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化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协同开发研究——以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重庆市东南翼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冯佺光 赖景生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7-561,共5页
在界定了山地化及其民俗生态旅游经济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山地化民俗生态旅游经济研发的历史、自然地理渊源、地质和人文景观、社会经济资源条件;并以武陵山区腹地的重庆市东南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区域发展民俗生态旅游的比较优势与相对... 在界定了山地化及其民俗生态旅游经济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山地化民俗生态旅游经济研发的历史、自然地理渊源、地质和人文景观、社会经济资源条件;并以武陵山区腹地的重庆市东南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区域发展民俗生态旅游的比较优势与相对劣势。提出了从同一省(市)管辖的行政区向他辖的"地缘经济区"开放协作,构筑武陵山区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圈乃至"中国-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实现不同利益主体的区内和区际的山地化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协同开发的构想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化 民俗生态旅游经济 大武陵旅游经济圈 自然集聚 社会集聚 协同开发
下载PDF
山区的山地经济协同开发研究——以重庆市三峡库区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冯佺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8,37,共7页
山区是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集中的区域。以国家有关资源型城市发展、重庆市近年来区域经济城乡统筹发展、三峡库区治理贯彻实施的大政方针为宏观背景,以三峡库区山地资源系统开发为个案,并将该区域资源状况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分... 山区是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集中的区域。以国家有关资源型城市发展、重庆市近年来区域经济城乡统筹发展、三峡库区治理贯彻实施的大政方针为宏观背景,以三峡库区山地资源系统开发为个案,并将该区域资源状况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分析综合,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为我国山地资源系统开发与山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整合做了探索性研究。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山地经济 协同开发 发展模式 三峡库区
下载PDF
现代山地经济系统开发及发展模式——以重庆市三峡库区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冯佺光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0-202,共13页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审视山地经济发展,是实现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的融合,解决自然工程和社会工程的有效手段.首先分析了山地系统结构及其变迁的技术途径,再阐述山地系统结构变迁的驱动力及作用机制,最后根据山区不同的自然和人文地...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审视山地经济发展,是实现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的融合,解决自然工程和社会工程的有效手段.首先分析了山地系统结构及其变迁的技术途径,再阐述山地系统结构变迁的驱动力及作用机制,最后根据山区不同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差别,划分相应的农业主体功能区,采取山地资源系统开发的技术组合,实现山区优化发展.结合国家有关资源型城市发展、重庆市近年来区域经济城乡统筹发展、三峡库区治理贯彻实施的大政方针为宏观背景,以三峡库区山地资源系统开发为个案,并将该区域资源状况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分析综合,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再到从抽象到具体对实践的指导,为山地资源系统开发与山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整合,做出探索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山地经济 山地资源系统开发 现代山地经济模式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地缘经济区视角下的行政区边缘山地经济协同发展--以渝黔湘鄂结合部的武陵山区为例 被引量:25
4
作者 冯佺光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76,共11页
我国西部主要是山地。山区人-地关系协调机制、战略与可持续管理理论及技术的创新和重大突破等基于山地科学研究,迄今为止缺乏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综合性更强的成果。我国类似武陵山区一样的众多地缘经济区,因受到分属于若干行政经济区微... 我国西部主要是山地。山区人-地关系协调机制、战略与可持续管理理论及技术的创新和重大突破等基于山地科学研究,迄今为止缺乏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综合性更强的成果。我国类似武陵山区一样的众多地缘经济区,因受到分属于若干行政经济区微观利益动机驱使的管制,出现地理空间连续与非市场决策不连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派生出经济落后、区域经济行政分割现象突出,经济活动严重的冲突中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各种效益低下的"边缘效应",即"行政区边缘经济"的区域经济运行方式。地缘经济区客观上要求解除原则政治的刚性约束,走区域市场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以利益政治为社会目标的科学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经济区 行政区边缘经济 山地经济 武陵山区 经济协同发展
下载PDF
养老社会工程及其产业化发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冯佺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1年第6期24-31,共8页
阐述社会压力和社会问题向综合效益转化的积极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提出了将巨大的经济负担转化为巨大的经济资源、养老产业的综合效益发挥及其协同管理、养老产业是永不枯竭的养老敬老的经济社会资源的问题;论述了作为系统工程... 阐述社会压力和社会问题向综合效益转化的积极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提出了将巨大的经济负担转化为巨大的经济资源、养老产业的综合效益发挥及其协同管理、养老产业是永不枯竭的养老敬老的经济社会资源的问题;论述了作为系统工程的产业化发展的养老保障服务业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养老社会工程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方法论、产业化发展的养老工程实施的集成方法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 社会工程 养老产业
下载PDF
文化意蕴与文化的多功能价值及其管理创新——创意经济范畴的文化才是强国之路(下)
6
作者 冯佺光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3年第5期72-75,共4页
四、创意经济、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性人才开发保护的强国之路 要能充分发挥全体国民的创造性,实现文化的产业经济功能价值,必须解决好政府越位、代位、缺位、错位、失位问题。在当今信息经济时代,即轻型化经济时代,要解决好新资源... 四、创意经济、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性人才开发保护的强国之路 要能充分发挥全体国民的创造性,实现文化的产业经济功能价值,必须解决好政府越位、代位、缺位、错位、失位问题。在当今信息经济时代,即轻型化经济时代,要解决好新资源观与人力资本开发问题。知识、技术、人才、制度和创新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使自然资源型经济迅速失去优势,而以知识、科技、人才、制度保障与创新为基础的智力型经济越来越具有优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主要在科技、教育、人才,应当重视教育、科技、人才,把开发人才资源放在首位,着力于教育人、培养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人才的成长和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辅之以制度保障,才能使人才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蕴 管理创新 强国之路 经济范畴 功能价值 创意经济 创新性人才 信息经济时代
下载PDF
文化意蕴与文化的多功能价值及其管理创新——创意经济范畴的文化才是强国之路(上)
7
作者 冯佺光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3年第4期87-90,共4页
一、处理好政治文化与产业文化彼此“文化自觉”的关系 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又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文化命题”作为主议题。那么... 一、处理好政治文化与产业文化彼此“文化自觉”的关系 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又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文化命题”作为主议题。那么,其中的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到底是什么?肯定不单是政治文化。更为深刻和广泛的目标、任务,才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蕴 强国之路 经济范畴 管理创新 功能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四届六中全会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下载PDF
山地生态经济集群开发特征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冯佺光 钟远平 杨俊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31,53,共7页
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集群开发,立足于经济地理学,汇集协同学理论、科学哲学、工程哲学、农业地理学和发展经济学等交叉学科思想,在界定其相关概念、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论述了山地自然与山地文化的集成性特征、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产业... 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集群开发,立足于经济地理学,汇集协同学理论、科学哲学、工程哲学、农业地理学和发展经济学等交叉学科思想,在界定其相关概念、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论述了山地自然与山地文化的集成性特征、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分析了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产业集群技术路径,以解决山区经济发展的技术性难题,实现山区人地关系系统的优化和山区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系统化 山地生态经济 产业集群 动力机制 山区发展
下载PDF
基于中观经济学范畴的区域山地资源系统开发 被引量:4
9
作者 钟远平 冯佺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0129-10132,10146,共5页
[目的]山地资源系统开发。[方法]立足于协同学理论、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哲学和工程哲学思想,将山地区域资源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分析综合,从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结果]以中观经济范畴的时间、空间、结构、环境、效益、公益... [目的]山地资源系统开发。[方法]立足于协同学理论、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哲学和工程哲学思想,将山地区域资源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分析综合,从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结果]以中观经济范畴的时间、空间、结构、环境、效益、公益、发展、规划、管理、服务及现代物流系统构建。[结论]将山地资源系统开发和山地经济的发展置于"种-养-殖-农-林-畜-牧-渔-科-工-贸-城市规划建设一体化"现代物流系统,为我国山地资源系统开发与山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整合,做出探索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观经济范畴 区域山地资源 山地资源系统开发
下载PDF
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佺光 邹颖璐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0年第6期67-70,共4页
2009年度经济学诺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曾指出:"世界上许多地方,治理形式的现有结构为从事基础设施发展的绝大部分工作人员提供了一种不良的激励.尽管我们的研究焦点集中在农业基础设施上,但我们相信,我们的许多结论也... 2009年度经济学诺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曾指出:"世界上许多地方,治理形式的现有结构为从事基础设施发展的绝大部分工作人员提供了一种不良的激励.尽管我们的研究焦点集中在农业基础设施上,但我们相信,我们的许多结论也与城市基础没施发展的各个方面相关,会有许多处于有利地位的人员从中受益,再想要改变它时无疑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当我们提出如何改变这种激励问题时,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这项任务无比艰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农支出 农业产值 财政支出 滞后项 基本建设支出 财政收支 经济建设支出 农业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山地农业经济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模型及人地关系系统结构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佺光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0年第4期509-515,共7页
山地农业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关涉山区农业经济和山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围绕山地农业经济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模型及人地关系系统结构优化为中心,阐述了山地农业经济优化发展的目标与最优方案,进而指出了山地农业经济系统与资... 山地农业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关涉山区农业经济和山区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围绕山地农业经济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模型及人地关系系统结构优化为中心,阐述了山地农业经济优化发展的目标与最优方案,进而指出了山地农业经济系统与资源系统的开发程序,最后结论认为,自然技术不是解决社会工程的唯一工具,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的结合才是解决社会工程和自然工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农业经济资源 优化模型 人地关系 结构优化 山地优化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