示IL-6可能在儿童CR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慢性病 白细胞介素6 儿童
下载PDF
儿童腺样体肥大伴变应性鼻炎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肖玲 杜小芳 +1 位作者 姚红兵 王冰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12期709-711,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不同程度的腺样体肥大合并变应性鼻炎(AR)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治疗的腺样体肥大伴AR儿童187例,根据腺样体肥大程度分为3组。采用视觉...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不同程度的腺样体肥大合并变应性鼻炎(AR)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治疗的腺样体肥大伴AR儿童187例,根据腺样体肥大程度分为3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对患儿药物及手术治疗前后的阻塞症状(打鼾、张口呼吸、鼻阻)及过敏症状(流涕、鼻痒、打喷嚏)进行评估,并比较药物治疗前后腺样体A/N。结果接受3个月正规药物治疗的43例轻度腺样体肥大伴AR患儿,腺样体A/N、打鼾、张口呼吸、鼻阻、流涕、鼻痒、打喷嚏症状评分均明显好转(t分别为5.472、8.968、7.670、10.726、3.838、2.351、4.946,P均<0.05);中、重度腺样体肥大伴AR患儿,腺样体A/N及各症状评分在药物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并继续抗过敏治疗,术后随访患儿阻塞及过敏症状评分均好转。结论AR与腺样体肥大关系密切,对于轻度患儿可以坚持药物治疗,避免手术;而对于中重度患儿可先抗过敏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再行手术,术后对AR仍需继续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治疗结果 腺样体肥大
下载PDF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细菌学研究及糠酸氟替卡松对细菌定植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吕霆 姚红兵 +3 位作者 谢仕津 付航 寇巍 唐新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1期3100-3102,3106,共4页
目的研究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糠酸氟替卡松对其定植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作为变应性鼻炎组,给予糠酸氟替卡松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留取鼻腔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另设立48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 目的研究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糠酸氟替卡松对其定植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作为变应性鼻炎组,给予糠酸氟替卡松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留取鼻腔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另设立48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变应性鼻炎组送检的鼻腔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9.6%,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5.4%。两组比较,鼻腔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19份阳性标本中有10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照组17份阳性标本中有7份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应性鼻炎组与对照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应性鼻炎组治疗前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9.6%、治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1.7%,变应性鼻炎组治疗前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均为18.8%,变应性鼻炎组治疗前后鼻腔分泌物细菌检出率、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参与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糠酸氟替卡松是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有效药物,对鼻腔局部菌群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变应性鼻炎 细菌 糠酸氟替卡松
下载PDF
听神经病谱系障碍儿童人工耳蜗植入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肖玲 苏述平 +5 位作者 张峰 江英 陈成 庞颖 索风涛 丁玲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uditory neuropathy spectrum disorder,ANSD)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患儿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效果,明确人工耳蜗植入术能否成为ANSD患儿重建听力及改善... 目的通过比较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uditory neuropathy spectrum disorder,ANSD)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患儿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效果,明确人工耳蜗植入术能否成为ANSD患儿重建听力及改善言语识别的有效方式,从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起止时间均为数据库建立至2020年6月,查找关于ANSD和SNHL患儿术后康复效果的病例对照研究,使用Revman5.3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后共纳入9篇文献,其中ANSD组124例,SNHL组164例。术后采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进行听力和言语评估,ANSD组和SNHL组儿童CI术后在CAP、MAIS、SIR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97,0.54,0.46)。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对ANSD患儿是有效的,能提高患儿听力及言语能力,术后康复可以达到SNHL患儿同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病谱系障碍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人工耳蜗植入 儿童 META分析
下载PDF
阶段目标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在耳鼻喉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玲玲 袁轲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6期935-937,共3页
目的探讨阶段目标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在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新护士培训中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耳鼻喉科新护士14名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耳鼻喉科新护士14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导师责任制带... 目的探讨阶段目标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在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新护士培训中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耳鼻喉科新护士14名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耳鼻喉科新护士14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导师责任制带教法带教,观察组在导师责任制基础上增加阶段目标教学法带教。结果观察组在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素质及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目标教学法结合导师责任制在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新护士培训中能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新护士的理论水平、操作水平、综合素质,并提高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护士 耳鼻喉科 导师责任制 阶段目标教学法
下载PDF
儿童双侧先天性中耳胆脂瘤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肖玲 丁玲 +5 位作者 江英 陈成 庞颖 索风涛 张峰 苏述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双侧先天性中耳胆脂瘤(bilateral congenital cholesteatoma, BCC)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10耳)BCC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 BCC手术清除胆脂瘤,均先行病变严重侧,术后3~6月再行对... 目的 探讨儿童双侧先天性中耳胆脂瘤(bilateral congenital cholesteatoma, BCC)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10耳)BCC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 BCC手术清除胆脂瘤,均先行病变严重侧,术后3~6月再行对侧手术,术前0.5、1、2、4 kHz气导平均听阈为45.1±13.3 dB HL,骨导平均听阈为9.6±5.7 dB HL。其中Ⅰ期1耳,Ⅱ期1耳,Ⅲ期3耳,这5耳经外耳道耳内镜下手术;Ⅳ期5耳,其中2耳行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3耳行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术后随访2年,术后听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除1耳(10%)复发,重新行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外,其余患儿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患儿气导平均听阈18.3±4.5 dB HL,骨导平均听阈6.2±4.1 dB HL,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术治疗是BCC的唯一治疗方式,手术可提高患儿听力;Ⅰ、Ⅱ、Ⅲ期胆脂瘤病变较局限,未累及乳突,可优先考虑经外耳道耳内镜下手术;而Ⅳ期病变较广泛,累及乳突,建议显微镜下行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双侧 先天性 中耳胆脂瘤
下载PDF
小儿耳鼻喉科新护士带教常见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轲 张玲玲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9期1421-1423,共3页
文章总结了小儿耳鼻喉科新护士带教中的常见问题,从新护士的门诊工作流程熟悉程度、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护患沟通技巧、法律意识、专科风险意识和应急事件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以上问题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了小儿耳鼻喉科... 文章总结了小儿耳鼻喉科新护士带教中的常见问题,从新护士的门诊工作流程熟悉程度、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护患沟通技巧、法律意识、专科风险意识和应急事件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以上问题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了小儿耳鼻喉科新护士的培训质量,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其专科护理工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喉 带教 护士 教学
下载PDF
OSA对儿童体格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蔡田雨 姚红兵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1291-1295,共5页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导致儿童出现体格生长发育迟滞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公认。近年来随着家长对儿童OSA的重视,更多的学者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本文主要是通过OSA对儿童体格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产生影响的病理机制及...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导致儿童出现体格生长发育迟滞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公认。近年来随着家长对儿童OSA的重视,更多的学者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本文主要是通过OSA对儿童体格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产生影响的病理机制及早期治疗的效果这3个方面来系统性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OSA 发育迟缓 生长激素
下载PDF
儿童腺样体肥大与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4
作者 刘燕 魏萍 +5 位作者 寇巍 胡思洁 武小芳 刘萌雅 陈成 姚红兵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149-154,共6页
腺样体肥大(AH)是小儿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国内外学者关于AH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式均有深入研究并达成共识,但其与耳鼻咽喉科相关疾病的关系仍未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研究发现,AH与小儿耳鼻咽喉科的过敏性鼻炎(AR)、急慢... 腺样体肥大(AH)是小儿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国内外学者关于AH的病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方式均有深入研究并达成共识,但其与耳鼻咽喉科相关疾病的关系仍未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研究发现,AH与小儿耳鼻咽喉科的过敏性鼻炎(AR)、急慢性鼻-鼻窦炎(ARS/CRS).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急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及其他咽喉部疾病等均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变应性鼻炎 鼻窦炎 中耳炎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学龄前儿童OSAHS术前及术后免疫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峰 姚红兵 +3 位作者 杨大志 苏述平 付航 吕霆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两组不同手术方式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术前及术后免疫功能的比较,探讨OSAHS患儿最适合的手术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而不影响患儿的免疫功能。方法选取3~6岁患儿120例,行多导睡眠监测(... 目的通过对两组不同手术方式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术前及术后免疫功能的比较,探讨OSAHS患儿最适合的手术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而不影响患儿的免疫功能。方法选取3~6岁患儿120例,行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为OSAHS,随机分为腭咽成形术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测定所有入选患儿术前、术后1月、术后3个月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NK值,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监测相同的指标,将2个试验组患儿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数据与对照组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时,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与腭咽成形术组的患儿IgA、IgG、IgM及补体C3、C4均较术前1d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接近术前水平。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与腭咽成形术组比较,术后1个月时,腭咽成形术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腭咽成形术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咽成形术组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治疗OSAHS患儿,患儿术后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和术前相比略有下降,但3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腭咽成形术与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对患儿同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儿童睡眠呼吸暂停 手术治疗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可吸收性止血绫在鼻内镜术后填塞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智勇 邓安春 苏述平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779-1781,共3页
目的对不伴鼻中隔偏曲的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术后填塞材料进行研究。方法将在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行鼻内镜下治疗不伴鼻中隔偏曲CRS患者172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用可吸收性止血绫填塞,对照组术后用PVF膨胀... 目的对不伴鼻中隔偏曲的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术后填塞材料进行研究。方法将在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行鼻内镜下治疗不伴鼻中隔偏曲CRS患者172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用可吸收性止血绫填塞,对照组术后用PVF膨胀海绵填塞。结果观察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37.8%,低于对照组的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度以上出血发生率为30.0%,低于对照组的8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情未控制发生率为11.0%,对照组为12.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性止血绫价格适中,止血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性价比高,是不伴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的理想填塞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内窥镜检查 可吸收性止血绫
下载PDF
主客观评估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鼻塞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肖玲 姚红兵 杨玉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主、客观评估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围手术期鼻塞处理的指导作用。方法对以鼻塞为主诉的CRS患者,因收治在医师组不同,而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两组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鼻阻力及鼻... 目的探讨术前主、客观评估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围手术期鼻塞处理的指导作用。方法对以鼻塞为主诉的CRS患者,因收治在医师组不同,而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两组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鼻阻力及鼻声反射对鼻塞进行主、客观评估,并行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评估鼻-鼻窦情况。实验组围手术期严格依据主、客观评估采取个体化处理,对照组仅依据术者的临床经验进行处理。术后6个月和1年随访。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鼻塞VAS评分、总鼻阻力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及1年,两组患者鼻塞VAS评分、总鼻阻力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1年分别与术前相比,各评分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两组患者疗效评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前鼻塞主、客观评估,不仅可用于CRS鼻塞症状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评估,两者综合应用并结合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可指导CRS围手术期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改善CRS患者鼻塞症状及提高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塞 鼻测量 声学 疼痛测定 围手术期医护 鼻阻力
下载PDF
小儿慢性鼻-鼻窦炎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汪武 姚红兵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3580-3581,3620,共3页
目的研究小儿慢性鼻-鼻窦炎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其药物敏感试验情况。方法 95例慢性鼻-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的小儿行腺样体切除术,术中在鼻窦内窥镜下用消毒棉拭子取上颌窦口和后组筛窦口的分泌物,分别进行细菌的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 目的研究小儿慢性鼻-鼻窦炎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其药物敏感试验情况。方法 95例慢性鼻-鼻窦炎伴腺样体肥大的小儿行腺样体切除术,术中在鼻窦内窥镜下用消毒棉拭子取上颌窦口和后组筛窦口的分泌物,分别进行细菌的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 89份标本有细菌生长,所有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93.7%,其中需氧菌86株,厌氧菌28株。95例患儿需氧菌感染81例,厌氧菌感染52例,混合感染44例。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对需氧菌抗菌活性较高的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厌氧菌抗菌活性较高的是甲硝唑。结论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以需氧菌感染为主,细菌感染在儿童慢性鼻窦炎中的作用较大,对于儿童慢性鼻-鼻窦炎,抗菌药物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鼻窦炎 细菌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影响儿童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玲 苏述平 姚红兵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住院治疗的72例(87耳)突发性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耳,女40耳;年龄2~16岁,中位年龄8岁;就诊时间1~45天。分析不同年龄、性别、...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住院治疗的72例(87耳)突发性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耳,女40耳;年龄2~16岁,中位年龄8岁;就诊时间1~45天。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发病耳侧、开始治疗时间、伴随症状、听力损失程度及听阈曲线类型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本组儿童突发性聋的治疗有效率为 56.32%(49/87)。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伴随症状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 > 0.05);单侧发病者总有效率(57.89%,33/57)高于双侧发病者(53.33%,16/30)(P < 0.05);就诊时间小于15天的患儿总有效率(68.33%,41/60)明显高于就诊时间超过15天的患儿(29.63%,8/27)(P < 0.05);听力曲线为低频下降型的患儿预后明显优于其他听阈曲线类型患儿(P < 0.05);而轻、中度听力损失的患儿预后明显优于重、极重度患儿(P < 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开始治疗时间、听力曲线类型、听力损失程度与疗效有相关性(P < 0.05)。结论 儿童突发性聋治疗有效率较高,治疗时间越早、低频下降型听力曲线、轻中度听力损失的患儿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儿童 预后
下载PDF
儿童喘息、哮喘与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性Meta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玲 肖玲 +2 位作者 陈成 姚红兵 苏述平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98-404,共7页
目的评价儿童喘息及哮喘对睡眠呼吸障碍(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发病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icin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 目的评价儿童喘息及哮喘对睡眠呼吸障碍(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发病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icine、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查找关于儿童喘息及哮喘与睡眠呼吸障碍相关性的文献。纳入文献后采用NOS量表和AHRQ量表进行文献偏倚评价,用Revman5.3.3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其中6篇文献关于喘息与SDB,15篇文献关于哮喘与SDB,另有一篇文献两者均涉及。统计分析结果发现,SDB在喘息儿童的发病率是非喘息儿童发病率的2.41倍(95%CI:2.08~2.79,P<0.00001),在哮喘儿童的发病率是非哮喘儿童发病率的1.94倍(95%CI:1.81~2.08,P<0.00001)。结论儿童喘息和哮喘可加重SDB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息 哮喘 睡眠呼吸障碍 打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儿童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