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因子-κB介导危重新生儿免疫功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成秀 符州 +1 位作者 谢琴 付丽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619-1620,共2页
目的观察危重新生儿危重状态下免疫功能改变及核因子-κB(NF-κB)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危重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25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抽取二组静脉血,分别检测其血IL-4、IFN-γ、TNF-α及NF-κB等免疫指标。结果与健康... 目的观察危重新生儿危重状态下免疫功能改变及核因子-κB(NF-κB)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危重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25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抽取二组静脉血,分别检测其血IL-4、IFN-γ、TNF-α及NF-κB等免疫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危重新生儿存在NF-κB活性增高及Th1及Th2平衡紊乱,IL-4及TNF-α显著升高,IFN-γ降低。结论危重新生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NF-κB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危重新生儿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 免疫功能 核因子-ΚB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78例危重新生儿血糖变化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龙华 王成秀 +1 位作者 姜小华 易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血糖 糖代谢
下载PDF
基于婴儿期日龄分期的新生儿后期新概念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龙 李婕 +37 位作者 王燕 候建明 闫军 王君霞 何志慧 谭书江 蒲向阳 任小玲 陈静 蒋守福 易彬 朱琼 马娟 汪丽 唐仕芳 赵锦宁 李宛卫 李霞 吴芳 龚放 曾毅文 莫运波 谭秋 胡玲 叶海燕 郭林梅 李彦莉 陈远春 姜小华 邓胜勇 魏贵玉 王英 潘洪 王成秀 陈聪 徐瑞峰 史源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通过调查新生儿期(0~28 d)、新生儿后期(~100 d)和改良婴儿期(~1岁)病死率和死因谱,为新生儿后期新概念提供初步的临床证据支持。方法在中国西部新生儿协作网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4家医院,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方法,采集14家医... 目的通过调查新生儿期(0~28 d)、新生儿后期(~100 d)和改良婴儿期(~1岁)病死率和死因谱,为新生儿后期新概念提供初步的临床证据支持。方法在中国西部新生儿协作网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4家医院,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方法,采集14家医院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婴儿新生儿期、新生儿后期和改良婴儿期的第一出院的或病死的诊断。结果在10年期间,共有155 463例住院婴儿进入本文分析,死亡959例,病死率为6.16‰;新生儿期、新生儿后期和改良婴儿期病死率分别为10.1‰、6.9‰和2.6‰,新生儿后期与新生儿期和改良婴儿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期632例死亡病例中前6个死亡原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先天心脏病(CHD)、早产相关疾病(PAD)、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和肺炎,新生儿后期148例死亡病例中前6个死亡原因依次为肺炎、CHD、PAD、腹泻、SIDS和维生素K1缺乏,改良婴儿期188例死亡病例中前6个死亡原因依次为肺炎、CHD、意外伤害、SIDS、PAD和腹泻。新生儿期、新生儿后期和改良婴儿期同时出现的死因性疾病PAD、肺炎、SIDS和CHD,病死率最高是新生儿后期(P<0.001)。结论在未校正胎龄和喂养方式混杂因素的情况下,新生儿后期疾病病死率及其病因具有特殊性,可能具有特别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期 新生儿后期 改良婴儿期 早产相关性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变化动态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朱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3-163,166,共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6、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对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及健康对照组进行白细胞介素6、8和肿瘤坏死因子检测。结果急性期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与对照...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6、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预后中的意义。方法对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及健康对照组进行白细胞介素6、8和肿瘤坏死因子检测。结果急性期TNF-α、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较急性期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8恢复较慢。结论IL-6、IL-8与TNF-α共同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及病理变化过程,IL-8可作为判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 预后
下载PDF
环丙沙星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儿童 环丙沙量 疗效
下载PDF
301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其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何俐莹 易明 +4 位作者 姜小华 吴波 岑超 陈远春 陶雪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8期1503-1507,共5页
目的:调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眼底检查的301例早产儿,依据《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和《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对早产儿进行筛查和随诊... 目的:调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眼底检查的301例早产儿,依据《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和《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对早产儿进行筛查和随诊,同时收集早产儿及其母亲的相应病历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ROP的高危因素。结果:301例早产儿中,共检出ROP患儿43例,其中须接受治疗的患儿13例,所有患儿经过2-6个月的治疗和随诊后均好转。围产因素中,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吸氧、输血、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产儿ROP检出率更高(均P<0.05);母体因素中,多胎分娩的早产儿ROP检出率高于单胎分娩的早产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吸氧、输血和有ARDS为早产儿ROP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ROP发病率较高,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吸氧、输血和有ARDS是其高危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应给予重视,及早发现ROP并规范治疗,以降低早产儿ROP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视网膜病变 筛查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