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重庆市巴南区3~18岁学生人群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小霞 闫菊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 了解2022年重庆市巴南区3~18岁学生人群的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水平。方法 用非比例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中心城区、乡镇两层3~18岁学生人群111 208人,使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样本静脉血中的HBsAb,分析其HBsA... 目的 了解2022年重庆市巴南区3~18岁学生人群的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HBsAb)水平。方法 用非比例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中心城区、乡镇两层3~18岁学生人群111 208人,使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样本静脉血中的HBsAb,分析其HBsAb阳性数和阳性率。结果 HBsAb阳性数有48 385例,阳性率为43.51%,95%CI为43.20%~43.80%。中心城区阳性数35 753例,阳性率为44.03%;乡镇阳性数12 632例,阳性率为42.10%。不同区域学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9,P<0.05)。3~6岁组阳性数5 025例,阳性率为71.19%,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9.67,P<0.05)。性别比为1.01∶1,阳性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5、P=0.11,P>0.05)。幼儿园阳性数2 318例,阳性率高达77.01%,各类学校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3.42,P<0.01)。中心城区各类学校学生阳性数有35 753例,阳性率为44.03%,高于乡镇各类学校学生。结论 巴南区3~18岁学生人群HBsAb阳性率总体不高,中心城区人群阳性率高于乡镇,4类学校学生阳性率随年龄呈现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表面抗体 监测
原文传递
双酚S和双酚F对雄性生殖系统损伤信号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实验验证
2
作者 石雨 李景芝 +5 位作者 陈洪强 周诗梦 王娜 曹佳 尹俐 刘文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0-470,共11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验验证,探讨新型双酚类污染物双酚S(BPS)和双酚F(BPF)诱导男性生殖系统损伤的信号通路。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筛选出与BPF和BPS相关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基因,并通过基因本体论(...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实验验证,探讨新型双酚类污染物双酚S(BPS)和双酚F(BPF)诱导男性生殖系统损伤的信号通路。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筛选出与BPF和BPS相关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基因,并通过基因本体论(GO)的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可能的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1×10^(-3)、1×10^(-2)、1×10^(-1)、1×10^(0)、1×10^(1)和1×10^(2)μmol·L^(-1))BPS和BPF作用下各组细胞活力;将TM3细胞分为对照组(0.1%DMSO)、不同剂量BPS和不同剂量BPF组,采用20、40和80μmol·L^(-1)BPS及BPF分别处理细胞72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关键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CTD筛选出的分别与BPS及BPF相关的男性系统疾病基因数为507及447个。GO富集分析,筛选出的基因主要富集于生殖系统发育和生殖结构发育等生物过程(BP)。KEGG通路分析,这些基因主要富集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缺氧诱导因子1(HIF-1)和细胞衰老等信号通路(P<0.001)中。实验验证,与对照组比较,1×10^(2)μmol·L^(-1)BPF和BPS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1×10^(-3)~1×10^(1)μmol·L^(-1)BPF和BPS组细胞活力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S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BPS组细胞中PI3K、AKT、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CREB结合蛋白(CBP)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PI3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丝氨酸蛋白酶肽酶抑制因子B支成员10(SERPINB10)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中和高剂量BPS组细胞中Bax及细胞纤毛内转运同源蛋白80(IFT80)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低和高剂量BPS组细胞中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低和中剂量BPS组细胞中附加性梳基因2(ASXL2)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BPF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BPF组细胞中Bcl-2、HIF-1α及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质1B(SMC1B)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IFT80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低和高剂量BPF组细胞中PI3K、AKT及环指蛋白130(RNF130)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中剂量组BPF细胞中CBP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RNF130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高剂量BPF组细胞中PI3K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BPF和BPS可通过PI3K/AKT以及HIF-1信号通路产生生殖细胞毒性,损害男性生殖健康,RNF130和SMC1B可能是其诱导生殖毒性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S 双酚F 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 男性生殖损伤 睾丸间质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