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出体检管理子系统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应用
1
作者 刘启军 黄青徽 +3 位作者 黄丽莉 张华荣 龙江 郑义 《口岸卫生控制》 2014年第5期35-37,共3页
目的为了提高保健中心的管理水平,提升保健中心的服务质量,本着上门服务的原则,更好地体现中心的服务理念,设计开发《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外出体检管理子系统,一方面解决保健中心外出体检管理的规范性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 目的为了提高保健中心的管理水平,提升保健中心的服务质量,本着上门服务的原则,更好地体现中心的服务理念,设计开发《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外出体检管理子系统,一方面解决保健中心外出体检管理的规范性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客户舟车劳顿的烦恼。方法将中心生产服务器中的基本数据信息通过专用工具一键同步到外出体检服务器中,保证中心与外出体检在收费项目、体检项目上完全一致;工作完毕,将外出体检服务器上的生产数据一键导入到中心生产服务器中。结果工作人员通过该子系统正确、方便地将外出体检数据进行整理,保证了与中心工作的一致性,准确地将外出体检数据导入到中心生产服务器中。结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外出体检管理子系统,一方面解决客户舟车劳顿的烦恼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高保健中心内部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对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了保健中心体检规范管理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 外出体检 应用
下载PDF
浅谈加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妇科建设的必要性
2
作者 张朓 黄丽莉 +1 位作者 张华荣 黄青徽 《口岸卫生控制》 2014年第6期5-7,共3页
卫生保健是目前一个高频次词汇.它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一些地区及政府机关认为卫生保健对医疗前期的预警、预判和预防都有其积极作用,因而把卫生保健列为医保的范畴.防病于未患,旅行卫生保健目的是保护国际旅行者及本国公民的健康... 卫生保健是目前一个高频次词汇.它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一些地区及政府机关认为卫生保健对医疗前期的预警、预判和预防都有其积极作用,因而把卫生保健列为医保的范畴.防病于未患,旅行卫生保健目的是保护国际旅行者及本国公民的健康.经济高速发展、人员交流日益频繁,各个口岸往来人群逐日增多,带来了各种疾病传播的可能,造成公共卫生危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本着"让旅行更健康"的宗旨,对出入境人员进行体检、健康评估及咨询.除了保障出入境人员在旅行中的健康,还成为确保国门安全,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屏障.而执行这些职能的法定机构是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以下简称保健中心).保健中心依据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对出入境人员、口岸从业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预防接种、健康评估及旅行卫生保健咨询服务.相关机构的妇科设置和检查情况参差不齐,为更好地服务出入境人员,更加科学全面地评估其健康状况,有必要对妇科建设进行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妇科 出入境人员 口岸从业人员 国境卫生检疫法 健康评估 公共卫生危害 咨询服务
下载PDF
加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卫生检疫技术支撑建设探讨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华荣 文海燕 +1 位作者 冯翔宇 陈正明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加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卫生检疫技术支撑建设的依据、意义和可行性。方法综合分析《国际卫生条例》(200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国内形势和卫生检疫技术支撑历史沿革和现状,以及有关学术论文资料,并结合重庆... 目的探讨加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卫生检疫技术支撑建设的依据、意义和可行性。方法综合分析《国际卫生条例》(200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国内形势和卫生检疫技术支撑历史沿革和现状,以及有关学术论文资料,并结合重庆、广东和深圳的实际探索经验,提出建议。结果加强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卫生检疫技术支撑建设是有法律依据、有现实基础、有重大意义。结论卫生检疫技术支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意义重大的工程。涉及面广,各地区差异大,情况复杂。有关部门宜早日统一部署,有计划地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口岸安全,保护公众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卫生检疫 技术支撑 探讨
原文传递
新形势下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发展方向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 刘启军 +1 位作者 张华荣 郝玉通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35-136,151,共3页
国家质检总局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成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后,既要突出公益性和权威性,努力提高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又要发挥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的技术保障职能和服务社会的公共技术平台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认为在新形势下国际旅... 国家质检总局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成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后,既要突出公益性和权威性,努力提高技术实力和服务水平,又要发挥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的技术保障职能和服务社会的公共技术平台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认为在新形势下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应突出抓好战略定位、管理机制、用人机制、业务发展及分配机制等着力点,争取抓住历史机遇,求得事业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性 国际旅行 改革 发展
原文传递
重庆口岸2例输入性猴痘病例处置 被引量:1
5
作者 骆星丹 文海燕 +6 位作者 王董 彭彦卿 周岚 何传宇 周鑫 刘高峰 郝玉通 《口岸卫生控制》 2024年第2期36-39,共4页
目的 回顾重庆口岸两例输入性猴痘确诊病例的发病过程、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处置过程,为今后口岸猴痘等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论 对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的口咽拭子、鼻咽拭子和疱疹液等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 目的 回顾重庆口岸两例输入性猴痘确诊病例的发病过程、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处置过程,为今后口岸猴痘等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论 对病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的口咽拭子、鼻咽拭子和疱疹液等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方法对标本进行猴痘病毒核酸检测。结论 病例1于2022年9月3日在欧洲某国发生一次高风险男男性行为,9月9日出现上呼吸道症状,11日发现皮疹,9月14日回国后,主动向隔离点医生报告相关症状,其口咽拭子等样本均为猴痘病毒阳性,16日确诊为猴痘病例,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病例感染的猴痘病毒属西非系B.1分支;病例2于2023年9月9日从泰国入境,在重庆江北机场海关抽检样本检测中被发现,自述8月初有过发热史,8月12日大腿内侧出现斑丘疹,很快结痂痊愈,无其他临床症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为猴痘病例。结论 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结果,口岸仍存在猴痘病毒输入的风险,需加强口岸卫生检疫工作,防止猴痘病例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 重庆口岸 首例 输入感染
下载PDF
2021-2022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6
作者 彭彦卿 倪丹妮 +3 位作者 张倩 张朓 陈红梅 文海燕 《口岸非传统安全学刊》 2024年第2期56-59,共4页
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的感染情况,了解2021年至2022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学特征,为口岸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对2021-2022年重庆口岸出境和入境人员进行艾滋、梅毒、乙型肝炎、丙肝四种传染病的监测,对监测结果... 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的感染情况,了解2021年至2022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学特征,为口岸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对2021-2022年重庆口岸出境和入境人员进行艾滋、梅毒、乙型肝炎、丙肝四种传染病的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021-2022年在重庆口岸出境和入境人员共17169例,四种传染病共检出1018例,检出率为5.93%;其中艾滋病毒(HIV)抗体阳性17例,梅毒(TP)抗体阳性213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753例,丙肝病毒(HCV)抗体阳性35例。在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乙型肝炎和梅毒检出率最高,劳务人员数量占出入境人员的主要部分,且传染病检出率均占首位,因此需重点关注该部分人群的健康教育及传染病监测与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岸传染病 出入境人员 监测
下载PDF
2018-2022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群性传播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7
作者 张倩 彭彦卿 +1 位作者 周鑫 文海燕 《口岸卫生控制》 2024年第3期34-37,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2018—2022年出入境人群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为口岸性传播疾病的监督、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2018—2022年在重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开展健康体检的所有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抗体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的...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2018—2022年出入境人群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为口岸性传播疾病的监督、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2018—2022年在重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开展健康体检的所有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抗体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的监测,并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2年,重庆口岸共监测出入境人员53602人次。HIV阳性检出总数56例,检出率为0.1%;梅毒阳性检出总数623例,检出率为1.16%。各项职业中,劳务、国际交通员工、留学人员传染病阳性检出较多。年龄分布中,传染病阳性检出主要集中在20~60岁。结论重点关注劳务、国际交通员工、留学人员以及20~60岁人群的性病监测,实施有效的策略,开展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口岸 性传播疾病 出入境
下载PDF
关于提升国境口岸卫生监督智慧化建设的探索
8
作者 王欢 周冠邑 +5 位作者 于磊 梅欢 谭冠述 汤俊 李彦宣 田江山 《口岸卫生控制》 2024年第1期6-8,39,共4页
国境口岸卫生监督是海关卫生检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智慧卫生监督建设,推进口岸卫生监督智慧化,是持续巩固和提升口岸核心能力的有效手段,是落实“智慧化海关”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境口岸卫生监督主要存在执法标准化有待提高、现有... 国境口岸卫生监督是海关卫生检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智慧卫生监督建设,推进口岸卫生监督智慧化,是持续巩固和提升口岸核心能力的有效手段,是落实“智慧化海关”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境口岸卫生监督主要存在执法标准化有待提高、现有系统功能不足、自动化程度不够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够高、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和技术有待加强等问题,制约了海关在国境口岸开展卫生监督工作。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口岸卫生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执法标准化建设、优化完善当前系统不足、加强口岸卫生监督信息化管理、提升口岸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能力等智慧化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境口岸 卫生监督 智慧化海关 口岸核心能力
下载PDF
重庆三峡库区2012年乙脑病毒分离株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叶盛 文海燕 +3 位作者 喻臻 冯燕 陈爽 凌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2-627,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2012年重庆三峡库区蚊虫中分离乙脑病毒株PrM及E基因序列,揭示毒株的遗传特性。方法对新分离乙脑病毒的PrM及E基因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测序。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新... 目的通过分析2012年重庆三峡库区蚊虫中分离乙脑病毒株PrM及E基因序列,揭示毒株的遗传特性。方法对新分离乙脑病毒的PrM及E基因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测序。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新分离的8株乙脑病毒株均为基因I型,与我国其他省市的既往分离株进化关系较近;分离株与减毒活疫苗株SA14—14—2相比较,PrM区核苷酸同源性在85.1%~86.7%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5.1%~96.3%之间;E基因区核苷酸同源性在87.6%~87.8%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6.9%~97.1%之间。所有新分离株与疫苗株在E基因存在14个氨基酸差异位点。结论2012年8株重庆乙脑分离株为基因I型,在E基因区域与疫苗株相比有部分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脑病毒 序列分析 E基因 PrM基因
下载PDF
2009-2011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及梅毒与HIV/HCV/HBV合并感染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正明 文海燕 +4 位作者 郑义 张华荣 谢颖 蔡树燕 杨丽 《口岸卫生控制》 2013年第3期47-50,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及与梅毒、艾滋病病毒(HIV)、乙肝、丙肝共感染状况。方法对2009-2011年在重庆口岸出入境的人群开展HIV、梅毒、乙肝、丙肝检测,对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重庆口岸共监测出入...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群梅毒感染状况及与梅毒、艾滋病病毒(HIV)、乙肝、丙肝共感染状况。方法对2009-2011年在重庆口岸出入境的人群开展HIV、梅毒、乙肝、丙肝检测,对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2011年重庆口岸共监测出入境人员54100名,梅毒抗体阳性963例,检出率1.78%。合并感染情况为:963例梅毒阳性感染者中,乙肝合并感染91例;梅毒与HIV合并感染4例,占HIV感染总数的10%(HIV阳性40例);梅毒与丙肝合并感染10例;梅毒、乙肝、丙肝三种合并感染2例;梅毒、乙肝、HIV合并感染1例;总合并感染率0.20%。结论应加强我国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监测工作,尤其是劳务人员的监测,制定有效的防控对策,以防止梅毒通过国境口岸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感染 合并感染 出入境人员
下载PDF
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登革热认知和态度调查 被引量:5
11
作者 冯翔宇 雷红宇 +2 位作者 刘启军 黄青徽 沈艳秋 《口岸卫生控制》 2009年第4期30-33,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对登革热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取按日期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出入境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56例样本,34.3%的被调查者听说过"登革热",但仅有不足1%对涉及到登革热知识的四个问...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对登革热的认知和态度。方法采取按日期系统抽样方法抽取出入境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56例样本,34.3%的被调查者听说过"登革热",但仅有不足1%对涉及到登革热知识的四个问题全部回答正确,入境及有国际旅行经历者更能正确认知登革热;23%的被调查者认为登革热的情况严重,能正确认知登革热的人员越能识别严重的情况并担心自己被感染。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特别是首次出境人员登革热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使他们掌握准确的知识从而形成良好习惯。没有国际旅行经历的出境人员、劳务人员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认知态度出入境
下载PDF
重庆航空口岸两起群体性输入诺如病毒分子溯源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启军 骆星丹 +5 位作者 文海燕 王董 周岚 邓朝晖 彭彦卿 郝玉通 《口岸卫生控制》 2018年第6期31-33,36,共4页
目的通过对口岸聚集性输入性腹泻病例的快速检测、排查和病原基因序列分析,为病人的诊断、治疗和口岸突发疫情的处置提供依据,保障国境口岸的卫生安全。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肛拭子样本的核酸(RNA)提取、RT-PCR、凝胶电泳分析以... 目的通过对口岸聚集性输入性腹泻病例的快速检测、排查和病原基因序列分析,为病人的诊断、治疗和口岸突发疫情的处置提供依据,保障国境口岸的卫生安全。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肛拭子样本的核酸(RNA)提取、RT-PCR、凝胶电泳分析以及核酸序列测定,对造成群体腹泻的病原种类进行确认。结果样本中均检测到诺如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经序列分析为诺如病毒基因型属基因组Ⅰ(GⅠ)和II(GII)。结论通过核酸检测等技术手段,可快速确认传染病病原种类,为疫情控制、保障国境口岸的卫生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溯源
下载PDF
2018—2020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晓 陈红梅 +4 位作者 周冠邑 钟进 蒋福蓉 周华明 卢剑 《口岸卫生控制》 2022年第3期40-43,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群传染病感染情况,为开展传染病监测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20年在重庆口岸出入境的人群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HIV-Ab)、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HCV-Ab)检测,对结果...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群传染病感染情况,为开展传染病监测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20年在重庆口岸出入境的人群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HIV-Ab)、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HCV-Ab)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0年经重庆口岸出入境的人员共43443名,共检出各类传染病2439例,检出率5.63%;其中HBsAg阳性1881例,丙型肝炎抗体阳性70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450例,HIV抗体阳性38例。结论HBsAg阳性是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检出率最高的传染病,应重点加强出国务工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入境人员 传染病监测
下载PDF
2020-2022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雪梅 周鑫 +8 位作者 文海燕 骆星丹 王董 彭彦卿 周岚 张倩 何传宇 刘高峰 郝玉通 《口岸卫生控制》 2023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梅毒跨境传播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口岸2020年1月—2022年12月22819名出入境人员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目的了解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梅毒跨境传播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口岸2020年1月—2022年12月22819名出入境人员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初筛,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认。结果22819名出入境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者共179例,检出率0.78%,其中男性感染者159例,女性感染者20例;40~49岁和50~59岁年龄段为高发年龄,检出率分别为1.85%和1.90%;劳务人员检出率最高,为1.32%。结论应加强对性传播疾病的健康宣教,提高公众对梅毒的认知,普及防治知识,提高公民的防范意识和卫生水平,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梅毒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出入境人员 重庆
下载PDF
国际旅行卫生证书川渝通办服务模式初探
15
作者 张朓 陈红梅 +2 位作者 周冠邑 文海燕 李亮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前,全国海关保健中心所有业务数据均独立、封闭,出入境人员国际旅行卫生证书的办理模式为“体检/接种—等候结果—现场领取证书”,无法满足出入境人员便捷、高效、多元化的国际旅行健康服务的要求。川渝两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通过... 目前,全国海关保健中心所有业务数据均独立、封闭,出入境人员国际旅行卫生证书的办理模式为“体检/接种—等候结果—现场领取证书”,无法满足出入境人员便捷、高效、多元化的国际旅行健康服务的要求。川渝两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通过开发川渝证书通办应用客户端软件,为出入境人员提供川渝两地“一地体检,异地证书办理”的通办服务模式,是国内首次基于出入境人员证书办理便利服务及信息共享的探索,为保健中心国际旅行健康服务智慧化、口岸一体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城经济圈 国际旅行健康服务 跨区域通办
原文传递
重庆地区成人甲状腺疾病与尿碘水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红梅 胡晓 +2 位作者 周冠邑 钟进 钟雪 《口岸卫生控制》 2023年第2期49-53,共5页
目的分析尿碘水平与甲状腺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之间到我中心来体检的20~60岁成人648例,其中正常对照组347例,其余按病种分为3组,甲状腺结节组143例,桥本氏甲状腺炎组52例,甲状腺囊肿组106例,检测血清学甲功... 目的分析尿碘水平与甲状腺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之间到我中心来体检的20~60岁成人648例,其中正常对照组347例,其余按病种分为3组,甲状腺结节组143例,桥本氏甲状腺炎组52例,甲状腺囊肿组106例,检测血清学甲功7项、尿碘、甲状腺超声等,分析甲状腺疾病与尿碘水平等因素的关系。结果(1)甲状腺结节组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组的尿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状腺囊肿组的尿碘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的各个甲状腺疾病组中均有较高比例的低尿碘和高尿碘的情况存在。(2)不同年龄及性别在部分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有差异(P<0.05),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女性甲状腺结节及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检出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与女性的甲状腺囊肿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摄入过多或者过少可能与甲状腺结节或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发病有关,碘在甲状腺囊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应根据个体近期尿碘检测结果而不是根据病种来指导日常碘量的摄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也不断的增加,且女性在甲状腺结节及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检出率均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疾病 尿碘 碘营养水平
下载PDF
2021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及HBV分型检测分析
17
作者 文海燕 骆星丹 +6 位作者 王董 彭彦卿 周岚 周鑫 倪丹妮 杨怡丹 郝玉通 《口岸卫生控制》 2023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了解2021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和基因分型情况。方法采集2021年在重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监测的出入境人员血清样本,使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HBsAg检测,采用荧光PCR的方法对100份HBsAg阳性血清标本进行... 目的了解2021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和基因分型情况。方法采集2021年在重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监测的出入境人员血清样本,使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HBsAg检测,采用荧光PCR的方法对100份HBsAg阳性血清标本进行HBV基因检测和分型检测。结果2021年在重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监测的出入境人员11431名,其中HBsAg阳性485例;100例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B型47例,C型19例,D型2例,BCD以外的其他基因型3例,样本HBV DNA含量低于最低检测限29例。结论2021年重庆口岸出入境人员中HBV感染者以青壮年居多,职业以劳务为主;出境人员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应加强对劳务人员健康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入境人员 乙肝病毒 基因分型
下载PDF
动物莱姆病诊断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18
作者 于惊蛰 邱建桥 +2 位作者 周岚 方仁东 陈雪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莱姆病(Lyme disease)又名伯氏疏螺旋体病,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以蜱为传播媒介,由不同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lato)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流行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犬、猫、马、牛、鹿等多种... 莱姆病(Lyme disease)又名伯氏疏螺旋体病,是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以蜱为传播媒介,由不同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lato)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流行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犬、猫、马、牛、鹿等多种动物易感,人也是该病原菌的易感宿主。人患莱姆病时的主要症状为游走性红斑、关节炎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患病动物常表现的症状是蜱叮咬部位被毛脱落、发热、蹄叶炎、跛行等。莱姆病流行广泛,但是诊断较为困难并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为避免莱姆病对畜牧业以及宠物行业造成不利影响,亟需提高对莱姆病的关注。因此,本文对动物莱姆病及其诊断和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动物莱姆病的准确、快速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莱姆病 诊断与检测技术 防治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鑫 彭彦卿 +3 位作者 胡晓 张倩 周岚 文海燕 《口岸卫生控制》 2024年第3期45-48,62,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查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高压、高风险的医疗环境中,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问题尤为引人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医护人员普遍面临抑郁、焦虑等心理...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医护人员心理状况调查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高压、高风险的医疗环境中,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问题尤为引人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医护人员普遍面临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干预对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心理健康 综述
下载PDF
2022年“一带一路”部分口岸鼠类及其携带钩端螺旋体调查研究
20
作者 郭惠琳 潘娟 +6 位作者 张晓晨 赵志亮 王董 孙志文 田洁 张晓龙 宋悦谦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24年第4期245-250,共6页
目的了解“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口岸鼠类及其携带钩端螺旋体的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病原防控有效措施提供明确的传染病分布流行依据。方法2022年9月,在10个边境口岸采用夹日法、夹夜法、笼捕法捕鼠,采集鼠类脏器和血液样本,使用梯度PCR法检... 目的了解“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口岸鼠类及其携带钩端螺旋体的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病原防控有效措施提供明确的传染病分布流行依据。方法2022年9月,在10个边境口岸采用夹日法、夹夜法、笼捕法捕鼠,采集鼠类脏器和血液样本,使用梯度PCR法检测钩端螺旋体sec Y基因,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从10个口岸不同生境中共捕获鼠类356只,经形态学鉴定,共计2目5科15属20种;检测到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核酸阳性共计7例,阳性率为1.97%(7/356);同源性对比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北方口岸4例均为博氏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borgpetersenii,南方口岸3例均为问号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结论“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口岸鼠类种群构成和携带的钩端螺旋体基因型均不同,应加强口岸鼠类及其携带钩端螺旋体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口岸 鼠类 钩端螺旋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