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曾晓华 刘长安 +2 位作者 王亚旭 郭丹 李洋 《医学教育探索》 2010年第11期1471-1473,共3页
在普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比较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与传统教学法(LBL)的利弊,将137名临床见习生分为PBL组和LBL组两组教学,出科时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差异不明显,而PBL组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和平均总成绩均高于LBL组,且PBL教学明显增加... 在普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比较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与传统教学法(LBL)的利弊,将137名临床见习生分为PBL组和LBL组两组教学,出科时两组理论考试成绩差异不明显,而PBL组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和平均总成绩均高于LBL组,且PBL教学明显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普外科 临床见习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普通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朱鹏 张剑波 +1 位作者 王继见 刘长安 《医学教育探索》 2008年第11期1140-1142,共3页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自我学习为主,教师引导的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在普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中采用PBL教学法,探讨实施PBL教学法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医学教育 普通外科
下载PDF
拉氧头孢钠治疗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范盛浩 葛明建 +2 位作者 黄窍铭 黎力 赵晓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472-3473,3476,共3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拉氧头孢钠应用于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胸外科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0例,给予拉氧头孢钠1~2g/d,每天2次,疗程7~10d。观察其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50例患者的有效率为9... 目的观察和评价拉氧头孢钠应用于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胸外科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0例,给予拉氧头孢钠1~2g/d,每天2次,疗程7~10d。观察其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50例患者的有效率为92%,细菌清除率为91.6%,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拉氧头孢钠能有效而安全地治疗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氧头孢钠 手术后 肺部感染 疗效
下载PDF
近20年中、下段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十大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根五 《消化外科》 CSCD 2003年第6期381-384,共4页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外科治疗 进展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唐宇声 王继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239-241,共3页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指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为目的。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学科协作,对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予以优化,从而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指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为目的。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学科协作,对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予以优化,从而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康复。但是,该技术需多学科协作结合,在我国应用范围有待扩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技术 结直肠癌 护理科学 营养学科 麻醉科 住院时间
下载PDF
HIF-1α、MT、Slug和E-cadherin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龙方懿 印国兵 +5 位作者 刘智敏 杨俊艳 贾朝莉 刘小花 董超然 王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2-506,共5页
目的:探讨HIF-1α、MT、Slug和E-cadherin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术前未使用放疗、化疗及激素治疗的69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MT、Slug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CF-7... 目的:探讨HIF-1α、MT、Slug和E-cadherin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术前未使用放疗、化疗及激素治疗的69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MT、Slug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采用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中HIF-1α、MT、Slug和E-cadherin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在69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MT、Slug和E-cadherin的阳性率分别为71.01%、42.03%、43.48%和50.72%。HIF-1α、Slug和E-cad-herin的表达对于TNM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MT的表达对于TNM分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69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HIF-1α与MT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285,P<0.05),MT与Slug呈显著正相关(r=0.379,P<0.01),Slug与E-cadherin呈显著负相关(r=-0.422,P<0.01)。RT-PCR半定量结果显示:HIF-1α、MT、Slug和E-cadherinmRNA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中均有表达,但在恶性程度更高的MDA-MB-231细胞中HIF-1α、MT、Slug表达较高,而E-cadherin表达较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IF-1α、MT、Slug和E-c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可作为监测乳腺癌发展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IF-1Α MT SLUG E-CADHERIN
下载PDF
肋间臂神经切断术治疗腋臭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4
7
作者 印国兵 郭丹 +4 位作者 刘长安 吴诚义 杨露 范盛浩 林子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nerves,ICBN)切除治疗腋臭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关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5具成人尸体的50侧腋区进行解剖,观测腋窝被毛区的神经支配情况;另对合并腋臭的20例乳癌患者分两组进行切除或保留ICBN的手术,... 目的探讨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nerves,ICBN)切除治疗腋臭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关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5具成人尸体的50侧腋区进行解剖,观测腋窝被毛区的神经支配情况;另对合并腋臭的20例乳癌患者分两组进行切除或保留ICBN的手术,观察切除ICBN对腋臭的影响。结果 ICBN可分为缺如型(4%)、单干型(10%)、单干分支型(50%)、双干型(28%)及3干型(8%);95.83%的ICBN均参与腋窝被毛区的支配,其中,单干型全部分支进入腋窝被毛区,单干分支型及多干型者则由下支或下干支配腋窝被毛区,其上支、上干单独或与臂内侧皮神经汇合进入上臂内侧;34%的第3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可发支达腋窝被毛区。乳癌根治术中切除ICBN可消除腋臭,保留ICBN者腋臭无变化。结论切除ICBN或其上支、上干,从而消除腋窝被毛区汗腺的分泌以治疗腋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臭 肋间臂神经 切除
原文传递
乳腺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曾晓华 周洪伟 +1 位作者 余永康 刘长安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068-1069,共2页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 (MDR)基因产物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6 9例乳腺癌组织中MDR基因产物 (P gp、GST π、TOPOⅡ )。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以P gp和GST π表达为主 ,其表达率分别为88 4 1%和...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 (MDR)基因产物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6 9例乳腺癌组织中MDR基因产物 (P gp、GST π、TOPOⅡ )。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以P gp和GST π表达为主 ,其表达率分别为88 4 1%和 79 71% ,二者均明显高于TOPOⅡ表达率 5 7 97% (P <0 0 1) ;2种MDR基因产物共表达率为 33 33% ,3种MDR基因产物共表达率为 5 5 0 7% ,均明显高于单独表达率 11 5 9% (P <0 0 1) ;GST π和TOPOⅡ的表达均同时伴有P gp的表达 ,在P gp为阴性情况下 ,没有发现GST π和TOPOⅡ的单独表达和共表达现象。P gp和GST π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P gp和TOPOⅡ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5 ) ;GST π和TOPOⅡ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P gp、GST π、TOPOⅡ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对肿瘤耐药起重要作用 ,单基因和多基因协同作用 ,以多基因共表达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组织 多药耐药 P-糖蛋白 谷胱甘肽转移酶Π DNA拓扑异构酶Ⅱ
下载PDF
凋亡相关基因bcl-2、ba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建生 孙治君 于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2-705,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ba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乳腺组织、10例乳腺纤维瘤组织、40例青年乳腺癌组织、40例老年乳腺癌组织中bcl-2、bad基因的表达,并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ba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正常乳腺组织、10例乳腺纤维瘤组织、40例青年乳腺癌组织、40例老年乳腺癌组织中bcl-2、bad基因的表达,并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结果:bcl-2表达随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增加呈递减趋势(P<0.01),青年乳腺癌患者bcl-2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老年乳腺癌患者(P<0.05),bcl-2表达阳性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ER、PR表达呈正相关(P<0.05)。bad表达随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增加也呈递减趋势(P<0.05),青年乳腺癌患者bad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老年乳腺癌患者(P<0.05),bad表达阳性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ER、PR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bcl-2、bad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因子。检测乳腺癌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特别是联合检测bcl-2、bad以及ER、PR的表达水平,有助于个体化判断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CL-2基因 bad基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胃癌5年生存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田洪鹏 王继见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144,147,共4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胃癌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通过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Ovid检索系统、Google搜索引擎及手工检索有关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对照研究。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对入选研究的文献...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对胃癌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通过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Ovid检索系统、Google搜索引擎及手工检索有关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对照研究。按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对入选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2000~2007年共8项随机对照试验1 510例胃癌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组718例,直接手术组79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后手术与直接手术相比,死亡风险优势比(OR)值为0.67,95%可信区间为0.53~0.83,P=0.000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直接手术相比,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与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新辅助化疗 5年生存率 META分析
下载PDF
Pgp、MRP1和GST介导乳腺癌细胞对As_2O_3耐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印国兵 孙治君 +3 位作者 郭丹 杨露 林子晶 范胜浩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12-814,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对三氧化二砷(As2O3)是否耐药及其机制。方法以乳腺癌MCF-7/ADR和MCF-7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MTT还原法比较As2O3对二者细胞毒作用的差异,用SABC法测定细胞用药前后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的表达;用紫外...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对三氧化二砷(As2O3)是否耐药及其机制。方法以乳腺癌MCF-7/ADR和MCF-7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MTT还原法比较As2O3对二者细胞毒作用的差异,用SABC法测定细胞用药前后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的表达;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细胞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结果MCF-7/ADR和MCF-7细胞对As2O3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IC50值分别为12.8μmol/L、3.0μmol/L,表明MCF-7/ADR细胞对As2O3耐药;MCF-7/ADR细胞Pgp、MRP1和GST的表达用药前已明显强于MCF-7细胞,并在用药后呈过度共表达,而后者未出现此情况。结论Pgp、MRP1和GST的表达增强介导了乳腺癌MCF-7/ADR细胞对As2O3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药耐药
下载PDF
联合检测CEA、CA_(19-9)、CA_(50)对老年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浩 罗文军 吴晓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老年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对35例老年胆管癌患者和31例胆管良性疾病患者静脉血清中CEA、CA19-9和CA50进行测定。结果:诊断胆管癌血清CA19-9、CA50的敏感度较好,分别为80.0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老年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对35例老年胆管癌患者和31例胆管良性疾病患者静脉血清中CEA、CA19-9和CA50进行测定。结果:诊断胆管癌血清CA19-9、CA50的敏感度较好,分别为80.00%和91.48%;血清CEA的特异度最好,为87.10%;联合检测并联法优于串联法,敏感度保持在88.64%,准确度增加。结论: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对老年胆管癌的诊断具有协同作用,准确度增加,降低了漏诊率和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肿瘤标志物 CEA CA19-9 CA50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及对策(附4例报告)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先锋 刘作金 +2 位作者 李旭宏 周红伟 龚建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53-154,共2页
2002年1月-2004年5月,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173例,4例(2.3%)输尿管损伤。1例于术后8d,会阴引流管突然有大量淡黄色渗液流出,经静脉肾盂造影及逆行输尿管造影确诊为左侧输尿管下段离断伴尿漏,于术后2个月行膀胱代输尿管术;... 2002年1月-2004年5月,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173例,4例(2.3%)输尿管损伤。1例于术后8d,会阴引流管突然有大量淡黄色渗液流出,经静脉肾盂造影及逆行输尿管造影确诊为左侧输尿管下段离断伴尿漏,于术后2个月行膀胱代输尿管术;3例为术中即有淡黄色尿液流出而中转开腹,行输尿管修补术,并置内支架预防狭窄,均痊愈出院。术者经验不足,对输尿管的解剖关系不熟悉及操作视野不佳是造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输尿管损伤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 输尿管损伤
下载PDF
脂多糖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期肝脏NF-κB活性和ICAM-1/LFA-1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洋 朱继芳 +1 位作者 刘作金 龚建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84-888,共5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肝脏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活性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cule-1...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肝脏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活性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cule-1/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ngen-1,ICAM-1/LFA-1)分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原位肝移植组(OLT组)和原位肝移植+LPS预处理组(LPS组)。Sham组只开腹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OLT组和LPS组按两袖套法进行肝移植。Sham组于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后0、60、180min、OLT组和LPS组于门静脉血流恢复后0、60、180min分别测定各时相点肝组织NF-κB活性、ICAM-1/LFA-1分子表达及血清ALT、AST水平。结果:再灌注后0、60、180min,OLT组与LPS组的NF-κB活性、ICAM-1/LFA-1分子表达均高于Sham组(P<0.01);再灌注后0min,OLT组与LPS组的NF-κB活性、ICAM-1/LFA-1分子表达和ALT、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60、180min,OLT组的NF-κB活性,ICAM-1/LFA-1分子表达,ALT、AST水平均明显高于LPS组(P<0.01)。结论:大鼠肝移植再灌注期内毒素信号转导通路的NF-κB活性增强,上调ICAM-1/LFA-1分子表达对移植肝造成损害;脂多糖预处理可有效抑制大鼠肝移植I/R中肝脏NF-κB活性、下调ICAM-1/LFA-1分子表达,对大鼠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多糖 核因子-κB 细胞间粘附分子-1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和HER2的表达与双周ET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曾晓华 刘长安 +2 位作者 王继见 印国兵 郭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8-363,共6页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中的作用已经很明确,达到病理完全缓解者可提高生存率,因而,临床上能否找到可以预测新辅助化疗效果的指标显得日...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中的作用已经很明确,达到病理完全缓解者可提高生存率,因而,临床上能否找到可以预测新辅助化疗效果的指标显得日益重要。对于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一直存在争论,至今尚未统一。近年研究提示缩短化疗间期实施密集化疗将有希望进一步提高疗效,因此,本研究中采用表柔比星(EPI)加紫杉醇(PTX)双周ET联合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LABC,同时比较ER/PR、HER2表达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82例未经治疗的Ⅱb~Ⅲb期LABC患者入组双周ET联合新辅助化疗,其方案为EPI50mg/m^2,第1天,静脉注射;PTX175mg/m^2,第2天,静脉滴注3h,每2周重复1次,均接受3个周期化疗后评估,观察其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比较ER/PR和HER2表达与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肿瘤原发灶总有效率(RR)为85.4%,临床完全缓解(cCR)19.5%,部分缓解(PR)65.9%,病理完全缓解(pCR)12.2%。36.5%发生白细胞减少症(3-4级),3.7%出现白细胞减少性发热,心脏毒性较轻微,有4例(4.9%)发生心脏毒性(1级),1例发生心脏毒性(2级),末梢周围神经损害44.9%,主要为1~2级,所有患者完成了3个周期化疗后接受手术。ER、PR表达分别与pCR呈明显相关性(P=0.017,P=0.004),ER、PR阴性表达者pCR的概率明显大于阳性表达者。ER和PR双阴性者pCR的概率较ER和(或)PR阳性表达者有显著性增高(P=0.001)。HER2过表达者pCR率为27.3%,明显高于低表达者的6.7%(P=0.020)。结合分子亚型比较,三阴性组和HER2过表达组pCR明显高于LuminalA和LuminalB。获得pCR患者中,HER2过表达和无表达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反,在非pCR患者中,HER2过表达者DFS、OS却明显低于HER2无表达者。结论:双周ET联合方案在LABC的新辅助化疗中疗效显著,耐受性良好,ER、PR和HER状态能较好预测pCR,HER2过表达者提高了获得pCR患者的生存率,而未获得pCR的患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激素受体
下载PDF
RNA干扰-ds RNA介导的基因沉默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旭宏 龚建平 刘长安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91-293,共3页
关键词 RNA干扰 SIRNA 转录后基因沉默
下载PDF
重症胰腺炎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曾超 唐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332-233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营养支持治疗策略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5例SAP患者资料,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内营养(EN)加肠外营养(PN)组。观察两组在血清学指标...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营养支持治疗策略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自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5例SAP患者资料,分为全肠外营养(TPN)组和肠内营养(EN)加肠外营养(PN)组。观察两组在血清学指标、并发症、继发感染、死亡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外营养;在给予营养后总蛋白、清蛋白、血钙水平与营养支持前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在总蛋白、清蛋白、血钙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继发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和费用上PN加EN组均少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分阶段性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EN在SAP治疗中应尽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下载PDF
大肠腺瘤癌变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丹 张兴明 朱代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了解大肠腺瘤癌变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992~2002年我院接受纤维结肠镜检的大肠腺瘤患者630例,有明确病理诊断的腺瘤共849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大肠腺瘤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直肠腺瘤的癌变率最高,比较... 目的了解大肠腺瘤癌变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992~2002年我院接受纤维结肠镜检的大肠腺瘤患者630例,有明确病理诊断的腺瘤共849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大肠腺瘤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直肠腺瘤的癌变率最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大肠腺瘤患者好发年龄为50~79岁,随着年龄的增加腺瘤癌变率有增加的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大肠腺瘤的组织类型中管状腺瘤最多,癌变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管状腺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大肠腺瘤随着直径的增大变得易癌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大肠腺瘤具有多发性,多发性腺瘤患者较单发性腺瘤患者易发生腺瘤癌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大肠腺瘤癌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腺瘤大小,组织类型,患者年龄.结论 (1)〉70岁患者,多发性腺瘤患者易发生腺瘤癌变;(2)绒毛状腺瘤,直肠腺瘤,直径〉2cm腺瘤易癌变;(3)大肠腺瘤癌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腺瘤大小、组织类型、患者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腺瘤 癌变 结肠镜检术
下载PDF
20年来我院成人急性肠梗阻发病情况的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雄 刘长安 +2 位作者 高根五 周洪伟 余永康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 了解 2 0年来我院成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 将 1980~ 1999年我院住院手术的成人急性肠梗阻 5 6 6例 ,分为前 10年组 (A组 )和后 10年组 (B组 ) ,比较发病原因等情况 ,结果用t检验或 χ2 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 目的 了解 2 0年来我院成人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方法 将 1980~ 1999年我院住院手术的成人急性肠梗阻 5 6 6例 ,分为前 10年组 (A组 )和后 10年组 (B组 ) ,比较发病原因等情况 ,结果用t检验或 χ2 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1)主要病因为嵌顿性腹外疝 (44 .35 % )、肠粘连 (2 7.5 6 % )和结肠肿瘤 (15 .5 5 % ) ;嵌顿性腹外疝和结肠肿瘤患者年龄分布集中在 6 0~ 80岁 ,而肠粘连患者较分散 ;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 ,死亡率为 2 .12 %。 (2 )与A组比较 ,B组结肠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肠粘连发病率减少 ,手术前后病因诊断符合率提高 ,由结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一期吻合增多 (P <0 .0 5 )。结论 嵌顿性腹外疝、肠粘连和结肠肿瘤是引起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 ,主要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 ;后 10年结肠肿瘤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明显增多 ,手术前后病因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 ,结肠癌的手术方式一期吻合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梗阻 成人 发病
下载PDF
肋间臂神经与肋间臂神经综合征 被引量:17
20
作者 印国兵 吴诚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8-300,共3页
关键词 肋间臂神经综合征 乳腺癌 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