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酸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蒋兰 杨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65-2769,共5页
大黄酸是大黄、何首乌、芦荟等多种中药的主要成分之一,除了具有抗菌、抗炎、利尿、降糖调脂等药理活性外,还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转移、联合放化疗药物减毒增效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 大黄酸是大黄、何首乌、芦荟等多种中药的主要成分之一,除了具有抗菌、抗炎、利尿、降糖调脂等药理活性外,还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转移、联合放化疗药物减毒增效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大黄酸抗肿瘤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该成分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抗肿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渝东北地产“平术”化学分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谭小燕 易东阳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60-1565,共6页
目的:利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确定"平术"化学分型并分析化学成分差异。方法:采用C18色谱柱(50 mm×2.1 mm,1.9μm);流动相为0.05%甲酸水溶液(A)-0.05%甲酸甲醇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L/min... 目的:利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确定"平术"化学分型并分析化学成分差异。方法:采用C18色谱柱(50 mm×2.1 mm,1.9μm);流动相为0.05%甲酸水溶液(A)-0.05%甲酸甲醇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L/min;柱温为30℃。采用H-ESI离子源,电喷雾正离子模式,QIMS采集方式,采集时间10.0 min,扫描范围m/z 100~1 500,扫描间隔0.9 s进行检测。使用Xcarlibur软件系统进行质谱信息数据处理,采用SIMCA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判断"平术"化学分型和各样本变量差异,再通过二级碎片离子信息、化合物质谱数据库和相关文献数据对照,分析差异变量对应的化学成分。结果:将样本质谱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分析发现渝东北地产"平术"化学分型属茅苍术型,从这些样本中检出了39个化合物,共鉴定出了36个化合物,主要影响样本分型的化合物有10个。结论:渝东北地产"平术"化学分型属茅苍术型,与挥发油类化学成分分型属茅苍术型和"平术"植物形态分类属苍术的判定结果一致,为渝东北地产"平术"的品质评价和临床合理使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平术 UPLC-Q-TOF-MS 主成分分析(PCA) 化学分型
原文传递
葡萄柚汁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丹 张永慧 +1 位作者 李小山 冯晓灵 《科技视界》 2016年第27期127-127,32,共2页
葡萄柚汁常被作为饮料或矫味剂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它能与近40种通过肠道内的CYP3A4进行代谢的药物发生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其活性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化合物柚皮苷、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6’,7’-二羟基佛手苷亭及同类的二聚化合物等。... 葡萄柚汁常被作为饮料或矫味剂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它能与近40种通过肠道内的CYP3A4进行代谢的药物发生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其活性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化合物柚皮苷、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6’,7’-二羟基佛手苷亭及同类的二聚化合物等。葡萄柚汁能够抑制小肠CYP3A4介导的药物氧化代谢过程,提高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导致血药浓度上升,从而使得药效增强或不良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柚汁 药物相互作用 柚皮苷 呋喃香豆素 细胞色素P4503A4
下载PDF
抑制内质网应激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丹 张永慧 +2 位作者 金良友 潘连红 冯晓灵 《科技视界》 2017年第4期55-55,122,共2页
目的:介绍药物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文献,总结药物防治心从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4-苯基丁酸、柚皮素、绞股蓝皂苷、黄连素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作用机理包括:抗... 目的:介绍药物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文献,总结药物防治心从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4-苯基丁酸、柚皮素、绞股蓝皂苷、黄连素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作用机理包括:抗氧化应激、抗内质网应激等。结论: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保护缺血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去氢木香内酯诱导乳腺癌SK-BR-3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强 陈洁 +6 位作者 熊书 李国利 罗娇 杨贞妮 孙厚良 邓雪松 苗加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0-207,共8页
目的观察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one,Dehy)对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SK-BR-3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Dehy(5、10、20、30、40、50、60、80、100μmol·L-1)作用24、48、72 h... 目的观察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one,Dehy)对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SK-BR-3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Dehy(5、10、20、30、40、50、60、80、100μmol·L-1)作用24、48、7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将SK-BR-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0μmol·L-1)和Dehy 10、20、30μmol·L-1浓度组,干预48 h后,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乳腺癌SK-BR-3细胞的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Dehy干预SK-BR-3细胞24、48、72 h后的IC50值分别为24.84、19.39、11.45μmol·L-1,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ehy 10、20、30μmol·L-1浓度组的SK-BR-3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结构松散、轮廓消失、变圆,贴壁不良;Dehy 10、20、30μmol·L-1浓度组的G2/M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P<0.01),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Dehy 10、20、30μmol·L-1浓度组的SK-BR-3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核浓染、固缩及碎裂等凋亡现象,且细胞核致密浓染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P<0.01);Dehy 10、20、30μmol·L-1浓度组的Bax、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Dehy能够抑制乳腺癌SK-BR-3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其凋亡,可能与其调控Bax/Bcl-2/Caspase-3凋亡信号通路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抗凋亡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氢木香内酯 人乳腺癌SK-BR-3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凋亡 机制 Bax/Bcl-2/Caspase-3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木香烃内酯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强 熊书 +6 位作者 苗加伟 陈洁 周海英 罗娇 杨贞妮 孙厚良 邓雪松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42-1347,共6页
目的:研究木香烃内酯对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SK-BR-3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0、20、30、40、50μmol/L)的木香烃内酯作用24、48、7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将细胞分为空... 目的:研究木香烃内酯对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SK-BR-3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10、20、30、40、50μmol/L)的木香烃内酯作用24、48、72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木香烃内酯10、20、30μmol/L浓度组,采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及凋亡情况,并计算细胞凋亡率;采用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并计算迁移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分裂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木香烃内酯对SK-BR-3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或P<0.01),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趋势。空白对照组细胞轮廓清晰、形态规则、贴壁较好;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木香烃内酯10、20、30μmol/L浓度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结构松散、体积缩小、间隙变大,且多数细胞轮廓消失、变圆,贴壁不良;细胞迁移率和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和Bax、Caspase-3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木香烃内酯能抑制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ax、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烃内酯 人乳腺癌SK-BR-3细胞 增殖 迁移 凋亡 机制
下载PDF
太白贝母提取物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肖忠华 牟凤林 +3 位作者 邓晶荣 郝坡 王静 谢仲德 《肿瘤药学》 CAS 2018年第4期505-511,共7页
目的研究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作用于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为空白细胞组、0.25%DMSO溶剂处理组、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处理组(含总生物碱浓度分别为36.9 mg... 目的研究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作用于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为空白细胞组、0.25%DMSO溶剂处理组、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处理组(含总生物碱浓度分别为36.9 mg·L^(-1)、49.2 mg·L^(-1)、61.5 mg·L^(-1))。采用MTT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倒置光镜及透射电镜等观察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细胞周期变化、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变化。结果与0.25%DMSO溶剂处理组比较,61.5 mg·L^(-1)总生物碱提取物处理细胞24 h、48 h、72 h后,细胞生长抑制呈现较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含太白贝母总生物碱36.9 mg·L^(-1)、49.2 mg·L^(-1)、61.5 mg·L^(-1)的提取物分别处理细胞48 h,细胞生长抑制呈现显著的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PI单染结果显示,36.9 mg·L^(-1)、49.2 mg·L^(-1)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可将细胞阻滞于G2和S期,61.5 mg·L^(-1)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可将细胞阻滞于G2和G1期;61.5 mg·L^(-1)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处理48 h,细胞显微和亚显微结构发生显著坏死样变化。结论碱化热回流法提取的太白贝母总生物碱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结肠癌SW480细胞活性,阻滞细胞周期进程为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太白贝母 总生物碱 细胞周期阻滞 SW480细胞
下载PDF
重庆太白贝母资源调查 被引量:8
8
作者 付绍智 陈洪源 +3 位作者 袁定明 贾晗 蒲昌权 卢其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调查重庆野生与家种太白贝母资源历史、现状与生态环境,为太白贝母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查询、实地调查和跟踪调查。结果重庆太白贝母在1843年就有药用记载,现在5个县有野生,6个区县有家种,具备6个典型生态类型。... 目的调查重庆野生与家种太白贝母资源历史、现状与生态环境,为太白贝母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查询、实地调查和跟踪调查。结果重庆太白贝母在1843年就有药用记载,现在5个县有野生,6个区县有家种,具备6个典型生态类型。结论重庆野生太白贝母资源分布广,药用历史悠久,是太白贝母的原产地,但野生资源人为破坏严重,个别区域已濒临灭绝,家种太白贝母发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贝母 资源调查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我国传统发酵肉制品中生物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9
作者 冉春霞 陈光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我国传统发酵肉制品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使原料肉中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具有特殊风味、色泽、质地和较长保存期的肉制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含氮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 我国传统发酵肉制品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使原料肉中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具有特殊风味、色泽、质地和较长保存期的肉制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含氮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的总称,由微生物的氨基酸脱羧作用或醛、酮类物质的氨基化和转胺作用产生,大量摄入可能引起机体不良反应。生物胺主要存在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发酵食品中,因此发酵肉制品中也可能存在高浓度的生物胺。该文综述了我国传统发酵肉制品中生物胺的形成和积累条件、生物胺形成和积累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生物胺的限量标准等,以期为确保我国传统发酵肉制品中生物胺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传统发酵肉制品 生物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septin基因家族的功能及其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强 孙厚良 +1 位作者 赵丽芳 郝坡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3570-3573,共4页
septin是一类具有鸟苷三磷酸酶(GTPase)活性的基因家族,该家族成员在进化上相对比较保守,各家族成员之间除了N端和C端稍有不同外,位于中央的鸟苷三磷酸(GTP)结合结构域和多碱性氨基酸结构域都是高度保守的。
关键词 SEPTIN 基因家族 分类 生理功能 人类疾病
下载PDF
GDF1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和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永慧 瞿艳 +4 位作者 牟金阿哥 张昊洋 刘丹 付菲 刘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56-1462,共7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1(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GDF11)在结肠癌组织表达差异和GDF11对结肠癌细胞活力、细胞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首先检测癌旁组织与结肠癌患者组织GDF11表达水平的变化,体外培养HCT116和SW480结肠癌细胞株,...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1(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GDF11)在结肠癌组织表达差异和GDF11对结肠癌细胞活力、细胞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首先检测癌旁组织与结肠癌患者组织GDF11表达水平的变化,体外培养HCT116和SW480结肠癌细胞株,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GDF11低剂量组(50μg·L^-1)、GDF11高剂量组(100μg·L^-1),利用CCK-8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GDF11对结肠癌细胞活力、细胞周期和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技术检测GDF11、smad2/3信号通路、non-smad信号通路、EMT信号通路、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GDF11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GDF11处理可明显增加结肠癌细胞活力、促进细胞迁移和细胞周期进程;p-smad2、p-smad3、p-p38、Vimentin、N-cadherin、fibronectin、ZEB1、SNAIL和TWIST1表达增加,E-cadherin、p21表达下降。结论GDF11在结肠癌中表达增加,GDF11过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活力和细胞迁移,其机制可能为激活smad2/3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周期进程相关蛋白和上皮间质转化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11 结肠癌 SMAD2/3 细胞活力 细胞迁移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侧流免疫法在临床即时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忠华 黄海兵 郝坡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4008-4011,共4页
即时检验(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是当今临床检验发展的趋势之一。侧流免疫法,最早被称为“溶胶粒子免疫法”,它是以含有被粒子标记的待测抗原(抗体)或被粒子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待测抗原(抗体)]与被粒子标记的抗体(抗原)生... 即时检验(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是当今临床检验发展的趋势之一。侧流免疫法,最早被称为“溶胶粒子免疫法”,它是以含有被粒子标记的待测抗原(抗体)或被粒子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待测抗原(抗体)]与被粒子标记的抗体(抗原)生成的免疫复合物]的液体样品或提取溶液为流动相,以固定有检测线和控制线的条状聚合物层析材料为固定相,流动相通过毛细作用在固定相中向前移动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流免疫法 即时检验 信号探针 多组分检测
下载PDF
当归质量标准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冯彬彬 张建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3期22-25,共4页
当归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其产品质量影响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综述当归性状及显微鉴别、成分分析及指纹图谱等质量标准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当归主要功能成分挥发油、当归多糖、阿魏酸、Z-藁本内酯及农药与重金属残留等研究现状,指... 当归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其产品质量影响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综述当归性状及显微鉴别、成分分析及指纹图谱等质量标准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当归主要功能成分挥发油、当归多糖、阿魏酸、Z-藁本内酯及农药与重金属残留等研究现状,指出当归指纹图谱研究方面有待深入,质量标准也应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质量标准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基于GC-MS结合模式识别研究渝东北地产平术化学分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小燕 易东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判断渝东北地产平术化学分型,为平术的临床合理使用及其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GC-MS技术测定不同产地平术和苍术药材10批样品,分析其质谱图,用SIMCA14.1软件和SPSS19.0软件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并通过MSSS质谱图库检索及标准... 目的判断渝东北地产平术化学分型,为平术的临床合理使用及其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GC-MS技术测定不同产地平术和苍术药材10批样品,分析其质谱图,用SIMCA14.1软件和SPSS19.0软件进行模式识别分析,并通过MSSS质谱图库检索及标准品对照对显著差异的特征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渝东北地产平术化学分型属茅苍术型,与平术植物形态分类属苍术的结果吻合,并鉴定出了影响苍术化学生态分型的17个关键化合物。结论平术化学生态分型属茅苍术型,且品质与茅苍术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平术 化学分型 气相色谱-质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医学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艳玲 林中翔 +5 位作者 邓雪松 李国利 熊书 解秋菊 刘璟 石中全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331-333,共3页
目的 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该校在校师生2 164名,其中学生2 128名,教师36名。采用问卷调查法等调查学生、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以及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适应度。结果在学生方面:86.0%(1 827/2 125... 目的 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该校在校师生2 164名,其中学生2 128名,教师36名。采用问卷调查法等调查学生、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评价,以及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适应度。结果在学生方面:86.0%(1 827/2 125)的学生认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81.0%(1 721/2 125)的学生认为线上学习形式灵活,能自由选择时间和形式;72.0%(1 530/2 125)的学生认为最受欢迎的资源是对视觉冲击力较强的微课等视频。在教师方面,90%以上教师认为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存在部分教师观念滞后,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备课压力大,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不同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有不同的适应度。结论 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全面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其运用多种方式同步实施教学活动,拓展了时空,对线下课堂进行了重塑,实现了优势互补,解决了学生主动性不高、学习结果差异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传统教学 网络教学 医学
下载PDF
抑制NF-κB信号通路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丹 张永慧 +2 位作者 金良友 李小山 冯晓灵 《科技视界》 2017年第5期34-34,共1页
目的:介绍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药物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五年的国内外文献,总结药物作用于NF-κB信号通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槲皮素、赤芍总苷、绞股蓝皂苷、红景天苷和三七皂... 目的:介绍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药物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五年的国内外文献,总结药物作用于NF-κB信号通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槲皮素、赤芍总苷、绞股蓝皂苷、红景天苷和三七皂苷R1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作用机理包括:抑制NF-κB活化和下调ICAM-1表达。结论:药物可以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保护缺血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大黄的成分比较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晗 付绍智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6期117-118,共2页
本文概述了大黄的道地产区与品种分布情况,综述了近年来对大黄药材的成分比较研究结果,建议在筛选优质大黄药材需要注意产地、海拔、品种、生长年限、加工方法等因素。
关键词 大黄 产地 品种 加工品 成分比较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1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永慧 魏勇 +2 位作者 宋红霞 苗加伟 刘丹 《科技视界》 2018年第1期33-34,共2页
生长分化因子11(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GDF11)属于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可参与组织形成和胚胎发育。2013年Loffredo课题组证明GDF11具有"返老还童"的作用,而Egerman等课题组质疑了上述研究。GDF11对衰老及... 生长分化因子11(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GDF11)属于转化生长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可参与组织形成和胚胎发育。2013年Loffredo课题组证明GDF11具有"返老还童"的作用,而Egerman等课题组质疑了上述研究。GDF11对衰老及GDF11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影响仍然有争议,因此,本文对GDF11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1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睡眠剥夺小鼠肝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上调 被引量:9
19
作者 郑小燕 冉建华 +1 位作者 刘刚 侯良绢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54-359,共6页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小鼠肝脏形态、功能的影响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表达的意义。方法 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睡眠剥夺24h、48h和72h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小鼠肝脏形态、功能的影响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表达的意义。方法 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睡眠剥夺24h、48h和72h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采用HE染色检测肝组织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TNF-α表达水平。结果随睡眠剥夺时间延长肝脏组织中,SOD表达量下降,MDA表达量增加;ALT、AST水平在睡眠剥夺24h后显著增高,48h、72h表达水平持续增高;HE染色可见睡眠剥夺组小鼠出现肝细胞肿胀、排列不规则、肝小叶结构破坏、Kupffer细胞增生、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显示,睡眠剥夺组小鼠肝脏中TNF-α的表达随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而表达持续增加。结论睡眠剥夺后肝细胞过氧化脂质作用诱发氧化应激导致小鼠肝脏形态和功能受损,活化TNF-α,诱发炎症反应,加重对肝脏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肝脏 肿瘤坏死因子Α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渝产大叶黄精及其近缘种的psbA-trnH序列分析
20
作者 马庆东 易思荣 +4 位作者 张宏静 陈春宇 齐嫣然 尹正有 易东阳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目的基于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对渝产大叶黄精及其近缘种进行psbA-trnH序列分析。方法采用试剂盒法提取DNA,扩增psbA-trnH序列并双向测序,CodonCode Aligner软件拼接,利用MEGA软件进行比对、计算、分析以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目的基于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对渝产大叶黄精及其近缘种进行psbA-trnH序列分析。方法采用试剂盒法提取DNA,扩增psbA-trnH序列并双向测序,CodonCode Aligner软件拼接,利用MEGA软件进行比对、计算、分析以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共分析出9个物种77条psbA-trnH序列(自测获取序列大叶黄精40条、近缘种24条,另从GenBank下载相关序列13条),长度为601~615 bp,GC含量为35.16%~35.49%,其中,大叶黄精psbA-trnH主导单倍型序列长度602 bp、GC含量35.22%;比对出单倍型12个,变异位点19个;计算出不同品种之间K2-P遗传距离为0.0017~0.0249,总体平均值为0.0121;UPGMA发育树能对大叶黄精与研究中其它品种进行有效聚类区分。结论psbA-trnH序列可作为大叶黄精及其易混淆近缘品种区分的有效辅助手段,为重庆市黄精药材种源保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黄精 DNA条形码 psbA-trnH序列 UPGM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