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仙片治疗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申丽莎 杨堃 +2 位作者 蒋成英 张安琪 杨巧虹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8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参仙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参仙片中各味中药的活性成分,把筛选后的成分导入PubChem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 目的探讨参仙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参仙片中各味中药的活性成分,把筛选后的成分导入PubChem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骨质疏松症相关靶点,将两种方法所得靶点进行映射;构建“药物-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将潜在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将潜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排前3名的关键靶点与排前3名的关键化合物利用PyMol和AutoDockvina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有效活性成分57个、对应靶点404个、与骨质疏松症的共同靶点259个,其中关键靶点涉及AKT1,IL-6,TP53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1084个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21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前3名关键靶点与前3名关键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参仙片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该研究可为参仙片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参仙片 骨质疏松症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党参中多糖和5种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任月 陈晓虎 张毅 《食品与药品》 CAS 2022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测定党参药材中多糖、腺苷、色氨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和党参炔苷的含量,研究多糖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关性,为党参药材质量的评价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腺苷、色氨酸、紫丁香苷、绿原... 目的测定党参药材中多糖、腺苷、色氨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和党参炔苷的含量,研究多糖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关性,为党参药材质量的评价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腺苷、色氨酸、紫丁香苷、绿原酸、党参炔苷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党参多糖在10.2~102.1μg/ml(R^(2)=0.9997)时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02%。腺苷在4.0~201.6μg/ml(R^(2)=1),色氨酸在2.0~50.5μg/ml(R^(2)=1),紫丁香苷在0.4~8.9μg/ml(R^(2)=1),绿原酸在1.0~23.8μg/ml(R^(2)=1),党参炔苷在3.7~91.4μg/ml(R^(2)=0.9998)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9%,100.53%,100.73%,96.84%,99.04%。20批党参药材的5种化学成分和多糖含量不具明显相关性。结论党参质量应从多个方面、多组分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多糖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方法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詹宇杰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4期15-18,共4页
目的提高药品检验管理体系风险管理能力。方法通过对药品检验5个子系统功能的分析,建立"人"子系统的失败模式,并进行影响分析,对风险优先数高的失败模式进行控制。结果明确了药品检验,5个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建立了11个"人... 目的提高药品检验管理体系风险管理能力。方法通过对药品检验5个子系统功能的分析,建立"人"子系统的失败模式,并进行影响分析,对风险优先数高的失败模式进行控制。结果明确了药品检验,5个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建立了11个"人"子系统的失败模式,并进行了影响分析,对不能接受的风险(失败模式)进行了有效控制。结论在药品检验中应用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能有效地管理风险,使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 药品检验 风险管理 失败模式
下载PDF
口服固体制剂用塑料瓶热封垫片的水蒸气透过量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柳 詹宇杰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7期15-17,共3页
目的考察口服固体制剂用塑料瓶的热封垫片对水蒸气透过量的影响。方法比较垫片不热封、垫片热封、垫片热封后用标准试验指破坏封口膜、垫片热封后全部撕除封口膜无封口垫片等5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聚乙烯(PE)和聚酯(PET)2种材料塑料瓶的... 目的考察口服固体制剂用塑料瓶的热封垫片对水蒸气透过量的影响。方法比较垫片不热封、垫片热封、垫片热封后用标准试验指破坏封口膜、垫片热封后全部撕除封口膜无封口垫片等5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聚乙烯(PE)和聚酯(PET)2种材料塑料瓶的水蒸气透过量的差异。结果与结论封口膜的破坏方式对水蒸气透过量的结果有影响;5种不同处理方式影响水蒸气透过量的差异,可为制订热封垫片瓶的水蒸气透过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固体制剂用塑料瓶 热封垫片 水蒸气 透过量
下载PDF
化学药品注册检验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邓贵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20-1022,共3页
药品注册检验包括样品检验和药品质量标准复核。实际的注册检验中常常会忽略或简化药品质量标准复核,从而不能科学地反映申报的质量标准是否适用,以及是否满足当前的技术要求。该文主要针对药品审评过程中遇到的质量标准复核等相关问题... 药品注册检验包括样品检验和药品质量标准复核。实际的注册检验中常常会忽略或简化药品质量标准复核,从而不能科学地反映申报的质量标准是否适用,以及是否满足当前的技术要求。该文主要针对药品审评过程中遇到的质量标准复核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为如何进行规范性的注册检验提供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注册检验作为国家药品技术审评重要技术支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检验 药品审评 质量标准 复核意见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钠的微生物限度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11期22-24,共3页
目的:建立通过验证的埃索美拉唑钠的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方法:用薄膜过滤加200m L p H7.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的方法检查该品需氧菌总数,用常规培养法检查该品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直接薄膜过滤法检查控制菌大肠埃希菌。结果:对... 目的:建立通过验证的埃索美拉唑钠的微生物限度检测方法。方法:用薄膜过滤加200m L p H7.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的方法检查该品需氧菌总数,用常规培养法检查该品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直接薄膜过滤法检查控制菌大肠埃希菌。结果:对埃索美拉唑钠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可用薄膜过滤法。结论:应优先采用薄膜过滤法,以去除埃索美拉唑钠的抑菌效力,为其微生物检验方法的确立提供了实验室检测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钠 微生物限度 方法学验证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 被引量:23
7
作者 赵博 邓美林 +3 位作者 杨小珊 段云鹏 吴晓琴 屠大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98-1004,共7页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况-亚硝胺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上清液经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后浓缩.选用DB-WAX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对待测物进行分离,经EI源电离后以多反应监测(MRM)...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况-亚硝胺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上清液经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后浓缩.选用DB-WAX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对待测物进行分离,经EI源电离后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采集数据并做定性筛查和定量分析.9种况-亚硝胺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对4类典型的动物源性食品进行3个不同浓度的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为62.5%-118%,只80为2.11%-25.6%,检出限([00,5/况=3)为0.02-0.31μg/kg.该方法成本低廉、灵敏可靠,适用于同时对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况-亚硝胺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同位素稀释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N-亚硝胺 动物源性食品
下载PDF
远志质量问题及中药材产地加工探讨 被引量:13
8
作者 苏晶 陶慕珂 +1 位作者 陈晓虎 李青 《中国药事》 CAS 2018年第11期1467-1472,共6页
目的:总结2017年远志监督检验工作中发现的影响质量的主要问题,完善远志的质量标准,对其产地加工及贮藏提供建议。方法:基于远志酮Ⅲ的含量测定、制远志的甘草鉴别,分析检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现行标准对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模拟产地... 目的:总结2017年远志监督检验工作中发现的影响质量的主要问题,完善远志的质量标准,对其产地加工及贮藏提供建议。方法:基于远志酮Ⅲ的含量测定、制远志的甘草鉴别,分析检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现行标准对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模拟产地加工及贮藏条件,研究远志易感染黄曲霉及黄曲霉毒素超标的原因。结果与结论:现行质量标准中远志酮Ⅲ含量测定不能准确定量,现有标准的含量限度偏高;制远志质量标准不能控制其是否依法炮制,中药饮片厂炮制过程中可能存在偷工减料;远志产地加工及贮藏过程中易感染黄曲霉,造成黄曲霉毒素超标。建议修订远志质量标准中远志酮Ⅲ含量测定项,增订蜜远志质量标准,完善制远志质量标准,发布远志产地加工及贮藏指导意见,以便更全面地控制远志药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远志 产地加工 质量监控 黄曲霉毒素 远志[口山]酮Ⅲ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油脂食品中33种增塑剂 被引量:4
9
作者 邓美林 杨小珊 +3 位作者 段云鹏 胡江 韩婷婷 赵博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9年第1期108-113,共6页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含油食品中33种增塑剂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上清液经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后浓缩。选用DB-5ms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对待测物进行分离,经EI离子源电离后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采...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含油食品中33种增塑剂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上清液经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后浓缩。选用DB-5ms非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对待测物进行分离,经EI离子源电离后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采集数据并做定性筛查和定量分析。33种增塑剂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对4类典型代表的油脂食品进行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85-106%,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3-6.28%,检出限(LOD,S/N=3)为0.010-0.316mg/kg。该方法成本低廉、灵敏度可靠,适用于同时对油脂食品中33种增塑剂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dSPE)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增塑剂 油脂食品
下载PDF
药品包装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柳 《海峡药学》 2017年第8期16-18,共3页
药品包装材料对保证药品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介绍了药品包装材料的应用现状,对药品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使用更加安全、方便、环保的药品包装材料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 药品包装材料 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甲磺酸瑞波西汀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艳 《广州化学》 CAS 2015年第4期67-70,共4页
对甲磺酸瑞波西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有关物质的三种检测方法 YBH10432004(试行)、YBH02392008(试行)和YBH09872008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标准YBH10432004(试行)与YBH02392008(试行)检测出混合降解液中杂质个数为10个,主峰... 对甲磺酸瑞波西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有关物质的三种检测方法 YBH10432004(试行)、YBH02392008(试行)和YBH09872008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标准YBH10432004(试行)与YBH02392008(试行)检测出混合降解液中杂质个数为10个,主峰拖尾严重,柱效较低;标准YBH09872008检测出混合降解液中杂质个数为12个,主峰峰形对称性较好,柱效较高,与各杂质的分离度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瑞波西汀 有关物质 混合降解液 方法比较
下载PDF
UPLC-MS/MS测定3种川芎茶调类制剂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青 苏晶 丁慧宁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8期1312-1318,共7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川芎茶调丸、川芎茶调丸(浓缩丸)、川芎茶调颗粒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对不同剂型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川芎茶调丸、川芎茶调丸(浓缩丸)、川芎茶调颗粒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对不同剂型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选择m/z 359.0→298.1和359.0→296.1离子对进行监测,对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等进行验证的同时,对3种剂型共48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马兜铃酸Ⅰ在质量浓度为2.96~295.82 ng·mL^(–1)时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36%、85.08%、90.13%,RSD分别为10.04%、6.04%、11.85%,定量限为0.0406~0.1577μg·g^(–1)。结论:该方法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线性关系良好,适用于川芎茶调类制剂中马兜铃酸Ⅰ的检测和分析;对于含有马兜铃酸类毒性成分中药的中药制剂更宜采用非原粉入药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茶调类制剂 剂型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马兜铃酸Ⅰ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试药质量对药品检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艳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1414-1416,共3页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在实际检验工作中的反复验证,对一些试药试剂质量影响药品检验结果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如何避免某些试药试剂质量影响药品检验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加强试药质量管理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试药质量 药品检验 影响 总结
原文传递
丛枝菌根真菌对云木香根产量及其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烃内酯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杰 潘兴娇 +3 位作者 罗静 周浓 谢娥 杨敏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179-2182,共4页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AM)真菌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对云木香根产量及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室温盆栽方法,设不种接AM真菌组为CK组,设接种阿密蔻菌根组为AM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盆,共5盆,每盆栽种云木香3株。采用文献方法计算菌...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AM)真菌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对云木香根产量及其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室温盆栽方法,设不种接AM真菌组为CK组,设接种阿密蔻菌根组为AM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盆,共5盆,每盆栽种云木香3株。采用文献方法计算菌根侵染率和侵染强度,采用称重法测定云木香根产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烃内酯的含量。结果:AM组与CK组的侵染率分别为(86.22±3.28)%、0(P<0.05),侵染强度分别为(52.12±2.14)%、0(P<0.05);两组间根增质量率和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烃内酯及总内酯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K组比较,AM组云木香根产量提高了(50.96±2.12)%,云木香根中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烃内酯及总内酯的含量分别增加了65.55%、97.42%、85.42%,内酯类成分间的结构比有所改变。结论:外源性AM真菌的加入能明显提高云木香根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木香 丛枝菌根真菌 产量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烃内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射麻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 被引量:15
15
作者 申丽莎 杨巧虹 +2 位作者 杨帆 邓开英 杨堃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7期79-82,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射麻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2%三乙胺和0.2%磷酸)-乙腈(97∶3,V/V),流速为1.2 m L/...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射麻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2%三乙胺和0.2%磷酸)-乙腈(97∶3,V/V),流速为1.2 m 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进样量分别在0.1019~1.2745μg、0.05192~0.649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0.9999,n=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50%(n=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19%和98.91%,RSD分别为2.34%和2.5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射麻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麻口服液 盐酸麻黄碱 盐酸伪麻黄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射麻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巧虹 邓开英 申丽莎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5期65-67,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射麻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47∶53,V/V),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黄... 目的建立测定射麻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47∶53,V/V),流速为1.0 m 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041 91~0.838 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分别为0.63%,0.58%,0.84%(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1%,RSD为2.19%(n=6)。结论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射麻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射麻口服液 黄芩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炎可宁胶囊中4组分含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建华 苏晶 陈卓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7期17-20,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炎可宁胶囊中盐酸黄柏碱、黄芩苷、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 ACW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A)-0.05 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KOH调p H=5.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炎可宁胶囊中盐酸黄柏碱、黄芩苷、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 ACWUITY UPLC BEH C18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A)-0.05 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KOH调p H=5.0,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44 nm。结果盐酸黄柏碱、黄芩苷、大黄素和大黄酚进样量分别在0.049 30~0.086 276μg(r=999 0),0.032 450~0.648 995μg(r=999 9),0.004 979~0.995 88μg(r=999 9),0.002 486~0.428 280μg(r=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44%,95.20%,99.61%和95.60%。各组分基线分离,各阴性样品无干扰,无其他组分峰影响。结论该法可以作为炎可宁胶囊的一种多成分同时分析和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可宁胶囊 超高效液相色谱 盐酸黄柏碱 黄芩苷 大黄素 大黄酚
下载PDF
RP-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太白贝母中9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2
18
作者 罗静 张华 +2 位作者 张德全 杨丝丝 周浓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06-109,共4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太白贝母中9种核苷类成分(尿嘧啶、胞苷、鸟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胸苷、腺苷、2’-脱氧腺苷)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太白贝母中核苷类成分含量。方法采用Venusil MP C18(2)色...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太白贝母中9种核苷类成分(尿嘧啶、胞苷、鸟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胸苷、腺苷、2’-脱氧腺苷)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太白贝母中核苷类成分含量。方法采用Venusil MP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5℃。结果尿嘧啶、胞苷、鸟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胸苷、腺苷、2’-脱氧腺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69 5-16.17μg/mL、0.132 1-7.927 5μg/mL、0.095 5-5.73μg/mL、1.16-69.6μg/mL、0.48-28.8μg/mL、0.571 5-57.15μg/mL、0.526-52.6μg/mL、3.307 5-198.45μg/mL、0.530 5-31.83μg/mL,r≥0.999 5;加样回收率为96.49%-101.65%(RSD≤2.92%)。结论不同产地太白贝母中9种核苷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栽培品和多年生野生品均以重庆市城口县咸宜乡样品含量最高。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为太白贝母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贝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水溶性成分 核苷
下载PDF
黄腊果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毅 张建华 +2 位作者 吴佳 苏晶 孟大利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43-447,共5页
目的 研究黄腊果Stauntonia brachyanther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学方法,对药材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从黄蜡果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为3-甲氧基-4-羟基-桂皮醛(Ⅰ)、tort... 目的 研究黄腊果Stauntonia brachyanther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学方法,对药材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从黄蜡果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为3-甲氧基-4-羟基-桂皮醛(Ⅰ)、tortoside F(Ⅱ)、酪醇1-O-β-木糖基-(1→6)-O-β-葡萄糖苷(Ⅲ)、香草酸(Ⅳ)、丁香酸(Ⅴ)、saccharumoside B(Ⅵ)、甘草查儿酮A(Ⅶ)、芦丁(Ⅷ)、异槲皮苷(Ⅸ)、木犀草素-7-O-葡糖糖苷(Ⅹ)、荭草苷(Ⅺ)、6″-O-(3'''-羟基-3'''-甲基戊二酰)牡荆素(Ⅻ)、槲皮素()。结论 化合物Ⅰ、Ⅲ-Ⅵ、Ⅸ、Ⅺ-均为首次从野木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腊果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苯丙素 酚酸 黄酮
原文传递
滇黔地区滇重楼药材种质资源的化学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静 张杰 周浓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7期1229-1231,1247,共4页
目的:比较滇黔地区不同产地滇重楼药材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为筛选优势种质资源和适宜栽培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14个不同采集地滇重楼药材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结果:不同采集地的滇重... 目的:比较滇黔地区不同产地滇重楼药材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为筛选优势种质资源和适宜栽培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14个不同采集地滇重楼药材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结果:不同采集地的滇重楼药材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差别明显,优势种源来自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总皂苷及3类成分含量之和皆为最高,分别为55.760 0,61.632 0 mg·g-1,明显高于其他种源。结论:产于云南大理滇重楼质量上明显优于其他区域,今后可加强该地区滇重楼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总皂苷 总黄酮 总多糖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