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test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的7年动态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华丽 盛家琦 +2 位作者 黄文祥 余登高 郑行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31-437,共7页
目的调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中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产生率,并比较近年来我院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E-test法测定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感染灶分离的108株革兰阴性杆菌... 目的调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中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状况,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产生率,并比较近年来我院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E-test法测定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感染灶分离的108株革兰阴性杆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细菌产ESBLs的情况。结果亚胺培南对所有受试菌抗菌活性最高,耐药率为16.7%;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及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和ertapenem的耐药率为34.2%~49%;其它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60%~69.4%之间。筛选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的ESBLs产生菌24株,ESBLs检出率分别为44.4%和53%;亚胺培南对所有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产ESBL株均较敏感。新型青霉烯类抗菌药物ertapenem(MK-0826)对收集的108株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前下降,总耐药率为41.7%。七年资料相比,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由16.7%增至37%,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亦明显增高,由1998年的26.2%增高到2005年的49%,除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变化不大外,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化较大。结论亚胺培南对所分离的细菌均表现较高的敏感性,对ESBLs产生菌亦有较强的抗菌活性。7年来细菌对所检测药物的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E—test ESBL
下载PDF
国产注射用比阿培南人体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邓莉 黄文祥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17-720,共4页
目的建立人血浆比阿培南(biapenem)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HPLC)。研究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和多剂量注射国产比阿培南后的人体药动学。方法11名健康志愿者分别接受比阿培南注射液静脉滴注300mg单次和多次,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 目的建立人血浆比阿培南(biapenem)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HPLC)。研究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和多剂量注射国产比阿培南后的人体药动学。方法11名健康志愿者分别接受比阿培南注射液静脉滴注300mg单次和多次,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血浆中比阿培南浓度分别在0.5~10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及回收率均达到临床药动学研究的要求。受试者静注比阿培南单剂和多剂后体内过程均符合二房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6.64±3.32)和(17.01±3.92)mg/L;平均AUC(n-∞)(27.28±8.94)和(26.85±7.46)[mg/(L·h),平均血浆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17±0.69)和(0.85±0.14)h。结论国产注射用比阿培南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符合二房室模型特征;多次给药体内无蓄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阿培南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SDF-1/RUNX1融合蛋白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滴度测定
3
作者 罗红春 张红宾 +2 位作者 秦波 汪嘉莉 刘倩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00-1202,I0001,F0002,共5页
目的构建SDF-1/RUNX1融合蛋白腺病毒表达载体,并测定其滴度,为研究SDF-1/RUNX1融合蛋白介导的间充质干细胞对造血干细胞定向募集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全基因合成SDF-1-(GlySer)3-RUNX1片段,并在其两端添加限制性酶切位点XhoI及EcoRI,经... 目的构建SDF-1/RUNX1融合蛋白腺病毒表达载体,并测定其滴度,为研究SDF-1/RUNX1融合蛋白介导的间充质干细胞对造血干细胞定向募集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全基因合成SDF-1-(GlySer)3-RUNX1片段,并在其两端添加限制性酶切位点XhoI及EcoRI,经测序验证基因序列是否正确。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AD-SDF-1-(GlySer)3-RUNX1-IRES-GFP腺病毒载体,转染入293A细胞中进行包装,采用免疫法测定腺病毒滴度。结果全基因合成SDF-1-(GlySer)3-RUNX1片段经测序验证基因序列正确,长约3 000bp。将其连接至目的载体pIRES2-EGFP,构建出含有SDF-1-(GlySer)3-RUNX1基因序列的GFP共表达质粒编号为B。以B质粒为模板,扩增出带attB1和attB2位点的SDF-1-(GlySer)3-RUNX1-IRES-EGFP片段,长约4 300bp。采用BP重组系统将上述目的片段重组到载体pDONR221,构建出BP重组质粒C。再采用LR重组系统将目的序列重组到腺病毒载体pAD/CMV/v5-DEST上,构建出pAD-SDF-1-(GlySer)3-RUNX1-IRES-GFP腺病毒载体。经293细胞包装后,采用免疫法测定腺病毒滴度为1.03×1011 ifu/mL。结论成功构建出SDF-11/RUNX1融合蛋白腺病毒表达载体,且腺病毒滴度较高,有利于后续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RUNX1基因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盐酸安妥沙星片剂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剂随机、双盲、双模拟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春 袁哲 +1 位作者 黄文祥 刘成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6-318,I0002,共4页
目的评价盐酸安妥沙星片剂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选用4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予盐酸安妥沙星片剂和安慰剂,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片剂和... 目的评价盐酸安妥沙星片剂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选用4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予盐酸安妥沙星片剂和安慰剂,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片剂和安慰剂,每日服药2次,每次间隔12h,疗程均为7~14d。结果盐酸安妥沙星片剂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剂相比,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比较两组间无显著差别。结论盐酸安妥沙星片剂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安妥沙星片剂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剂 急性呼吸道感染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法 双模拟临床试验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消毒剂基因qacA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华丽 盛家琦 黄文祥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9-231,I0001,共4页
目的检测我院近年来临床分离的金葡菌耐消毒剂的qacA基因水平,为动态监测细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有效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提供对策。方法收集我科临床分离的金葡菌共252株,并经本实验室重新鉴定确认。参照美国CLSI/NCCLS标准,用6μg/m... 目的检测我院近年来临床分离的金葡菌耐消毒剂的qacA基因水平,为动态监测细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有效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提供对策。方法收集我科临床分离的金葡菌共252株,并经本实验室重新鉴定确认。参照美国CLSI/NCCLS标准,用6μg/ml苯唑西林和4%NaCl平板,筛选出耐苯唑西林金葡菌和对苯唑西林敏感的金葡菌。应用PCR基因扩增试验检测金葡菌中耐消毒剂的qacA基因水平。随机抽取一株MRSA阳性株进行基因测序,作qacA基因验证。作qacA基因阳性株的MIC检测,了解阳性株是否有耐药性的表达。结果共检测金葡菌252株,其中MRSA84株(带有qacA基因4株),MSSA168株(带有qacA基因1株)。MRSA阳性菌株对消毒剂的MIC值明显高于MSSA菌株。结论携带含有耐消毒剂基因qacA的金葡菌未在我院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消毒剂 qacA基因
下载PDF
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袁喆 杨春 +4 位作者 黄文祥 贾杰 钟良宝 刘振湘 陈文5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试验药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00m g,每日1次,疗程5~12d;对照药阿奇霉素每次500m g,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 目的评价国产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急性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试验药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00m g,每日1次,疗程5~12d;对照药阿奇霉素每次500m g,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5~12d。结果试验组、对照组的总体临床有效率与痊愈率分别为97.64%、79.53%与94.35%、67.74%;两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74%和96.05%;对革兰阴性菌的清除率试验组为96.08%,对照组为95.56%;对革兰阳性菌的清除率试验组为97.56%,对照组为100%,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对支原体的清除率试验组为93.33%,对照组为77.78%,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纸片药敏结果表明临床分离菌对多西环素敏感率与米诺环素、阿奇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MIC结果提示多西环素对多种需氧革兰阳性、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支原体也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7.83%与13.4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事件均以静脉刺激及消化道反应为多见,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治疗各种敏感菌所致的急性轻、中度呼吸道、泌尿道细菌及支原体感染均有很好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阿奇霉素 呼吸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
下载PDF
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袁喆 《传染病信息》 2006年第2期87-87,共1页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肝炎患者分为安络化纤丸治疗组(治疗组)和一般保肝治疗组(对照组),对比分析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肝炎患者分为安络化纤丸治疗组(治疗组)和一般保肝治疗组(对照组),对比分析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安络化纤丸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安络化纤丸 肝纤维化 治疗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或定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患者48例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卓超 李小青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分析ICU患者下呼吸道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常见因素,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定植、感染及其转归。方法将笔者单位ICU 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8例痰培养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长的患者进行定植或感染的初步诊断后,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ICU患者下呼吸道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常见因素,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定植、感染及其转归。方法将笔者单位ICU 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8例痰培养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长的患者进行定植或感染的初步诊断后,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在院内采取的各项措施、病情发展等,并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将敏感药物用于上述48例患者的治疗。结果 48例患者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者32例、定植者16例。气管插管时间较长、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时间较长、合并低蛋白血症、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较高(>15分者占87.5%)均与下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明显相关。与定植者相比,下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易发展为重症肺炎,伴发呼吸功能衰竭(感染者中有84.4%,定植者中有31.3%),且体外敏感的抗菌药物对其临床治疗效果欠佳。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对新型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高,分别为83.3%和75.0%;对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达80%左右。结论对ICU患者缩短气管插管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有利于防治下呼吸道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呼吸道感染 定植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 性健康情况Ⅱ评分
原文传递
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的毒力基因及血清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董一山 黄文祥 +2 位作者 罗涛 章成 吴利先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的5种常见毒力基因(psaA、pspA、nanA、ply、lytA)在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情况。方法以2006-2008年从临床分离133株肺炎链球菌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法对5种常见的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lytA、psaA、nard、pspA、ply这... 目的了解肺炎链球菌的5种常见毒力基因(psaA、pspA、nanA、ply、lytA)在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情况。方法以2006-2008年从临床分离133株肺炎链球菌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法对5种常见的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lytA、psaA、nard、pspA、ply这5种基因在133株菌中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4.7%、85.0%、84.2%、60.2%、82.7%;5种毒力基因在87株常见血清型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87.4%、89.7%、67.8%、86.2%。结论5种毒力基因在本地区肺炎链球菌中的阳性检测率均较高,在常见血清型菌株中的阳性检测率较其他血清型高。这5种基因是肺炎链球菌致病的主要毒力基因,可能作为新型肺炎蛋白疫苗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力基因 血清型 肺炎链球菌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肝衰竭的治疗及移植途径的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奉婷 朱卫民 +2 位作者 余泽波 周蓉 胡祥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290-1295,共6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及移植途径的优化。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移植治疗A、B组,每组12只,模型对照组和移植...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及移植途径的优化。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移植治疗A、B组,每组12只,模型对照组和移植治疗组大鼠均经腹腔注射50%CCl4橄榄油溶液,造模后24 h,模型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1 ml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和移植治疗A组均经尾静脉注射1 ml hUCMSCs悬液,移植治疗B组经肝叶注射0.3 ml hUCMSCs悬液。移植治疗后多时间点收集血清,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含量;移植治疗后1和2周,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人CK8、CK18和AFP基因水平;移植治疗后3 d、1和2周,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人CK18蛋白的表达。结果移植治疗后24、48 h,移植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ALB、TBil和ALT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移植治疗后1和2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移植治疗A和B组CK8、CK18和AFP基因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随造模时间的延长,基因水平也逐渐升高;移植治疗后3 d,大鼠肝脏组织中可检测到人CK18蛋白的表达,hUCMSCs在大鼠肝组织中诱导分化后,从汇管区向肝小叶中央迁移扩散;移植治疗A和B组的肝功能指标、移植细胞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UCMSCs能促进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的修复,同时自身能分化为具有肝细胞功能的类肝样细胞,经尾静脉注射移植与经肝叶注射移植疗效相似,前者更易于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肝衰竭 移植途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