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万州区荆竹屋基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迎春 吴疆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4年第3期32-37,共6页
论文通过对重庆市万州区孙家镇荆竹屋基滑坡的野外调查、应急抢险工作,对滑坡发生前后变形特点、滑坡形成机制以及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理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荆竹屋基滑坡属大型基岩顺层、先牵引后推移混合型滑坡,滑坡具有变形快... 论文通过对重庆市万州区孙家镇荆竹屋基滑坡的野外调查、应急抢险工作,对滑坡发生前后变形特点、滑坡形成机制以及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理方法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荆竹屋基滑坡属大型基岩顺层、先牵引后推移混合型滑坡,滑坡具有变形快、裂缝、声响、掉块局部垮塌等前兆现象特征明显的特点。调查和分析发现,滑坡前缘不合理采石活动是荆竹屋基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作者认为增强全社民地质灾害防灾意识、科学判断快速反应、应急预案中的实用性与操作性和岩质顺向坡的危害性等是未来万州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竹屋基滑坡 基本特征 成因分析 地质灾害防治
下载PDF
重庆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明成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90-94,共5页
重庆市万州区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区域,其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本文在分析了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查找了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群测群防体系中所... 重庆市万州区是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区域,其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本文在分析了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现状基础上,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查找了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群测群防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准入和消号机制,并明确了群测群防员的任用条件和职责。此外,还规定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运行要求,提出了建立群测群防体系运行长效机制等建议。万州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研究以及推广对促进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规范化以及高效运行有重要的意义,也能为全国群测群防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群测群防体系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万州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迎春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3年第3期21-25,4,共5页
针对三峡库区万州地质灾害发生情况,总结归纳了滑坡、危岩的现有监测技术与方法,选择合理监测内容,开发监测终端设备,采用"物联网"技术和C/S架构,将不同监测仪器进行集成,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采集系统,最后以... 针对三峡库区万州地质灾害发生情况,总结归纳了滑坡、危岩的现有监测技术与方法,选择合理监测内容,开发监测终端设备,采用"物联网"技术和C/S架构,将不同监测仪器进行集成,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地质灾害监测数据采集系统,最后以正在变形的万州区政协滑坡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应用情况。该系统能够对万州地质灾害进行全天候、实时连续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并能够及时提供预警信息给相关人员,大大提高了万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地质灾害 监测数据 采集系统
下载PDF
建设区顺层岩质滑坡地质力学演化模型:以万州铁峰乡麦地坪滑坡为例
4
作者 王禹 冯霄 +3 位作者 杜娟 刘洋 李东 柴波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51,共9页
工程建设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原因和风险承灾对象,其中坡脚的开挖对斜坡的稳定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万州区内的顺层斜坡区,泥岩、页岩等软弱夹层在自然条件与工程活动共同作用下渐进破坏,导致滑坡大范围发生,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因... 工程建设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原因和风险承灾对象,其中坡脚的开挖对斜坡的稳定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万州区内的顺层斜坡区,泥岩、页岩等软弱夹层在自然条件与工程活动共同作用下渐进破坏,导致滑坡大范围发生,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对滑坡的破坏过程进行分析与讨论。根据调查万州铁峰乡典型顺层岩质滑坡,建立了降雨与工程活动作用下滑坡演化过程的地质力学模型。通过环剪实验获得软弱泥化层的力学参数,应用FLAC3D模拟了滑坡在人工开挖和降雨条件下滑动面的剪切变形,与刚体极限平衡法相结合分析了滑坡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并结合野外调查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软弱夹层经历了自然缓慢软化和人工开挖快速软化2个阶段,受剪切位移控制,属于应变软化模型,强度随剪切位移增大而不断衰减,在达到某一临界位移时强度快速衰减,进而转化为滑动面,降低了斜坡稳定性。研究区内的麦地坪滑坡大变形出现在坡脚开挖后的降雨期,与实验分析结果相符。实验和模拟结果与野外调查相匹配,验证了建设区顺层岩质滑坡地质力学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对于顺向坡的建设活动和防灾减灾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岩质滑坡 软弱夹层 地质力学模型 环剪实验 麦地坪滑坡
下载PDF
铁峰山背斜构造控滑机制及斜坡破坏模式
5
作者 史绪山 柴波 +1 位作者 杜娟 陈娟娟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9,共11页
地质构造对于区域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分布具有控制性作用,从地质构造出发探究地质灾害空间规律是开展灾害易发性评价的关键。以万州铁峰山背斜为例,在地质构造和滑坡灾害实测的基础上,将背斜构造分为核部(Ⅰ区)、北西翼(Ⅱ区)、南东翼陡... 地质构造对于区域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分布具有控制性作用,从地质构造出发探究地质灾害空间规律是开展灾害易发性评价的关键。以万州铁峰山背斜为例,在地质构造和滑坡灾害实测的基础上,将背斜构造分为核部(Ⅰ区)、北西翼(Ⅱ区)、南东翼陡立岩层(Ⅲ区)、岩层倾斜过渡段(Ⅳ区)和万州向斜(Ⅴ区)5个区,分析了各区内背斜构造控制下的岩体结构及其控滑机制和斜坡破坏模式。结果表明:(1)Ⅱ区岩层由临近Ⅰ区的陡倾角快速变化为临近河谷区的中缓倾角顺向坡,主要控滑结构为顺层发育的泥质、炭质软弱层,顺层岩质滑坡发育普遍;(2)Ⅰ区次级褶皱和断层发育,层面、断层和节理面的组合控制着平面或楔形体滑动,滑动方向常指向褶皱枢纽方向;(3)Ⅲ区主要结构面构成岩块与母岩的分割面,存在顺坡向次要结构面或地形起伏时,发生滑移或坠落式落石,并发展上部岩块的连锁滑坠;(4)Ⅳ区天然顺向斜坡坡度小于或等于岩层倾角,当公路开挖时极易引发顺层面或软弱夹层的顺层岩质滑坡;(5)Ⅴ区为近水平产出的砂泥岩互层,泥岩软化和风化、砂岩裂隙或拉槽充水是控制近水平地层岩质滑坡和落石倾倒、坠落的主要原因。滑坡受铁峰山背斜宏观构造和局部构造的双重控制,前者影响着滑坡的分布和破坏模式,后者主宰着控滑结构和滑坡易发程度。研究成果对于川东褶皱带滑坡灾害调查和风险防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峰山背斜 地质构造 地质灾害 破坏模式
下载PDF
土质滑坡地表倾斜变形特征与基于MEMS的倾斜变形监测技术初探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晓宇 樊智勇 吴疆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0年第6期69-77,共9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获取滑坡现场各类监测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积累的现场监测数据也愈来愈多,如何充分、精细化地利用监测数据已成为滑坡监测预警工作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以土质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获取滑坡现场各类监测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积累的现场监测数据也愈来愈多,如何充分、精细化地利用监测数据已成为滑坡监测预警工作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以土质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方法开展地表倾斜变形时空演化特征理论研究,发现地表倾斜变形在滑动面扩展至贯通期间出现“速率排序跃迁”现象,在滑动面贯通后出现“速率突变”现象。采用地表倾斜变形与内部滑动面之间的这种定量化关联特性,可以为土质滑坡中短期预测预报方法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利用理论研究成果,本文进一步开展地表倾斜变形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讨论基于MEMS加速度计的倾角传感器的测量原理与测量精度,分析环境温差波动对倾角测量误差的影响,最后介绍基于竖直倾角测量方式研制的普适型滑坡地表倾斜变形监测设备——坡体浅层倾斜变形测量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滑坡 预测预报 地表变形 时空演化 数值模拟 监测技术
下载PDF
考虑软弱夹层控滑机制及其空间不确定性的顺层岩质滑坡易发性评价:万州区铁峰乡应用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冯霄 王禹 +3 位作者 刘洋 刘庆丽 杜娟 柴波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4-266,共13页
顺层岩质滑坡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是危害山区城镇安全的重要灾害类型之一。发育软弱夹层的顺向斜坡是顺层岩质滑坡的高发区,区域顺层岩质滑坡易发性评价应融入软弱夹层的控滑机制和空间分布不确定性分析。以万州区铁峰乡为研究区,在软弱... 顺层岩质滑坡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是危害山区城镇安全的重要灾害类型之一。发育软弱夹层的顺向斜坡是顺层岩质滑坡的高发区,区域顺层岩质滑坡易发性评价应融入软弱夹层的控滑机制和空间分布不确定性分析。以万州区铁峰乡为研究区,在软弱夹层物质结构及空间分布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原生沉积、构造变形和表生改造作用下区内页岩和泥岩两类软弱夹层发展为滑动面的演化机理,总结了顺层岩质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考虑软弱夹层空间分布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软弱夹层垂向分布和有效控滑深度范围内软弱夹层控滑贡献度的计算模型。提取了软弱夹层类型和控滑贡献度等表征顺层岩质滑坡控滑结构的关键指标,结合地形地貌、斜坡结构、水文地质及人类工程活动4类要素,构建了顺层岩质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万州区铁峰乡河谷南侧的顺向坡区段,以斜坡为评价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顺层岩质滑坡开展了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侏罗系珍珠冲组泥化夹层和自流井组页岩层是顺层岩质滑坡的主要控滑层位,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占比分别为9.7%和25.8%,岩质斜坡单元下伏软弱夹层分布情况和斜坡前缘开挖情况是影响滑坡灾害易发性的主要因素,建房和道路开挖等人类工程活动极易诱发顺层岩质滑坡灾害。与不考虑软弱夹层相关指标的易发性评价结果相比,本文方法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岩质滑坡 软弱夹层 控滑机制 易发性评价 空间不确定性
下载PDF
岩溶复杂地质地基处理技术 被引量:7
8
作者 冯明成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4年第6期46-48,共3页
论述了岩洞地区红黏土地基、土洞及岩溶 (溶洞、暗河、溶沟、石芽或漏斗等 )
关键词 地基处理技术 土洞 复杂地质 岩洞 岩溶 溶洞 漏斗 暗河 处理方法
下载PDF
万州区大包梁滑坡变形机理分析
9
作者 吴疆 《低碳世界》 2014年第05X期146-147,共2页
万州区地处万县复向斜近轴部,地层平缓,在土岩接触面常夹软弱夹层,或在砂泥岩互层结构中泥岩遇水风化、泥化逐步形成软弱夹层,导致一些边坡变形,形成近水平岩层滑坡,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威胁生命和财产安全。在此,以万州区... 万州区地处万县复向斜近轴部,地层平缓,在土岩接触面常夹软弱夹层,或在砂泥岩互层结构中泥岩遇水风化、泥化逐步形成软弱夹层,导致一些边坡变形,形成近水平岩层滑坡,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威胁生命和财产安全。在此,以万州区大包梁滑坡为例,分析其变形破坏机理,掌握滑坡的变形特点和规律,为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变形 机理 分析
下载PDF
大型基岩顺层滑坡滑带形成演化过程与模式 被引量:89
10
作者 李守定 李晓 +1 位作者 吴疆 刘艳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73-2480,共8页
大型基岩顺层滑坡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危害较为严重的滑坡类型,滑带的性质对于这类滑坡具有控制作用,大型基岩顺层滑坡滑带形成演化过程与模式成为这类滑坡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以三峡库区为例,在分析基岩顺层滑坡... 大型基岩顺层滑坡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及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危害较为严重的滑坡类型,滑带的性质对于这类滑坡具有控制作用,大型基岩顺层滑坡滑带形成演化过程与模式成为这类滑坡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以三峡库区为例,在分析基岩顺层滑坡分布与滑带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将滑带形成演化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原生软岩、层间剪切带和滑带;通过滑带形成过程中原生软岩、层间剪切带和滑带的性质对比,研究滑带形成过程中的物理性质、岩石矿物组成和含量、微结构和连接特征、矿物微观演变、物理化学性质和物理力学性质的演化过程,最后总结得出滑带形成演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基岩顺层滑坡 滑带 形成演化 模式
下载PDF
万州近水平地层区堆积层滑坡成因与变形破坏特征 被引量:27
11
作者 成国文 李善涛 +1 位作者 李晓 李守定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304-310,共7页
近水平地层区堆积层滑坡作为一类典型的滑坡,有其特殊的成因与变形破坏特征。文章在研究万州近水平地层区堆积层滑坡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其物质来源、结构成因、形成模式以及变形破坏特征。通过总结万州堆积层滑坡的滑体和滑床特征,得... 近水平地层区堆积层滑坡作为一类典型的滑坡,有其特殊的成因与变形破坏特征。文章在研究万州近水平地层区堆积层滑坡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其物质来源、结构成因、形成模式以及变形破坏特征。通过总结万州堆积层滑坡的滑体和滑床特征,得出了近水平地区堆积层滑坡的物质来源和结构成因为:崩塌堆积为主,冲、洪积为辅;形成模式为:后部陡壁形成,滑床形成,滑体底部物质形成,滑体土石混合体形成,滑体表层物质形成,滑动解体等6个阶段。变形破坏特征为:滑动多沿堆积层和基岩接触面滑动,同时也会沿软弱夹层发生滑动;滑体存在多层剪切带,并在不同位置的剪切带其变形速率和累计变形量差别较大,滑体存在着差异变形,对此文章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水平地层区 堆积层滑坡 成因 变形破坏 特征
下载PDF
水库滑坡涌浪动压力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莉 杜娟 +3 位作者 刘庆丽 汪洋 刘继芝娴 刘洋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5-94,共10页
水库滑坡高速入水产生涌浪,当涌浪传播到对岸岸坡时,巨大的冲击力会造成沿岸基础设施的破坏,对沿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研究水库滑坡涌浪冲击力在对岸岸坡上的作用特点及其分布规律,以三峡库区中等宽缓库段滑坡及河道... 水库滑坡高速入水产生涌浪,当涌浪传播到对岸岸坡时,巨大的冲击力会造成沿岸基础设施的破坏,对沿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研究水库滑坡涌浪冲击力在对岸岸坡上的作用特点及其分布规律,以三峡库区中等宽缓库段滑坡及河道规模为原型,开展了1∶400比例的三维正态滑坡涌浪物理模型试验,初步揭示了水库滑坡涌浪动压力的类型、不同类型动压力的作用特点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根据试验测试数据,滑坡涌浪形成后以水舌和实体涌浪两种水体形态作用在岸坡上,作用在岸坡上的水库滑坡涌浪动压力可分为水舌冲击压力和涌浪脉冲压力两种类型,水舌以射流的形式冲击岸坡,产生瞬时冲击压力极大值,实体涌浪在岸坡上爬高产生多个脉冲压力值,涌浪最大脉冲压力出现在前三个压力峰值;在静水面以上,水舌冲击压力大于涌浪脉冲压力,而在静水面以下,出现水舌冲击压力小于涌浪脉冲压力的情况;滑坡涌浪脉冲压力在岸坡上的分布近似为倒“V”型,涌浪最大脉冲压力出现在静水位附近且随着涌浪爬坡高度的增加呈快速衰减到缓慢衰减的过程,在快速衰减阶段滑坡涌浪脉冲压力极值的累计衰减率往往超过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滑坡 涌浪 动压力 水舌冲击压力 涌浪脉冲压力 三维物理模型试验
下载PDF
基于位移比模型的三峡库区云阳县域内蠕变型滑坡降雨预警 被引量:20
13
作者 郭子正 殷坤龙 +3 位作者 刘庆丽 黄发明 桂蕾 张桂荣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72-684,共13页
建立高效合理的区域滑坡灾害降雨预警模型对滑坡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临滑预警,对蠕变型滑坡在强降雨工况下的短暂加速变形的预警研究还有待深入.以三峡库区云阳县域内滑坡为例,首先根据滑坡地表位移监测数据的特点... 建立高效合理的区域滑坡灾害降雨预警模型对滑坡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临滑预警,对蠕变型滑坡在强降雨工况下的短暂加速变形的预警研究还有待深入.以三峡库区云阳县域内滑坡为例,首先根据滑坡地表位移监测数据的特点对统计样本进行合理筛选.再通过降雨因子与滑坡发生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对滑坡在降雨条件下位移变化情况的数值模拟,确定了适用于不同时间阶段的降雨统计变量.然后将考虑了滑坡规模特征的滑坡位移比(累计位移与滑坡纵长之比)作为变形指标,分时段统计滑坡地表位移监测数据与历史降雨信息,建立了日降雨数据与月位移数据的对应关系,得到了可用于确定降雨量阈值的位移比模型,并获得了云阳县蠕变型滑坡的五级预警分区.最后分别选用研究区滑坡险情实例、长年位移监测数据及极端降雨事件对模型预警效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基于专业监测数据的位移比模型的滑坡降雨预警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为蠕变型滑坡的预警预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蠕变型滑坡 降雨预警 专业监测 位移比 阈值 工程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