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系统可靠性理论与工程实践中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上)
1
作者 张根宝 赵钦志 罗天洪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2024年第1期23-32,63,共11页
针对目前机械系统可靠性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全新的视角出发对机电产品中机械系统的可靠性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并给出一些新的概念,目的是促进我国机电产品中机械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讨论了关... 针对目前机械系统可靠性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全新的视角出发对机电产品中机械系统的可靠性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并给出一些新的概念,目的是促进我国机电产品中机械系统可靠性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讨论了关于机械系统可靠性的几个相关概念,包括:站在用户的角度对机械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重新定义;提出“当量故障次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给出考虑了故障严酷度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S)的可靠度计算新方法;讨论了有助于消解“乘积负效应”的可靠性分配和预计方法;接着讨论了关于机械系统故障的几个相关概念,包括:提出一种适合机械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故障新定义,提出性能故障是机械产品系统重要故障模式的新观点,从机械系统运动的角度出发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机械系统所有可能的故障模式(全故障模式),从元动作的运动故障模式出发系统地讨论了组成元动作单元的结构方面的故障原因;最后,讨论了关于多学科综合复杂机电产品可靠性的系统工程方法论,包括:从机械传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流体驱动系统三个分系统的角度讨论了多学科综合复杂机电产品可靠性工程的系统性分析方法,介绍了一种基于元动作的机械系统可靠性新理论。为了促进学术研究和交流,在每个新概念后都附有笔者认为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研究课题,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系统工程方法论 可靠性工程 机电产品 机械传动系统 机械系统 故障次数 严酷度
下载PDF
大工程视野的机械工程专业教育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宋朝省 罗远新 刘飞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47,共6页
当前高校工程学导论课程多通过新生研讨课、采用课堂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内容偏重历史回顾,缺乏对学生全局思维与大工程视野的培养。作为工科大类培养的核心骨干课程,本研究通过建立“大工程”视野的工程学导论课程教学体系,重构了多... 当前高校工程学导论课程多通过新生研讨课、采用课堂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内容偏重历史回顾,缺乏对学生全局思维与大工程视野的培养。作为工科大类培养的核心骨干课程,本研究通过建立“大工程”视野的工程学导论课程教学体系,重构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开展了虚实结合、项目实践牵引的工程学导论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建立了基于全过程的工程学导论课程能力达成评价体系。教学改革实践效果表明,开放式的虚实实践项目充分提升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大工程观 机械工程 工程学导论 形成性教育
下载PDF
Ames试验阳性结果原因及后续试验方法选择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辉 耿兴超 +1 位作者 李晓瑜 文海若 《癌变.畸变.突变》 2025年第1期85-88,F0003,共5页
遗传毒性试验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药物早期致癌性风险评价。近年来,新靶点和创新药效结构的药物大量涌现,遗传毒性或致癌性结果呈阳性的创新药物数量大幅增加。然而,有研究显示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结果为... 遗传毒性试验是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药物早期致癌性风险评价。近年来,新靶点和创新药效结构的药物大量涌现,遗传毒性或致癌性结果呈阳性的创新药物数量大幅增加。然而,有研究显示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结果为阳性的化合物中约1/3为非致癌物。本文回顾了致突变性与致癌性风险间的关联,Ames试验阳性结果的原因及当前国际上对Ames试验阳性结果的药物的监管要求,总结了可供选择的后续体内试验方法,并提出当药物在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Ames试验结果为阳性时的评价思路和机制研究策略,为药物研发及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ES试验 阳性结果 后续试验 转基因啮齿动物 Pig-a基因突变试验 下一代测序
下载PDF
基于MAJDA无监督迁移的旋转机械跨工况故障诊断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尧 韦代平 +1 位作者 刘万 张池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4-149,共6页
针对跨工况故障诊断常用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进行条件分布对齐时目标域伪标签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异步联合分布对齐(MAJDA)故障诊断网络。该网络一方面利用3种不同卷积核尺寸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分别输入3... 针对跨工况故障诊断常用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进行条件分布对齐时目标域伪标签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异步联合分布对齐(MAJDA)故障诊断网络。该网络一方面利用3种不同卷积核尺寸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分别输入3个分类器,融合3个分类结果确保伪标签更准确;一方面在对齐条件分布之前先对齐边缘分布以确保伪标签更准确,避免了直接进行条件分布对齐时错误伪标签过多引起的负迁移。利用本文采集的轴承数据集和PHM2009齿轮箱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目标工况数据无标签的情况下,该方法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其它常见的域适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跨工况 领域适应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的电池故障诊断与异常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申江卫 岩川 +2 位作者 刘永刚 沈世全 陈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979-7994,共16页
为充分挖掘电动汽车大数据监控平台海量数据应用潜力,提升锂离子电池组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在异常检测、故障电池定位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效率,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的电动汽车高效单体电池异常检测、定位与电池系统故障诊... 为充分挖掘电动汽车大数据监控平台海量数据应用潜力,提升锂离子电池组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在异常检测、故障电池定位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效率,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的电动汽车高效单体电池异常检测、定位与电池系统故障诊断方法。首先,使用t-SNE对采集的动力电池历史运行数据可视化降维,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结合Z分数方法设计电压异常诊断系数,完成异常单体的准确检测和异常定位,并结合熵权-变异系数法进行单体电池性能评估,实现不同单体电池异常程度的综合评定;其次,采用3σ-MSS算法以概率形式计算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端电压的异常变化,并通过不同电池故障概率统计分析,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实现电池系统故障与突发故障的统计分类,在时间维度上进行电池系统的故障诊断;最后,基于该文所提出的故障诊断与异常检测方法,对监控平台上四辆电动汽车三年的运行数据进行了异常特性诊断,并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对其故障特征进行了分析。诊断结果显示,在四个季节故障概率分布中,电动汽车各单体电池最高故障概率分别为1.99%、4.95%、3.67%、9.52%,平均故障概率为1.54%、4.31%、3.07%、4.59%,夏、冬两季电池故障发生概率高于春、秋两季。相关诊断结果可为动力电池稳定运行提供维护建议,为提升电动汽车的可靠性和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数据挖掘 大数据 异常检测 故障诊断
下载PDF
基于高斯展开法的碟形声学黑洞宽频调谐减振机理研究
6
作者 丁媛 施凯耀 郑玲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1-298,342,共9页
近年来,嵌入式声学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s,ABH)以其优异的性能,在结构减振降噪、声波调控、能量回收等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局部结构强度弱化会影响其工程实用性。提出一种碟形声学黑洞(dish-shaped acoustic black hole,D... 近年来,嵌入式声学黑洞(acoustic black holes,ABH)以其优异的性能,在结构减振降噪、声波调控、能量回收等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局部结构强度弱化会影响其工程实用性。提出一种碟形声学黑洞(dish-shaped acoustic black hole,DABH)结构,将其附加在主体结构上,以实现对主体结构的宽频减振。在Rayleigh-Ritz法框架下,选择高斯函数作为基函数,根据声学黑洞板的形状确定基函数的分布,避免质量和刚度矩阵的奇异化,建立了其耦合系统半解析模型。通过与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半解析建模方法的正确性。研究了碟形声学黑洞结构参数以及连接位置对主体结构振动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碟形声学黑洞的ABH效应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耦合效应,揭示了其宽频调谐减振的机理,为拓展声学黑洞在宽频结构振动控制上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黑洞(ABH) 减振 高斯展开法 动态吸振器效应
下载PDF
某长途大客车车内噪声测试分析与评价
7
作者 徐毅仁 高翔 +1 位作者 徐毅仁 徐中明 《大众汽车》 2024年第6期0100-0102,共3页
长途大客车由于远距离行驶,工况复杂,其车内噪声直接关系到乘客们旅行的质量与舒适性。本文针对某长途大客车的车内声学舒适性进行了道路试验测试分析与评价。试验在某汽车专用试验场试验道路上进行,测量了在水平沥青路面、粗糙路面上... 长途大客车由于远距离行驶,工况复杂,其车内噪声直接关系到乘客们旅行的质量与舒适性。本文针对某长途大客车的车内声学舒适性进行了道路试验测试分析与评价。试验在某汽车专用试验场试验道路上进行,测量了在水平沥青路面、粗糙路面上客车各车速下驾驶员位置、客车中部及后部位置座椅的声压,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长途大客车车内声学舒适性良好,且在两种路面上车内声学舒适性差别不大,车厢隔音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途大客车 声学舒适性 数据处理 道路试验 评价
下载PDF
基于迁移模型的锂离子电池宽温度全寿命SOC与可用容量联合估计 被引量:9
8
作者 申江卫 高承志 +2 位作者 舒星 刘永刚 陈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52-3063,共12页
针对全寿命内复杂温度环境下锂离子电池内部状态难以快速精确估计难题,基于迁移模型提出一种宽温度全寿命荷电状态(SOC)与可用容量联合估计方法。选择传统二阶RC等效电路搭建迁移模型,并基于权值选择粒子滤波算法完成迁移因子的在线迁移... 针对全寿命内复杂温度环境下锂离子电池内部状态难以快速精确估计难题,基于迁移模型提出一种宽温度全寿命荷电状态(SOC)与可用容量联合估计方法。选择传统二阶RC等效电路搭建迁移模型,并基于权值选择粒子滤波算法完成迁移因子的在线迁移,实现了宽温度全寿命内锂离子电池SOC快速准确的估算,基于得到的SOC估计值采用容量逆推实现了可用容量估计。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在全寿命宽温度环境下估算SOC与可用容量具有计算量小、精度高的明显优势,SOC估计最大误差小于3%,容量估计最大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荷电状态 容量 迁移模型 温度 寿命
下载PDF
宽温度环境下基于改进电化学模型的锂电池荷电状态估计 被引量:7
9
作者 申江卫 周灿彪 +2 位作者 舒星 陈峥 刘永刚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04-2916,共13页
为提升电化学模型的实用性以及复杂环境温度下的适用性,解决锂离子电池内部状态难以快速精确估计的难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电化学模型的荷电状态估计方法。首先,通过有限差分法和Galerkin法分别对P2D模型的固液相方程进行降阶求解... 为提升电化学模型的实用性以及复杂环境温度下的适用性,解决锂离子电池内部状态难以快速精确估计的难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电化学模型的荷电状态估计方法。首先,通过有限差分法和Galerkin法分别对P2D模型的固液相方程进行降阶求解以描述电池内部锂离子浓度的实时状态,同时进一步融合等效电路模型,采用2个RC网络结构表征电池内部极化过程,并包含了与温度相关的特性,形成了适合荷电状态估计的低阶常微分系统,实现了电化学模型的有效简化和降阶,节约计算成本。其次,为了处理由于模型简化导致的模型不确定性和降低噪声干扰,引入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设计了宽工作温度下的锂电池荷电状态估计算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改进电化学模型的荷电状态估计方法可以在不同温度及复杂工况下实现荷电状态的精确估计,宽环境温度下的最大误差小于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改进电化学模型 环境温度 荷电状态 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面向狭窄场景的鲁棒多视角配准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飞 黄瀚霖 +2 位作者 杨恬 李文博 杨炀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2-200,共9页
多视角点云配准是逆向工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而对于狭窄场景(如口腔或机械结构内部)获取的点云数据,多视角配准算法的精度直接影响重建精度的好坏。为了提升狭窄场景多视角点云配准的速度和鲁棒性,... 多视角点云配准是逆向工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而对于狭窄场景(如口腔或机械结构内部)获取的点云数据,多视角配准算法的精度直接影响重建精度的好坏。为了提升狭窄场景多视角点云配准的速度和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位姿图优化的增量式多视角点云配准方法。首先针对相邻视角的点云,结合迭代最近点法(ICP)和基于特征的配准方法,提出一种多策略融合的成对点云配准算法,用于求解相邻视角点云的配准结果;然后在增量式相邻视角点云配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距离约束的回环检测方法,并依据相邻视角点云的配准结果和回环检测的结果构建位姿图;最后采用实时优化策略对位姿图进行优化,消除累计误差,实现鲁棒的多视角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多策略融合配准算法和基于距离约束的回环检测方法是有效的。经典ICP算法和基于FPFH特征的配准算法在实验中存在失效的现象,而提出的多策略融合配准算法并无失效。基于距离筛选的回环检测方法较常规的回环检测方法效率提高。提出的多视角配准算法在配准牙齿模型数据时精度可达到0.0357mm。为了验证算法的普适性,采用多个狭窄场景下连续采集的模型点云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狭窄场景多视角配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点云配准 回环检测 位姿优化 迭代最近点算法 机器视觉
原文传递
基于Lamb波高阶JS散度的铝合金板损伤定征方法
11
作者 柏林 唐智 +1 位作者 张春兵 刘小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3,共9页
针对高速列车车体铝合金构件疲劳损伤的在线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amb波时频高阶JS散度的铝合金裂纹损伤量化评估方法。采用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奇异值分解方法对Lamb波传感信号进行噪声抑制,利用归一化窗S变换分析损伤信号的时频域瞬态... 针对高速列车车体铝合金构件疲劳损伤的在线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amb波时频高阶JS散度的铝合金裂纹损伤量化评估方法。采用基于相空间重构的奇异值分解方法对Lamb波传感信号进行噪声抑制,利用归一化窗S变换分析损伤信号的时频域瞬态能量分布特征。为了更深层次地揭示Lamb波损伤信号在时间维度与频率维度的非线性分布特性,提出信号时域与频域的n阶矩计算方法,采用损伤信号与无损信号间的时频高阶JS散度距离作为损伤指数对铝合金板的疲劳损伤进行量化评估,并分析高阶JS散度距离与铝合金板疲劳裂纹密度间的线性相关性。有限元仿真和铝合金板的疲劳损伤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铝合金薄壁件早期裂纹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疲劳裂纹损伤具有较好的量化表征能力。该方法无需进行Lamb波在复杂构件中传播机理分析与损伤波包识别,简单高效,可操作性强,在高速列车车体复杂结构损伤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裂纹 LAMB波 损伤程度量化 噪声抑制 JS散度
下载PDF
Lamb波的交叉递归分析在金属板损伤量化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小峰 张天瑀 +1 位作者 孙小强 柏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26-232,共7页
针对金属板疲劳损伤演变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提出了基于Lamb波交叉递归分析的疲劳裂纹量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从结构动力学角度采用交叉递归图分析了损伤信号与无损信号在相空间中的非线性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交叉递归量化分析(... 针对金属板疲劳损伤演变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提出了基于Lamb波交叉递归分析的疲劳裂纹量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从结构动力学角度采用交叉递归图分析了损伤信号与无损信号在相空间中的非线性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交叉递归量化分析(cross-recurrence quantification analysis, CRQA)特征对Lamb波信号中的裂纹损伤进行表征。接着,结合CRQA特征的状态相关性、单调性、鲁棒性及特征间的关联性进行特征的优化选择,采用支持向量描述模型对优选特征进行了融合,构建了金属板疲劳损伤的统一量化指数。最后,采用铝板随机裂纹仿真试验与铝板弯折试验对该研究提出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Lamb波交叉递归分析的损伤评估方法突破了Lamb波的多模态性、散射性、损伤波包的微弱性造成的损伤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不仅能够对金属板疲劳损伤进行有效的量化评估,还具有较好的噪声鲁棒性,在复杂结构疲劳损伤检测与评估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波 疲劳损伤量化分析 交叉递归量化分析(CRQA) 特征选择 特征融合
下载PDF
压铸工艺对AlSi9Cu3铸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兴国 杨诚 王茂辉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5-708,共4页
某款汽车发动机在耐寒实验时出现冷机启动异响故障,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气缸体力学性能不足以及气缸体漏气量超标所导致。通过在轴承孔处增加局部挤压技术,并选择合适的挤压工艺;采用优化压铸工艺参数,改进模具浇注系统,调整喷涂位置等方... 某款汽车发动机在耐寒实验时出现冷机启动异响故障,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气缸体力学性能不足以及气缸体漏气量超标所导致。通过在轴承孔处增加局部挤压技术,并选择合适的挤压工艺;采用优化压铸工艺参数,改进模具浇注系统,调整喷涂位置等方案,使铸件力学性能达标,机油标识孔漏气率由32%降低到0.4%,使发动机漏气量低于限定值,有效地解决了发动机冷机启动异响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缸体 漏气 力学性能 局部挤压 工艺
下载PDF
融入时频能量特征的车内噪声声品质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可心 卢海峰 +1 位作者 杨亮 褚志刚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103,共8页
为提升车内噪声声品质评价的准确性,建立了一种融入时频能量特征的车内噪声声品质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车内噪声信号进行变分模态分解获得本征模态分量,再基于Hilbert变换得到各分量的瞬时强度及计权能量,进而获得信号的时频能量特征... 为提升车内噪声声品质评价的准确性,建立了一种融入时频能量特征的车内噪声声品质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车内噪声信号进行变分模态分解获得本征模态分量,再基于Hilbert变换得到各分量的瞬时强度及计权能量,进而获得信号的时频能量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心理声学客观参量和时频能量特征为联合输入的遗传算法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声品质评价模型。应用建立方法对某汽车车内噪声声品质进行评价,其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的相关度达93.7%、相对误差小于8.0%,该车车内噪声声品质被准确评价。建立的融入时频能量特征的车内噪声声品质评价方法准确性高,在汽车声品质开发实践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噪声 声品质 变分模态分解 能量特征 GA-BP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基于优化高斯过程回归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可用容量估算 被引量:9
15
作者 申江卫 马文赛 +2 位作者 肖仁鑫 刘永刚 陈峥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43,共13页
为了解决应用数据驱动算法估算锂离子电池可用容量时存在的电池老化特征提取不准确、可用容量衰退趋势跟踪精度低及模型要求训练数据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化高斯过程回归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可用容量估算方法,实现锂离子电池强非线性... 为了解决应用数据驱动算法估算锂离子电池可用容量时存在的电池老化特征提取不准确、可用容量衰退趋势跟踪精度低及模型要求训练数据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化高斯过程回归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可用容量估算方法,实现锂离子电池强非线性全衰退过程可用容量精确估算。首先,提取电池表面平均温度、容量增量曲线峰值及峰值对应电压作为表征电池老化状态的健康因子,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熵权值法对所选健康因子进行合理性评估;然后,用2个单一核函数构造高斯过程回归算法复合核函数,并利用鲸鱼优化算法完成复合核函数的参数寻优,基于优化后的高斯过程回归模型实现锂离子电池可用容量估算;最后,通过对比不同核参数寻优算法,证明鲸鱼优化算法在参数寻优方面的先进性,并通过与传统的高斯过程回归、支持向量机、径向基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可用容量估算对比,证明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复合核函数和鲸鱼优化算法参数寻优可以有效改善高斯过程回归模型性能,所建立的优化高斯过程回归模型能够基于较少训练数据实现电池容量的精确估算,并能够有效追踪锂离子电池非线性长周期衰退趋势;对不同电池数据也具备较好的自适应能力,可用容量估算最大误差低于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可用容量估算 高斯过程回归 锂离子电池 鲸鱼优化算法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容量增量分析法的锂电池可用容量估计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峥 李磊磊 +2 位作者 舒星 刘永刚 申江卫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30,共11页
针对动力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高效准确估计其衰退后可用容量的问题,提出一种不依赖滤波算法的容量增量分析法获取不同型号电池的容量衰退特征,并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搭建可用容量估计模型。首先,分别分析低通滤波与小波滤波在获取容... 针对动力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高效准确估计其衰退后可用容量的问题,提出一种不依赖滤波算法的容量增量分析法获取不同型号电池的容量衰退特征,并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搭建可用容量估计模型。首先,分别分析低通滤波与小波滤波在获取容量增量曲线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比差分电压值在1、10、20、50 mV时容量增量曲线的形态。其次,采用移动方差算法对不同电压差分值下容量增量曲线的波动性做出评价,确定出峰值特性明显且平滑的容量增量曲线。提取曲线的峰值作为动力锂电池的老化特征,运用斯皮尔曼相关性系数验证老化特征与电池老化状态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引入门控循环单元建立锂电池的可用容量估计模型。最后,将不同老化测试条件下的2类电池老化数据集用于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估计模型能够有效估算锂电池全寿命循环内的可用容量值,2组数据集中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除个别值外,多数相对误差值在2%以内;数据组1中,分别选取电池1和电池3测试数据的前50%为训练数据,后50%为测试数据,训练结果绝对误差稳定在0.05 A·h左右,测试结果绝对误差在0.04 A·h左右;对电池2与电池3的全寿命循环可用容量做出估计,结果相对误差稳定在2%左右;数据组2中对电池5、电池6和电池7的全寿命循环可用容量估计结果的相对误差整体亦在2%以内;且模型能够对锂电池循环过程中出现容量再生现象的循环做出4%以内的准确估计,显示出良好的估算精度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锂离子电池 改进容量增量分析法 门控循环单元 可用容量估计
原文传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成立、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1
17
作者 戴亚飞 张强强 +5 位作者 吴飞 彭佳杰 徐晓宝 杜全生 潘庆 陈拥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38,共7页
人类面临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社会问题以及全球性挑战日趋多样化与复杂化,所涉及知识已远超出单一学科知识范畴,这使得多学科间协同攻关重要性日益凸显.学科间交叉融合可以推动不同领域知识相互渗透,催生新学科生长点,乃至形成新研究... 人类面临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社会问题以及全球性挑战日趋多样化与复杂化,所涉及知识已远超出单一学科知识范畴,这使得多学科间协同攻关重要性日益凸显.学科间交叉融合可以推动不同领域知识相互渗透,催生新学科生长点,乃至形成新研究范式、新理论体系以及新兴交叉学科[1].交叉科学研究作为重大科学突破重要途径已成为全球科学资助机构共识.然而,如何有效推进交叉科学研究是各国科学资助机构面临的共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交叉科学 知识范畴 协同攻关 新兴交叉学科 全球性挑战 交叉融合 科学资助
原文传递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预测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郑澳乐 李晓瑜 +1 位作者 何庆烽 相小强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430-436,共7页
不论在新药研发阶段还是药品上市后临床应用阶段,药物安全性问题始终是应首要关注的问题,也是药物研发失败甚至上市后药品退市的主要原因。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不仅可以常规预测人体血浆药代动力学,还可以预测药物在不同组织中浓... 不论在新药研发阶段还是药品上市后临床应用阶段,药物安全性问题始终是应首要关注的问题,也是药物研发失败甚至上市后药品退市的主要原因。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不仅可以常规预测人体血浆药代动力学,还可以预测药物在不同组织中浓度分布,是预测新药不良反应的重要工具,已逐渐受到药品监管部门的重视。本文简述了PBPK模型用于预测药物肾脏毒性、心脏毒性、神经毒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为新药研发中不良反应的早期预测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 药物相关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肾脏毒性 心脏毒性 神经毒性
原文传递
双离合变速器预选档策略下齿轮敲击动力学分析
19
作者 郭栋 周仪 +2 位作者 周益 罗瑞田 任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98-210,共13页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在预选档状态下具有换档无动力中断和换档平顺等优点,然而在预选档策略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齿轮敲击问题更加突出。以某型湿式双离合变速器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变速器1档无预选以及预选... 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在预选档状态下具有换档无动力中断和换档平顺等优点,然而在预选档策略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齿轮敲击问题更加突出。以某型湿式双离合变速器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变速器1档无预选以及预选2档下的齿轮敲击动力学模型。模型中各空套齿轮拖曳力矩包括齿轮搅油阻力矩、轴承阻力矩以及同步器阻力矩,此外,模型还考虑了变速器非功率流中未结合状态下离合器所产生的拖曳力矩。齿轮接触模型在考虑齿面弹性接触的基础上,计入了由润滑效应引起的齿隙间非线性油膜力。运用龙格库塔算法对模型求解,获得各齿轮副的动态响应。通过变速器敲击台架试验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可行性,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变速器齿轮动力学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角加速度激励下,变速器中空套齿轮存在明显的双面敲击现象;预选档位并不会对无预选状态下已发生敲击的齿轮副产生影响,但是预选档后,变速器非功率流分支发生改变,变速器内空套齿轮数量增多,整体上使变速器敲击问题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离合变速器 预选档 齿轮敲击 动力学模型 台架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