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某滑坡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胡圣超 刘港 +1 位作者 周令 张中旭 《河南科技》 2024年第7期107-110,共4页
【目的】研究降雨对滑坡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评估滑坡风险,为采取有效的防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试验的方法,综合评估降雨入渗、土体饱和度、地形等影响因素,分析植被覆盖对减少降雨入渗量的作用。【结果】研究表明,降雨强度... 【目的】研究降雨对滑坡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评估滑坡风险,为采取有效的防灾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试验的方法,综合评估降雨入渗、土体饱和度、地形等影响因素,分析植被覆盖对减少降雨入渗量的作用。【结果】研究表明,降雨强度和历时对滑坡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植被覆盖可以减少降雨入渗量,对土壤水分的控制起到关键作用。此外,地质特征如土壤类型和坡度也是滑坡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强对降雨诱发滑坡的监测和预警,采取适当的植被措施以控制土壤水分入渗,并重视地质特征对滑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降雨入渗 植被覆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2010—2020年重庆市万州区水土流失敏感性时空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涂云 刘港 《河南科技》 2022年第16期95-99,共5页
对重庆市万州区水土流失敏感性的变化进行分析,能够为当地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RULSE方程为理论基础,采用GIS空间技术,通过多因子综合分析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布和演化趋势。研究表明:(1)10年间敏感性在空间上由“条带状高度... 对重庆市万州区水土流失敏感性的变化进行分析,能够为当地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以RULSE方程为理论基础,采用GIS空间技术,通过多因子综合分析水土流失敏感性空间分布和演化趋势。研究表明:(1)10年间敏感性在空间上由“条带状高度敏感”向“全面中度敏感”再向“全面低度敏感”状态演变,整体上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研究成果较好,可以为万州区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州区 水土流失 敏感性 RULSE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的某水库垂直防渗墙合理深度的确定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正成 毛海涛 +1 位作者 王晓菊 申纪伟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3-149,共7页
基于比奥固结理论,借助ADINA流固耦合模块和Slope/w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渗流参量、竖向位移、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探讨土石坝坝基中防渗墙的合理深度.研究表明:防渗墙的贯入度为0.6时,渗流量小于0.01倍的河道多年平均来水量;出逸坡降和... 基于比奥固结理论,借助ADINA流固耦合模块和Slope/w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出渗流参量、竖向位移、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探讨土石坝坝基中防渗墙的合理深度.研究表明:防渗墙的贯入度为0.6时,渗流量小于0.01倍的河道多年平均来水量;出逸坡降和防渗墙底部渗透坡降皆小于允许渗透坡降;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皆大于最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位移量满足规范要求.因此,防渗墙的贯入度0.6为该水库防渗墙的最优深度.此外,当防渗墙底部接触基岩时,渗流通道极小,局部水头损失大,该水头损失叠加到防渗墙底部的水头差上防渗墙底部渗透坡降出现极大值,工程中防渗墙应嵌入基岩3~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渗墙深度 渗透坡降 渗流量 流固耦合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贯入度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应急类人才KAPIV一体化培养模式探索
4
作者 朱新娜 郭正超 +1 位作者 程龙飞 付亚男 《安全》 2024年第1期63-66,共4页
为加快安全应急类专业的升级改造,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基于资料分析和经验总结,首先分析当前专业课堂建设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信息技术教育不足,部分核心课程内容重复,教学模式与方法陈旧单一,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知识、实践、创... 为加快安全应急类专业的升级改造,结合新工科建设要求,基于资料分析和经验总结,首先分析当前专业课堂建设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信息技术教育不足,部分核心课程内容重复,教学模式与方法陈旧单一,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知识、实践、创新与能力培养缺少深度融合等;然后进行教学改革,将具有强烈目标导向的多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按其内在联系进行整合,制作成微课程体系;最后依托微课程体系,以教学项目为载体和抓手,以学生为中心,将知识、能力、实践、创新、立德树人要素有机结合,开展KAPIV一体化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安全应急 KAPIV 一体化培养
下载PDF
深厚覆盖层中弱透水层特性对渗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正成 毛海涛 +1 位作者 程龙飞 申纪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8-937,共10页
中国西部地区的深厚覆盖层坝基中常存在弱透水层,对坝基渗流场有一定影响。基于非饱和土渗流理论,借助有限元软件Seep/w建立数值模型,得出渗流量和出逸坡降,并结合2个实际工程分析弱透水层深度、厚度、连续性对渗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国西部地区的深厚覆盖层坝基中常存在弱透水层,对坝基渗流场有一定影响。基于非饱和土渗流理论,借助有限元软件Seep/w建立数值模型,得出渗流量和出逸坡降,并结合2个实际工程分析弱透水层深度、厚度、连续性对渗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悬挂式防渗墙或无防渗墙时,深度越小的弱透水层控渗效果越佳;深度越大的弱透水层与防渗墙形成的半封闭式联合防渗体系,越能有效控制渗流量和抑制出逸坡降。渗流量和出逸坡降都随着弱透水层厚度的增大而降低;弱透水层厚度及连续性对采用半封闭式防渗墙控渗时的渗流场影响最大,悬挂式防渗墙次之,全封闭式防渗墙最小。渗流量和出逸坡降随上游、底端开口长度的增加而增大;渗流量随下游开口长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出逸坡降随下游开口长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弱透水层的连续性对渗流场影响较小。采用半封闭式防渗墙时,渗流量和出逸坡降从高到低排序为底端开口、上游开口、下游开口。采用全封闭式防渗墙时,防渗墙承担主要的控渗任务,弱透水层的深度、厚度、连续性对渗流场的影响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透水层 深度 厚度 连续性 渗流量 出逸坡降 渗流场
原文传递
非饱和紫色土的电阻率特性及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正成 毛海涛 +3 位作者 程龙飞 申纪伟 邹建华 唐鑫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159,共8页
为了探明电流频率、干密度、含水率、金属离子含量等因素对电阻率的影响规律及对电阻率的敏感性,以广泛分布于三峡库区的非饱和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借助二电极法开展电阻率测试试验,并借助SPSS进一步分析电阻率与影响参数间的相关关系。... 为了探明电流频率、干密度、含水率、金属离子含量等因素对电阻率的影响规律及对电阻率的敏感性,以广泛分布于三峡库区的非饱和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借助二电极法开展电阻率测试试验,并借助SPSS进一步分析电阻率与影响参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紫色土的交流电阻率随电流频率、含水率、干密度、锌含量的增大而降低,且降低速度逐渐减缓,最后趋于稳定。紫色土的电阻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列都符合正态分布,即显著性均大于0.05。电流频率、锌含量与电阻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干密度、含水率和电阻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研究成果能反映出各因素对电阻率的影响程度,从而提高电阻率的测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电阻率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电极接触与间距对土壤电阻率测量的影响
7
作者 申纪伟 毛海涛 +2 位作者 王正成 闫磊 唐鑫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47-1258,共12页
电阻率法在土壤测试的精确性方面存在较多不足,而电极是影响精度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二极法。若能确定电极与土壤的接触程度及两电极间距离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将最大程度避免电极的干扰。基于米勒盒(Millersoil-box)测试模型,采用锌污染砂... 电阻率法在土壤测试的精确性方面存在较多不足,而电极是影响精度的重要原因,尤其是二极法。若能确定电极与土壤的接触程度及两电极间距离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将最大程度避免电极的干扰。基于米勒盒(Millersoil-box)测试模型,采用锌污染砂作为模拟土壤,以测试其交流电阻为例,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建立了新的串联导电模型,分析了电极接触与间距对电阻的影响,又通过COMSOL软件仿真进行核准和补充,量化了测试误差。结果表明:试验研究和数值仿真能够相互验证和补充,说明建立的导电测试模型是正确的。导电模型划分了导电正常段与受电极影响的过渡段串联,过渡段长度随接触程度的增大而减小;过渡段中电流流网的变化产生了收缩电阻,随接触程度的增大而减弱,但二者不受电极间距的影响。过渡段长度与电流偏离程度又可借助仿真得出的径向电流密度精确表达,进而从数值上得出过渡段与正常段电阻率的偏差情况。误差分析中,测试所得的综合电阻率随着接触程度的增大和电极间距的增加而逐渐接近正常电阻率。上述研究可有效分析出因电极接触与间距而引起的测试偏差,得出正常电阻率,为测试中完善电极布置与提高测试精度提供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精确性 COMSOL仿真 电极 电流密度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页岩纳米孔隙粒度效应探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秦钰佳 唐鑫 +3 位作者 程龙飞 周廷强 向磊 郭森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0-526,共7页
为了研究低温液氮吸附实验中样品粒径对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文中以贵州南部三都水族自治县北部的牛蹄塘组页岩为例,通过物理破碎获得不同粒径的页岩样品,分别对破碎后6组不同粒径的页岩样品开展了常规物性实验,并将破碎筛分后的样... 为了研究低温液氮吸附实验中样品粒径对页岩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文中以贵州南部三都水族自治县北部的牛蹄塘组页岩为例,通过物理破碎获得不同粒径的页岩样品,分别对破碎后6组不同粒径的页岩样品开展了常规物性实验,并将破碎筛分后的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测实验,同时基于分形维数理论,探索破碎筛分后纳米孔隙的粒度效应及分维特征,并从微观孔隙变化特征揭示了孔隙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破碎筛分后的样品中,粒径小于74μm的样品孔隙体积与其余粒径的样品相差很大,并且孔径达到14.359 nm,表明过度的破碎筛分会使实验结果产生误差;粒径96~120μm的样品孔隙体积比120~150μm的大,表明页岩在研磨破碎过程中,部分封闭的有机质孔可能会变为开放孔,同时也可能会在有机质中形成一些新的人工微裂缝,进而增加页岩的孔隙体积。综合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及时效性等因素,建议采用120~180μm的样品来开展研究区页岩的孔径参数分析测试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蹄塘组 粒度效应 分形维数 孔隙结构
下载PDF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预测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董利飞 陈飞宇 +3 位作者 王苗 秦茂龙 郭正超 胡科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30-1435,共6页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预测及敏感因素分析可以为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和举措提供依据,对预防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为合理精准地预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明确相应的敏感因素,以2005—2019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死...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预测及敏感因素分析可以为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和举措提供依据,对预防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为合理精准地预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明确相应的敏感因素,以2005—2019年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依据,建立了灰色马尔柯夫模型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进行预测;同时,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建立了考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主要影响因素的GM(1,N)模型,基于模型预测准确性评价分析其敏感因素。结果表明:由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得到的2010—2019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与实际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7.08%,模型较可靠;依据该模型预测2020—2022年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为819、799和779人;灰色关联GM(1,N)模型的预测精度为89.71%,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敏感因素主要为建筑企业数量和从业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灰色马尔柯夫模型 GM(1 N)模型 死亡人数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