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生基层就业倾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邵如月 徐露 +2 位作者 刘虹 汪海骁 何坪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2142-2146,共5页
目前,医学生大多倾向到大中城市及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就业,而基层医疗机构如区县医院、社区、乡镇卫生院等普遍人才匮乏[1],基层卫生人员数量不足,素质总体偏低[2-3],这也是导致我国医疗资源出现城乡及区域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我... 目前,医学生大多倾向到大中城市及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就业,而基层医疗机构如区县医院、社区、乡镇卫生院等普遍人才匮乏[1],基层卫生人员数量不足,素质总体偏低[2-3],这也是导致我国医疗资源出现城乡及区域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长远健康发展[4]。针对这一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和措施,旨在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有效缓解医学生就业压力。我国三、五、八年制医学教育体系中,三年制医学专科教育培养的医学生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力军[5]。如何培养真正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医学专科毕业生,是高职高专医学生培养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对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生的基层就业倾向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生 高等专科学校 就业压力 医药 重庆 医疗卫生事业 基层医疗机构 基层卫生人员
下载PDF
《药理学》网络资源平台的设计与构建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晓颖 苏湲淇 +3 位作者 黄先云 蒋红艳 邓庆华 夏瀛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3194-3196,共3页
网络课程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的一种有效且实用的利用教学资源的载体形式。而优质的网络课程则依赖于先进的网络资源平台,它不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空间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同时,也能... 网络课程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的一种有效且实用的利用教学资源的载体形式。而优质的网络课程则依赖于先进的网络资源平台,它不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空间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同时,也能促进教师去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教学技术,收集与制作网络教学资料,实现以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教师导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资源 《药理学》 设计 教学资源 网络课程 学习资源 自主学习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网络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苏湲淇 刘晓颖 蒋红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440-1441,共2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方向,在药理学教学中,学生只有具备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去创造性地学习。本文探讨在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网络技术的意义以及如何应用网络技术去实现药理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 药理学教学 网络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技术 信息时代 网络技术 教育发展 教学改革 现代化
下载PDF
药理学教学中交互式教学法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苏湲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133-2134,共2页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也与药物化学、药剂学等密切相关,所以也是药学领域中的桥梁学科。药理学知识繁杂,学生普遍反应知识点太多,枯燥难记,教学效果不理想,从而丧失学习兴...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也与药物化学、药剂学等密切相关,所以也是药学领域中的桥梁学科。药理学知识繁杂,学生普遍反应知识点太多,枯燥难记,教学效果不理想,从而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产生消极情绪。目前教育改革日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人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教学 教学法 交互式 病理生理学 应用 教育改革 分子生物学 药理学知识
下载PDF
重庆市某医院近3年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苏湲淇 龙波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8期66-67,共2页
目的分析医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对医院2007年至2009年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降糖药的总销售金额和总用药频度逐年增长,临床主要选用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 目的分析医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对医院2007年至2009年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服降糖药的总销售金额和总用药频度逐年增长,临床主要选用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结论口服降糖药临床用药整体结构合理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降糖药 销售金额 应用分析 糖尿病
下载PDF
导入式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苏湲淇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1期151-152,共2页
改革药理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药理学教学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导入是指教师在开始新的教学内容前。运用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的方式。一个精心准备的精彩的导人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 改革药理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药理学教学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导入是指教师在开始新的教学内容前。运用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的方式。一个精心准备的精彩的导人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良好学习的前提,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入式教学法 药理学教学 学习活动 求知欲望 教学工作者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学习兴趣
下载PDF
重庆市某院2005~2007年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7
作者 蒋红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原文传递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
8
作者 蒋红艳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1期149-150,共2页
药理学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药学与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药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药理学涉及到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等多门药学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需要... 药理学是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药学与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药学理论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药理学涉及到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等多门药学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需要讲究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扬长避短。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药理学 药学理论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 临床医学 生物化学
下载PDF
小檗碱胃粘附微球的制备和体外性质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蒋红艳 张继芬 +2 位作者 江尚飞 兰作平 王双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制备小檗碱胃粘附微球并评价其药剂学性质。方法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小檗碱胃粘附微球,以微球的成球效果、载药量、包封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无水乙醇与液体石蜡体积比、Span 80浓度、小檗碱用量、乙基纤维素和卡波姆的总用量、乙基纤... 目的制备小檗碱胃粘附微球并评价其药剂学性质。方法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小檗碱胃粘附微球,以微球的成球效果、载药量、包封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无水乙醇与液体石蜡体积比、Span 80浓度、小檗碱用量、乙基纤维素和卡波姆的总用量、乙基纤维素和卡波姆的比例等5个因素,筛选最佳工艺条件,对其制备的微球进行表征,并对所制备的小檗碱胃粘附微球进行体外释放度评价。结果小檗碱胃粘附微球最佳处方为无水乙醇与液体石蜡体积比为1∶8,Span 80浓度为2%,小檗碱用量为800 mg,乙基纤维素和卡波姆的用量分别为500 mg,乙基纤维素和卡波姆的比例为1∶1;制备得到的3批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粒径、表面形态以及圆整度均符合质量检测要求;制备的小檗碱胃粘附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采用液中干燥法可将小檗碱制备成微球,制备的小檗碱胃粘附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微球 液中干燥法 制备工艺 体外评价
下载PDF
小檗碱胃黏附微球的体外释药及黏附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红艳 江尚飞 +3 位作者 张继芬 杨宗发 王双 许燕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7-400,共4页
目的制备小檗碱胃黏附微球,评价其体外释药及体内外黏附性能。方法以卡波姆为黏附材料,采用液中干燥法方法制备黏附微球,测定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以体外释药速率评价微球缓释效果,以滞留率为指标考察微球的黏附特性。结果 3批小檗碱... 目的制备小檗碱胃黏附微球,评价其体外释药及体内外黏附性能。方法以卡波姆为黏附材料,采用液中干燥法方法制备黏附微球,测定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以体外释药速率评价微球缓释效果,以滞留率为指标考察微球的黏附特性。结果 3批小檗碱胃黏附微球的平均粒径为(850±29)μm,平均载药量为19.0%(RSD=3.4%),平均包封率为83.1%(RSD=8.2%);制备的小檗碱胃黏附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小檗碱胃黏附微球组在离体大鼠及大鼠体内2 h后胃黏膜表面的黏附滞留率分别为(89.8±4.8)%和(75.0±7.1)%,明显高于对照组小檗碱微球的(75.8±5.2)%和(60.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卡波姆为材料制备的小檗碱胃黏附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和体内外黏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微球 体外释药 黏附性能
原文传递
苦参总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红艳 王贵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总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总碱对VSMC增殖的影响;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总蛋白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苦参总碱对VSM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该... 目的探讨苦参总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苦参总碱对VSMC增殖的影响;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细胞总蛋白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苦参总碱对VSM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苦参总碱可以使处于Go/G1期的VSMC百分比增高。结论苦参总碱是一种有效的抗VSMC增殖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总碱 平滑肌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26例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蒋红艳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19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检索1999—2008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期刊中相关文献84篇126例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ADR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略多于男性,但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检索1999—2008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期刊中相关文献84篇126例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ADR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略多于男性,但性别差异无显著性;首次注射给药ADR集中发生在用药后60min内;可累及机体多个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为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ADR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不良反应 分析
下载PDF
桂利嗪对兴奋毒致痴呆大鼠模型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湲淇 董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320-3322,共3页
目的研究桂利嗪(Cin)对兴奋毒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及其对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应用微量注射方法,将喹啉酸(QA)注入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建立大鼠AD学习记忆障碍模型,观察Cin对实验大鼠行为学、病理组... 目的研究桂利嗪(Cin)对兴奋毒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及其对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应用微量注射方法,将喹啉酸(QA)注入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建立大鼠AD学习记忆障碍模型,观察Cin对实验大鼠行为学、病理组织形态学和神经生化学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 Cin可降低模型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其寻找平台平均潜伏期及穿梭箱实验中回避潜伏期,并明显减轻其脑组织病理损伤;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模型大鼠海马中酪氨酸羟化酶(TH)、色氨酸羟化酶(TPH)的阳性细胞的数量,而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也有明显的增加。结论 Cin能通过增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来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利嗪 兴奋毒 单胺类递质
下载PDF
动态浊度法测定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细菌内毒素含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晓颖 范能全 《中国药业》 CAS 2008年第12期36-37,共2页
目的应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测定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方法通过干扰试验确定样品检测浓度,建立标准曲线并对样品进行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检测。结果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稀释至质量浓度为1mg/mL时,对鲎试剂检查无干扰作用... 目的应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测定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方法通过干扰试验确定样品检测浓度,建立标准曲线并对样品进行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检测。结果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稀释至质量浓度为1mg/mL时,对鲎试剂检查无干扰作用,细菌内毒素的回收率均在50%~200%范围内。结论用动态浊度法测定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细菌内毒素 动态浊度法
下载PDF
桂利嗪对喹啉酸致学习记忆障碍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影响
15
作者 苏湲淇 董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58-1660,共3页
目的:研究桂利嗪(Cinnarizine,Cin)对兴奋毒喹啉酸(Quinolinic acid,QA)损伤的谷氨酸(Glutaminergic,Glu)能神经系统是否有保护作用,并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应用微量注射方法,将喹啉酸注入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建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目的:研究桂利嗪(Cinnarizine,Cin)对兴奋毒喹啉酸(Quinolinic acid,QA)损伤的谷氨酸(Glutaminergic,Glu)能神经系统是否有保护作用,并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应用微量注射方法,将喹啉酸注入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建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探讨cin对QA损伤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结果:桂利嗪可降低QA损伤大鼠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其寻找平台平均潜伏期及穿梭箱实验中其回避潜伏期,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使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脑神经元病理改变减轻,并明显减轻其脑组织病理损伤;能明显增加QA损伤大鼠海马中Glu阳性神经元的数量。结论:桂利嗪能通过减轻Glu能神经系统的损伤来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记忆障碍 谷氨酸能神经元 喹啉酸 模型
下载PDF
喹啉酸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相关因素的探讨
16
作者 苏湲淇 董志 王羽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18期86-89,共4页
目的本课题旨在从神经生化、神经病理和行为学三方面,对喹啉酸损伤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微量注射方法,将喹啉酸注入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建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从行为学和病理形态学方面观察模型大鼠的改变。结... 目的本课题旨在从神经生化、神经病理和行为学三方面,对喹啉酸损伤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微量注射方法,将喹啉酸注入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建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从行为学和病理形态学方面观察模型大鼠的改变。结果QA损伤所致的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大鼠,其行为学和海马的组织病理学有显著改变,同时海马神经元中的TH、TPH、ChAT和Glu的阳性细胞数量减少,并且NA、DA和5-HT的含量也有所下降。提示该模型可能是通过损伤Glu能神经系统和胆碱能神经系统造成了大鼠学习记忆的障碍。另外,QA也可能通过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而影响大鼠学习记忆的能力。结论此动物模型可作为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探讨,也可用于AD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记忆障碍 兴奋毒 喹啉酸 模型
下载PDF
注射用阿莫西林及其制剂致62例不良反应分析
17
作者 蒋红艳 《山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1期75-76,78,共3页
探讨注射用阿莫西林及其制剂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检索2004-2014年10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期刊中有关注射用阿莫西林及其制剂致不良反应的文献37篇62例,并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注射用阿莫西林及其制剂致不良反... 探讨注射用阿莫西林及其制剂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检索2004-2014年10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医药期刊中有关注射用阿莫西林及其制剂致不良反应的文献37篇62例,并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注射用阿莫西林及其制剂致不良反应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及4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但与患者性别无显著关联。不良反应可累及机体多个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严重者出现泌尿系统反应。注射用阿莫西林及其制剂致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阿莫西林及其制剂 不良反应 分析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技术在药物吸收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淇 刘晓颖 甘小玲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2期63-64,共2页
目的介绍毛细管电泳(CE)技术在经皮吸收系统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将CE法的类型、基本原理以及在透皮吸收测定中的应用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势。结果CE具有高效、价廉等优点,适于普及。结论CE法以其经济、微型... 目的介绍毛细管电泳(CE)技术在经皮吸收系统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将CE法的类型、基本原理以及在透皮吸收测定中的应用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比较,分析其优势。结果CE具有高效、价廉等优点,适于普及。结论CE法以其经济、微型、高效的优势将在今后有更大的发展,逐渐成为常规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药物吸收 分析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药理学》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19
作者 苏湲淇 刘晓颖 +3 位作者 蒋红艳 夏瀛 邓庆华 顾群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32期3066-3068,共3页
目的:提高药理学教学水平。方法:针对高职高专的特点,采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模式对我校2010级部分药学专科学生(试验组)《药理学》的相关章节进行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和在线测试等方法对两组教... 目的:提高药理学教学水平。方法:针对高职高专的特点,采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模式对我校2010级部分药学专科学生(试验组)《药理学》的相关章节进行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和在线测试等方法对两组教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试验组学生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更愿意接受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模式。基于《药理学》网络资源的自主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加学生获得应用知识的机会,并能够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互学互教的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网络资源 自主学习 实践
原文传递
新癀片药效学及急性毒性实验 被引量:12
20
作者 蒋红艳 杨元娟 顾群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研究新癀片的镇痛抗炎作用,并观察新癀片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采用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热板法测定小鼠的痛阈,观察新癀片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观察新癀片的抗炎作... 目的研究新癀片的镇痛抗炎作用,并观察新癀片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采用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热板法测定小鼠的痛阈,观察新癀片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观察新癀片的抗炎作用。结果新癀片能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且无急性毒性反应。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新癀片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临床应用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癀片 镇痛 抗炎 毒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