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骨超声进修医师的教学实践探索
1
作者 张勇 骆杰 +4 位作者 张奕 姜岚 马超豪 龚志琰 蒲大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5期162-165,共4页
继续教育是提高超声医师亚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肌骨超声发展迅速,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已成为临床多学科重要的影像学评估手段,但目前我国肌骨超声尚未得到普遍推广,很多基层医院的医师对肌骨超声一知半解。肌骨超声有自身... 继续教育是提高超声医师亚专业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肌骨超声发展迅速,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已成为临床多学科重要的影像学评估手段,但目前我国肌骨超声尚未得到普遍推广,很多基层医院的医师对肌骨超声一知半解。肌骨超声有自身的特殊性,集解剖、病理、临床及超声为一体,除对解剖结构进行诊断外,还涉及功能评估,因此教学难度大。进修学习是快速掌握肌骨超声的重要手段。文章结合多年肌骨进修医师的带教经验,将肌骨进修医师培训分4个阶段:相关理论知识学习、规范化操作学习、临床常见疾病学习和临床观摩及患者检查。文章分别总结了每一阶段的教学特点、侧重点和带教方法,兼顾基础知识、技能操作和临床思维培养,以更好地提升进修医师的继续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超声 进修医师 继续教育 医学教育 规范培训 教学特点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置管介入溶栓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吴晓安 唐晋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6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置管介入溶栓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超声引导下腘静...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置管介入溶栓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置管介入溶栓治疗)和对照组(30例,常规口服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置管介入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半年内下肢静脉血栓的再通率、再通疗效及远期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半年内下肢静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半年内再通疗效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置管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能够获得更好的静脉再通率及总体疗效,并改善远期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腘静脉 置管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超声影像组学评分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鉴别诊断甲状旁腺腺瘤与甲状旁腺增生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马可欣 杨雨薇 +1 位作者 吕发金 刘丽萍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10-216,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组学评分(RS)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鉴别诊断甲状旁腺腺瘤(PA)与甲状旁腺增生(P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33例(181个病灶),其中PA 66例(67个病灶),PH 67例(114个病灶),所有... 目的探讨超声影像组学评分(RS)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鉴别诊断甲状旁腺腺瘤(PA)与甲状旁腺增生(P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33例(181个病灶),其中PA 66例(67个病灶),PH 67例(114个病灶),所有病灶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26个病灶)和验证集(55个病灶),术前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基于灰阶超声图像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筛选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计算每个病灶的R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常规超声图像特征并构建常规超声模型,进一步构建基于RS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的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模型对PA与PH的鉴别诊断效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和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结果基于LASSO回归筛选出8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训练集中PA和PH的RS分别为(0.64±0.86)分、(-0.17±0.63)分;验证集中PA和PH的RS分别为(0.59±0.74)分、(-0.08±0.6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最大径、外周线状高回声和极性供支血管征均为鉴别PA与PH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3个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常规超声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诊断PA与PH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和0.750,常规超声模型的AUC分别为0.812和0.838,列线图模型的AUC分别为0.825和0.856;列线图模型的AUC均高于影像组学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校准曲线显示,影像组学模型和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均较高,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好。结论RS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能准确鉴别诊断PA与PH,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影像组学 甲状旁腺腺瘤 甲状旁腺增生 鉴别诊断 列线图
下载PDF
超声图像融合及导航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与进展
4
作者 蒲丹 廖锐 李茂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21-124,共4页
超声图像融合及导航技术是结合超声图像与其他影像图像的信息优势,用超声检查显示实时的病灶融合影像,从而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对病灶进行治疗。该技术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使病变的检出率与治疗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能更准确地评估疗效... 超声图像融合及导航技术是结合超声图像与其他影像图像的信息优势,用超声检查显示实时的病灶融合影像,从而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对病灶进行治疗。该技术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使病变的检出率与治疗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能更准确地评估疗效。本文对超声图像融合的相关技术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图像融合 导航技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放射学
下载PDF
浅谈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超声医学教学体会 被引量:7
5
作者 彭晓琼 刘丽萍 蒲大容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20期3175-3176,共2页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是现阶段中国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超声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全科医学理念,明确超声培训要求,精选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更好地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超声医学教学任务。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教学 教育 专业 再培训 全科医生 转岗培训
下载PDF
超声双重造影在不同部位胃癌术前T分期及Borrmann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李佳欣 孙婧 +4 位作者 尹江燕 程重庆 王田田 杨楠兰 贺雪梅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0期780-784,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双重造影在不同部位胃癌术前T分期及Borrmann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91例胃癌患者的术前超声双重造影检查资料,根据胃癌发生部位分为胃上、中、下部癌,应用超声双重造影对不同部位胃癌进行术前定位、T分期... 目的 探讨超声双重造影在不同部位胃癌术前T分期及Borrmann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91例胃癌患者的术前超声双重造影检查资料,根据胃癌发生部位分为胃上、中、下部癌,应用超声双重造影对不同部位胃癌进行术前定位、T分期,对进展期胃癌进行Borrmann分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双重造影术前定位胃癌的符合率为94.51%(86/91),术前诊断胃癌T分期的总体符合率为69.23%(63/91),术前诊断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的总体符合率为85.92%(61/71)。超声双重造影术前诊断胃下部癌T分期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5),诊断胃上部和胃中部癌T分期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均中等(Kappa=0.49、0.67);术前诊断胃上部和胃下部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0.92、0.78),诊断胃中部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中等(Kappa=0.68)。结论 超声双重造影对胃癌术前定位、诊断总体T分期和Borrmann分型的准确率均较高,在不同部位胃癌术前T分期和Borrmann分型诊断中存在差异,临床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此项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超声双重造影 胃肿瘤 肿瘤分期 BORRMANN分型
下载PDF
2种探头经肛直肠腔内超声在不同位置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7
作者 姚素 郁文英 +2 位作者 孙婧 尹江燕 贺雪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比较2种探头经肛直肠腔内超声(endorectal ultrasonography,ERUS)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应用价值及2种探头在不同位置直肠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21年9月440例直肠癌患者资料(直凸探头277... 目的:比较2种探头经肛直肠腔内超声(endorectal ultrasonography,ERUS)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应用价值及2种探头在不同位置直肠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21年9月440例直肠癌患者资料(直凸探头277例、环扫探头163例),筛选出术前行ERUS检查及有术后病检结果的患者共301例,然后将术前超声T分期(u T)与病理分期(参考美国癌症委员会AJCC第八版)结果进行对照,计算术前超声分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180例(直凸探头)直肠癌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经ERUS的T分期总准确度为73%,各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T1 97%;T2 91%;T3 79%;T4 79%。121例(环扫探头)直肠癌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比较,经ERUS的T分期总准确度为74%,各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T1 93%;T2 84%;T3 83%;T4 88%。不同位置2种探头直肠癌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直凸探头高位60%;中位75%;低位73%,环扫探头高位73%;中位75%;低位75%。结论:2种探头对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均有重要价值,对于不同位置直肠癌术前诊断,环扫探头的准确率稍高于直凸探头。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探头或联合使用2种探头,能提高术前分期的准确率,为临床医师治疗提供良好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腔内超声 直肠癌 术前T分期
原文传递
低强度聚焦超声对新生小鼠大脑皮层发育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8
作者 段杨楹 林森 +5 位作者 杨珂 姚欢 陈雪莹 朱慧 张亮 王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7-492,共6页
目的 观察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对新生小鼠大脑皮层发育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80只新生小鼠分为LIFU组(n=48)和假手术组(n=32)。对LIFU组小鼠以LIFU连续波辐照3天、每天5 min;将假手术组小鼠置入声场中,不施加声波。采用蛋... 目的 观察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对新生小鼠大脑皮层发育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将80只新生小鼠分为LIFU组(n=48)和假手术组(n=32)。对LIFU组小鼠以LIFU连续波辐照3天、每天5 min;将假手术组小鼠置入声场中,不施加声波。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皮层NFIX蛋白表达,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Fos、NFIX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以EdU染色观察皮层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LIFU辐照后1.0、1.5、2.0、2.5及3.0 h, LIFU组小鼠大脑皮层c-Fos表达数量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均<0.05),于1.5 h达峰,之后逐渐递减。辐照后1 h, LIFU组小鼠皮层NFIX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辐照后1、2、3 h及1个月,LIFU组小鼠皮层NFIX数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均<0.05)。辐照后1个月,LIFU组小鼠大脑皮层GFA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且细胞呈星形,从胞体发出大量长突起。辐照后16、24 h, LIFU组EdU阳性细胞数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多(P均<0.05),且增殖的EdU阳性细胞存在NFIX阳性细胞共表达。结论 LIFU可激活新生小鼠大脑皮层c-Fos表达,促进皮层中细胞增殖和GFAP星形胶质细胞增加,可能与NFIX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星形胶质细胞 大脑皮质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颈部淋巴结的定性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9
作者 彭晓琼 涂波 +2 位作者 刘丽萍 李茂萍 蒲大容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在颈部良、恶性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2例(129枚)颈部淋巴结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灰阶超声造影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组,比较两组淋巴结的纵横比、髓质是否偏心或消失、...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在颈部良、恶性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2例(129枚)颈部淋巴结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灰阶超声造影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组,比较两组淋巴结的纵横比、髓质是否偏心或消失、回声类型、血供分布、造影增强模式及造影剂分布均匀度等超声指标。结果良性组纵横比多大于或等于2,皮质和髓质均匀对称性增大,无微小钙化,血供分布多为门型和无血流型,造影多为淋巴门和髓质先增强,呈离心性充盈;恶性组纵横比多小于2,髓质偏心或消失,部分淋巴结实质呈高回声,伴有囊性变和微小钙化,血供以混合型和边缘型血流为主,造影多呈非淋巴门和髓质先增强模式。两组间上述超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淋巴门和髓质先增强模式诊断恶性淋巴结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最高,各项指标的阳性预测值也较高,但阴性预测值较低。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对颈部淋巴结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多个指标综合判断可以提高对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淋巴结 定性诊断
下载PDF
超声造影观察兔急性肾衰竭前后肾皮、髓质血流灌注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蒋智 黄晓玲 +2 位作者 杨红 张勇 张文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检测兔急性肾衰竭前后肾皮、髓质血流灌注变化中的应用。方法于家兔后腿肌注50%甘油(12~15ml/kg),建立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1天行肾脏灰阶CEUS检查,并对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检测兔急性肾衰竭前后肾皮、髓质血流灌注变化中的应用。方法于家兔后腿肌注50%甘油(12~15ml/kg),建立急性。肾衰竭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1天行肾脏灰阶CEUS检查,并对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TIC)进行分析,参数包括造影剂到达皮、髓质的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变化(A)、曲线下面积(Auc)及曲线上升支斜率(p)。结果造模前肾皮质A[(17.36±13.73)dB]和p[(5.38±2.08)dB/s]值均明显高于造模后A[(6.59±4.25)dB]和B[(1.58±1.41)dB/s]值(P〈0.05)。造模前肾皮质TTP[(2.46±1.76)s]和AUC[(329.31±171.70)dBs]值均明显低于造模后TTP[(5.93±4.80)s]和AUC[(722.28±354.14)dBs]值(P〈0.05)。肾皮质AT,肾髓质AT、A、TTP、AUC及8,血肌酐、尿素氮在兔肾衰竭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EUS与血肌酐、尿素氮相比可更早地反映急性肾衰竭后肾皮质血流灌注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肾衰竭 急性 血液灌注
下载PDF
兔急性肾衰竭时肾皮质血流灌注变化的超声造影与生化指标对照 被引量:6
11
作者 蒋智 黄晓玲 +2 位作者 杨红 涂波 刘丽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测兔急性肾衰竭(ARF)肾皮质血流灌注变化及其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关系。方法家兔后腿肌注50%甘油建立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前(T0)、造模后1、4、8、12天(T1、T4、T8、T12)共5个时间点行肾灰阶...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测兔急性肾衰竭(ARF)肾皮质血流灌注变化及其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关系。方法家兔后腿肌注50%甘油建立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前(T0)、造模后1、4、8、12天(T1、T4、T8、T12)共5个时间点行肾灰阶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肾皮质回声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包括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变化(A)、曲线上升支斜率(β),同时测各时间点SCr及BUN,分析其与超声造影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造模后曲线TTP、A和β在T1、T4、T8与造模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4、T8时间点各参数两两比较,差异不同。AT、TTP、A、β与血肌酐、尿素氮间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灰阶超声造影可较早反映ARF时肾皮质血流灌注的改变,但曲线各参数变化与SCr、BUN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超声检查 肾衰竭 急性 肌酐 尿素氮
下载PDF
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对兔VX2肝癌微血管的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康娟 吴小翎 +2 位作者 张勇 冉海涛 王志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探讨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DLLM)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UTMD)对兔VX2肝癌微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60只兔VX2肝癌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6组(n=10):单纯药物组(Doc组)、单纯载药微泡组(DLLM组)、药物+超声组(Doc+US组)、单纯微泡+... 目的探讨载多西紫杉醇脂质微泡(DLLM)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裂(UTMD)对兔VX2肝癌微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60只兔VX2肝癌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6组(n=10):单纯药物组(Doc组)、单纯载药微泡组(DLLM组)、药物+超声组(Doc+US组)、单纯微泡+超声组(PLM+US组)、载药微泡+超声组(DLLM+US组)及对照组,比较各组动物肿瘤组织的血管密度(MVD)、CD34及VEGF的表达。结果处理后DLLM+US组的CD34表达水平低于其他各组,MVD明显降低,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LLM+US组的VE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 DLLM联合UTMD能抑制兔VX2肝癌的微血管生成,从而抑制兔VX2肝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微泡 微血管 肝肿瘤
下载PDF
术中超声与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性病变切除术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红 陈妮 +4 位作者 黄晓玲 王婧 唐晋 石全红 詹彦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48-751,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术中超声与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性病变切除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对128例(132个病灶)术前诊断为颅内肿瘤的患者分别于骨瓣打开前后、病灶切除过程中、病灶切除后行术中超声及神经导航定位探查。结果在骨瓣打开后132个肿瘤病灶... 目的对比分析术中超声与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性病变切除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对128例(132个病灶)术前诊断为颅内肿瘤的患者分别于骨瓣打开前后、病灶切除过程中、病灶切除后行术中超声及神经导航定位探查。结果在骨瓣打开后132个肿瘤病灶的术中超声均准确定位,术中监测病灶残留程度几乎与病理及术后MR结果相符;神经导航在骨瓣打开前均能准确定位病灶,但骨瓣打开后定位病灶及术中监测病灶残留程度部分与病理及术后MR结果有偏差。在定位小病灶(≤1cm)及监测胶质瘤残留程度时术中超声较神经导航更为准确,而在定位大病灶(>1cm)及监测其他类型病灶切除时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神经导航可在骨瓣打开前准确定位病灶,但在骨瓣打开后术中超声定位更为精确,尤其在定位小病灶(≤1cm)及监测胶质瘤残留程度时术中超声较神经导航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神经导航 脑肿瘤
下载PDF
超声BI-RADS分类结合CEUS诊断乳腺可疑恶性肿块的价值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妮 黄晓玲 +2 位作者 李茂萍 杨红 孙婧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52-75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BI-RADS分类结合CEUS诊断乳腺可疑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术前对超声BI-RADS分类4类以上的66例患者(共计67个病灶)进行CEUS检查,术后均取得病理结果,比较超声BI-RADS分类、单纯CEUS、以及BI-RADS分类联合CEUS对乳腺可疑恶性... 目的探讨超声BI-RADS分类结合CEUS诊断乳腺可疑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术前对超声BI-RADS分类4类以上的66例患者(共计67个病灶)进行CEUS检查,术后均取得病理结果,比较超声BI-RADS分类、单纯CEUS、以及BI-RADS分类联合CEUS对乳腺可疑恶性肿块诊断价值。结果单纯CEUS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1.43%、53.13%、62.69%;超声BI-RADS分类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57%、56.25%、73.13%;BIRADS分类结合CEUS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57%、93.75%、91.04%。结论BI-RADS分类联合CEUS可以提高乳腺可疑恶性病灶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肿瘤 超声造影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5
作者 彭晓琼 苏新良 +2 位作者 蒲大容 涂波 刘丽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22-152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动态观察184个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CEUS灌注过程,分析CEUS各指标包括造影剂进入结节的快慢、方式、增强强度、达峰时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动态观察184个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CEUS灌注过程,分析CEUS各指标包括造影剂进入结节的快慢、方式、增强强度、达峰时间、造影剂分布是否均匀、边界是否清晰、有否周边环状增强以及结节内造影剂消退快慢。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增强模式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甲状腺良性结节多表现为同步等增强或高增强及周边环状增强;而恶性结节多表现为慢进快退、向心性、不均匀低增强,其中快退对于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最高(92.2%),向心性、慢进及低增强等造影指标的特异度均较高。结论:CEUS增强模式分析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造影剂慢进快退、向心性、不均匀低增强有助于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而环状增强有助于良性结节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甲状腺结节
下载PDF
链霉亲和素化载紫杉醇相变型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超声显影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航 黄晓玲 +2 位作者 过源 尚婷婷 王志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71-575,共5页
目的制备链霉亲和素化载紫杉醇相变型PLGA纳米粒(PTX-PLGA-SA/PFPs),并观察其体外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致相变后超声增强显影特性。方法采用单乳化法(O/W)制备载紫杉醇相变型PLGA纳米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紫杉醇包封率;碳二亚胺法连接... 目的制备链霉亲和素化载紫杉醇相变型PLGA纳米粒(PTX-PLGA-SA/PFPs),并观察其体外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致相变后超声增强显影特性。方法采用单乳化法(O/W)制备载紫杉醇相变型PLGA纳米粒,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紫杉醇包封率;碳二亚胺法连接链霉亲和素(SA),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二者连接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二者链接率;体外LIFU致相变观察超声增强显影情况。结果制备的纳米粒粒径为(322.2±85.6)nm,表面电位(-5.66±3.46)mV。紫杉醇的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71.56±6.51)%、(6.57±0.61)%,与链霉亲和素的连接率为(97.16±1.20)%。LIFU功率7.5 W作用3min时可明显增强该纳米粒在体外的B-mode及造影模式下的超声显影。结论成功制备了PTX-PLGA-SA/PFPs纳米粒,其紫杉醇包封率高、链霉亲和素连接率高,体外声致相变后可显著增强超声显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紫杉醇 液气相变 链霉亲和素
下载PDF
超声医学课程思政的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勇 蒲大容 +2 位作者 王冬 黄晓玲 骆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6期2456-2457,2464,共3页
课程思政是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即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本文根据超声医学课程特点,挖掘其课程思想政治元素,主要包括人文关怀精神、职业精神、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等,探素课程思政在超声医学教... 课程思政是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即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本文根据超声医学课程特点,挖掘其课程思想政治元素,主要包括人文关怀精神、职业精神、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等,探素课程思政在超声医学教学中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医学 课程思政 教学
下载PDF
二维超声TI-RADS分类联合超声造影在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8
作者 吴晓安 刘丽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419个结节)的二维超声及CEUS资料,观察甲状腺癌二维超声、CEUS征象,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q...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419个结节)的二维超声及CEUS资料,观察甲状腺癌二维超声、CEUS征象,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二维超声TI-RADS分类、CEUS单一及其联合检查甲状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419个甲状腺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恶性结节135个,其中乳头状癌126个。二维超声显示甲状腺恶性结节142个,表现出低回声119个,均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CEUS检出甲状腺恶性结节153个,其中不均匀低强化120个。TI-RADS分级联合CEUS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92.96%、93.08%、86.30%、96.70%,均显著高于TI-RADS分级的74.07%、85.21%、81.62%、70.42%、87.36%以及CEUS检查的85.19%、86.62%、86.16%、75.16%、92.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二维超声TI-RADS分类、CEUS单一检查相比,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甲状腺癌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
下载PDF
靶向癌胚抗原载药纳米超声造影剂体外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航 黄晓玲 +3 位作者 李攀 尚婷婷 朱蕾蕾 王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6-821,共6页
目的制备靶向癌胚抗原(CEA)载药相变型PLGA纳米粒(Ab-PTX-NPs),探讨该纳米粒的体外寻靶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效能。方法乳化溶剂挥发法联合碳二亚胺法制备靶向CEA载紫杉醇纳米粒(Ab-PTX-NPs),采用马尔文粒径分析仪检测其粒径大小。采用... 目的制备靶向癌胚抗原(CEA)载药相变型PLGA纳米粒(Ab-PTX-NPs),探讨该纳米粒的体外寻靶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效能。方法乳化溶剂挥发法联合碳二亚胺法制备靶向CEA载紫杉醇纳米粒(Ab-PTX-NPs),采用马尔文粒径分析仪检测其粒径大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紫杉醇包封率及载药量,恒温摇床透析法检测该纳米粒体外释药特征。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观察该纳米粒体外寻靶情况,CCK-8试剂检测卵巢癌细胞存活率。结果制备的Ab-PTX-NPs粒径为(397.70±99.95)nm,紫杉醇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67.26±4.15)%和(6.31±0.39)%。抗CEA单克隆抗体与纳米粒连接率为(92.74±5.75)%。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靶向组卵巢癌SKOV3细胞周围见较多造影剂黏附,流式细胞术测得靶向组细胞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CCK-8试剂法测得靶向组在24h时,细胞存活率高于纯药组(P<0.05),而低于无靶组(P<0.05),当48h时,靶向组与纯药组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制备靶向CEA载药相变型PLGA纳米粒,该纳米粒经低功率聚焦超声治疗仪(LIFU)致相变后可明显增强超声显影,且载药量高,释药快,靶向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紫杉醇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 被引量:16
20
作者 彭晓琼 苏新良 +3 位作者 蒲大容 刘丽萍 涂波 黄晓玲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7期488-490,共3页
目的比较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ML)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为PTML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结果 PTML病灶常规超声表现为3例呈弥漫型肿大,2例右叶增大显著,病灶呈低回声,伴有后方回声增强,未侵... 目的比较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ML)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为PTML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结果 PTML病灶常规超声表现为3例呈弥漫型肿大,2例右叶增大显著,病灶呈低回声,伴有后方回声增强,未侵及甲状腺包膜,未见钙化或液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丰富,可探及高速高阻动脉血流频谱;超声造影示病灶均呈整体均匀高增强。结论 PTML常规声像图、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均有一定特征性,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超声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淋巴瘤 原发性 桥本氏甲状腺炎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