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涂永勤 肖崇刚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18-19,17,共3页
研究了溶菌酶浓度、酶解温度及时间、制备液的pH值、渗透压稳定剂对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TO-8-24-2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的影响。TO-8-24-2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是以SMM pH7.5作酶解缓冲液,溶菌酶浓度为0.15mg/mL,... 研究了溶菌酶浓度、酶解温度及时间、制备液的pH值、渗透压稳定剂对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TO-8-24-2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的影响。TO-8-24-2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是以SMM pH7.5作酶解缓冲液,溶菌酶浓度为0.15mg/mL,在37℃下,酶解45分钟。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1.7%,再生率为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质体 形成与再生 蜡质芽孢杆菌
下载PDF
红冠紫菀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涂永勤 寿清耀 +2 位作者 杨荣平 董小萍 彭滕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红冠紫菀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联用法对红冠紫菀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8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80.32%。结论:红冠紫菀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匙叶桉油烯醇(8.17%)、1-甲基-4-[1-甲基乙基]环... 目的:分析红冠紫菀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联用法对红冠紫菀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8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80.32%。结论:红冠紫菀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匙叶桉油烯醇(8.17%)、1-甲基-4-[1-甲基乙基]环己烯(6.56%)、吉玛烯B(6.12%)、吉玛烯D(5.99%)、4,11,11-三甲基-8-亚甲基-双环[7.2.0]-4-十一碳烯(5.07%)、2,6,6-三甲基-双环[3.1.1]-2-庚烯(4.83%)、石竹烯氧化物(3.14%)、喇叭茶萜醇(2.72%)、α-石竹烯(2.48%)、α-杜松醇(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冠紫菀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