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9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S与GIS技术在页岩气地质调查和井场选址中的应用:以重庆城口页岩气勘查区为例
1
作者 罗真富 谢洪斌 +3 位作者 谭德军 吴欣蔓 曾祥亮 蒲达成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3,共10页
为了在页岩气勘查工作中能够快速、准确、全面获取基础地质特征及地表条件较好的页岩气井场位置,提高勘查效率和减少勘查成本,本文以重庆城口页岩气勘查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开展了地质解译和井场选址。以资源三号和ETM+遥感数据为数... 为了在页岩气勘查工作中能够快速、准确、全面获取基础地质特征及地表条件较好的页岩气井场位置,提高勘查效率和减少勘查成本,本文以重庆城口页岩气勘查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开展了地质解译和井场选址。以资源三号和ETM+遥感数据为数据源,本次地质解译建立了33个地层单元和断裂构造的解译标志,在1∶5万地质图基础上补充和修正了50条地层界线和143条断裂构造,通过遥感分析,进一步获取了研究区地层和断裂构造特征。为了获取最佳井场位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解译获取的断层和地层也用于井场选址,进一步优化井场适宜性评价因子和分级指标,选取坡度、断层、道路、水系、地质灾害、生态保护红线、居住用地和冲积物作为适宜性评价因子,采取“一票否决”的方法和GIS叠加分析得到井场适宜地,综合考虑地层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确定最优井场位置。首次采用LocaSpaceViewer软件实现地表三维可视化和井场景观室内浏览,辅助技术人员开展后期工作,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通过野外调查验证,遥感地质解译成果和优选井场与实际情况一致。结果表明:在页岩气勘查工作中,利用RS和GIS技术有效获取的基础地质特征和优选井场可以为页岩气地质调查、资源评价、勘探开发及后期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遥感解译 GIS技术 井场选址 LocaSpaceViewer软件 三维可视化
下载PDF
地质矿产勘查找矿方法的深入研究及建议
2
作者 黄培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12期301-301,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大量的矿产被开采殆尽。如今;露头矿等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物质需要;只有向深层的隐伏矿进军。在本文中;对如何利用同位成矿原理找矿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一方面应加强对地质资料...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大量的矿产被开采殆尽。如今;露头矿等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物质需要;只有向深层的隐伏矿进军。在本文中;对如何利用同位成矿原理找矿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一方面应加强对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优先选择有利成矿的地区进行勘探;另一方面对于找矿信息也要做到充分的掌握;这样才能提高找矿效率。本文对如何利用物化技术来实现快速找矿的方法也做了简单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勘探技术 同位成矿原理找矿 物化探测技术
下载PDF
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与健康风险空间分异特征研究——以重庆市巫山县笃坪乡为例
3
作者 刘力 张传华 +3 位作者 王钟书 张凤太 邓炜 代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9-1107,共9页
【目的】探明长江上游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来源及生态风险状况,进行人体健康风险空间分析,有助于提出有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建议。【方法】以重庆市巫山县笃坪乡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深度0~20 cm)45件,基于主成分分析/绝对... 【目的】探明长江上游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来源及生态风险状况,进行人体健康风险空间分析,有助于提出有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建议。【方法】以重庆市巫山县笃坪乡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深度0~20 cm)45件,基于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分数(PCA/APCS)受体模型进行土壤重金属(Cd、Hg、Pb、As和Cr)来源定量分析,通过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利用地统计法进行人体健康风险空间分析,得出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风险管控建议。【结果】(1)研究区土壤Cd、Hg、Pb、As、Cr平均含量分别是重庆市土壤背景值的10.67、3.18、1.03、2.05、4.22倍,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异常;(2)土壤综合环境质量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点位占比分别为2.23%、44.44%和53.33%,主要影响因子为Cd和Cr,土壤以酸性为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土壤生态环境的风险较高;(3)土壤Cd含量主要受到农业活动和成土母质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58.55%和30.30%,土壤Hg和Cr含量主要受到成土母质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71.55%和75.41%,土壤As含量主要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贡献率为63.12%,土壤Pb含量主要受到道路交通的影响,贡献率为90.90%;(4)成人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HI>1的点位占比为6.67%,总体健康风险较低,高风险区集中在研究区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影响因子为Cr;农业活动与道路交通贡献率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结论】建议研究区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测,积极开展有机肥代替等化肥减量措施,推广使用电动农用车,减少由于农业活动对土壤重金属的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地统计法 来源解析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风险管控建议
下载PDF
基于MAPGIS的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被引量:9
4
作者 谭德军 李奇 向晓军 《中国煤炭地质》 2012年第1期64-68,共5页
以MapGIS为平台,二次开发实现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并建立了重庆市矿产地和勘查项目库。该系统利用GIS技术合理规划矿产资源勘查,信息化管理矿产开发项目,为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提供辅助决策。
关键词 地质矿产 勘查规划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MAPGIS二次开发
下载PDF
重庆市早三叠世嘉陵江组海相钾盐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5
作者 向宇 向晓军 +2 位作者 朱正杰 双燕 毛玲玲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35-836,共2页
长期以来,由于石油、天然气、富钾卤水矿、石膏、杂卤石和盐矿等资源的勘探开发,对重庆地区三叠系成盐条件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深入的认识,从蒸发岩的生成模式和成盐机理(蔡克勤等,1986;林耀庭,1994;1995;2003;2009;黄建国,1998... 长期以来,由于石油、天然气、富钾卤水矿、石膏、杂卤石和盐矿等资源的勘探开发,对重庆地区三叠系成盐条件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深入的认识,从蒸发岩的生成模式和成盐机理(蔡克勤等,1986;林耀庭,1994;1995;2003;2009;黄建国,1998;陈莉琼等,2010;李凌等,2012;)、古地理古环境(林耀庭等,2005;郭旭升,2010;李伟,2011;徐国盛等,2012a;2012b)、盐盆地的分布(黄东等,2013)、岩系剖面地球化学特征(胡作维等,2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组 四川盆地东部 多钙钾石膏 钾盐 钾石盐 海相 沉积相 古隆起 蒸发岩 矿石 杂卤石 钾矿物 早三叠世 三叠纪 康滇古陆 坳陷带 钾镁盐矿 重庆
下载PDF
浅析重庆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萌 郭维君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7年第20期119-120,共2页
重庆地区地质灾害多发,最为常见的就是滑坡类地质灾害。论文就发生在重庆区域地质灾害的特征分析谈起,为防治地质灾害的工作提出一些意见,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重庆地区 防治工作
下载PDF
省域单矿种矿产资源资产价格调整因子及区域系数的确定:以重庆市建筑石料用灰岩为例
7
作者 成玉姝 唐世林 +2 位作者 郑绪忠 何权 赵永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12,共8页
矿产资源资产价格是实现资源价值化、摸清矿产资源资产底数、推行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为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资产估算方法,解决重庆市清查统计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价格水平调整因子不全面、取值困难等问题,本文在梳理矿业权出让... 矿产资源资产价格是实现资源价值化、摸清矿产资源资产底数、推行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为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资产估算方法,解决重庆市清查统计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价格水平调整因子不全面、取值困难等问题,本文在梳理矿业权出让基准价和矿产资源资产清查价格影响因子的研究现状上,通过新增因子、深化因子和简化因子,立足重庆市三大分区实际,进一步提出矿产品价格、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经济发展、区域生态功能和矿产品供求关系等影响价格水平的六个调整因子。以重庆市建筑石料用灰岩为例,通过专家评判法得到各区域建筑石料用灰岩资产价格调整系数:主城都市区1.18、渝东北片区1.05、渝东南片区0.85,这为准确估算其经济价值奠定了基础。同时,本文提出的调整因子对重庆市其他矿种价格水平调整系数构建也有推广应用价值,为重庆市矿产资源资产经济价值估算提供了技术支撑,建立健全了所有者权益实现的矿产资源资产经济价值核算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资产 清查价格 调整因子 区域系数 价格水平
下载PDF
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现状、不足与对策研究
8
作者 耿小烬 唐霞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5期87-99,共13页
经过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重庆在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但相较于传统金融中心,在总量规模与功能结构上仍存在一定差距。通过构建金融集聚辐射分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重庆经济发展是支撑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因素。然而,... 经过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重庆在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但相较于传统金融中心,在总量规模与功能结构上仍存在一定差距。通过构建金融集聚辐射分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重庆经济发展是支撑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因素。然而,要素交易市场和规模经济对重庆金融集聚的推动作用尚不明显,且区域集聚辐射能力仍有待加强。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以推进重庆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一是进一步强化重庆经济发展的基础,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二是积极探索并形成与时俱进的金融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三是争取建设更高规格、更具影响力的金融交易市场,以提升金融集聚效应和区域辐射能力;四是加强跨区域的金融服务和监管合作,确保金融中心的稳健运行,并使其真正成为具有区域资源调节作用的金融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西部金融中心 金融集聚 金融辐射分析 金融市场
下载PDF
重庆市砂石矿产品价格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成俊 龙士清 +3 位作者 陈子微 黄培培 刘成均 陈凤英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91-93,96,共4页
近年来砂石供需矛盾突出、价格持续上涨,已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重庆市矿山的砂石出厂价进行定性和定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定性指标上,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地理交通、供需关系、经济和政策等因素影响砂... 近年来砂石供需矛盾突出、价格持续上涨,已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重庆市矿山的砂石出厂价进行定性和定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定性指标上,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地理交通、供需关系、经济和政策等因素影响砂石的价格,在定量指标上,砂石价格与采掘价格指数、混凝土消耗量呈正相关,与矿山自产量和区县内销售量呈负相关,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模拟值和实际值吻合度较好,可为砂石价格监测预警和矿业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石价格 定性和定量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 重庆市
下载PDF
重庆綦江打通区块煤层气地质条件及控气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东鑫 张华莲 +1 位作者 王晋 张跃磊 《中国煤炭地质》 2018年第7期25-27,83,共4页
为揭示打通区块煤层气基本地质特征及主要控气因素,基于区内煤田钻孔、煤层气钻井取得的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和实验测试数据,对煤储层煤岩煤质、渗透率、含气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块煤层气具有"一多一薄、两高低"特征... 为揭示打通区块煤层气基本地质特征及主要控气因素,基于区内煤田钻孔、煤层气钻井取得的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和实验测试数据,对煤储层煤岩煤质、渗透率、含气性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块煤层气具有"一多一薄、两高低"特征,即煤层层数多、厚度薄、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变质程度高、含气量高等,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区内煤层气富集主要受沉积、构造作用和水动力条件耦合作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通区块 煤层气 控气因素
下载PDF
西南丘陵山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研究
11
作者 司洪涛 朱冬雪 +7 位作者 严有龙 刘江 马建忠 李鑫 钟小华 彭小东 王科 王琛 《绿色矿冶》 2024年第5期75-80,共6页
西南丘陵山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诱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威胁矿山企业生产安全,导致人民生产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地区经济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本文介绍了西南丘陵山区典型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从监测对象与方法、政策、制度与技术手段等... 西南丘陵山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诱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威胁矿山企业生产安全,导致人民生产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地区经济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本文介绍了西南丘陵山区典型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从监测对象与方法、政策、制度与技术手段等方面分析了西南丘陵山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总体目标与体系框架,提出了监测体系构建实施路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可为西南丘陵山区矿山企业系统化监测、矿山安全生产动态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丘陵山区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监测体系 地质安全 地下水 绿色发展
下载PDF
基于碳增汇的国土空间优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12
作者 李妍均 王钟书 +1 位作者 黄艳 李晓慧 《生态与资源》 2024年第8期0001-0003,共3页
文章以重庆市为例,选取多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在明确其2000—2020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分析碳储量及其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提出面向碳增汇引导土地利用优化措施。研究表明:(1)2000—2020年重庆市总碳储量呈现逐... 文章以重庆市为例,选取多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在明确其2000—2020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分析碳储量及其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并提出面向碳增汇引导土地利用优化措施。研究表明:(1)2000—2020年重庆市总碳储量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其中林地碳储量最多,占63%,其次为耕地碳储量,占35%,耕地也是碳储量唯一降低的地类;(2)在“林地—耕地—建设用地”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碳储量呈现减少趋势;(3)构建“数量约束—空间优化—用途管制”的碳增汇国土空间优化路径,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外延式扩张规模,引导土地利用类型最适宜布局,优化生态红线范围,助力碳储量引导国土空间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建设用地 碳增汇 InVEST模型
下载PDF
大型露天矿区生态修复植被碳储量研究——以重庆铜锣山为例
13
作者 刘江 严有龙 +8 位作者 马磊 李成 应凌霄 朱冬雪 王琛 余西游 王科 司洪涛 钟小华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6期754-761,共8页
大型露天矿区生态修复通过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等系列工程往往有助于重构区域碳库,特别是植被碳库,但现阶段针对不同生态修复模式的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研究尚存在不足。以重庆市渝北区铜锣山国家矿山公园原损毁矿坑为... 大型露天矿区生态修复通过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与生态恢复等系列工程往往有助于重构区域碳库,特别是植被碳库,但现阶段针对不同生态修复模式的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研究尚存在不足。以重庆市渝北区铜锣山国家矿山公园原损毁矿坑为例,基于GF-6 PMS卫星影像与地面实测数据,通过多种回归模型模拟构建大型露天矿区生态修复植被碳汇模型,对矿区植被生物量与碳储量进行估算,探讨不同修复模式与修复年限的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F-6 PMS卫星影像提取植被指数,结合野外实地采样数据可以完成大型露天矿区植被地上碳储量的估算,而且基于归一化绿波波段差值植被指数(GNDVI)构建的二次方程模型相关性较好;铜锣山矿区植被平均碳密度为1.84 t C/hm^(2),植被碳储量为408.68 t C,且不同修复模式与修复年限的植被碳储量存在差异,工程修复、自然恢复与关闭未治理矿区的植被平均碳密度分别为2.54、2.09、0.88 t C/hm^(2),工程修复完成1~3年的矿区植被平均碳密度分别为2.75、2.45、2.38 t C/hm^(2),说明工程修复可增加植被固碳效益;不同矿坑类型与修复模式对植被平均碳密度的影响显著,且矿坑类型、修复模式、修复年限均与植被平均碳密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建立的模型具有一定可靠性,可辅助大尺度植被碳平衡以及评价工作,对于推动中国自主高分卫星数据在生态修复领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生态修复 植被地上生物量 植被碳储量 西南山地丘陵区
下载PDF
生物炭吸附除磷机理及再生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肖洋 綦久芳 +2 位作者 雷晓玲 王泉峰 马子龙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0-2049,共10页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因此,从水中去除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吸附法因其成熟性和灵活性在众多磷酸盐去除方法中脱颖而出,在众多吸附剂中,生物炭因其稳定性和低廉的制备成本备受关注。然而,天然生... 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因此,从水中去除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吸附法因其成熟性和灵活性在众多磷酸盐去除方法中脱颖而出,在众多吸附剂中,生物炭因其稳定性和低廉的制备成本备受关注。然而,天然生物炭吸附能力较差,在复杂的吸附环境中难有良好的表现,因此需要改性以提高其吸附性能。改性生物炭具备高效的吸附性能和低廉的制备成本等优势,已成为去除水中磷酸盐的重要手段之一。生物炭可以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改性方式以提升生物炭的吸附性能。然而,单一的改性方式往往难以对生物炭的性能提升提供重要。综述了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吸附机理和再生应用,探讨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及未来研究方向,为水体磷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物炭 除磷 吸附性能 吸附机理 再生应用
下载PDF
充填裂隙煤岩变形局部化及微裂纹扩展过程研究
15
作者 雷瑞德 邹旭 +3 位作者 胡超 李俊 黄凌 周林森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9,166,共11页
为探究矿物非均质性对充填裂隙煤岩变形局部化及微裂纹扩展演化规律的影响,构建基于矿物组分离散元细观数值模型,从细观尺度上揭示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宏观变形破裂,并基于测量圆方法对裂隙煤岩应力场及裂纹周围位移矢量场的局部化特征进... 为探究矿物非均质性对充填裂隙煤岩变形局部化及微裂纹扩展演化规律的影响,构建基于矿物组分离散元细观数值模型,从细观尺度上揭示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宏观变形破裂,并基于测量圆方法对裂隙煤岩应力场及裂纹周围位移矢量场的局部化特征进行反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裂隙倾角下,随着岩桥角度增大,裂隙煤岩峰值强度呈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对应的裂纹贯通模式由近似平行于轴向张拉混合破坏的间接贯通向斜剪拉伸破坏的直接贯通转变,微观拉伸和剪切裂纹的萌生应力水平与裂隙倾角成正相关,压剪裂纹萌生起裂时间较拉伸裂纹和拉-剪混合裂纹晚。另外,含充填裂隙煤岩周围的压缩局部化区域较非充填工况大,相反,拉伸局部化区域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煤岩 非均质性 矿物颗粒模型 变形局部化 裂纹扩展
下载PDF
基于WebGIS技术的重庆市国家水土保持图斑精细化监管系统设计与应用
16
作者 宫春明 王星 蒋盛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重庆市国家水土保持图斑精细化监管系统是基于WebGIS技术,采用B/S分布式架构模式构建的一个多源数据融合的过程可视化监管平台,可实现现场监管数据的实时上传与多源数据的前端展示。将系统应用于重庆市潼南区2022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 重庆市国家水土保持图斑精细化监管系统是基于WebGIS技术,采用B/S分布式架构模式构建的一个多源数据融合的过程可视化监管平台,可实现现场监管数据的实时上传与多源数据的前端展示。将系统应用于重庆市潼南区2022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集灵项目区,从总体措施完成进度、措施实施误差、多源数据系统展示方面对系统监测成果进行了展示。应用结果表明:通过监管系统图层叠加、空间分析功能,可核算项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施工进度及施工误差,并据此调整施工计划;通过监管系统,可实现室内虚拟现场监管,为监管人员提供身临其境的施工现场体验;通过WebGIS技术整合多源数据,可实现多源数据与地理信息的有效融合,提高整体监管效能及监管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可视化监管 WEBGIS技术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 重庆市
下载PDF
单轴压缩下不同岩桥角度裂隙砂岩能量演化规律研究
17
作者 雷瑞德 邹旭 +3 位作者 贺培 胡超 周林森 何宇 《内江科技》 2025年第1期75-76,33,共3页
为探究岩桥倾角对裂隙砂岩破断能量演化规律的影响,分析裂隙砂岩变形破坏过程中的总能量U、弹性应变能Ue及耗散能U d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随岩桥倾角的增大,试样的起裂、损伤、峰值应力均呈现出先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趋势;岩体的弹性应变能... 为探究岩桥倾角对裂隙砂岩破断能量演化规律的影响,分析裂隙砂岩变形破坏过程中的总能量U、弹性应变能Ue及耗散能U d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随岩桥倾角的增大,试样的起裂、损伤、峰值应力均呈现出先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趋势;岩体的弹性应变能U e及耗散能U d变化曲线存在突变现象,并引入岩样弹性能耗比K,揭示了K的突变性可反映岩石失稳破坏及释放能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砂岩 变形破坏过程 弹性应变能 岩桥倾角 单轴压缩 突变现象 耗散能 突变性
下载PDF
浅谈新媒体时代重庆国家地质公园的科普创新研究
18
作者 谭德军 刘满乾 +1 位作者 王勇 任世聪 《地理科学研究》 2020年第4期238-243,共6页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来临。2016年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来临。2016年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科学普及,成为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创新发展的重大任务。国家地质公园是具有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探索地学科普方式创新,结合新媒体技术可以更好的保护地质遗迹和普及地学文化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 地质公园 科普 创新
下载PDF
中国锶矿产业形势及发展建议
19
作者 成俊 刘波 +7 位作者 栾进华 张瑞刚 黄培培 陈子微 范国红 刘成均 曾力 杨诗琦 《自然资源情报》 2025年第2期52-57,共6页
锶矿作为一种关键矿产,应用广泛,全球仅西班牙、伊朗、墨西哥和中国等少数国家生产,近10年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我国锶矿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矿石品位低、产量供应不足,目前仅重庆地区在开发利用。国内锶盐企业年产能超过30万吨,但产品... 锶矿作为一种关键矿产,应用广泛,全球仅西班牙、伊朗、墨西哥和中国等少数国家生产,近10年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我国锶矿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矿石品位低、产量供应不足,目前仅重庆地区在开发利用。国内锶盐企业年产能超过30万吨,但产品以工业级碳酸锶为主,附加值低、盈利空间小。本文通过分析全球锶矿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情况,梳理锶产品的用途,对我国锶产业的供应能力、产销情况、进出口贸易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提高矿石采选、优化产品结构、拓展新兴产业等建议,为加强我国锶资源供应保障、壮大产业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矿 开发利用 产业发展 资源保障
下载PDF
新形势下地质矿产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分析
20
作者 孙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2年第12期70-72,共3页
新形势下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个领域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着重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方法,在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同时,保证实际落实的经济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性和高效性。近年来,我国地质矿产行业迅猛发展,地质矿产... 新形势下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个领域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着重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方法,在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同时,保证实际落实的经济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性和高效性。近年来,我国地质矿产行业迅猛发展,地质矿产企业数量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部分企业在实际落实经济管理创新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处理。这就要在总结产生各项问题的原因之后,结合新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进行分析,采取多元化措施,提升经济管理创新效果,保证地质矿产企业开展的经济管理工作符合新形势要求。本文从企业经济管理的内涵入手,结合新形势下地质矿产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展开阐述,针对如何提高经济管理创新效果进行全面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地质矿产企业 经济管理 创新性 信息化平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