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田媚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探讨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与骨化三醇冲击疗法对终末期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确诊为终末期肾脏病继发性甲旁亢患者150例,区组随机化分组将... 目的探讨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与骨化三醇冲击疗法对终末期肾脏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旁亢)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确诊为终末期肾脏病继发性甲旁亢患者150例,区组随机化分组将患者平均分为3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西那卡塞治疗、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其中,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组采用盐酸西那卡塞片口服,初始25 mg·d-1,整片吞服;随后每2~4周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1次剂量,最大剂量75 mg·d-1;同时,口服骨化三醇胶丸,初始0.25μg·d-1,每2~4周调整1次剂量,最大剂量0.5μg·d-1。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血钙、血磷含量水平,并对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进行检测。结果骨化三醇冲击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血钙、血磷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血钙(2.12±0.62)mmol·L-1比(2.47±0.59)mmol·L-1,t=2.827,P=0.007;血磷[(1.72±0.42)mmol·L-1比(1.95±0.56)mmol·L-1,t=2.366,P=0.022],而i PTH明显下降[i PTH 560.58(334.2~728.47)pg·m L-1比331.23(213.95~424.62)pg·m L-1,Z=4.387,P<0.001];西那卡塞治疗组与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组血清磷水平、i PTH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血磷西那卡塞治疗组(1.46±0.72)mmol·L-1比(1.73±0.58)mmol·L-1,t=2.034,P=0.047,血磷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组(1.44±0.63)mmol·L-1比(1.76±0.39)mmol·L-1,t=3.014,P=0.004,i PTH西那卡塞治疗组277.02(180.34~344.56)pg·m L-1比544.11(386.8~749.42)pg·m L-1,Z=5.237,P<0.001,i PTH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组194.85(132.04~295.64)pg·m L-1比575.49(438.04~665.65)pg·m L-1,Z=6.144,P<0.001],且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组血钙水平未见明显影响(P>0.05),而单纯西那卡塞治疗组的血钙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终末期肾病继发性甲旁亢患者可降低血磷水平,还可以降低i PTH,但不影响血钙,不容易出现低钙血症,降低骨饥饿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继发性 骨化三醇 西那卡塞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IgA肾病蛋白尿患者尿蛋白及ECM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田媚 申敏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639-1641,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对IgA肾病蛋白尿患者尿蛋白及细胞外基质(ECM)表达的影响。【方法】58例IgA肾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HD治...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对IgA肾病蛋白尿患者尿蛋白及细胞外基质(ECM)表达的影响。【方法】58例IgA肾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HD治疗,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及ECM水平包括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后24h蛋白尿、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尿量、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HA水平高于,PCⅢ、LN及Ⅳ-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肠道反应、感染等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HD治疗IgA肾病蛋白尿患者能降低24h尿蛋白、血肌酐等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ECM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蛋白尿 糖皮质激素类/治疗应用 血液透析
原文传递
基于基因组学数据分析构建肾上腺皮质癌预后模型
3
作者 朱菡 方小满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221-225,共5页
目的通过对基因组学数据进行分析,筛选肾上腺皮质癌(ACC)预后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ACC预后相关的列线图模型。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10927数据集数据,利用一系列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SE10927数据集进行处理、分析,并筛选差异基因。通... 目的通过对基因组学数据进行分析,筛选肾上腺皮质癌(ACC)预后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ACC预后相关的列线图模型。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10927数据集数据,利用一系列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SE10927数据集进行处理、分析,并筛选差异基因。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的Cox回归分析,筛选与ACC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GEPIA在线分析工具及TCGA数据库数据对上述发现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验证。最后,通过R软件构建和验证ACC预后相关列线图模型。结果从GSE10927数据集中获得12个仅在ACC患者中明显差异表达的基因。经过单因素与多因素的Cox回归分析表明,CDK1、PBK、KIAA0101和PRC1可作为ACC患者的预后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经过GEPIA在线分析工具及TCGA数据库数据的验证,再次证实CDK1、PBK、KIAA0101和PRC1可作为ACC患者的预后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利用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该模型对ACC患者1、3、5年生存率预测性能的AUC值分别为[0.83,95%CI(0.68~0.99)]、[0.89,95%CI(0.82~0.96)]、[0.81,95%CI(0.69~0.92)]。结论CDK1、PBK、KIAA0101和PRC1基因是ACC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有望成为ACC靶向治疗的新靶标。本研究基于基因组学数据分析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ACC患者1、3、5年的生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癌 基因组学 列线图 预后模型
下载PDF
T2DM患者血清25(OH)D、ApoM水平与IMT的关系
4
作者 黄鑫 尹能品 +1 位作者 周泓宇 杨利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07-709,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载脂蛋白M(ApoM)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T2DM患者(T2DM组)和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08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T2DM患者根据IMT分为IMT增厚组(n=5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载脂蛋白M(ApoM)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T2DM患者(T2DM组)和同期体检健康人群108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T2DM患者根据IMT分为IMT增厚组(n=58)与IMT正常组(n=54),比较各组血清25(OH)D、ApoM水平;分析T2DM患者IMT增厚的影响因素。结果T2DM组血清25(OH)D、ApoM低于对照组,IMT增厚组血清25(OH)D、ApoM低于IMT正常组(P<0.05)。患者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25(OH)D、ApoM为影响T2DM患者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25(OH)D、ApoM为影响T2DM患者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密切监测以及时进行评估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DM 25(OH)D APOM IMT
下载PDF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发生重度低钙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杨洋 汤顾航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8年第11期710-712,共3页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KD-MBD)是指慢性肾脏病导致的矿物质与骨代谢异常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出现钙、磷、甲状旁腺素(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骨骼病理改变及血管和软组织钙化等一项或多项改变。骨活检为其诊断金标准。随着透...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KD-MBD)是指慢性肾脏病导致的矿物质与骨代谢异常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出现钙、磷、甲状旁腺素(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骨骼病理改变及血管和软组织钙化等一项或多项改变。骨活检为其诊断金标准。随着透析患者生存期的延长,CKD-MBD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2007年的DOPPS调查研究显示国外CKD-MBD发病率达40%~50%,而国内发病率更是高达60%~7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低钙血症 相关因素分析 切除术后 骨代谢异常 慢性肾脏病 全身性疾病 甲状旁腺素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RASS系统相关指标表达水平对嘌呤代谢物尿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黄鑫 杨利 +1 位作者 徐勇 尹能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20期2178-2181,共4页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S)系统相关指标表达水平对嘌呤代谢物尿酸(UA)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S)系统相关指标表达水平对嘌呤代谢物尿酸(UA)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高血压患者为高血压组,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中血尿酸(SU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肾素(PRA)、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并分析不同SUA水平的高血压患者血清PRA、ACE、AngⅡ、AL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高血压患者血清SUA水平与血清PRA、ACE、AngⅡ、ALD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高血压患者血清SUA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组血清SUA、PRA、ACE、AngⅡ、AL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UA水平为351~450μmol/L的高血压患者血清PRA、ACE、AngⅡ、ALD水平显著高于SUA水平为250~350μmol/L的高血压患者(P<0.05);SUA水平为451~550μmol/L的高血压患者血清PRA、ACE、AngⅡ、ALD水平显著高于SUA水平为351~450μmol/L的高血压患者(P<0.05);高血压患者血清SUA水平与血清PRA、ACE、AngⅡ、ALD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以SUA为因变量,PRA、ACE、AngⅡ、ALD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RA、ACE、AngⅡ、ALD水平是高血压患者血清SUA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中SUA、PRA、ACE、AngⅡ、ALD呈高水平状态,SUA水平升高与RASS系统激活导致PRA、ACE、AngⅡ、ALD水平升高密切相关,血清PRA、ACE、AngⅡ、ALD水平是老年高血压患者SUA水平升高的影响因素,这可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和降尿酸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 RASS系统 血尿酸 表达水平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2
7
作者 郎海燕 何汉琴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819-82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并发症等指标。【结论】观察组心理因素、药物因素、饮食因素、运动因素等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等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的养成,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护理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单纯枸橼酸和肝素封管液预防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雷 王家胜 +2 位作者 邱君 康小兰 李佳胰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9年第8期577-583,589,共8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单纯枸橼酸和肝素封管液预防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Medline、Ovid、维普、万方、知网、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8年9月。检索比...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单纯枸橼酸和肝素封管液预防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Medline、Ovid、维普、万方、知网、CBM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8年9月。检索比较单纯枸橼酸和肝素封管液预防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数据后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326名患者,实验组674例,对照组647例。实验组留置导管45090d,对照组留置导管43031d。其中3篇研究比较高浓度枸橼酸与肝素封管液的差异,其余7篇的枸橼酸则为中低浓度。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肝素封管液相比,单纯枸橼酸封管液用于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可减少出血风险[RR=0.33,95%CI(0.25~0.45),P<0.05],但导管内形成血栓风险则较高[RR=1.90,95%CI(1.60~2.25),P<0.05]。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穿刺部位感染、导管功能障碍、溶栓次数、导管相关性住院及全因死亡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单纯枸橼酸封管液用于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较肝素封管液能降低出血风险,但导管内血栓形成风险较高。因纳入文献的样本量有限及质量不高,上述结论需要高质量、大样本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来提供更好的循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导管 枸橼酸 肝素 封管液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申敏 向平 田媚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9期1851-185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就诊的30例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就诊的30例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相关生化指标(血红蛋白、血小板、血肌酐、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14例完全康复,1例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93 .33%(14/15),对照组中12例完全康复,3例死亡,总有效率为80 .00%(12/1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5).观察组各项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 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 .00%(3/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 .33%(5/15),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蜂蛰伤致多器官功能损伤较血液灌流联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血液灌注 蜂蛰伤
原文传递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实施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勇 尹能品 《现代医学》 2020年第4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实施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方法... 目的:探究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实施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r-HuEPO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中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以及炎症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甲状旁腺素(PTH)、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G)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b、Hc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IL-6、Hcy和TNF-a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PTH、CRP、β2-MG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uEPO对实施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不仅能改善贫血状态,还具有改善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和辅助抗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基于“互联网+”案例教学对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申敏 苟鑫 黄玉贤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26期2040-2044,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两种不同案例教学法对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在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的实习护生共62名,根据实习年限分为对照组(29名)和干预组(33名),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案例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干... 目的探讨分析两种不同案例教学法对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在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的实习护生共62名,根据实习年限分为对照组(29名)和干预组(33名),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案例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干预组护生采用基于"互联网+"案例教学进行临床带教.对2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干预组护生寻找真相、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分析能力、自信心、求知欲、成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3.978~6.875,P<0.05),评判性思维等级分布干预组护生高于对照组(χ^2=7.922,P<0.05);临床决策能力中发现问题能力、确定目标能力、决断方案能力、实施决策能力、评价反馈能力均高于对照组(t=-6.522^-2.202,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案例教学能够更好地改善护生临床思维方法,提升护生评判性思维水平和临床决策能力,提升临床带教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实习护生 评判性思维 临床决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