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BE+ADDIE”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技术中的探索
1
作者 胡玲 雷雪 +3 位作者 蒋斌元 李巧 崔艳琴 张吉生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4期35-38,共4页
医学检验是现代实验技术与生物医学结合的一门医学应用技术学科,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对复合型医疗检验技术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各大医学院校以及附属医院可以引入“OBE+ADDIE”教育模式为基础,结合自身定位,培育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 医学检验是现代实验技术与生物医学结合的一门医学应用技术学科,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对复合型医疗检验技术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各大医学院校以及附属医院可以引入“OBE+ADDIE”教育模式为基础,结合自身定位,培育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符合专业国家标准、达到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规划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 OBE教学模式 ADDIE教学模式
下载PDF
永川区全民食盐加碘前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病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建华 谢波 +1 位作者 张顺琼 陈力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5-756,759,共3页
目的分析全民食盐加碘(USI)对重庆市永川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医院病例发现率变化的影响。方法以1990~2009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确诊的甲亢病例为调查对象,所有病例以彩超(或者黑白B超)检查甲状腺大小,计算其容... 目的分析全民食盐加碘(USI)对重庆市永川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医院病例发现率变化的影响。方法以1990~2009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确诊的甲亢病例为调查对象,所有病例以彩超(或者黑白B超)检查甲状腺大小,计算其容积和甲状腺肿大率。结果共发现甲亢病例4 714例,年均发现率为22.58/10万,USI前(1990~1996年)发现414例,年均发现率为5.9/10万,USI后(1997~2009年)发现4 297例,年均发现率为31.2/10万,USI后的发现率显著高于USI前,USI后医院甲亢发现率呈上升趋势。随着USI时间的推移和甲亢患者年龄升高,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容积逐渐缩小,其肿大率下降。女性发病多于男性(2.8∶1),病例主要集中在30岁组,占35.8%(1689/4 714),其次为40岁组,占24.0%(1130/4 714)。结论在重庆市永川区,医院甲亢发现率随USI呈上升趋势,可能与碘过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食盐加碘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发现率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诱导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0的初步机制研究
3
作者 王行政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4期2095-2096,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诱导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该院体检中心健康者外周血,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后,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CD14阳性的单核细胞,然后在体外用IL-17进行刺激培...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诱导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该院体检中心健康者外周血,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后,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CD14阳性的单核细胞,然后在体外用IL-17进行刺激培养,或预先加入信号通路抑制剂孵育1h后再进行刺激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10的水平。结果 CD14阳性的单核细胞经IL-17刺激后明显诱导IL-10的分泌(P<0.01),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加入核转录因子(NK-κB)抑制剂可明显抑制IL-17诱导单核细胞分泌IL-10的作用(P<0.05),但MEK1/2抑制剂、p38/MAPK抑制剂和JNK抑制剂则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IL-17可能通过NK-κB信号途径诱导单核细胞上调IL-10的分泌,从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10 NK-κB信号
下载PDF
新形势下医学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
4
作者 张吉生 张晓丽 李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5期1-3,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世界的飞速发展,教师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做到与时俱进。医院作为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目的是培养出更多卓越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在这个...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世界的飞速发展,教师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做到与时俱进。医院作为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目的是培养出更多卓越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发挥主要作用的当属作为学校教学的主干力量——教师。文章旨在探讨医学院校教师角色,对其定位进行分析和研究,构建医学院校的教师教学能力要评判标准体系,帮助学校及其他医学院校能够做到科学和高效的甄选出合适的教师去承担教学工作,促进医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为我国医学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构建 教师 角色定位 教学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程茹 王英 +4 位作者 李莹 张吉生 曾令怡 胡可望 张晓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9-216,共8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来源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分子特征及流行情况,为感染控制及药物治疗提供实验室数据。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0年7月某院ICU分离的51株CRK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多位点序列分...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来源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分子特征及流行情况,为感染控制及药物治疗提供实验室数据。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0年7月某院ICU分离的51株CRKP,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多位点序列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菌株同源性,检测菌株耐药和毒力基因,接合试验验证质粒的转移性。结果药敏试验显示,CRKP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全部敏感,对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3.9%),其次是阿米卡星(49.0%)、多粘菌素(64.7%),对亚胺培南(96.1%)、美罗培南(98.0%)、左氧氟沙星(98.0%)和头孢他啶(100.0%)均高度耐药。51株CRKP中,mCIM试验阳性菌株49株(96.1%),eCIM试验阳性菌株1株(2.0%)。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2阳性菌株占96.1%。所有分离株中,高黏液表型阳性4株(7.8%),毒力基因阳性情况分别为:uge 100.0%,mrkD 94.1%,kpn 94.1%,fim-H 72.5%,aero 2.0%,rmpA 2.0%。ST11 CRKP在ICU中占98.0%(50/51),ST1373占2.0%(1/50)。检出1株ST1373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携带blaKPC-2基因菌株的接合试验成功率为12.2%。结论ICU存在产KPC-2的ST11 CRKP单克隆传播,同时携带一定的毒力基因。携带blaKPC-2基因的质粒可通过接合水平传播。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CRKP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分子流行病学 多位点序列分型 重症监护室 质粒接合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首次临床和CT特征价值分析
6
作者 曾泥 何建华 +3 位作者 曾健 段绪琼 徐晓梅 谯捷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0年第4期416-423,共8页
目的: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首次临床和CT特征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临床确诊COVID-19患者的首诊症状、一般炎症指标和胸部CT,包括13例重型/危重型和77例轻型/普通型,并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分析和比较。... 目的: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首次临床和CT特征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临床确诊COVID-19患者的首诊症状、一般炎症指标和胸部CT,包括13例重型/危重型和77例轻型/普通型,并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相对于轻型/普通型COVID-19患者,重型/危重型最重要的临床特征为年龄较大,一般炎症指标上升,胸部CT显示肺部炎症指数(PII)更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C-反应蛋白(CRP)、PII区分重型/危重型和轻型/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69.2%、69.2%,特异度分别为83.1%、87.0%,曲面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95%CI(0.649,0.901);P=0.002]、0.770[95%CI(0.621,0.920);P=0.002],其联合的AUC为0.785[95%CI(0.644,0.927);P=0.001]。结论:重型/危重型和轻型/普通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炎症指标和胸部CT特征具有显著性区别,结合年龄、CRP和PII的检查,有助于早期识别重型/危重型COVID-19和评估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反应蛋白 CT 肺部炎症指数
原文传递
全自动远程核素分药仪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何建华 张顺琼 +1 位作者 喻文才 曾钦文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明全自动远程核素分药仪在临床上的实用性,以减少对操作人员的辐射损伤。方法利用该设备分发不同体积的多管样本,以检测分药仪取样精度和核素活度,并用该仪器分药和手工分药分组治疗甲亢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其治疗效果。... 目的探明全自动远程核素分药仪在临床上的实用性,以减少对操作人员的辐射损伤。方法利用该设备分发不同体积的多管样本,以检测分药仪取样精度和核素活度,并用该仪器分药和手工分药分组治疗甲亢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该分药仪取样的绝对误差都在0.1ml以内,且分药过程对药物的放射性活度没有影响,仪器分药组和手工分药组治疗甲亢患者的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全自动核素分药仪分药准确、可靠,减少了对操作人员的辐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钠 碘放射性同位素 全自动核素分药仪
原文传递
甲状腺原发性滤泡性淋巴瘤合并乳头状癌1例及文献复习
8
作者 谯捷 曾泥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62-64,共3页
笔者报道了1例甲状腺原发性滤泡性淋巴瘤(PFL)合并乳头状癌(PTC)的罕见病例,该病例术前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诊断为淋巴瘤,但术后组织病理结果为甲状腺PFL合并PTC。笔者分析了甲状腺PFL及PTC的特点,并进行了文献复习,通过对该病例的... 笔者报道了1例甲状腺原发性滤泡性淋巴瘤(PFL)合并乳头状癌(PTC)的罕见病例,该病例术前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诊断为淋巴瘤,但术后组织病理结果为甲状腺PFL合并PTC。笔者分析了甲状腺PFL及PTC的特点,并进行了文献复习,通过对该病例的治疗和随访观察,以期分享该类型病例影像学诊断、治疗和随访方面的有限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性淋巴瘤 乳头状癌 罕见病例 病理结果 甲状腺 文献复习 影像学诊断 PTC
原文传递
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并远处转移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何建华 喻文才 +2 位作者 张顺琼 张夏 曾钦文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12期1592-1594,共3页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并远处转移患者接受131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DTC术后患者,根据DTC转移部位给予一次和分次治疗,总去除剂量为(370~740)×10^7Bq,间隔时间为4个月.结果 50例DTC术后患者中,35例首次清除剩余...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并远处转移患者接受131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DTC术后患者,根据DTC转移部位给予一次和分次治疗,总去除剂量为(370~740)×10^7Bq,间隔时间为4个月.结果 50例DTC术后患者中,35例首次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成功(70.0%);转移癌18例中,治愈6例(33.3%),有效8例(44.4%),无效4例(22.2%);甲状腺转移患者治疗前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甲状腺转移(t=2.715,P〈0.01),治疗后明显下降(t=2.844,均P〈0.01);治疗组治疗后CD4+、DD8+、CD4+/CD8+含量[(26.5±4.7)%、(39.4±5.7)%、(0.6±0.4)%]均低于治疗前[(38.3±5.6)%、(29.8±6.9)%、(1.4 ±0.5)%](t=2.345,t=2.244,t=2.451,均P〈0.05).结论 DTC术后131Ⅰ治疗可以有效清除剩余甲状腺组织,治疗转移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肿瘤转移 碘同位素/治疗
原文传递
131I不同剂量法治疗甲亢疗效对比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建华 喻文才 +1 位作者 张顺琼 曾钦文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51-353,共3页
目的比较131I固定剂量法和计算剂量法治疗甲亢的近期疗效。方法148例甲亢患者随机分配为固定剂量组和计算剂量组,131I治疗后6个月随访,检测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Y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2)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评价1... 目的比较131I固定剂量法和计算剂量法治疗甲亢的近期疗效。方法148例甲亢患者随机分配为固定剂量组和计算剂量组,131I治疗后6个月随访,检测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Y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2)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评价131I治疗效果。结131I治疗后6个月固定剂量组、计算剂量组甲减发生率分别为31.1%、28.4%,统计学差异无意义(X^2=0.742,P=0.528),总治愈率分别为93.3%、85.2%,统计学差异无意义(X^2=0.958,P=0.403)。不同治疗结果(甲亢、甲状腺功能正常和甲减)之间甲状腺质量的统计学差异有意义(F=13.639,P=0.000),患者年龄、24h甲状腺吸碘率(RAIU)统计学差异无意义(F=1.374,P=0.241;F=2.534,P=0.137)。结论131I固定剂量法简化治疗步骤,节约治疗费用,是值得提倡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碘放射性同位素 近距离放射疗法
原文传递
153钐-乙二胺四甲基膦酸联合治疗肺癌骨转移骨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建华 喻文才 +1 位作者 曾钦文 张顺琼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3期1931-1932,共2页
目的探讨153钐-乙二胺四甲基膦酸(153Sm-EDTMP)核素加伊班膦酸钠(艾本)治疗肺癌骨转移骨痛的疗效。方法10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153Sm-EDTMP加伊班膦酸钠静脉滴注52例(治疗组)、单用153Sm—EDTMP核素治疗组48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153钐-乙二胺四甲基膦酸(153Sm-EDTMP)核素加伊班膦酸钠(艾本)治疗肺癌骨转移骨痛的疗效。方法10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153Sm-EDTMP加伊班膦酸钠静脉滴注52例(治疗组)、单用153Sm—EDTMP核素治疗组4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止痛效果、活动能力、生活质量改善、溶骨病灶的修复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疼痛总缓解率为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X2=4.78,P〈0.05);治疗组活动能力改善状况的总有效率为8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x2=4.13,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的总有效率为84.6%,明显高于对照的62.5%(x2=4.58,P〈0.05);两组毒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5,P〉0.05)。结论153Sm-EDTMP联合治疗肺癌骨转移,具有止痛、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治质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3钐-乙二胺四甲基膦酸 伊班膦酸钠 骨转移 肺肿瘤 放射性核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