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黄治霞 夏琀 《饮食科学》 2018年第4X期20-20,共1页
心血管内科疾病具有极高的复杂性,患有这一病症的患者通常不仅年纪较大,还伴随着心律失常等其他病症,这些问题使得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伴随着极高风险,经常发生护理失误等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激发了很多的医患纠纷,还影响了医院... 心血管内科疾病具有极高的复杂性,患有这一病症的患者通常不仅年纪较大,还伴随着心律失常等其他病症,这些问题使得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伴随着极高风险,经常发生护理失误等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激发了很多的医患纠纷,还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营。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改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逐渐受到重视。为此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析。设计实验论证了这种方法所能实现的积极影响,并详细分析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方式和应用这种方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效果 心血管 内科护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冠状动脉斑块负荷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黎百志 刘东 何小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斑块负荷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诊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206例,随访3年,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56例和对照组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斑块负荷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诊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206例,随访3年,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56例和对照组150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总斑块负荷、钙化斑块负荷、非钙化斑块负荷、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测量冠状动脉斑块负荷,并分析其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高血压、总斑块负荷、非钙化斑块负荷明显增高[73.2%vs 52.7%,P=0.008;(55.23±10.26)%vs(48.26±9.82)%,P=0.000;(26.93±7.98)%vs(21.46±7.62)%,P=0.000],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52.97±7.85)%vs(58.02±7.91)%,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总斑块负荷和非钙化斑块负荷对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3年内并发心力衰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95%CI:0.682~0.822,P=0.000)和0.770(95%CI:0.701~0.838,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钙化斑块负荷、高血压是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3年内并发心力衰竭的独立影响因素(RR=0.920,95%CI:0.852~0.994,P=0.034;RR=3.117,95%CI:1.444~6.726,P=0.004)。结论冠状动脉斑块负荷可作为老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预测 ROC曲线 冠状动脉斑块负荷
下载PDF
某市医院门诊心律失常患者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丽华 康小兰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974-976,共3页
目的分析某市医院门诊心率失常患者疲劳状况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心内科门诊在2014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95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疲劳量表(FS-14)对患者疲劳程度进行评价,采用疲劳程度量表(FSS)对患者... 目的分析某市医院门诊心率失常患者疲劳状况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心内科门诊在2014年10月-2016年8月收治的95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疲劳量表(FS-14)对患者疲劳程度进行评价,采用疲劳程度量表(FSS)对患者进行疲劳程度评价,并分析患者影响心率失常患者发生疲劳状况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本组患者中心律失常伴疲劳的患者有52例(54.74%),按照疲劳评分结果将本组患者分成疲劳组与非疲劳组,其中疲劳患者的评分结果为(5.78±0.97)分,而心律失常未伴疲劳的患者评分为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疲劳组患者焦虑、抑郁以及睡眠情况均劣于非疲劳组患者(P<0.05);疲劳组患者身体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FS-14评分均高于非疲劳组患者(P<0.05);经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年龄、运动障碍、焦虑、抑郁、睡眠质量以及并发基础性疾病是引发心率失常患者疲劳状况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焦虑、抑郁以及睡眠质量情况是引发心率失常患者出现疲劳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率失常患者会出现疲劳情况;疲劳的产生可能是引发心率失常的危险因素,而产生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年龄、焦虑、抑郁以及睡眠质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疲劳状况 影响因素 运动障碍
下载PDF
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脑卒康复临床护理观察分析
4
作者 李露 刘曦 《饮食科学》 2018年第4X期21-21,共1页
常规脑卒康复临床护理观察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所以现阶段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康复临床护理风险管理问题很注重。为此研究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脑卒康复临床护理观察分析方法。以实验取样为参照,构建脑卒康复临床护理观察分析方法,... 常规脑卒康复临床护理观察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所以现阶段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康复临床护理风险管理问题很注重。为此研究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脑卒康复临床护理观察分析方法。以实验取样为参照,构建脑卒康复临床护理观察分析方法,依托实验数据反馈与数据分析,确定脑卒康复临床护理观察分析方法,避免传统临床护理观察分析中的风险。通过实验论证得出,采取新的护理观察分析方法进行脑卒康复临床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也降低了医疗的风险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 体制 生活质量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饮食行为对重庆大足区企业职工高血压患病情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家骥 罗利平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探索饮食行为对重庆大足区企业职工高血压患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于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864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研究对象饮食行为特征分布、高血压患病情况,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 目的探索饮食行为对重庆大足区企业职工高血压患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于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864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研究对象饮食行为特征分布、高血压患病情况,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高血压患病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吃饭速度、饮食口味、饮牛奶频率、吃早餐频率各饮食行为特征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8、5.381、4.917、6.684、4.876、7.690,P均<0.05)。单因素结果显示:性别、吃饭速度、饮食口味、饮牛奶频率、吃早餐频率,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吃饭速度、饮食口味、饮牛奶频率、吃早餐频率是影响重庆大足区企业职工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重庆大足区企业职工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吃饭速度等饮食行为特征具有明显差异,而性别、吃饭速度、饮食口味、饮牛奶频率、吃早餐频率会影响企业职工高血压患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行为 企业职工 高血压 患病关系 相关性
原文传递
T2DM患者血清25(OH)D、ApoM水平与IMT的关系
6
作者 黄鑫 尹能品 +1 位作者 周泓宇 杨利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07-709,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载脂蛋白M(ApoM)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T2DM患者(T2DM组)和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08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T2DM患者根据IMT分为IMT增厚组(n=5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载脂蛋白M(ApoM)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T2DM患者(T2DM组)和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08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T2DM患者根据IMT分为IMT增厚组(n=58)与IMT正常组(n=54),比较各组血清25(OH)D、ApoM水平;分析T2DM患者IMT增厚的影响因素。结果T2DM组血清25(OH)D、ApoM低于对照组,IMT增厚组血清25(OH)D、ApoM低于IMT正常组(P<0.05)。患者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25(OH)D、ApoM为影响T2DM患者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25(OH)D、ApoM为影响T2DM患者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密切监测以及时进行评估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DM 25(OH)D APOM IMT
下载PDF
冠脉内预防性注射硝普钠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预后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黄国鹏 彭晓林 +3 位作者 李洪林 曾云洁 周邦健 陈丽华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0年第1期17-20,24,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预防性注射硝普钠对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收治的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0)与B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预防性注射硝普钠对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收治的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0)与B组(n=50),其中,B组在血栓抽吸后用抽吸导管预防性注射硝普钠200μg,A组在血栓抽吸后用抽吸导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再根据患者造影情况行PCI。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TIMI血流情况,术后低血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N端前脑钠肽(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复查冠脉造影,比较随访过程中两组患者MACE事件、LVEF、全因病死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B组患者TIMI血流3级患者占96.0%(48/50),明显高于A组的82.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低血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为2.0%(1/50),明显低于A组的14.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LVEF高于A组,NT-ProBNP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随访1年,两组患者全因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靶血管血运重建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A组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为6.0%(3/50),B组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为4.0%(2/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B组患者LVEF为(54.86%±4.79%),高于A组的(53.17%±2.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预防性应用硝普钠可明显减少术后无复流发生,降低院内MACE事件发生率及1年内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提高患者LVEF,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术后肠梗阻 原因 对策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硝普钠 无复流 预后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干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8
作者 戴克银 彭晓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86-128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干预措施对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改善效果及影响临床结局的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65岁及以上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给予匀浆膳制剂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干预措施对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改善效果及影响临床结局的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65岁及以上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给予匀浆膳制剂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整蛋白制剂营养支持,对比患者入院时(M0)、入院3 d(M1)、入院7 d(M2)、入院14 d(M3)的营养状况,并对比治疗2 w后两组住院时间、营养治疗费用、并发症,随访1年评估两组临床结局,分析预测临床结局的因素。结果两组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在M1、M2、M3较M0显著下降(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围、腰臀比(WHR)、上臂肌围(AM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糖(BS)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治疗费用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7,P=0.001),两组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B<30 g/L、NRS2002≤3分的优势比分别为3.82(95%CI:1.27~6.37)、8.67(95%CI:3.37~11.69),是预测脑卒中临床结局的危险指标。结论早期对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和动态营养评估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营养需求,匀浆膳制剂治疗营养不良效果确切,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营养干预 预后
下载PDF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涛 陈丽华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6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每组89例。 A组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培哚普利2~8 mg· d-1...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6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B组、C组,每组89例。 A组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培哚普利2~8 mg· d-1;C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90~180 mg· d-1;疗程均为14 d10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及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 NT-proBNP)水平。结果三组患者间治疗前的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伴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其NT-pmBNP水平也逐渐上升,三组患者中NYHA心功能Ⅱ、Ⅲ、Ⅳ级每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相比,B、C两组治疗之后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治疗之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半径和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C组比B组治疗之后的NT-proBNP浓度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与左室舒张半径呈正相关关系(r=0.625,0.417;P>0.01),和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r=-0.361,P>0.01)。结论 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培哚普利能够使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并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培哚普利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虽不能进一步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却能够使NT-proBNP水平降低,并且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腺苷葡胺 培哚普利 慢性心力衰竭 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
下载PDF
5S护理模式在改善慢性充血性心衰治疗态度和自我效能感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谷达兰 贺意琴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4期706-707,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5S护理模式在改善慢性充血性心衰治疗态度和自我效能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5例和观察组(5S护理模式组)35例,后将两... 目的探讨研究5S护理模式在改善慢性充血性心衰治疗态度和自我效能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5例和观察组(5S护理模式组)35例,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的临床依从性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1周的临床依从性较高率高于对照组,一般自我效能感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1周上述项目评估结果均优于护理前,P均<0.05。结论 5S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治疗态度和自我效能感,从而为治疗效果的改善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S护理模式 慢性充血性心衰 治疗态度 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IMA、miR-214、sST2在心力衰竭中的表达水平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泓宇 何小姣 +2 位作者 刘东 陈丽华 梁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7期2116-2120,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微小RNA(miR)-214、可溶性ST2(sST2)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该院诊治的102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衰组,按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终点事件组(50例)和非终... 目的研究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微小RNA(miR)-214、可溶性ST2(sST2)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该院诊治的102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心衰组,按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终点事件组(50例)和非终点事件组(52例)。以6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sST2、IMA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血清miR-214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各组血清IMA、miR-214、sST2的表达水平差异。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心力衰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MA、miR-214、sST2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心衰组血清IMA、miR-214、sST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心衰组血清IMA、miR-214、sST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心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点事件组IMA、miR-214及sST2均高于非终点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MA、miR-214、sST2表达水平是心力衰竭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清IMA、miR-214、sST2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8、0.705、0.798及0.931。与单项检测相比,联合检测血清IMA、miR-214、sST2对心力衰竭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Z=3.727、4.220、3.378,P<0.001、0.001、0.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IMA、miR-214、sST2表达水平升高,三者是心力衰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预测血清IMA、miR-214、sST2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缺血修饰清蛋白 微小RNA-214 可溶性ST2 预后
下载PDF
PNI、NLR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安素 蒋芸璐 +1 位作者 王华英 黄国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年后,根据患者的预后状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3例)和预后不良...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年后,根据患者的预后状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3例)和预后不良组(32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实验室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PNI、NLR值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心功能分级为Ⅳ级、PITT评分≥2分、PNI降低、NLR升高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NI、NLR及两项联合检测预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2、0.803和0.910。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PNI降低、NLR升高,二者值的变化与患者预后状况有关,且对患者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营养指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感染性心内膜炎 预后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模式在疏导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意琴 谷达兰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1259-1260,共2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替代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肾脏发挥生理作用,但是对于机体的代谢紊乱,血液透析并不能彻底的纠正。随着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随之升高...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替代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肾脏发挥生理作用,但是对于机体的代谢紊乱,血液透析并不能彻底的纠正。随着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随之升高,加之血液透析的医疗费用相对较高等因素,使得患者不仅受疾病的困扰,而且也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不良心理反应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musclin、缺血修饰白蛋白、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与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曾云洁 陈丽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musclin、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与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冠状动...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musclin、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与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冠心病组,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11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54例、双支病变组38例及多支病变组18例。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及musclin、IMA、GLP-1水平并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usclin、IMA、GLP-1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患者musclin及GL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M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患者血中musclin、IMA及GLP-1水平存明显差异,其中单支病变组患者Musclin和GLP-1水平高于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IMA水平低于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musclin、低IMA及高GLP-1水平是影响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usclin、IMA及GLP-1三者联合应用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musclin、IMA、GLP-1水平与其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这三种指标水平可用于鉴别诊断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musclin 缺血修饰白蛋白 胰高血糖素样肽-1
下载PDF
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 TTTY15诊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华英 刘东 张明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0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TTY15诊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STEMI患者为STEMI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者为健康组。STEMI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后4 h... 目的探讨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LncRNA)TTTY15诊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STEMI患者为STEMI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者为健康组。STEMI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后4 h、6 h、12 h、1 d、3 d、7 d采集外周血;健康组于体检当日采集外周血。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血浆中TTTY15表达水平。Spearman法分析TTTY15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TTTY15早期诊断STEMI的效能,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STEMI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4 h、6 h、12 h、1 d、3 d血浆TTTY15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TEMI患者入院后12 h时血浆TTTY15相对表达量达到峰值,入院后7 d时恢复至正常水平。入院时TTTY15表达水平与CK-MB、cTnⅠ均呈正相关(r=0.895,r=0.832,P<0.05)。三支病变、双支病变患者血浆TTTY15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单支病变患者,且三支病变患者血浆TTTY15相对表达量高于双支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TTY15早期诊断STEMI的灵敏度、特异度为87.95%、80.4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8。血清TTTY15、CK-MB、TnI早期诊断STEMI的截断值分别为2.21、27.03 U/L、48.51μg/L。结论STEMI患者发病初期血浆TTTY1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TTY15与CK-MB和cTnⅠ呈正相关。TTTY15可能作为STEMI的生物标志物,对STEMI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长链非编码RNA TTTY15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诊断
下载PDF
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PD-1和sCD14与Smac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霞 唐容 曾云洁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09-712,共4页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HF)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1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HF)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1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HF合并感染组(n=73)和HF组(n=185),另选取同期本院行健康体检人群7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外周血PD-1、sCD14、Smac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3项指标间的关系。比较不同肺部感染严重程度HF患者外周血PD-1、sCD14、Smac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外周血PD-1、sCD14、Smac水平与肺部感染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F组、HF合并感染组患者PD-1、sCD14水平升高,Sma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6.776、93.895、359.859,P<0.05)。PD-1、sCD14水平均与Smac水平成负相关(r=-0.290、-0.247,P<0.05)。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PD-1、sCD14水平与肺部感染程度成正相关(r=0.354、0.576,P<0.05),Smac与肺部感染程度成负相关(r=-0.557,P<0.05)。不同肺部感染病情的HF患者PD-1、sCD14、Sma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744、14.713、14.209,P均<0.05)。结论HF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PD-1、sCD14水平显著升高,Smac水平显著降低,均与HF患者肺部感染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肺部感染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 线粒体促凋亡蛋白
原文传递
HP感染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和斑块特征及血清hs-CRP与Hcy的影响
17
作者 何小姣 曾云洁 +1 位作者 黄国鹏 宋文信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88-391,430,共5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患者糖脂代谢、斑块特征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于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CHD患者130例...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患者糖脂代谢、斑块特征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于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CHD患者130例,根据其是否合并HP感染分为HP感染组(n=44)与无HP感染组(n=86)。所有患者均于入组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全自动生化法检测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cy水平,并行颈部斑块水平检测与冠状动脉造影(CTA)检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糖脂代谢指标、斑块特征与炎症水平对CHD合并HP感染诊断效能,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上指标与Gensini积分的关系。结果HP感染组TC、LDL-C、hs-CRP、Hcy、斑块面积、颈部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均高于无HP感染组,HDL-C低于无HP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GLU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HDL-C、斑块面积、IMT、hs-CRP和Hcy诊断CHD合并H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1、0.719、0.795、0.728、0.766、0.730和0.717,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更高(AUC=0.934,95%CI:0.897~0.988,P<0.001)。HP感染组病变血管支数在2支以上比例、斑块性质为不稳定的比例以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无HP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C、LDL-C、斑块面积、IMT、hs-CRP和Hcy与Gensini积分成正相关(r=0.223、0.328、0.335、0.289、0.215、0.221,P均<0.05),HDL-C与Gensini积分成负相关(r=-0.698,P<0.05)。结论HP感染使老年CHD患者脂代谢水平降低,血清hs-CRP、Hcy水平升高,增大斑块面积与不稳定性,临床可通过联合检测提高疾病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冠心病 糖脂代谢 斑块特征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外周血LDH和PTX3及TLR4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18
作者 欧琴 杨天福 曾云洁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1305-1309,1341,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乳酸脱氢酶(LDH)、正五聚蛋白3(PTX3)、Toll样受体4(TLR4)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急性胰腺炎(AP)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100例DKA合并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 目的探讨外周血乳酸脱氢酶(LDH)、正五聚蛋白3(PTX3)、Toll样受体4(TLR4)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急性胰腺炎(AP)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100例DKA合并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n=25)和存活组(n=75),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及外周血LDH、PTX3、TLR4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LDH、PTX3、TLR4水平与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外周血LDH、PTX3、TLR4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DKA合并AP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2组性别、年龄、糖尿病分型、AP病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死亡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甘油三酯、SOFA评分、LDH、PTX3、TLR4水平[(501.64±40.29)U/L、(984.25±84.03)U/L、(11.92±3.78)mmol/L、(4.13±1.09)分、(496.82±67.43)U/L、(15.79±2.80)ng/mL、(37.69±4.92)ng/mL]均高于存活组[(452.19±79.43)U/L、(917.06±102.05)U/L、(8.40±2.39)mmol/L、(2.47±0.82)分、(304.48±92.09)U/L、(11.04±3.48)ng/mL、(29.65±8.7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LDH、PTX3、TLR4水平与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甘油三酯、SOFA评分均成正相关(r=0.674、0.685、0.722、0.703,0.680、0.672、0.710、0.742,0.667、0.703、0.696、0.719,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LDH、PTX3、TLR4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DKA合并AP患者不良预后的敏感度分别为84.00%、88.00%、80.00%、96.00%,特异度分别为78.70%、73.30%、62.70%、61.30%,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0.870、0.771、0.969。结论外周血LDH、PTX3、TLR4水平与DKA合并AP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关,联合检测对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急性重症胰腺炎 乳酸脱氢酶 正五聚蛋白3 TOLL样受体4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詹宏义 卿松 +1 位作者 罗利平 江龙龙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病(CKD)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90例CKD伴H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接受基础治疗。A组给予别嘌醇300 mg/d,B组给予非布司他40 mg/d,C组给予非布司他80 mg/...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非布司他治疗慢性肾病(CKD)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90例CKD伴H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均接受基础治疗。A组给予别嘌醇300 mg/d,B组给予非布司他40 mg/d,C组给予非布司他80 mg/d。疗程6个月。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血尿酸(SUA)水平。结果三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17,P=0.019),B、C组疗效显著优于A组(χ~2=4.356,5.963;P=0.037,0.015),B、C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治疗后B、C两组SUA显著低于A组(t=4.018,t=5.437;P<0.05),但B、C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C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布司他治疗CKD伴高尿酸血症效果优于别嘌醇,小剂量非布司他与大剂量相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疗效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布司他 慢性肾脏病 高尿酸血症 剂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