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L教学模式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邵伟华 韩晓黎 陈虹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20期3338-3340,共3页
人才培训目前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专培)属毕业后教育范畴,对于培养规范、优秀的专科医师极为重要。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作为讨论式教学的重要形式,能充分发挥专培学员的主... 人才培训目前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专培)属毕业后教育范畴,对于培养规范、优秀的专科医师极为重要。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作为讨论式教学的重要形式,能充分发挥专培学员的主动性及创新性,是一种非常适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方法。该文结合CBL教学模式在专培学员临床教学中的实践,初步分析了CBL教学模式在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优势及不足,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重庆市48家医院呼吸内镜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金星星 张霞 +3 位作者 肖洋 肖梅玲 谭太蓉 丁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6期2322-2324,共3页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48家医院呼吸内镜室内镜应用情况调查,了解呼吸内镜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和实施重庆市呼吸内镜质量管理体系打下基础。方法对重庆市48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呼吸内镜开展情况、内镜室人员配置情况、内镜室布...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48家医院呼吸内镜室内镜应用情况调查,了解呼吸内镜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和实施重庆市呼吸内镜质量管理体系打下基础。方法对重庆市48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呼吸内镜开展情况、内镜室人员配置情况、内镜室布局及清洗消毒管理现状调查。结果 48家医院均开展了普通支气管镜检查项目,仅少部分医院开展了内科胸腔镜和硬质镜技术,年内镜诊疗量在二、三级医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室布局及基础设施配置方面,在二、三级医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的医院中,从事内镜操作的人员多为兼职,拥有专职人员的单位共8家且均为三级医院。结论重庆市呼吸内镜多应用于对气道疾病的诊治,缺乏对胸腔疾病的诊治和镜质支气管镜技术的开展。市内各医院内镜室医疗资源配置薄弱且分布不均。医务人员缺乏系统培训,专职人员缺乏等问题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呼吸内镜 调查分析
下载PDF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构建临床医学专业“虚拟教研室”的探索
3
作者 周佳 郭述良 +2 位作者 吴婧 许瑞 江瑾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7期33-36,共4页
重庆医科大学通过与英国莱斯特大学合作办学,在我国西部地区首批开设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迄今已连续招收4届学生。师生语言应用能力不足,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能力培养薄弱,临床实践能力不足,中外教学理念冲突,跨学科、跨地域、跨... 重庆医科大学通过与英国莱斯特大学合作办学,在我国西部地区首批开设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迄今已连续招收4届学生。师生语言应用能力不足,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能力培养薄弱,临床实践能力不足,中外教学理念冲突,跨学科、跨地域、跨专业融合不充分等是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主要难题。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课程组拟围绕打造国际化师资团队、建设契合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内容的高质量线上资源库等方面,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建设“虚拟教研室”,以打造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新型教学组织,助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适应性的创新性拔尖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虚拟教研室 临床医学 培养体系 资源库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误诊为肺栓塞的危重症肺动脉肉瘤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毕君 陈虹 +1 位作者 王晓慧 杨丽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90-192,共3页
患者资料患者女性,69岁,因"反复咳嗽、咯血5个月,呼吸困难1个月,于2019年4月15日入我院。患者入院前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咳嗽、咯血,为鲜红色,量约200 mL/d。至当地医院行胸部增强CT提示肺动脉主干及分支栓塞(图1A~B)。心脏彩... 患者资料患者女性,69岁,因"反复咳嗽、咯血5个月,呼吸困难1个月,于2019年4月15日入我院。患者入院前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咳嗽、咯血,为鲜红色,量约200 mL/d。至当地医院行胸部增强CT提示肺动脉主干及分支栓塞(图1A~B)。心脏彩超提示肺动脉高压(PASP)68 mmHg(1 mmHg=0.133 kPa)。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术示右支气管动脉迂曲、增粗、呈血管团状改变,伴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肉瘤 肺栓塞 危重症
下载PDF
重庆某三甲医院2011年-2017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林 郭述良 +2 位作者 李小明 鲍小利 阳雅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86-90,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其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从2011年-2017年连续7年对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7年共调查...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其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从2011年-2017年连续7年对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7年共调查住院患者8663例,发生医院感染427例、483例次,感染现患率为4.93%、例次感染率为5.58%;7年感染科室均以重症医学科等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病原微生物检出率67.68%,前5位病原微生物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真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30.77%,预防性用药比例呈下降趋势,联合用药均以一联单用为主。结论在横断面调查的基础上,要加强临床医师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增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观念,做好监测工作,健全监测制度,完善监测体系,使医院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现患率调查 变化趋势
下载PDF
虚拟教研室在临床医学研究生培育中的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周佳 许瑞 +2 位作者 吴婧 江瑾玥 郭述良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8期27-30,共4页
在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主动学习能力,具备创新性、创造型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现有培养模式存在实践操作能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 在以“临床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主动学习能力,具备创新性、创造型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现有培养模式存在实践操作能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科研创新能力训练不充分、师资队伍薄弱、教学资源相对陈旧等问题。文章分析在“新医科”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构建虚拟教研室的可行性及具体建设的构想,并在注重学生的成长、推进学科交叉的师资队伍建设、聚焦前沿创新的科研平台建设、完善全方位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虚拟教研室建设及其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虚拟教研室 临床胜任力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目标教学法结合PDCA循环在呼吸科规培护士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小萍 刘巧 洪跃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4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法结合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PDCA)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规培护士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进入呼吸内科轮转的64名规培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法结合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PDCA)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规培护士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进入呼吸内科轮转的64名规培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目标教学法结合PDCA管理临床教学模式。对比2组规培护士的考核评分、出科综合素质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的操作成绩[(96.05±1.57)分],高于对照组[(94.91±1.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规培护士的沟通协调、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安全意识、解决问题应急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平均分为(92.31±1.31)分,高于对照组的(91.07±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教学法结合PDCA管理临床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呼吸内科规培护士的临床操作水平,利于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同时提升了规培护士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教学法 计划 执行 检查 处理 呼吸内科 护理规范化培训 临床护理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监测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江娥 胡良安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9期3038-3041,共4页
目的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医生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该院R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培养出的559株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2年间RICU分离出... 目的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医生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该院R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培养出的559株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2年间RICU分离出非重复菌株559株,其中来源于痰样本364株(65.1%),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标本78株(14.0%),血液标本53株(9.5%),尿液标本32株(5.7%),分泌物标本25株(4.5%),其他标本7株(1.3%)。收集的559株分离菌中革兰阴性菌443株(79.2%),革兰阳性菌57株(10.2%),真菌59株(10.6%)。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排在前5位的革兰阴性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别占37.0%(207/559)、15.2%(85/559)、10.0%(56/559)、5.0%(28/559)、4.5%(25/559)。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除替加环素外,对常见药物均表现出耐药现象。铜绿假单胞菌对第3、4代头孢菌素类,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均在50.0%以上。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耐药菌(XDR)及耐碳青霉烯菌比例最高,分别占鲍曼不动杆菌总数的61.4%、94.7%;铜绿假单胞菌中XDR较少,但耐碳青霉烯酶菌较多;肠杆菌科中XDR、耐碳青霉烯酶菌均较少。结论RICU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肠杆菌科对碳青霉烯类仍保持良好的敏感性,但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较高。应加强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管理及控制,减少使用量,减少耐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药物耐受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下载PDF
TBL联合CBL在呼吸系统疾病整合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毕君 王晓慧 +2 位作者 江瑾玥 黄靓 刘煜亮 《医学教育管理》 2022年第2期193-198,共6页
目的 探讨TBL联合CBL教学法在呼吸系统整合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选取医学高校2017级共185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90)和试验组(n=95)。在呼吸系统疾病整合医学课程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TB... 目的 探讨TBL联合CBL教学法在呼吸系统整合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选取医学高校2017级共185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90)和试验组(n=95)。在呼吸系统疾病整合医学课程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TBL联合CBL教学法。授课结束后采用课程考核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进行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TBL联合CBL教学组课程考核成绩为(82.17±6.90)分,高于传统教学组(78.81±7.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满意度方面,TBL联合CBL教学组总体也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 TBL联合CBL教学法在呼吸系统整合医学教学中效果良好,学生整体满意度高,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 呼吸系统疾病 整合医学
下载PDF
自动挤压控制潮气量的简易呼吸器研制与功能测试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晴 李冬梅 +2 位作者 杨相梅 陈艾 吴俊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研制一种能自动挤压控制潮气量的简易呼吸器并探讨其功能。方法标准测试条件下,将该仪器、呼吸机检测仪和模拟肺通过呼吸管路连接,不同干预措施下对其进行功能测试,记录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吸呼比。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或Friedman检... 目的研制一种能自动挤压控制潮气量的简易呼吸器并探讨其功能。方法标准测试条件下,将该仪器、呼吸机检测仪和模拟肺通过呼吸管路连接,不同干预措施下对其进行功能测试,记录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吸呼比。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或Friedman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最后评估其呼吸参数是否满足性能指标要求,从而验证该仪器主要呼吸参数的准确、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结果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自动挤压并精准控制潮气量的简易呼吸器设定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输出的最大误差分别在±15%、±10%、±10%以内,部分常用呼吸参数校准点均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操作者通气3 h,呼吸参数数据仍然保持准确且稳定。结论自动挤压并精准控制潮气量的简易呼吸器的呼吸参数数据输出是准确、稳定、可靠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简易呼吸器通气效率,节省操作人力及培训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呼吸器 通气 恒定潮气量 心肺复苏 呼吸频率 呼吸比
下载PDF
自动挤压控制潮气量的简易呼吸器研制及应用效果评价
11
作者 曾晴 杨相梅 +2 位作者 罗艳 谭莉 吴俊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9期1-5,27,共6页
目的研制一种能自动挤压控制潮气量的简易呼吸器(Bag-Valve-Mask,BVM),并探讨其在人体模型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原有BVM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能自动挤压控制潮气量的BVM,并选取36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应用该仪器,分别在该... 目的研制一种能自动挤压控制潮气量的简易呼吸器(Bag-Valve-Mask,BVM),并探讨其在人体模型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原有BVM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能自动挤压控制潮气量的BVM,并选取36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应用该仪器,分别在该仪器潮气量400、500、600 mL及常规人工挤压BVM的4种条件下,采取单人EC手法在人体模型上各面罩通气30 min,比较各组的通气成功率和通气频率。结果3组仪器在同一时间点的通气成功率均显著高于人工组(P<0.001);人工组在同一时间点的通气频率均显著高于3组仪器组(P<0.001),且人工组在各时间点的通气频率显著高于12次/min。结论自动挤压控制潮气量的BVM是一种自动且操作简便、可辅助BVM通气的新型医疗器械装置,在人体模型上初步应用效果明显,一定程度上可提高BVM的通气质量,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呼吸器 通气 恒定潮气量 人体模型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1例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徐小萍 杨静 唐小葵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5期802-805,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其作为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为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获益^([1])。但同时由于免疫系统原有平衡被打破,ICIs可能引起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eosinophilic pneumonia,EP)是免疫介导性肺炎(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CIP)中一种少见类型^([2])。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是一款国产人源化重组抗PD-1单克隆抗体,目前被批准用于晚期尿路上皮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与肝细胞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本文报道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替雷利珠单抗治疗24周后出现的EP,并回顾了目前免疫及靶向治疗药物引起EP相关文献,以期为该类疾病的识别和诊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药物不良反应 替雷利珠单抗 免疫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重庆市渝东北片区143例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13
作者 陈亚娟 税莉莉 +7 位作者 庞小华 牟华明 汪建兵 郎春辉 吕敬龙 孙锎 李稳发 肖开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9-554,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东北片区143例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至2月8日重庆市渝东北片区经咽拭子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及胸部CT考虑肺炎的患者共143例。回顾性分析了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等相关信息... 目的了解重庆市渝东北片区143例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23日至2月8日重庆市渝东北片区经咽拭子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及胸部CT考虑肺炎的患者共143例。回顾性分析了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等相关信息;同时对各临床分型之间实验室指标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也对治疗及转归进行了总结。结果143例病例中,从武汉疫区返回76人(53.1%),有疫区人员接触史52人(36.4%),无疫区接触史15人(10.5%)。普通型组107例(74.8%),重型组24例(16.8%),危重型组12例(8.4%)。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头痛、乏力。其中11例无症状。常见的并发症为高血压、糖尿病,其他并发症有慢性胃炎、乙肝以及肺结核。实验室检查中外周血白细胞下降患者占25.8%,淋巴细胞下降患者占44.8%,随着疾病加重,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C-反应蛋白、白介素-6、降钙素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随疾病程度加重上述指标升高越明显,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9冠状病毒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甚至还存在无症状患者,但胸部CT早期就可表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如有确诊2019冠状病毒病的患者接触史或可疑接触史,建议及早筛查病毒核酸及胸部CT。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降钙素原动态随访可用于初期评估患者出现重症的可能性及指导治疗。合并代谢及心血管疾病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重庆市 冠状病毒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以呼吸困难为主诉的非器质性呼吸困难与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姚韬 敖敏 +2 位作者 彭印印 江莉莎 郭述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9-963,共5页
目的·调查并对比分析以呼吸困难为主诉的非器质性呼吸困难和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方法·连续入选呼吸科门诊因呼吸困难就诊的性别与年龄相匹配、身高与体质量相接近的非器质性呼吸困难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各74例作为调查对象,对... 目的·调查并对比分析以呼吸困难为主诉的非器质性呼吸困难和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方法·连续入选呼吸科门诊因呼吸困难就诊的性别与年龄相匹配、身高与体质量相接近的非器质性呼吸困难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各74例作为调查对象,对2组患者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Nijmegen症状学问卷和阿森斯失眠量表问卷调查,收集2组患者的症状描述语、临床症状、有效睡眠时间和肺功能指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组倾向于精神心理方面的描述,支气管哮喘组侧重于气流受限的描述。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组多以心因性症状为主要表现,且睡眠时间少于支气管哮喘组(P<0.05);焦虑评分、抑郁评分、Nijmegen评分、阿森斯失眠问卷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一秒率均大于支气管哮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力肺活量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器质性呼吸困难组的焦虑、抑郁、失眠比支气管哮喘组更加明显,支气管哮喘组肺功能大多存在异常。鉴别两者时,临床医师需重视情绪、睡眠、躯体化症状等相关病史的询问,行肺功能检查,认识两者的临床特点,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困难 支气管哮喘 焦虑 抑郁 失眠
下载PDF
高通量筛选并鉴定抗堪萨斯分枝杆菌活性化合物的研究
15
作者 胡前芳 钟如杰 +3 位作者 尚媛媛 张旭霞 李姗姗 王伟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7-604,共8页
目的: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面临耐药性增加和药物选择有限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构建高通量筛选抗堪萨斯分枝杆菌活性化合物平台,寻找新型抗堪萨斯分枝杆菌活性的化合物,以应对这一临床需求。方法:构建基于96孔板的高通量筛选体系,对G... 目的: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面临耐药性增加和药物选择有限的挑战。本研究旨在构建高通量筛选抗堪萨斯分枝杆菌活性化合物平台,寻找新型抗堪萨斯分枝杆菌活性的化合物,以应对这一临床需求。方法:构建基于96孔板的高通量筛选体系,对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化合物库进行初筛,以寻找具有抗堪萨斯分枝杆菌活性的候选化合物。初筛后,选择活性最显著的候选化合物进行进一步评估,包括抗临床菌株活性实验、时间-杀菌曲线实验、生物膜形成抑制实验及细胞毒性测试实验。实验数据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高通量筛选,从GPCR化合物库中初步筛选出17种对堪萨斯分枝杆菌标准菌株ATCC 12478具有抑菌活性的候选化合物。其中,盐酸异丙嗪(promethazine HCl,P-HCl)和沃拉帕沙(vorapaxar,VP)抑菌活性最为显著,对ATCC 12478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or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1.6μg/ml及1.23μg/ml,作为候选化合物进行后续实验。抗临床菌株活性实验显示,两种化合物对两株利福平耐药临床分离株的MIC均为2μg/ml。时间-杀菌曲线实验提示,两种化合物对ATCC 12478菌株的抑菌活性呈浓度依赖性。生物膜形成抑制实验显示,两种化合物对ATCC 12478菌株的抗生物膜效应呈浓度依赖性,其中,盐酸异丙嗪在8μg/ml时显示出抑制作用(DMSO对照A_(450)=3.027,P-HCl A_(450)=1.984,t=4.183,P=0.014),而沃拉帕沙在4μg/ml(DMSO对照A_(450)=3.027,沃拉帕沙A_(450)=1.959,t=4.342,P=0.012)和8μg/ml(DMSO对照A_(450)=3.027,沃拉帕沙A_(450)=2.024,t=4.493,P=0.019)时显示出抑制作用。在细胞毒性测试中,P-HCl与THP-1细胞共培养24 h后,未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存活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沃拉帕沙仅在20μmol/L浓度下导致细胞存活率轻微降低(DMSO对照细胞存活率为99.97%,沃拉帕沙处理后细胞存活率为84.97%,t=3.098,P=0.021)。结论:构建了抗堪萨斯分枝杆菌活性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平台,发现P-HCl和VP对堪萨斯分枝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和抗生物膜活性,为开发新型抗堪萨斯分枝杆菌药物提供了潜在候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堪萨斯 高通量筛选 异丙嗪 沃拉帕沙 生物膜
下载PDF
中文版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樊丽平 何媛媛 +1 位作者 吴春利 刘雨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7-292,共6页
目的:使用中文版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ritical-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CPOT)比较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在翻身前、翻身中及翻身后对疼痛的行为反应及生理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某大学三级综合医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 目的:使用中文版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ritical-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CPOT)比较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在翻身前、翻身中及翻身后对疼痛的行为反应及生理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某大学三级综合医院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中文版CPOT在患者实施翻身操作的3个阶段(翻身前1 min、翻身中及翻身后10 min)对患者的疼痛反应进行观察,记录患者在各个阶段的CPOT得分、各测量条目得分、各项生理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各测量条目得分为1~2分的观察百分比。比较不同阶段CPOT得分、各测量条目得分及各项生理学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实施翻身操作前1 min的CPOT得分为0.35±0.99,翻身操作中CPOT得分为1.96±1.77,翻身操作后10 min的CPOT得分为0.12±0.58;面部表情与基线测量相比增加幅度最大(最大占比72%),其次分别是身体活动(最大占比47%)、机械通气顺应性(最大占比36%),最后是肌肉紧张度(最大占比36%)。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在实施翻身操作的不同阶段CPOT得分及各项生理学指标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观察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在翻身操作过程中的行为及生理变化,医务人员可以对语言沟通障碍危重患者的疼痛进行客观化评估。中文版CPOT量表可以有效测量患者的疼痛过程,值得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 有创机械通气 疼痛评估
原文传递
ICU护士简易呼吸器临床应用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冬梅 杨相梅 +2 位作者 罗艳 陈红梅 孙敏越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53-56,共4页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简易呼吸器临床应用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对ICU护士开展简易呼吸器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的ICU护士简易呼吸器临床应用知信行问卷对重庆市二、三级医院的ICU护士699人进行横断面...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简易呼吸器临床应用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对ICU护士开展简易呼吸器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的ICU护士简易呼吸器临床应用知信行问卷对重庆市二、三级医院的ICU护士699人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ICU护士对简易呼吸器临床应用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及知信行总分分别为15.87±2.91、42.34±5.76、30.82±4.52、89.03±9.7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工作中是否使用过简易呼吸器、医院或科室是否定期组织简易呼吸器操作练习、简易呼吸器是否为年度技能考核项目是ICU护士简易呼吸器临床应用知信行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ICU护士对简易呼吸器相关知识缺乏全面掌握及更新,其态度较积极,但行为有待提高。应完善培训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培训ICU护士简易呼吸器临床应用知识和行为,以提高其简易呼吸器临床应用知信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ICU 简易呼吸器 心肺复苏 面罩通气 知信行 培训 急救护理
下载PDF
重庆地区肺栓塞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晓慧 古正凤 +3 位作者 张露 曹国强 韩晓黎 陈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14-1319,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各级医院近10年肺栓塞诊治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及规范肺栓塞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地区31家医院2003至2012年期间诊断为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结果:(1)31家医院共纳入336...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各级医院近10年肺栓塞诊治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及规范肺栓塞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地区31家医院2003至2012年期间诊断为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结果:(1)31家医院共纳入336例患者,其中确诊195例,临床诊断141例,死亡105例。(2)主要合并基础疾病为高血压、创伤及手术、制动、肺癌、冠心病、肺部感染等。(3)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心悸、咳痰、晕厥。(4)非老年组确诊率比老年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14%vs.51.03%,P=0.003);非老年组死亡率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60%vs.24.29%,P=0.017)。(5)2008至2012年肺栓塞确诊率比2003至2007年肺栓塞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23%vs.38.60%,P=0.000);2008至2012年肺栓塞患者死亡率低于2003至2007年肺栓塞患者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12%vs.27.34%,P=0.000)。(6)三级医院确诊率比二级医院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81%vs.31.58%,P=0.015);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01%vs.36.84%,P=0.595)。(7)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比较,未干预组死亡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53%vs.69.61%,P=0.000)。(8)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确诊率的独立因素为年龄(优势比:2.177,95%CI=1.356~3.494),时间(优势比:3.175,95%CI=1.720~5.860),医院等级(优势比:0.262,95%CI=0.094~0.728)。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时间(优势比:1.817,95%CI=0.895~3.687)和有无干预措施(优势比:0.078,95%CI=0.044~0.137)。结论:重庆地区大部分医院医务人员肺栓塞诊断意识逐年有所提高,但筛查肺栓塞高危患者及肺栓塞预防意识差。三级医院主要靠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确诊肺栓塞,各级医院诊断肺栓塞以临床综合诊断为主,确诊率低,但三级医院确诊率高于二级医院,非老年患者的确诊率高于老年患者。重庆地区肺栓塞的诊断及治疗肺栓塞欠规范,死亡率高。2003至2007年间死亡率高于2008至2012年,及时干预和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因此,重庆地区各医级院肺栓塞诊断及治疗水平有待大幅提高,以此降低肺栓塞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调查 治疗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急性高危肺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付彬焱 王晓慧 +1 位作者 刘煜亮 陈虹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3期422-427,共6页
急性高危肺血栓栓塞症(PTE)病情危重,若未及时正确诊治,极易导致心脏骤停甚至死亡。尽管全身溶栓、手术取栓及导管导向治疗等多种再灌注治疗方式可优化高危PTE的管理,但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迅速稳... 急性高危肺血栓栓塞症(PTE)病情危重,若未及时正确诊治,极易导致心脏骤停甚至死亡。尽管全身溶栓、手术取栓及导管导向治疗等多种再灌注治疗方式可优化高危PTE的管理,但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体外膜肺氧合(ECMO)可迅速稳定血流动力学、提供机械循环支持,为高危PTE患者的进一步诊治提供时机,但目前尚未大规模地在高危PTE患者中开展ECMO,其确切疗效、使用时机及人群以及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运用策略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本文就现有相关研究展开综述,旨在为高危PTE中运用ECMO的策略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肺血栓栓塞症 高危肺栓塞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下载PDF
医学生控烟知识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佳 许瑞 陈虹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4期2160-2162,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医学教育中控烟相关知识教育现状。方法选取2017年2—10月重庆医科大学在校医学生268人作为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方式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268名医学生中,66.42%(178/268)以选修课形式选修过控烟课程。控烟课程学时数...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医学教育中控烟相关知识教育现状。方法选取2017年2—10月重庆医科大学在校医学生268人作为调查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方式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268名医学生中,66.42%(178/268)以选修课形式选修过控烟课程。控烟课程学时数主要集中在>0~15学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在>0~10、>10~15、>15~20学时段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各学时段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博士研究生与本科生在各学时段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57)。控烟课程开展形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占77.53%。医学生对于控烟相关知识的掌握主要处于很少了解或部分了解水平。60.07%(161/268)的医学生希望在一个有标准化患者的模拟临床环境中学习控烟课程。结论重庆地区医学生控烟课程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在未来医学教育课程中,需花更多精力去加强控烟相关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烟课程 控烟方法 医学教育 问卷调查 重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