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无创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夏珊 徐建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4期533-534,共2页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BiPAP无创通气对Ⅱ型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所致Ⅱ型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BiPAP无创通气对Ⅱ型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所致Ⅱ型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无创通气及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无创通气及西药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血气分析及呼吸机撤离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14%高于对照组的6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气分析好转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呼吸机撤机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无创通气对于Ⅱ型呼吸衰竭并肺性脑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热清注射液 BIPAP无创通气 Ⅱ型呼吸衰竭 肺性脑病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危险因素的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文华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3期566-567,共2页
目的:分析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就相关护理对策予以总结。方法:以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间在我院治疗的72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VAP的患者37例,无VAP的患者3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VAP... 目的:分析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就相关护理对策予以总结。方法:以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间在我院治疗的72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VAP的患者37例,无VAP的患者3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VAP的危险因素并总结相应护理对策。结果:研究表明,患者意识障碍、通气时间】10d,留置胃管及静脉穿刺置管是导致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VAP患者的病死率较高,临床上要针对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V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机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肺炎重症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徐建华 王导新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8期1483-1484,共2页
肺炎系感染性肺实质炎症,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美国因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死亡的人数位居所有疾病的第6位,感染性疾病的第1位。重症肺炎感染更严重、死亡率更高,引起肺损伤,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重症化机制 PNEUMONIA 感染性疾病 人类健康 重症肺炎 死亡率 肺实质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6、hs-CRP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9
4
作者 夏珊 张紫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349-1350,135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0例纳入AECOPD组,COPD稳定期患者20例纳入SCOPD组,选取25例健康者纳入对照...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0例纳入AECOPD组,COPD稳定期患者20例纳入SCOPD组,选取25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hsCRP、IL-6水平,以及SCOPD、AECOPD患者hs-CRP、IL-6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ECOPD组患者hs-CRP、IL-6水平高于SCOPD组和对照组,SCOPD组患者hs-CRP、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OPD组、AECOPD组患者血清hs-CRP、IL-6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hs-CRP、IL-6参与了COPD的炎症反应,并且与COPD患者的肺功能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白介素6(IL-6)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肺功能
下载PDF
ACT评分与非过敏性哮喘患者痰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及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6
5
作者 夏珊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51-53,57,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与非过敏性哮喘患者诱导痰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5例非过敏性哮喘患者(非过敏性哮喘组)及50例同期健康...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与非过敏性哮喘患者诱导痰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35例非过敏性哮喘患者(非过敏性哮喘组)及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2组痰液中hs-CRP含量及肺功能情况。再依据入院时ACT评分将非过敏性哮喘患者分为2组,A组58例(ACT评分≥20),B组77例(ACT评分<20),并检测其气道反应性。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ACT评分与hs-CRP及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结果非过敏性哮喘患者痰液中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肺功能各指标FEV1、FEV1%、PEF及PEF%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非过敏性哮喘B组患者痰液中hs-CRP水平较A组高(P<0.01),而反映气道反应性的FEV1改变量均显著低于A组(P<0.05)。ACT评分与hs-CRP含量呈负相关(r=-0.76,P<0.01),与FEV1增加程度(%)和绝对值增加量(mL)呈正相关(r=0.85,P<0.05;r=0.916,P<0.05)。结论 ACT评分与非过敏性哮喘患者升高的hs-CRP水平及气道反应性密切相关,正确使用该评分有助于简便、快捷地进行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过敏性哮喘 ACT 评分 超敏 C 反应蛋白 气道反应性
下载PDF
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任宇哲 李竹英 李靖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究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PCT、CRP、NT-pro BNP、c Tn T-hs水平的影响,并分析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与试验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对症治疗,对... 目的探究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PCT、CRP、NT-pro BNP、c Tn T-hs水平的影响,并分析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与试验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以及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克肟干混悬剂100 mg静脉滴注,2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2次/d。2组患者1个周期均为7 d,共治疗1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高敏肌钙蛋白T(c Tn T-hs)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48%,显著低于试验组的96.30%(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PCT、CRP、cTn T-hs、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6%,试验组为6.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肟 盐酸氨溴索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临床研究 安全性
下载PDF
重庆地区支气管哮喘加重住院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熊玮 黎友伦 +12 位作者 罗莉 吴奎 秦臻 蒋幼凡 李海东 曹官铭 沈庆 祝纯礼 廖秀清 赖富华 徐建华 缪李丽 王长征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3期35-3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重庆地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加重住院治疗的原因,为今后加强哮喘管理,减少哮喘加重住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在2007年1~12月期间重庆市14家医院哮喘患者加重住院的情况。结果在此期间共有符... 目的通过分析重庆地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加重住院治疗的原因,为今后加强哮喘管理,减少哮喘加重住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在2007年1~12月期间重庆市14家医院哮喘患者加重住院的情况。结果在此期间共有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哮喘患者570例,其中女性61.9%,明显多于男性,年龄4~87岁,平均50.19岁,平均住院8.16d,平均住院费用5711.8元。82.46%(470/570)的患者存在不同的诱因,其中以受凉感冒最多见,占55.26%。78.77%(449/570)的患者在非急性加重期没有规律用药治疗。仅选择氨茶碱或单纯用β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的占87.17%。虽有16.3%(93/570)的患者曾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但仅12.81%(73/570)坚持规律用药。全部患者中仅7.89%(45/570)患者是难治性哮喘。绝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97.19%好转出院,2.11%(12/570)自动出院,仅0.70%(4/570)死亡。结论重庆地区大多数哮喘急性加重患者在稳定期没有进行规范的哮喘治疗,这可能是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哮喘患者疾病知识宣教、治疗的管理和指导对减少急性加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急性加重 住院 诱发因素
原文传递
重庆地区支气管哮喘加重住院的多中心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熊玮 黎友伦 +12 位作者 罗莉 吴奎 秦臻 蒋幼凡 李海东 曹官铭 沈庆 祝纯礼 廖秀清 赖富华 徐建华 缪李丽 王长征 《国际呼吸杂志》 2013年第7期481-484,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重庆地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加重住院治疗的原因,为今后加强哮喘管理,减少哮喘加重住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在2007。年1~12月期间重庆市14家医院哮喘患者加重住院的情况。结果在此期... 目的通过分析重庆地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加重住院治疗的原因,为今后加强哮喘管理,减少哮喘加重住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在2007。年1~12月期间重庆市14家医院哮喘患者加重住院的情况。结果在此期间共有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哮喘患者570例,其中女性61.9%,明显多于男性,年龄4~87岁,平均50.19岁,平均住院8.16d,平均住院费用5711.8元。82.46%(470/570)的患者存在不同的诱因,其中以受凉感冒最多见,占55.26%。78.77%(449/570)的患者在非急性加重期没有规律用药治疗。仅选择氨茶碱或单纯用B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的占87.17%。虽有16.3%(93/570)的患者曾用吸人性糖皮质激素(ICS)联合长效B。受体激动剂(LABA)治疗,但仅12.8l%(73/570)坚持规律用药。全部患者中仅7.89%(45/570)患者是难治性哮喘。绝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97.19%好转出院,2.11%(12/570)自动出院,仅0.70%(4/570)死亡。结论重庆地区大多数哮喘急性加重患者在稳定期没有进行规范的哮喘治疗,这可能是急性加重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哮喘患者疾病知识宣教、治疗的管理和指导对减少急性加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急性加重 住院 诱发因素
原文传递
现实中哮喘治疗现状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彦 林科雄 +9 位作者 黄英 刘恩梅 熊玮 徐建华 祝纯礼 翁航爱 曹官铭 沈庆 陈昌碧 王长征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过去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现状的研究多采用横断面的回顾性调查,结果有局限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的方法对重庆地区哮喘防治的现状进行研究,为改进目前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统一的调查问卷,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非干预性... 目的过去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现状的研究多采用横断面的回顾性调查,结果有局限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的方法对重庆地区哮喘防治的现状进行研究,为改进目前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统一的调查问卷,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非干预性的研究方法,对重庆地区9家教学医院、市区级医院就诊的184例哮喘患者进行6个月的前瞻性调查研究,调查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用药和经济负担等情况。结果入选患者以重度(62.0%)居多,哮喘控制不佳的患者比例较高,哮喘控制评分(ACT)<20分占82.6%,采用吸入激素为主治疗方法的患者仅占29.6%。6个月后失访率为34.8%。研究结束时与基线数据比较,哮喘控制水平明显改善(P<0.001),哮喘加重显著减少(P<0.001),而且平均医疗费用减低33.9%。结论地区哮喘控制现状不佳,规范化治疗的患者比例很低。但经规范治疗和管理后,哮喘控制水平显著改善,急性加重率和治疗费用均显著降低。但仍有约1/3的患者不能接受医师的随访,改善哮喘的管理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前瞻性 治疗现状
原文传递
现实中哮喘治疗现状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彦 林科雄 +9 位作者 黄英 刘恩梅 熊玮 徐建华 祝纯礼 翁航爱 曹官铭 沈庆 陈昌碧 王长征 《国际呼吸杂志》 2013年第13期970-973,共4页
目的 过去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现状的研究多采用横断面的回顾性调查,结果有局限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的方法对重庆地区哮喘防治的现状进行研究,为改进目前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统一的调查问卷,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非干预... 目的 过去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现状的研究多采用横断面的回顾性调查,结果有局限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的方法对重庆地区哮喘防治的现状进行研究,为改进目前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统一的调查问卷,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非干预性的研究方法,对重庆地区9家教学医院、市区级医院就诊的184例哮喘患者进行6个月的前瞻性调查研究,调查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用药和经济负担等情况.结果 入选患者以重度(62.0%)居多,哮喘控制不佳的患者比例较高,哮喘控制评分(ACT)<20分占82.6%,采用吸入激素为主治疗方法的患者仅占29.6%.6个月后失访率为34.8%.研究结束时与基线数据比较,哮喘控制水平明显改善(P<0.001),哮喘加重显著减少(P<0.001),而且平均医疗费用减低33.9%.结论 地区哮喘控制现状不佳,规范化治疗的患者比例很低.但经规范治疗和管理后,哮喘控制水平显著改善,急性加重率和治疗费用均显著降低.但仍有约1/3的患者不能接受医师的随访,改善哮喘的管理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前瞻性 治疗现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