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某区应急储备护士灾害准备度现状调查
1
作者 陈国凤 邓小春 +3 位作者 魏萍 陈林林 刘娟 李小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1687-1692,共6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区各级医院应急储备护士灾害准备度情况,为提高应急储备护士灾害准备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6月整群抽取重庆市某区各级医院(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未定级医院)应急储备护士146名,采用灾害准备度评估工具(...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区各级医院应急储备护士灾害准备度情况,为提高应急储备护士灾害准备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1年6月整群抽取重庆市某区各级医院(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未定级医院)应急储备护士146名,采用灾害准备度评估工具(DPET)对其灾害准备度进行横断面调查。共发放问卷146份,回收问卷129份,剔除不完整问卷2份,有效问卷127份,有效回收率为86.99%。结果127名护士平均DPET得分(4.48±1.10)分,处于中等水平;3个维度DPET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灾害知识、灾后管理、灾害技术;三级医院护士DPET得分高于二级医院,二级医院护士DPET得分低于一级医院和未定级医院,护师DPET得分高于主管护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应构建合理的应急储备护理队伍,支持应急储备护士参与灾害各项规划的制定,明确护士在灾害中的角色定位,充分评估应急储备护士能力及需求,提供必要的灾害能力建设活动,提升其灾害准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储备 护士 灾害准备度 调查和问卷 重庆
下载PDF
一位KS合并DPB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
2
作者 焦燕 向建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0年第9期00183-00185,共3页
卡塔格内综合征(Kartagener syndrome,KS)是 一种遗传性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常表现为支气管扩张,右位心或全内脏转位,副鼻窦炎。KS是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的一种亚型,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为五万分之一,是一种少见... 卡塔格内综合征(Kartagener syndrome,KS)是 一种遗传性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常表现为支气管扩张,右位心或全内脏转位,副鼻窦炎。KS是原发性纤毛不动综合征的一种亚型,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为五万分之一,是一种少见病。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 (DPB)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以毛细支气管炎和慢性鼻窦炎为特征。KS合并DPB在临床上较罕见,PCD合并DPB在临床上更罕见,现对这一病例提出分享;目前对PCD因纤毛发育不良合并支扩合并肺功能受损,目前治疗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显得至关重要,本病例同时分享呼吸康复(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PR)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塔格内综合征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合并 呼吸 治疗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用药依从性预测评估量表的编制及应用
3
作者 王肖芹 卢玉林 +5 位作者 史书毓 曹明睿 张纤 吴平 周俊豪 陈清洁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0期2780-2786,共7页
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编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用药依从性预测评估量表,并评价其信效度。方法历经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Delphi专家咨询及临床预调查等阶段构建量表;使用项目分析法、Cronbach’sα系数法、因子分析法等评价量... 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编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用药依从性预测评估量表,并评价其信效度。方法历经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Delphi专家咨询及临床预调查等阶段构建量表;使用项目分析法、Cronbach’sα系数法、因子分析法等评价量表信效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索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结果结构效度c^(2)/d_(f)=2.971、GFI=0.916、RMSEA=0.075、RMA=0.097、CFI=0.926、NFI=0.911、IFI=0.932各参数达到理想标准;量表S-CVI/Ave=0.98,各条目I-CVI为0.90~1.00;总Cronbach’sα系数为0.798,各维度分别为0.788、0.760、0.665、0.767;折半信度Spearman-Brown系数为0.574。COPD患者用药依从性总得分为(48.82±8.51)分,文化程度、确诊疾病时长、家庭人均收入、现居地是用药依从性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所编制的量表信效度良好,可用于COPD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评估。COPD患者用药依从性处于中等水平,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维度得分较低。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确诊病程短、文化程度低、家庭收入低、居住在农村或乡镇的患者,加强弱势群体的健康教育,联合家庭和社会支持提高用药依从性,以保障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用药依从性 评估量表 信效度 计划行为理论
原文传递
应用能谱CT肺灌注缺损指数评估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的可行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杨秀娟 陈垚 +1 位作者 管川江 蒲波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309-131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能谱CT肺灌注缺损指数(PPDI)评估急性肺栓塞(APE)危险分层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APE患者(2040个肺段)的临床资料,并根据APE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低危组(48例)、中危组(30例)和高危组(2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能谱CT肺... 目的探讨应用能谱CT肺灌注缺损指数(PPDI)评估急性肺栓塞(APE)危险分层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APE患者(2040个肺段)的临床资料,并根据APE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低危组(48例)、中危组(30例)和高危组(2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能谱CT肺灌注成像和CT肺动脉成像(CTPA),并计算PPDI。评价能谱CT肺灌注成像与CTPA诊断APE的一致性,分析PPDI与APE危险分层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PPDI预测中高危APE患者的能力。结果以肺段为单位,能谱CT肺灌注成像与CTPA诊断APE的符合率为83.1%(1696/2040)。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患者的PPDI依次升高,PPDI与APE危险分层呈高度正相关(均P<0.05)。PPDI取最佳截断值45.0%时,其预测中高危APE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9.6%、95.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8。结论能谱CT PPDI与APE危险分层高度相关,可应用其对APE危险分层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肺灌注缺损指数 危险分层 能谱CT肺灌注成像 CT肺动脉成像 诊断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哮喘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姚凌 张勤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哮喘(A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简单随机抽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263例AS-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资料不完全者13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好转组(198例...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哮喘(A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简单随机抽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263例AS-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资料不完全者13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好转组(198例)和恶化组(52例),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AS-CAP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肺功能指标、免疫和炎性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并给予存活患者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免疫和炎性指标。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通气治疗、入住ICU、合并脑血管病、合并慢性肝病、吸入因素可能影响AS-CAP患者的预后。多因素logistic回顾分析显示,通气治疗、合并脑血管病、吸入因素是AS-CAP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VC、FEV1、IgA、IgG与恶化呈负相关,与WBC、PCT及CRP呈正相关。250例患者中存活例数为238例,死亡例数为12例。护理干预后患者FVC及FEV1水平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血清IgA、IgG水平显著高于干预前,WBC、PCT及CRP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通气治疗、合并脑血管病、吸入因素是AS-CAP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应针对上述因素为患者制定相关的护理及治疗措施,以减缓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进展,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哮喘 预后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电子止吐仪联合氧气疗法预防宫颈癌患者顺铂致恶心呕吐疗效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娟 向凤玲 +1 位作者 陈国凤 李小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9期3091-3093,共3页
目的分析电子止吐仪联合氧气疗法预防宫颈癌患者顺铂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90例顺铂化疗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在化疗前30 min予以托烷司琼常规止吐,观察组加用电子止吐仪联合氧气疗法,比较化疗0~4 d恶心呕... 目的分析电子止吐仪联合氧气疗法预防宫颈癌患者顺铂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90例顺铂化疗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在化疗前30 min予以托烷司琼常规止吐,观察组加用电子止吐仪联合氧气疗法,比较化疗0~4 d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当日、化疗后第1~4日,呕吐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当日及化疗后第1~2日,恶心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第3~4日,恶心控制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止吐仪联合氧气疗法可有效预防宫颈癌患者顺铂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止吐仪 宫颈癌 顺铂 恶心 呕吐
下载PDF
基于肿瘤微环境的肺腺癌预后基因鉴定
7
作者 刘启平 韩鹏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94-95,共2页
肺腺癌是肺癌常见的亚型,在癌症相关死亡中占最高比例。既往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影响肺腺癌(LUAD)预后。在此研究中,我们使用ESTIMATE算法来探讨微环境相关基因在肺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此研究是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肺腺癌病例进... 肺腺癌是肺癌常见的亚型,在癌症相关死亡中占最高比例。既往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影响肺腺癌(LUAD)预后。在此研究中,我们使用ESTIMATE算法来探讨微环境相关基因在肺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此研究是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肺腺癌病例进行分析的。根据免疫评分和间质评分将患者分为高、低两组。然后分析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再鉴定与预后相关的差异基因,鉴定出367个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分析显示,免疫评分与预后和疾病分期显著相关。功能富集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参与免疫应答调节信号通路、淋巴细胞增殖和单核细胞增殖。通路分析表明,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造血细胞谱系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肿瘤微环境 免疫评分 总生存时间 基质评分
下载PDF
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8
作者 刘启平 韩鹏凯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S1期0108-0109,共2页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取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4 月在我院收治的 12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 60 例。将异丙托...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取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4 月在我院收治的 12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 60 例。将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应用于对照组,将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应用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 FEV1、FVC 以及 FEV1/FVC 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噻托溴铵粉雾剂进行治疗效果理想,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同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铵粉雾剂 肺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血清KL-6、sTM、CC-16对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勤 胡相悦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711-71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KL-6、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对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02-2019-02期间我院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9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根据入院24 h内... 目的:探讨血清KL-6、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对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02-2019-02期间我院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9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根据入院24 h内评估氧合指数(PaO2/FiO2)分为轻度组(43例)、中度组(69例)、重度组(57例),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内生存状况将其分为死亡组(70例)、存活组(9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KL-6、sTM、CC-16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KL-6、sTM、CC-16、联合KL-6+sTM+CC-16预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血清KL-6、sTM、CC-16水平随着ARDS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死亡组血清KL-6、sTM、CC-16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24 h内高APACHEⅡ评分、低PaO2/FiO2、高血清KL-6、sTM、CC-16水平是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1)。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KL-6、sTM、CC-16、联合KL-6+sTM+CC-16预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8、0.750、0.670、0.926,敏感度分别为71.43%、74.29%、67.14%、91.43%,特异度分别为71.72%、75.76%、68.69%、91.92%。结论: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血清KL-6、sTM、CC-16水平均升高,高水平KL-6、sTM、CC-16与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为临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6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 脓毒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原文传递
OI和APTT在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耀菊 姚凌 《中国病案》 2021年第6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氧合指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预测预后的价值,为临床预后预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5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某院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8例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追踪入... 目的探讨氧合指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预测预后的价值,为临床预后预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5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某院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8例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追踪入院28天内生存情况,并根据其预后将其分为死亡组65例和存活组63例.检测患者入院24小时、72小时、7天的氧合指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收集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氧合指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氧合指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联合氧合指数和APTT诊断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氧合指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增高,P<0.05,死亡组入院24小时、入院72小时、入院7天氧合指数指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存活组,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入院24小时内APACHEⅡ评分15~25分、入院24小时氧合指数<132.52mmHg、入院24小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6.35秒是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1.ROC分析结果显示入院24小时氧合指数、APTT、联合诊断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34、0.646、0.878,灵敏度为70.77%、66.15%、89.23%,特异度为79.37%、76.19%、90.48%.结论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指数降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氧合指数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合指数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PACHEⅡ评分 预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探索雾化抗菌药物治疗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11
作者 邓文静 缑剑 +6 位作者 兀威 孙锎 陈旻旻 韦永刚 张明川 张秋红 杨拴盈 《国际呼吸杂志》 2024年第6期706-711,共6页
目的比较妥布霉素吸入溶液(TIS)和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CMS)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患者伴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随机对照研究,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纳入2023年2月至9月7家研究中心筛选的支气... 目的比较妥布霉素吸入溶液(TIS)和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CMS)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患者伴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随机对照研究,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纳入2023年2月至9月7家研究中心筛选的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患者37例,简单随机分为TIS组(19例)和CMS组(18例)。2组患者均接受5 d的吸入抗菌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与症状评估工具(BEST)评分、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L)、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指标。结果最终32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TIS组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64.00±6.99)岁;CMS组16例,男3例,女13例,年龄(66.56±7.30)岁,2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5 d后,TIS组和CMS组CPI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分别为[(2.47±1.19)分比(4.73±1.83)分、(2.94±1.95)分比(4.56±1.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后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7±1.19)分比(2.94±1.95)分],t=0.82,P=0.417;TIS组BES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5.78±2.05)分比(10.78±4.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IS组低于CMS组,(5.78±2.05)分比(9.17±6.22)分,治疗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47);治疗后TIS组EQ-5D-5L效用值较治疗前升高,(0.80±0.19)比(0.60±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0±0.19)比(0.64±0.41),(t=1.42,P=0.167)]。TIS组和CMS组PA转阴率、治疗5 d出院率、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没有发现与TIS和CMS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雾化TIS和CMS均可有效改善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种药物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妥布拉霉素 多黏菌素E甲磺酸钠 铜绿假单胞菌
原文传递
基于指南构建肺康复运动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衰弱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胡相悦 范耀菊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2期64-69,共6页
背景肺康复是以运动为核心的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可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低氧血症,增加运动耐力,但目前肺康复运动尚缺乏统一标准和方案。目的探讨基于指南构建肺康复运动方案对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衰弱状况和生活质量的... 背景肺康复是以运动为核心的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可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低氧血症,增加运动耐力,但目前肺康复运动尚缺乏统一标准和方案。目的探讨基于指南构建肺康复运动方案对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衰弱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12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46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指南组,每组123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肺康复运动方案,指南组患者基于指南构建肺康复运动方案,两组患者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及MVV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6 min步行距离、Borg劳累度评估量表评分、衰弱状况及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FEV1、MVV分别大于本组干预前,FEV1/FVC、FEV1%pred、MVV%pred分别高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指南组患者FEV1、MVV大于常规组,FEV1/FVC、FEV1%pred、MVV%pred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分别长于本组干预前,Borg劳累度评估量表评分分别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指南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长于常规组,Borg劳累度评估量表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指南组患者衰弱状况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AT评分分别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指南组患者CAT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指南构建肺康复运动方案可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阻止衰弱进展,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其效果优于常规肺康复运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指南 肺康复运动方案 运动耐力 衰弱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启平 周俊豪 +1 位作者 张宁 韩鹏凯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23期4065-4071,共7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机制。方法首先在TCMSP数据库中查找、筛选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基本中药组成的有效化学成分及靶点,并利用Uniptro数据库将靶点转换为相应基因名称...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机制。方法首先在TCMSP数据库中查找、筛选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基本中药组成的有效化学成分及靶点,并利用Uniptro数据库将靶点转换为相应基因名称。利用GeneCard、TTD、DrugBank数据库确定COVID-19疾病靶点基因,取二者的交集得到共有基因。在String数据库中检索上述共有基因,获得靶基因的蛋白质互作网络(PPI)。使用Cytoscape3.8软件将结果可视化,再利用其中的CytoNCA插件计算核心网络。通过R软件clusterProfiler软件包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然后通过PubChem数据库下载药物有效成分的二维结构,使用ChemBio3D软件生成其3D结构。PDB数据库下载蛋白受体得到3D结构文件。最后使用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麻杏石甘汤加减方活性成分240种,靶点基因329个,疾病靶点393个,共同靶点22个,PPI有139条边,22个节点。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均为连接度最高的节点。主要富集在Toll-like受体信号通路、T淋巴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等与炎症及免疫相关的通路。药物成分可与IL-6稳定结合。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于COVID-19,为COVID-19的中药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甘汤加减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白细胞介素-6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肺微生物组群与肺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启平 范运秀 韩鹏凯 《国际呼吸杂志》 2021年第14期1110-1115,共6页
近年来,肺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受到关注,已知肺微生物群落菌群失调与某些肺部疾病相关,如囊性纤维化、支气管哮喘、COPD、支气管扩张等,同时越来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肺微生物组群作为一个整体或组成部分成为了肺癌发展的新危险因素,肺微生物... 近年来,肺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受到关注,已知肺微生物群落菌群失调与某些肺部疾病相关,如囊性纤维化、支气管哮喘、COPD、支气管扩张等,同时越来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肺微生物组群作为一个整体或组成部分成为了肺癌发展的新危险因素,肺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可能有助于癌症的持续生长和扩散。了解肺微生物组群及肺微生物组群与肺癌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可能会发现肺癌新的病因、诊断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为肺癌诊治开辟一个新的研究范式,改善肺癌预后。本篇文章对肺微生物组与肺癌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 肺肿瘤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