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4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视角下的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创新建设路径研究——基于重庆工商大学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问卷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林黎 李敬 肖波 《经济师》 2023年第12期158-160,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地位,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文章以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肯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地位,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文章以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总体认识及评价、具体作用及影响因素、改进与期望等设计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政治经济学Ⅰ》课程思政的满意度较高,也充分肯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作用。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生硬、教学形式陈旧、考核标准不统一等因素影响了课程思政效果。基于精准思政视角,提出内容精准——找准契合点,形式精准——利用现代技术,评价精准——建立多维度考核机制的创新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思政 政治经济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六个五工程”的地方高校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创新研究——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程莉 文传浩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3期116-124,共9页
针对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模式雷同,多数学校不能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同质化"竞争造成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极大浪费的现状,以地方高校重庆工商大学为例,利用重庆市唯一一个经济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 针对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模式雷同,多数学校不能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同质化"竞争造成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极大浪费的现状,以地方高校重庆工商大学为例,利用重庆市唯一一个经济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的独特优势,在全面开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师资、课程、实践、科研、素养、管理"六个方面、"五大工程"的应用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且在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等单位进行试点,介绍了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取得的初步成效,并针对仍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个五工程” 地方高校 应用经济学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双重目标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探讨——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海燕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6期290-291,共2页
随着学校定位、专业建设、教学需求的转型提升,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亟须进行与时俱进的变革,以适应并实现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从分析现有教学模式的问题出发,结合教学对象、内容、方式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转型升位... 随着学校定位、专业建设、教学需求的转型提升,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亟须进行与时俱进的变革,以适应并实现人才培养的双重目标。从分析现有教学模式的问题出发,结合教学对象、内容、方式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转型升位提供一整套的教学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转型升位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两种模型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比较研究——以重庆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纯 张晴云 曾庆均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5-14,共10页
以重庆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为例,利用调研数据构建AHP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可用于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两者评价结果基本吻合,且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 以重庆工商大学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为例,利用调研数据构建AHP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可用于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两者评价结果基本吻合,且基于AHP的模糊综合评判法更有利于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其中,质量保障、实践创新及协同培养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学校应严格控制培养环节,重视实践创新,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培养,有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质量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BP神经网络模型 比较分析
下载PDF
关于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来自重庆工商大学教学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徐爱东 《商场现代化》 2012年第11期99-100,共2页
本文总结了重庆工商大学教考分离中宏观经济学教学问题。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拉近师生时空距离,强化学生知识沉淀,着力把抽象、难懂的理论变为具体、简单的知识等教改建议。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能力培养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能力培养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来自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实践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爱东 《现代商贸工业》 2010年第16期252-253,共2页
依据国家中长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出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理念应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给出了一个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案: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组织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倡"虚实... 依据国家中长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出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理念应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给出了一个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案: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组织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倡"虚实结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形式;在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内容中增设综合性实验环节;实行"诱导+抛砖引玉"为核心的启发式实验教学方法。最后探讨了本实验教学改革方案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能力培养 教改方案 经济管理实验
下载PDF
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胡伟辉 《改革与开放》 2013年第3X期159-160,共2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学业成长和就业路径已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注意借鉴与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传统培养模式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学业成长和就业路径已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注意借鉴与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传统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国际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要求。探索创新的培养模式,培养既能进行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又能从事对外贸易实际业务,具备独立从事外贸研究、决策和业务活动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重要且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时空格局演化分析——基于重庆市38区县数据的实证
8
作者 车四方 张曦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精准测度了2013-2021年重庆市各区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十八大以来,重庆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精准测度了2013-2021年重庆市各区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探究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1)十八大以来,重庆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凸显;(2)分维度看,发展动力、发展结构、发展方式以及发展成果的合力增长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升;(3)从空间分布特征看,重庆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都市区较高,大山区较低”“渝西较高,渝东南和渝东北较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熵权TOPSIS法 空间分布 县域经济
下载PDF
中国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及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佰瑞 胡明茜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1,共9页
基于2006—2020年中国三大城市群48个地级市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模型,系统考察中国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和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水平呈上升趋势,长三角城市群趋于平... 基于2006—2020年中国三大城市群48个地级市数据,综合运用Super-SBM模型、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模型,系统考察中国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和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水平呈上升趋势,长三角城市群趋于平稳,珠三角城市群呈下降态势;三大城市群生态经济效率的空间演变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珠三角城市群呈现由“面”向“点”转变的趋势、长三角城市群呈“三点”分布状并逐步向外发散、京津冀城市群则以北京市为起点并逐步向南发展。(2)京津冀与长三角城市群存在σ收敛特征,珠三角城市群不存在σ收敛;三大城市群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收敛速度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效率 中国三大城市群 Super-SBM模型 收敛模型
原文传递
农村产业融合对生态环境的多维影响效应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10
作者 程莉 严月岑 田泽升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20,共16页
研究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多维影响,有利于探索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为实现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农村产业融合对生态环境的多维作用机理... 研究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多维影响,有利于探索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为实现农村经济的绿色发展、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农村产业融合对生态环境的多维作用机理分析基础上,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测算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村生态环境的水平,并实证检验了农村产业融合及其不同模式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直接效应,以及人力资本、城镇化和农村经济增长在其中的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研究发现,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全流域的农村产业融合及农村生态环境水平呈稳步增长态势,农村产业融合及其不同模式对农村生态环境总体上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在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农村生态环境中起到正向积极调节作用,而城镇化则呈现出负向的调节作用,且农村经济增长在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中介效应明显。因此,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生态化转型,着力培育乡土人才,促进城镇化绿色发展,强化数字技术对农村经济新增长点的赋能等措施能够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对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农村生态环境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城乡“环境-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程莉 严月岑 杨瑾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25,共15页
文章基于201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采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数字经济与“环境-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影响“环境-经济”协同发展的效应及作用... 文章基于201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采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数字经济与“环境-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影响“环境-经济”协同发展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城乡“环境-经济”协同发展。城市维度上呈现“倒U型”特征,且中西部、东北部较东部更显著;乡村维度上呈现“正U型”特征,且东部和东北显著、中西部不显著。(2)城市维度上产业结构高级化、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影响“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呈现门槛特征;乡村维度上产业结构高级化、技术创新和监督约束均是数字经济影响“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机制,但不存在门槛特征。因此,因地制宜,实施与本地比较优势相匹配的数字经济发展策略,继续推动产业结构变迁、技术创新,强化监督约束,有机统一“数字乡村”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以城乡联动融合发挥数字经济在促进“环境-经济”协同发展的引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环境-经济”协同发展 熵权法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中介效应
下载PDF
重庆农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与分析
12
作者 王燕 王苓 李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9期0202-0206,共5页
研究重庆农村贫困地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熵值法测算重庆下辖14个区县的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数,并分区域、分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农村贫困地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 研究重庆农村贫困地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熵值法测算重庆下辖14个区县的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数,并分区域、分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重庆农村贫困地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渐提升,尤其是乡村教育保障水平提升最为显著,但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重庆农村贫困地区
下载PDF
重庆农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机制实现的路径研究
13
作者 王燕 王苓 李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9期0165-0169,共5页
乡村教育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关键支撑。本文梳理了重庆农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符合重庆区情和农村贫困地区乡村教育... 乡村教育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关键支撑。本文梳理了重庆农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符合重庆区情和农村贫困地区乡村教育发展实际、并能推动重庆农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后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有效执行的实施路径,能够对重庆农村贫困地区接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高质量发展 脱贫攻坚后 重庆农村贫困地区
下载PDF
基于“极化—涓滴”理论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休耕地分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雅婷 赵伟 +1 位作者 骆佳玲 谢海浪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2,共10页
研究目的:将“极化—涓滴”理论引入耕地休耕研究,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休耕地分区管制策略与技术方法。研究方法:PSR模型、灰色预测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研究区耕地利用极化度整体较高,需加强耕地养护。(2)以耕地保有... 研究目的:将“极化—涓滴”理论引入耕地休耕研究,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休耕地分区管制策略与技术方法。研究方法:PSR模型、灰色预测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研究区耕地利用极化度整体较高,需加强耕地养护。(2)以耕地保有量为休耕规模约束条件,得出目标年可休耕规模共397.66万hm^(2),占研究区耕地总面积的35.11%,呈“中”“东”两大主要集聚区。(3)根据综合休耕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优先休耕区、重点休耕区、有条件休耕区和后备休耕区,针对不同类型区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休耕模式及实施机制。研究结论:休耕地分区受“极化度”和“休耕规模”双重约束,未来应关注耕地健康状况,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分区开展休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休耕 分区 “极化—涓滴”理论 粮食安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逻辑之理、现实之困和实践之路——成昆渝高质量一体化绿色发展论坛暨2022年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年会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文传浩 张键宇 李汶豫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8期122-132,共11页
2023年1月5日,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主办了“成昆渝高质量一体化绿色发展论坛暨2022年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年会”。与会专家围绕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的逻辑之理、现实困境、实践路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在新发展... 2023年1月5日,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主办了“成昆渝高质量一体化绿色发展论坛暨2022年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年会”。与会专家围绕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的逻辑之理、现实困境、实践路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在新发展阶段,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逻辑上看,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满足区域合作分工的基础条件,丰富了区域一体化理论的时代内涵;从历史逻辑上看,成昆渝地区自古以来就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具有一体化发展的历史基础;从现实逻辑上看,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对优化国家战略布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筑牢生态保护屏障、强化能源合理配置、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现实困境上看,区域经济实力偏弱、区域辐射带动乏力、产业协同竞争不足、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文旅融合发展受阻等一系列区域性问题阻碍着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从实践路径上看,成昆渝地区一体化绿色发展要以成渝地区为依托,通过建设昆明辐射中心、打造贵州战略腹地,努力实现生态保护、对外开放、交通运输、文旅融合等全方位、宽领域、多维度的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昆渝地区 一体化 绿色发展 国家战略 协调发展
下载PDF
科技创新对“环境—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重庆例证
16
作者 黄兰稀 严月岑 程莉 《中国西部》 2023年第2期81-92,共12页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实现“环境-经济”协同发展是关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重庆市2006-2020年的数据,构建耦合协同度模型测量两者协同发展水平,运用Tobit模型实证研究科技创新对两者协同...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实现“环境-经济”协同发展是关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重庆市2006-2020年的数据,构建耦合协同度模型测量两者协同发展水平,运用Tobit模型实证研究科技创新对两者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重庆市“环境-经济”的协同程度逐渐趋于优化状态,但耦合协调度仍然较低;科技创新对重庆市“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显著为正,科技创新有利于促进两者良性协调发展。据此,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环境监测数字化、加强能源系统数字化、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我国区域低碳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翠菊 汤杰霖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9-42,共14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为顺利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基于2011—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探寻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及碳排放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性。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的发展为顺利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基于2011—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探寻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及碳排放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性。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两极极度分化的趋势,并呈现出向经济圈集聚的空间特征。(2)碳排放水平的发展呈现出南高北低的态势;在碳减排形势上,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更为严峻。(3)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显著降低了区域内的碳排放水平,而且对周边区域的碳减排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实证测度与国际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洋 雷俐 肖伶俐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03,共6页
文章立足国际投入产出表,构建基于供需两侧的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测度指标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农业贸易增加值国内国际双循环分解方法,并利用2007-2019年的ADB-MRIO数据,对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进行实证测度与国际比较。研究表... 文章立足国际投入产出表,构建基于供需两侧的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测度指标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农业贸易增加值国内国际双循环分解方法,并利用2007-2019年的ADB-MRIO数据,对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进行实证测度与国际比较。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经济供给侧国内循环的占比呈下降趋势,而需求侧国内循环的占比呈上升趋势;综合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测度及农业贸易增加值分解来看,中国农业经济国内循环依赖程度在90%左右;从国际比较角度来看,2019年中国依赖于国内循环的农业贸易增加值占比在全球62个主要经济体中处于第5位,若单纯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增经济流量看,在数量上农业经济国内循环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国内国际双循环 国际比较
下载PDF
市场分割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影响路径与实证检验
19
作者 刘昊 祝志勇 黎朝红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2-97,共6页
市场分割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9个城市群140个城市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市场分割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其影响路径。研究表明:各城市群地区经济发... 市场分割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9个城市群140个城市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市场分割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其影响路径。研究表明:各城市群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与市场分割具有较大差异;市场分割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存在“U”型关系,即较低程度的市场分割能够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而较高程度的市场分割则会扩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检验其中介渠道发现,市场规模和市场竞争是市场分割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中介渠道,且市场规模的影响更为显著;中心与非中心城市市场分割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中心城市较低程度的市场分割并未带来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分割 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市场规模 市场竞争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乡村生态振兴: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
20
作者 王伟婷 程莉 《中国西部》 2024年第4期74-87,共14页
乡村生态振兴是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乡村生态环境绿色品质化、乡村生产环境绿色低碳化、乡村生活环境绿色宜居化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泰尔指数考察了长... 乡村生态振兴是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乡村生态环境绿色品质化、乡村生产环境绿色低碳化、乡村生活环境绿色宜居化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泰尔指数考察了长江经济带2011-2021年11个省市的乡村生态振兴发展水平、区域差距特征,借助ArcGIS的自然断点法、趋势面分析、重心模型及标准差椭圆探索了其空间演化格局与演变过程。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乡村生态振兴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地带间呈现上游>中游>下游,且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其差距的主要原因。(2)长江经济带乡村生态振兴整体表现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东西陡峭、南北亦陡”的空间布局,呈现“东西方向、南北方向”两极分化现象,且发展差距呈先缩小后扩大的态势。(3)长江经济带乡村生态振兴的空间演进呈东北—西南的分布格局,且整体向东北方向偏移,逐渐趋于集聚。据此,应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全流域乡村“三生”空间生态化转型,实现乡村“三生”绿色发展、协调发展与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振兴 熵权法 泰尔指数 趋势面分析 重心—标准差椭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