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免疫缺陷时HIV/TB合并感染者胸部CT表现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袁婧 李春华 +3 位作者 李奇穗 余庆 吕圣秀 陈耀凯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与结核(Tuberculosis,TB)合并感染者严重免疫缺陷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从不同角度分析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CT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HIV/T...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与结核(Tuberculosis,TB)合并感染者严重免疫缺陷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从不同角度分析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CT影像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HIV/TB合并感染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胸部CT扫描结果,比较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的感染者胸部CT影像学参数是否存在差异,包括病变累及肺叶数、病变性质、病变形态、纵膈淋巴结肿大数、肿大淋巴结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等。结果所有118例HIV/TB合并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较低,其中116例<200个/μl。HIV/TB患者肺部病变常累及多个肺叶,且纵膈淋巴结平均肿大个数、肿大淋巴结的最大径均大于单纯TB组(P<0.05);渗出、结节及粟粒状表现在HIV/TB组较单纯TB组常见(P<0.05);对于严重免疫缺陷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200个/μL),不论CD4^+T淋巴细胞计数高低,其胸部CT影像学参数无明显差异,仅低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患者的纵膈淋巴结肿大的最大直径大于较高CD4^+T细胞计数组(>100个/μ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个/μL时,免疫损伤严重程度并不会导致患者胸部影像学特征出现本质性差异,但免疫损伤极为严重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低于100个/μL)纵膈淋巴肿大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结核病 CD4^+T淋巴细胞计数 胸部CT表现
下载PDF
2017—2019年传染病医院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维 李奇穗 +5 位作者 邓长刚 余庆 王孝淋 黄薇 孙艳雨 袁婧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9期1307-1311,共5页
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2019年重庆公卫住院患者资料,统计其院感发生率及感染特点;并比较2017-2019年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33951例住院患者中感染率1.8%(95%C... 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有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2019年重庆公卫住院患者资料,统计其院感发生率及感染特点;并比较2017-2019年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33951例住院患者中感染率1.8%(95%CI:1.7%~2.0%),感染例次率2%(95%CI:1.9%~2.2%);三年间比较其院感发生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682)例院感患者中艾滋病发生率最高达4.4%(95%CI:2.9%~5.9%);免疫力低下为发生院感的主要危险因素,占64.4%(439/68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达60.4%(412/682)。病原菌以G-为主占53.9%,鲍曼不动杆菌发生率在2019年明显高于2017和2018年(P<0.05),其余检出的病原菌分布,三年间无明显差异(P>0.05);2017-2019年三年间包括艾滋病、结核病等的院感发生率均逐年下降(P<0.05),而易感因素分布和各部位感染构成比比较,三年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传染病医院院感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近3年院感发生率约为2%;但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每年无明显变化,均以下呼吸道感染及G-菌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传染病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黄薇 张维 +4 位作者 李奇穗 余庆 邓长刚 陈耀凯 袁婧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2期131-136,共6页
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CM)是艾滋病患者中常见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据统计,全球每年有60多万人死于隐球菌病[1],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主... 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CM)是艾滋病患者中常见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据统计,全球每年有60多万人死于隐球菌病[1],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真菌治疗、颅内压管理和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恢复免疫功能。这三方面的最佳结合是实现成功治疗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抗真菌治疗包括三个阶段:诱导、巩固和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脑膜炎 HIV 诊断 治疗 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HIV阳性合并药疹患者93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维 李奇穗 +4 位作者 邓长刚 王孝淋 黄薇 孙艳雨 袁婧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分析HIV阳性患者合并药疹的临床特征,为HIV阳性患者药疹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住院的HIV阳性患者合并药疹的临床资料,对其基线情况、药疹类型分布、致敏药物、黏膜器官受... 目的分析HIV阳性患者合并药疹的临床特征,为HIV阳性患者药疹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住院的HIV阳性患者合并药疹的临床资料,对其基线情况、药疹类型分布、致敏药物、黏膜器官受累情况、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有93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46.2±15.3)岁,男性占77.42%(72/93)。HIV患者明确由单一药物致敏者80例,常见致敏药物分布依次为ART药物32例(40.00%),抗结核药物18例(22.50%),磺胺12例(15.00%),中药制剂6例(7.50%),解热镇痛类4例(5.00%),青霉素类3例(3.80%),头孢类2例(2.50%)及其他类。轻症药疹最常见的类型为发疹型43例(58.11%),而重症药疹则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共9例(47.37%)。与轻症组比较,重症药疹患者平均年龄更大、从用药到皮疹出现的潜伏期更长(P<0.05)。实验室检查发现两组患者在CD4计数、EO%升高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药疹组使用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但仍有2例患者死亡,重症组平均住院时间(23.4±10.5)d明显长于轻症组(13.6±5.9)d(P<0.05)。结论HIV患者发生药疹常见的致敏药物为ART药物、抗结核药物及磺胺类药物。轻症药疹患者以发疹型最常见,而重症者以Stevens-Johnson综合征多见,且高龄患者更易发生重症药疹。使用人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治疗HIV合并重症药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药疹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