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围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41
1
作者 王成硕 程雷 +20 位作者 刘争 李华斌 李彦如 吕威 马加海 宋西成 唐宁波 王德辉 王旻 王古岩 王惠军 许昱 叶京英 杨钦泰 杨玉成 张弨 张宇 章如新 赵玉林 赵长青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9期463-471,共9页
围术期气道管理是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减少气道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率及死亡风险、改善患者预后、节约医疗资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因解剖位置与气道密切相关,疾病本身与手术操作均可对气道产生影响,尤... 围术期气道管理是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减少气道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率及死亡风险、改善患者预后、节约医疗资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因解剖位置与气道密切相关,疾病本身与手术操作均可对气道产生影响,尤其是鼻部和咽喉部的全麻手术,手术本身及麻醉插管均可导致局部组织水肿、气道炎症反应,甚至出现喉痉挛、急性喉阻塞等危急情况,气道并发症风险极高,因此,围术期气道管理尤为重要。近年来,胸外科、神经外科等均已制定相应专科的围术期气道管理共识,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此领域仍是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药 吸入 围手术期医护 气道管理 耳鼻喉外科手术
下载PDF
变应原淋巴结内注射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指引
2
作者 唐隽 王向东 +45 位作者 王洪田 杨钦泰 叶惠平 杨玉成 张立强 刘文龙 陈敬国 孟娟 洪海裕 邱前辉 石照辉 李健 许昱 陈建军 谭国林 杨贵 许元腾 王英 许成利 魏欣 姜彦 孙悦奇 孙亚男 巴罗 陆美萍 安云芳 娄鸿飞 孟粹达 曾明 谢志海 杨艳莉 余少卿 张天虹 顾瑜蓉 喻国冻 雍军 王天生 刘锋 王凯 孙娜 叶菁 张维天 徐睿 文译辉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6-42,共7页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AIT)可减轻变应性鼻炎(AR)的症状,减少药物使用,阻断新发变应原,并改变过敏性疾病的进程。传统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的治疗周期长,患者依从性差,导致临床开展受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多项淋巴结...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疗法(AIT)可减轻变应性鼻炎(AR)的症状,减少药物使用,阻断新发变应原,并改变过敏性疾病的进程。传统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的治疗周期长,患者依从性差,导致临床开展受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多项淋巴结内注射(ILIT)变应原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AR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患者依从性明显增高,可作为AR患者免疫治疗的一种新选择。本文以螨变应原引起的AR为代表,介绍变应原淋巴结内注射免疫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案、间隔时间、并发症及处理策略,为开展临床应用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免疫疗法 淋巴结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秀钦 赵琪余 +3 位作者 沈暘 杨玉成 洪苏玲 柯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
嗅觉功能障碍是慢性鼻窦炎(CRS)患者就诊时的常见主诉之一,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引起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内镜鼻窦手术(ESS)在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ESS对伴嗅觉功能障碍的CRS患者... 嗅觉功能障碍是慢性鼻窦炎(CRS)患者就诊时的常见主诉之一,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引起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内镜鼻窦手术(ESS)在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ESS对伴嗅觉功能障碍的CRS患者嗅觉改善的有效率为25%~100%,变化范围较大,而影响CRS患者嗅觉功能的各项主客观指标也是临床所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对CRS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内镜鼻窦手术 嗅觉功能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控制评估标准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玥 杨玉成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5年第1期78-82,84,共6页
慢性鼻窦炎(CRS)是发生于鼻腔鼻窦黏膜的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仍无根治手段。欧洲鼻窦炎和鼻息肉意见书(EPOS)借鉴哮喘的诊疗经验,提出将CRS作为慢性疾病进行长期管理,引入疾病控制的... 慢性鼻窦炎(CRS)是发生于鼻腔鼻窦黏膜的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仍无根治手段。欧洲鼻窦炎和鼻息肉意见书(EPOS)借鉴哮喘的诊疗经验,提出将CRS作为慢性疾病进行长期管理,引入疾病控制的概念,从此确立了CRS治疗的新目标;期望通过制订出最佳的CRS控制评估标准,用以评估疾病负担、指导治疗、评估疗效。截至目前,CRS控制评估标准仍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以EPOS提出的控制评级研究最为充分,应用最为广泛。本文对CRS的控制评估发展背景及现状进行介绍并做一综述,为CRS控制评估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哮喘 疾病控制 疾病管理 疾病严重程度
下载PDF
宽频声导抗在耳科疾病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蒲玲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3期790-796,共7页
宽频声导抗(Wideband Acoustic Immittance, WAI)是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的通过测量中耳对声波的吸收和反射来评估中耳功能的听力检测技术,其覆盖226~8000 Hz频率范围。相比于传统的226 Hz声导抗检查,WAI能提供中耳更全面、精准的信息。... 宽频声导抗(Wideband Acoustic Immittance, WAI)是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的通过测量中耳对声波的吸收和反射来评估中耳功能的听力检测技术,其覆盖226~8000 Hz频率范围。相比于传统的226 Hz声导抗检查,WAI能提供中耳更全面、精准的信息。WAI在诊断中耳炎、耳硬化症等疾病中显示出了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同时WAI测试结果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宽频声导抗在耳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Wideband Acoustic Immittance (WAI) is an emerging, non-invasive hearing test technology that assesses middle ear function by measuring the absorption and reflection of sound waves in the middle ear, covering a frequency range of 226~8000 Hz.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226 Hz tympanometry, WAI provides more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about middle ear.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WAI have been shown in diagnosing diseases such as otitis media and otosclerosis. However, WAI test results may be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 This article is a review of the progress in the application of wideband acoustic immittance in diagnosis of ear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声导抗 吸收率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重庆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钱迪 洪苏玲 +4 位作者 杨玉成 王祎琴 董小琴 柯霞 朱丽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31-535,共5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变应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方法:采用11种吸入性变应原和10种食入性变应原对重庆地区73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并比较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在变应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吸入组最多见的变应原依次为...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变应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方法:采用11种吸入性变应原和10种食入性变应原对重庆地区73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并比较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在变应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吸入组最多见的变应原依次为室尘(91.33%)、螨(83.88%)、早春花粉(68.97%)、晚春花粉(66.67%)、夏秋花粉(61.25%)、烟草(58.94%)、蟑螂(55.28%)。食入组变应原以海虾(62.47%)和螃蟹(60.43%)为主。结论:室尘、螨、早春花粉、晚春花粉、夏秋花粉是重庆地区最重要的变应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流行病学 重庆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的外科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22,上海) 被引量:21
7
作者 余少卿 王向东 +38 位作者 徐睿 陈建军 孟娟 杨钦泰 孟粹达 许元腾 谢志海 孙悦奇 许成利 王英 杨玉成 刘锋 张维天 赵可庆 唐隽 杨艳丽 陆美萍 邱前辉 杨贵 喻国冻 赵长青 左可军 石照辉 魏欣 叶惠平 孙斌 安云芳 孙亚男 曾明 许昱 巴罗 张天虹 王洪田 章如新 顾瑜蓉 谭国林 叶菁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7-17,共11页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变应原致敏和激发引起的、有神经介质参与的特异性IgE介导的、Th2类型鼻黏膜慢性炎症。AR的外科手术作为二线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顽固性鼻塞和鼻黏膜高分泌及高敏感性反应,临床上推荐酌情使用。但目前AR的外科手...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变应原致敏和激发引起的、有神经介质参与的特异性IgE介导的、Th2类型鼻黏膜慢性炎症。AR的外科手术作为二线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顽固性鼻塞和鼻黏膜高分泌及高敏感性反应,临床上推荐酌情使用。但目前AR的外科手术还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诸如适应证的选择、并发症规避及疗效评价等。有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AR的外科手术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从AR手术治疗历史、相关解剖与生理病理学原理等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AR手术治疗中的相关机制、手术方式与适应证选择,以及并发症处理与注意事项等,旨在指导并规范临床医师开展AR外科手术治疗,以期进一步拓展AR的治疗方式并提高相应的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外科手术 副交感神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龙胆泻肝丸联合鼓室内注射倍他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研究
8
作者 袁萍 刘敏 +1 位作者 刘建兵 康厚墉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丸联合鼓室内注射倍他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OME)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中耳积液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3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52例OME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丸联合鼓室内注射倍他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OME)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中耳积液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3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52例OM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26例。对照组给予鼓室内注射倍他米松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龙胆泻肝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中耳积液中HMGB1、TNF-α、IL-33等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7%高于对照组的82.54%(P<0.05)。治疗后,两组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气导平均听阈、骨导平均听阈、外周血CD8+和中耳积液中HMGB1、TNF-α、IL-33水平都显著降低,而外周血CD3+、CD4+水平和CD4+/CD8+都显著增加,都以观察组为甚(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0.3%与对照组8.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龙胆泻肝丸联合鼓室内注射倍他米松治疗OME的总体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听力,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以及抑制中耳积液中HMGB1、TNF-α、IL-33表达,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龙胆泻肝丸 鼓室内注射治疗 倍他米松 T淋巴细胞亚群 中耳积液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儿童变应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广州)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文龙 罗茜 +44 位作者 曾清香 杨钦泰 邱前辉 徐睿 孙悦奇 杨贵 唐隽 洪海裕 许元腾 石照辉 魏欣 王天生 孟娟 杨玉成 王英 娄鸿飞 孟粹达 叶菁 张立强 杨艳莉 安云芳 陆美萍 曾明 王向东 陈建军 雍军 余少卿 张维天 孙亚男 张天虹 孙娜 李幼瑾 刘翔 李健 左可军 罗向前 王洪田 许昱 喻国冻 付勇 叶惠平 李勇 许成利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61-169,共9页
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是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炎性介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参与多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抗白三烯药物有两类:CysLT1受体拮抗剂(LTRA)和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前者与CysLT1受体结合,从而干扰过敏性炎症的发... 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是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炎性介质,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参与多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抗白三烯药物有两类:CysLT1受体拮抗剂(LTRA)和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前者与CysLT1受体结合,从而干扰过敏性炎症的发生。LTRA在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但仍存在质疑与挑战。因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制订了LTRA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专家共识,旨在指导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诊疗工作。目前国内外指南均推荐LTRA作为儿童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一线药物。儿童对孟鲁司特一般耐受性良好,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对神经精神影响的研究尚无统一意见,临床医师应意识到神经精神事件的潜在风险,在开具相应处方时注意权衡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儿童 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防治中环境控制和健康教育的中国专家共识(2024,北京)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洪田 杨钦泰 +46 位作者 叶菁 余少卿 许元腾 孟娟 杨玉成 唐隽 洪海裕 顾瑜蓉 刘文龙 张维天 王向东 张立强 许昱 魏欣 陈建军 左可军 安云芳 刘锋 李勇 王天生 陆美萍 孟粹达 谢志海 孙悦奇 邱前辉 曾明 许成利 王英 杨艳莉 徐睿 喻国冻 石照辉 叶惠平 孙亚男 张天虹 雍军 杭伟 谭国林 孙娜 杨贵 巴罗 姜彦 娄鸿飞 叶青 王学艳 李华斌 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尽管国内外变应性鼻炎(AR)诊疗指南均一致认可“防治结合、四位一体”的治疗策略,但是相对于过敏原检测、抗过敏药物治疗、过敏原免疫治疗(AIT)而言,人们对环境控制和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研究较少、文献数量也不多。有鉴于此,中国... 尽管国内外变应性鼻炎(AR)诊疗指南均一致认可“防治结合、四位一体”的治疗策略,但是相对于过敏原检测、抗过敏药物治疗、过敏原免疫治疗(AIT)而言,人们对环境控制和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研究较少、文献数量也不多。有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的中青年专家们集体撰写了本共识,以期为临床医生进行环境控制和健康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提高AR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过敏原 免疫治疗 环境控制 健康教育 预防
下载PDF
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被引量:65
11
作者 钱迪 洪苏玲 +3 位作者 杨玉成 黄江菊 邹伟 曾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目的抽样调查我国西部部分地区(重庆、成都、乌鲁木齐、南宁)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2005年9-12个月,采用多阶段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家庭为调查单位,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小学生及其父母、中学生及其父母、大学生及其父... 目的抽样调查我国西部部分地区(重庆、成都、乌鲁木齐、南宁)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2005年9-12个月,采用多阶段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家庭为调查单位,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小学生及其父母、中学生及其父母、大学生及其父母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变应性鼻炎诊断依据ARIA标准,采用SAS9.13完成统计分析。结果有效调查问卷为26197份,总患病率为34.31%,重庆、成都、乌鲁木齐、南宁患病率分别为32.30%、34.33%、37.90%、30·3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6.35%,女性为35.68%,经统计学处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根据ARIA分类标准,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占30.47%,持续性的占69.53%;轻度的占8.77%,中-重度的占91.23%。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诊断标准,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占14.43%。西部地区变应性鼻炎发病月份在9、3、8月较高,诱发因素以感冒、天气变化、灰尘和刺激性气体为主。结论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率较高,其中以中-重度持续性和常年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流行病学 患病率 抽样调查
下载PDF
真菌性鼻-鼻窦炎内镜手术前后主客观评估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杨绿原 黄江菊 +1 位作者 杨敏 陆雪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186-2188,共3页
目的研究主观调查量表和客观评估在真菌性鼻-鼻窦炎(FRS)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应用的有效作用及其转变规律。方法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NOT-20)、Lund-Mackay鼻窦CT评分以及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对130例FRS患... 目的研究主观调查量表和客观评估在真菌性鼻-鼻窦炎(FRS)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应用的有效作用及其转变规律。方法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NOT-20)、Lund-Mackay鼻窦CT评分以及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对130例FRS患者术前,术后第3、6个月进行前瞻性随访调查与评估,并进行各量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前,术后第3、6个月VAS、SNOT-20、Lund-Mackay鼻窦CT评分以及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之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但术前VAS与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间却无相关性(P>0.05)。经鼻内镜手术后,除SNOT-20术后第3个月的评分与术前有相关性外(P<0.05),术前各量表分别与术后第3、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3、6个月SNOT-20、VAS、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FRS患者而言,术前主观量表与客观量表相结合可较好地反应患者术前的疾病情况,有助于手术时机的选择;术后应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进行随访,能够较全面反应手术后患者的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鼻窦炎 内窥镜检查 生活质量 Lund-Mackay鼻窦CT评分 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
下载PDF
STAT3及SOCS3在鼻息肉患者中对Th17分化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寇巍 胡国华 +4 位作者 姚红兵 王晓强 沈暘 康厚墉 洪苏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8-891,共4页
目的观察鼻息肉患者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p-STAT3)、SOCS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3)及Th17相关因子的水平,初步探讨STAT3及SOCS3对鼻息肉患者T... 目的观察鼻息肉患者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p-STAT3)、SOCS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3)及Th17相关因子的水平,初步探讨STAT3及SOCS3对鼻息肉患者Th17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鼻息肉患者标本及15例对照组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STAT3及SOCS3在鼻息肉组织中的分布及表达,运用ELISA法检测IL-6和IL-17A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检测RORγt的表达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息肉组的p-STAT3、IL-6、IL-17A以及RORγt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OCS3在鼻息肉组中的表达则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p-STAT3、RORγt及IL-17A与SOCS3呈负相关(p-STAT3/SOCS3:r=-0.545,P<0.01;RORγt/SOCS3:r=-0.627,P<0.05;IL-17A/SOCS3:r=-0.631,P<0.01),而p-STAT3与RORγt、IL-6、IL-17A呈正相关(p-STAT3/RORγt:r=0.594,P<0.001;p-STAT3/IL-6:r=0.632,P<0.001;p-STAT3/IL-17A:r=0.647,P<0.01)。结论 STAT3异常活化,以及SOCS3低表达所致抑制作用缺失可能是造成鼻息肉中Th17细胞过度活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P-STAT3 SOCS3 IL-6 IL-17A
原文传递
IL-35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军 陈力学 +2 位作者 沈晹 刘欢 黄江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7-250,255,共5页
目的:观察IL-35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表达与意义,完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资料及术中鼻息肉组织。主观症状采用视觉类比法(VAS)进行评分... 目的:观察IL-35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表达与意义,完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资料及术中鼻息肉组织。主观症状采用视觉类比法(VAS)进行评分;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结果采用Lanza-Kennedy评分;鼻窦CT采用Lund-Mackay评分,鼻息肉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IL-35 mRNA(EBI3 mRNA和IL-12A mRNA)的表达水平和ELISA方法检测息肉组织中IL-35及IL-17和IL-10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共收集51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临床资料及术中鼻息肉组织,其中男性30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3.3±15.1)岁,症状评分(5.5±1.7),鼻内镜评分(6.4±2.0),CT评分(11.7±3.8)。较正常鼻黏膜组织相比,鼻息肉组织中IL-35 mRNA和蛋白均呈低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7和IL-10蛋白呈高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5可能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病理机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5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 IL-10 IL-17
下载PDF
siRNA抑制HPV16E6基因对鼻咽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娜 张潜英 +2 位作者 陈鸿雁 余晓燕 叶琳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2263-2265,共3页
目的通过RNA干扰(RNA interfering,RNAi)技术干扰E6癌基因的表达,探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rngRNA,siRNA)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HNE-1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 vinus,HPV)16 E... 目的通过RNA干扰(RNA interfering,RNAi)技术干扰E6癌基因的表达,探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rngRNA,siRNA)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HNE-1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 vinus,HPV)16 E6基因设计合成4条siRNA,利用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转染鼻咽癌HNE-1细胞。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细胞E6 mRNA和蛋白变化,采用MTT检测转染后癌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PI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转染有效siRNA后,P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NE-1细胞E6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抑制率分别为66.3%、56.7%。MTT法检测显示,细胞的生长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发现凋亡率增加。结论siRNA可以有效干扰鼻咽癌HNE-1细胞内HPV16E6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HPV16E6 RNAI 凋亡 鼻咽癌
下载PDF
茶多酚对鼻咽癌HNE-1及HNE-1(200)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驰 陈鸿雁 +3 位作者 叶琳 沈娜 张潜英 余晓燕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2266-2267,共2页
目的研究天然有效成分茶多酚对鼻咽癌HNE-1及HNE-1(200)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本研究以鼻咽癌HNE-1细胞株和HNE-1(200)耐药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测定茶多酚对两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茶多酚对两组实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天然有效成分茶多酚对鼻咽癌HNE-1及HNE-1(200)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本研究以鼻咽癌HNE-1细胞株和HNE-1(200)耐药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测定茶多酚对两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茶多酚对两组实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这种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茶多酚对两种细胞株的抑制率没有显著差别。结论茶多酚对鼻咽癌耐药细胞株和非耐药细胞株均有相似而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这为茶多酚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多酚 HNE-1细胞株 MTT 鼻咽癌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9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晓强 胡国华 +2 位作者 康厚墉 柯霞 洪苏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37-1540,1543,共5页
目的检测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9(IL-19)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AR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9 mRNA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IL-19蛋白水平;以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 目的检测变应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9(IL-19)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AR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IL-19 mRNA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IL-19蛋白水平;以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及视觉模拟量表(VAS)对AR组的疾病严重程度予以评估;以重组IL-19或PBS分别对AR患者PBMC进行处理,流式细胞术检测干预后PBMC中的Th2细胞比率,qRT-PCR检测GATA结合蛋白3(GATA-3)的mRNA水平,ELISA检测IL-4的水平。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AR患者的IL-19水平显著增高,AR患者的RQLQ及VAS评分均显著增高,且与IL-19的水平呈正相关(rmRNA-RQLQ=0.673,rmRNA-VAS=0.619,r蛋白-RQLQ=0.669,r蛋白-VAS=0.662)。结论AR患者外周血IL-19水平升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9 变应性鼻炎 TH2细胞 疾病严重度
原文传递
主客观评估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鼻塞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玲 姚红兵 杨玉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主、客观评估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围手术期鼻塞处理的指导作用。方法对以鼻塞为主诉的CRS患者,因收治在医师组不同,而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两组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鼻阻力及鼻... 目的探讨术前主、客观评估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围手术期鼻塞处理的指导作用。方法对以鼻塞为主诉的CRS患者,因收治在医师组不同,而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两组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鼻阻力及鼻声反射对鼻塞进行主、客观评估,并行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评估鼻-鼻窦情况。实验组围手术期严格依据主、客观评估采取个体化处理,对照组仅依据术者的临床经验进行处理。术后6个月和1年随访。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鼻塞VAS评分、总鼻阻力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及1年,两组患者鼻塞VAS评分、总鼻阻力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1年分别与术前相比,各评分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两组患者疗效评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前鼻塞主、客观评估,不仅可用于CRS鼻塞症状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评估,两者综合应用并结合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可指导CRS围手术期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改善CRS患者鼻塞症状及提高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塞 鼻测量 声学 疼痛测定 围手术期医护 鼻阻力
下载PDF
CD36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军 蒋春茂 +1 位作者 吴启宗 黄江菊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0-585,共6页
目的炎症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炎症在CRSwNP的病理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此研究主要观察清道夫受体CD36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表达。方法使... 目的炎症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炎症在CRSwNP的病理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此研究主要观察清道夫受体CD36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表达。方法使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来自合计43例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或伴息肉患者的手术标本CD36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一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技术观察CD36表达与分布规律。结果我们的RT-PCR和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分析的结果表明,与正常鼻黏膜组织相比,鼻息肉标本中CD36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36弱表达于慢性鼻窦炎鼻黏膜组织,而鼻息肉组织中表达较强。CD36与血管内皮标记物CD31的双染荧光结果显示,CD36阳性的细胞与CD31的阳性共标。结论研究数据表明CD36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发生与发展过程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 炎症免疫 CD36
原文传递
白介素20在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晓强 胡国华 +1 位作者 康厚墉 洪苏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对白介素20(IL-20)及其受体IL-20R1/IL-20R2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鼻腔局部组织及血液中的表达进行研究,探讨白介素20在AR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采集AR患者及对照组共53例患者的鼻甲黏膜及血液,采用免疫组... 目的对白介素20(IL-20)及其受体IL-20R1/IL-20R2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鼻腔局部组织及血液中的表达进行研究,探讨白介素20在AR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采集AR患者及对照组共53例患者的鼻甲黏膜及血液,采用免疫组化及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组织内及血液中IL-20及其受体的表达,同时以ELISA方法检测局部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细胞纤连蛋白-1(fibronectin-1)的表达,HE染色法观察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同对照组相比,AR局部组织内IL-20及IL-20R1/IL-20R2阳性细胞数和血清中IL-20、IL-20R2的含量显著增高(P均<0.05),而血清中IL-20R1虽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TGF-β1与fibronectin-1的含量在AR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AR局部组织内的IL-20的表达呈正相关;AR患者局部组织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AR局部组织内的IL-20呈正相关。结论 IL-20在AR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且可能与其促进组织重塑及其对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聚集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0 变应性鼻炎 组织重塑 嗜酸性粒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