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改革初探——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周芸 杨柳 《生物化工》 2017年第4期60-62,共3页
专业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材料化学专业是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尤为重要。本文以重庆师范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为例,探讨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措施和... 专业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材料化学专业是基础与应用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尤为重要。本文以重庆师范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为例,探讨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措施和成效,以期为专业实践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化学 实践教学 改革
下载PDF
奥克兰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化学理学学士本科合作办学教学管理模式的优化研究*
2
作者 平海林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年第48期289-289,共1页
本文以奥克兰大学和重庆师范大学化学理学学士本科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管理体系机制为例,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完善与优化方案。
关键词 本科 合作办学 教学管理模式 优化
下载PDF
线上教学背景下化学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
3
作者 孙佳林 徐黎明 +1 位作者 王晓菲 颜修梅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0-86,共7页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乎学习效率提升,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基于大学开展线上教学的背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化学师范生线上学习的特征,利用问卷星软件开发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问卷有五个维度,分别是学习动机管理、学习方法...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乎学习效率提升,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基于大学开展线上教学的背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化学师范生线上学习的特征,利用问卷星软件开发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问卷有五个维度,分别是学习动机管理、学习方法管理、学习策略管理、学习行为管理和学习评价管理.运用问卷星在线SPSSAU软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KMO值为0.973,Cronbach α系数值为0.982,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调查显示,化学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良可,需要在缓解其压力以及学会各种学习方法方面提供应有的帮助.教师也应调试教学方法促进化学师范生开展自主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化学师范生 自主学习 问卷调查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 被引量:8
4
作者 周琦 甯桂彬 刘颖昕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3期275-276,共2页
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本科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实验课,但由于在中学阶段对化学实验接触较少,大一新生往往难以掌握实验与理论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的为方法,这样不但能有效的加强学... 无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本科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实验课,但由于在中学阶段对化学实验接触较少,大一新生往往难以掌握实验与理论之间的相互联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的为方法,这样不但能有效的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可以使学生掌握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大学课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无机化学实验 教学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师范院校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祁文静 胡萍萍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期224-225,共2页
阐述了虚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在本科生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意义,根据虚拟仿真实验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3种虚拟仿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希望通过这3种虚拟仿真模式,提高本科实验教学的安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 阐述了虚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在本科生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意义,根据虚拟仿真实验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提出了3种虚拟仿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希望通过这3种虚拟仿真模式,提高本科实验教学的安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社会培养高质量、创新型的化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化学实验教学 教学模式 本科生
下载PDF
基于“SPOC翻转课堂”的《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6
作者 刘春 祁文静 王燚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12期410-416,共7页
SPOC翻转课堂作为数字化教育转型的创新模式,在增强《分析化学》教学质量方面展现出较大潜力。文章深入剖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并结合SPOC与翻转课堂的特点,系统阐述了SPOC翻转课堂的构建框架、实施流程及效果评估体系。实践证明,... SPOC翻转课堂作为数字化教育转型的创新模式,在增强《分析化学》教学质量方面展现出较大潜力。文章深入剖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并结合SPOC与翻转课堂的特点,系统阐述了SPOC翻转课堂的构建框架、实施流程及效果评估体系。实践证明,该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激发创新思维方面优势明显,为《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The SPOC flipped classroom, as an innovative model of digit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has shown great potential in enhanc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The article deeply analyzes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s and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on the construction framework,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SPOC flipped classroom,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C and flipped classroom. Practice has proven that this model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stimulating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cultivating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and stimulating innovative thinking, providing a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翻转课堂 《分析化学》 教学模式改革 自主学习
下载PDF
有机化学教学应用研究:量子化学的视角
7
作者 单春晖 路丽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3期144-146,共3页
量子化学计算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机理进行理论研究,可以形象地反映分子的稳定性、能量信息、电荷分布等基本化学问题。本文从两个化学反应实例探究了量子化学计算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的应用。采用Gaussian软件计算的结构与能量信息转化... 量子化学计算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机理进行理论研究,可以形象地反映分子的稳定性、能量信息、电荷分布等基本化学问题。本文从两个化学反应实例探究了量子化学计算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的应用。采用Gaussian软件计算的结构与能量信息转化为可视化图像,将抽象,复杂的知识概念直观、形象、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Gaussian 09 内禀反应坐标 结构优化 反应势能面
下载PDF
基于新工科理念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8
作者 唐林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49-251,共3页
在新工科背景下,科技快速发展,对工科类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不断提出高标准、新要求。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实验课程,根据新工科理念对高校工科学生的培养要求,... 在新工科背景下,科技快速发展,对工科类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工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不断提出高标准、新要求。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实验课程,根据新工科理念对高校工科学生的培养要求,文章以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为例,探索将新工科教育理念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相融合的教学设计,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的改革策略,以期提高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的综合型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实验 新工科 教学改革 实验课程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无机化学教学创新探讨
9
作者 苏少东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234-236,共3页
无机化学是化学相关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机化学课程内容有着较强的理论性,较为抽象,无形之中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无机化学教学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拥有更加多样... 无机化学是化学相关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无机化学课程内容有着较强的理论性,较为抽象,无形之中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无机化学教学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拥有更加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将学生视为教学中心,加强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编排与选择,创新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并构建多样化的评估模式。文章从“互联网+”背景下无机化学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出发,主要论述了“互联网+”时代高校无机化学教学改革的路径,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高校 无机化学
下载PDF
计算化学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小琳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4年第11期212-214,共3页
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使传统物理化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将计算化学融入物理化学教学中,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文章旨在探讨计算化学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计算化学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应用... 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使传统物理化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将计算化学融入物理化学教学中,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文章旨在探讨计算化学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计算化学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挑战与展望,以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术表现。研究表明,借助分子模拟、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反应热力学、反应动力学等抽象概念;利用科研反哺教学、增设上机环节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化学 物理化学 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钒氢化物电子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荣 周上祺 +3 位作者 陈昌国 梁国明 刘守平 孔纪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16-720,共5页
利用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SCC-D V-Xα)方法计算了钒基固溶体中钒氢反应前后钒及其氢化物(V H x,x=0,1,2)、假定原子簇模型V H 鄢x(x=1,2)和V H x'(x=0,1)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钒与氢气反应生成V H 时,化学效应和结构效应都使V 3d和... 利用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SCC-D V-Xα)方法计算了钒基固溶体中钒氢反应前后钒及其氢化物(V H x,x=0,1,2)、假定原子簇模型V H 鄢x(x=1,2)和V H x'(x=0,1)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钒与氢气反应生成V H 时,化学效应和结构效应都使V 3d和H 1s轨道向低能量方向移动,氢化物V H 中V 3d和H 1s轨道重叠最多,V -H 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V H 再与氢气反应生成V H 2时,结构效应使V 3d和H 1s轨道都向高能量方向移动,氢化物V H 2中V 3d和H 1s轨道重叠最少,V 和H 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氢化物V H 和V H 2中不仅存在离子性相互作用,而且还存在共价性相互作用.结构效应导致V H 2中V -H 键的共价性减弱,从而导致V H 2中V 和H 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氢化物V H 的费米能级比V H 2的低,说明V H 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钒氢化物 SCC-DV-Xα方法 电子结构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V_3TiNi_(0.56)Al_(0.2)贮氢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荣 周上祺 +2 位作者 刘守平 梁国明 孙宇阳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46,共4页
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因其贮氢量大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传统的纯金属熔炼成本高,限制了其应用。文中从理论上计算了V2O5-TiO2-Ni-Al体系的绝热温度Tad=2879 K和单位质量反应热q=-2.80 kJ/g,表明能够进行自蔓延高温反应,且自蔓延高... 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因其贮氢量大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传统的纯金属熔炼成本高,限制了其应用。文中从理论上计算了V2O5-TiO2-Ni-Al体系的绝热温度Tad=2879 K和单位质量反应热q=-2.80 kJ/g,表明能够进行自蔓延高温反应,且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制备出了钒基固溶体型贮氢合金V3TiNi0.56Al0.2,通过实验研究了V3TiNi0.56Al0.2贮氢合金的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组织结构与真空感应熔炼制备的基本相同,V3TiNi0.56Al0.2合金最大放电容量为350 mA.h/g,活化性能较好,但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放电能力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 自蔓延高温合成 组织结构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激素类化合物对纳米金-酸性高锰酸钾体系化学发光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红 陈新 +6 位作者 苟劲 胡泽近 赵治英 苏永娟 朱炫 梁国明 孙宇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联用技术研究了己烯雌酚、硫酸特布他林对纳米金-酸性高锰酸钾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发现该2种激素化合物能增强体系化学发光强度,并且增强化学发光强度能力与高锰酸钾及溶液的介质硫酸浓度、金浓度以及蠕动... 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联用技术研究了己烯雌酚、硫酸特布他林对纳米金-酸性高锰酸钾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发现该2种激素化合物能增强体系化学发光强度,并且增强化学发光强度能力与高锰酸钾及溶液的介质硫酸浓度、金浓度以及蠕动泵的转速等因素有关.基于2种激素化合物对体系化学发光的增强考察了其分析应用的可能性,若联接分离技术,纳米金-酸性高锰酸钾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具有同时测定激素类化合物的潜力.讨论了化学发光强度增强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增强化学发光 纳米金 酸性高锰酸钾
下载PDF
对化学教学模式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13
14
作者 段戴平 林长春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88-92,共5页
回顾了近二十余年来我国化学教学模式研究的基本历程,简述了有关化学教学模式的概念、结构、类型与建构诸方面研究。反思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化学教学模式研究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模式研究 历史回顾 发展方向
下载PDF
鲁米诺-铁氰化钾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苟劲 徐红 +2 位作者 胡泽近 赵治英 苏永娟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4-299,共6页
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联用技术系统研究了19种酚类化合物对鲁米诺-铁氰化钾(lumi-nol-K3Fe(CN)6)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发现其大部分能抑制或增强体系化学发光强度,且抑制或增强化学发光强度的能力与化学发光体系溶液的介质、pH... 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联用技术系统研究了19种酚类化合物对鲁米诺-铁氰化钾(lumi-nol-K3Fe(CN)6)体系化学发光的影响,发现其大部分能抑制或增强体系化学发光强度,且抑制或增强化学发光强度的能力与化学发光体系溶液的介质、pH值以及酚类化合物的浓度、分子结构等有关;根据化学发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谱,讨论了体系化学发光强度抑制或增强的机理,推测抑制或增强可能是由于酚类化合物的氧化反应及瞬时产物影响了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通道;若联接分离技术,鲁米诺-铁氰化钾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具有同时测定数个酚类有机化合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化学发光 鲁米诺 铁氰化钾 增强 抑制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xMn_2O_4电子结构的量子化学DV-X_α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荣 陈昌国 +1 位作者 梁国明 余丹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65-870,共6页
采用原子基表示的第一原理赝势DV Xα方法,计算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xMn2O4(x=0,1,2)各种模型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电极材料LixMn2O4具有较好的电子导电性,锂离子嵌入正极材料后发生Jahn Teller效应引起材料结构改变;锂离子的净电荷... 采用原子基表示的第一原理赝势DV Xα方法,计算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xMn2O4(x=0,1,2)各种模型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电极材料LixMn2O4具有较好的电子导电性,锂离子嵌入正极材料后发生Jahn Teller效应引起材料结构改变;锂离子的净电荷变为+0.7(x=1)、+0.9或+0.5(x=2),说明锂离子过度嵌入LixMn2O4中,导致部分锂离子和氧离子的相互作用增强,锂离子脱出较为困难,从而容量降低。最高占有轨道(HOMO)到最低空轨道(LUMO)的跃迁能很小,电子较易进行嵌入和脱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χMn2O4 量子化学DV-Xα方法
下载PDF
磺胺的分子印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海燕 郑红 +3 位作者 张晶 宋林 夏晓姗 杲秀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6-200,共5页
本研究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磺胺为目标分子,环氧树脂为功能单体,二乙烯三胺为交联剂,聚乙二醇1000为致孔剂,合成对磺胺分子有强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以此聚合物为磺胺分子的特异性识别物质,选择高锰酸钾-甲醛-磺胺化学发光体系,结... 本研究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磺胺为目标分子,环氧树脂为功能单体,二乙烯三胺为交联剂,聚乙二醇1000为致孔剂,合成对磺胺分子有强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以此聚合物为磺胺分子的特异性识别物质,选择高锰酸钾-甲醛-磺胺化学发光体系,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建立了测定磺胺的高选择性分子印迹-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6~3.0×10-4 mol/L,相关系数r2=0.9968,检出限为6.0×10-8 mol/L,对5.0×10-5 mol/L磺胺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7%。利用此方法成功测定了合成样品中磺胺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磺胺
下载PDF
贮氢合金V_3TiNi_(0.56)Al_(0.2)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荣 周上祺 +2 位作者 梁国明 刘守平 付文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227,共6页
以NH4VO3、Al等为原料采用自蔓延高温法制备了钒基固溶体型贮氢合金V3TiNi0.56Al0.2,研究了V3TiNi0.56Al0.2贮氢合金的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铸态贮氢合金V3TiNi0.56Al0.2的最大放电容量为350 mA.h/g,活化性能较好,但氢的扩... 以NH4VO3、Al等为原料采用自蔓延高温法制备了钒基固溶体型贮氢合金V3TiNi0.56Al0.2,研究了V3TiNi0.56Al0.2贮氢合金的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铸态贮氢合金V3TiNi0.56Al0.2的最大放电容量为350 mA.h/g,活化性能较好,但氢的扩散系数小,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放电能力差。合金失去活性的原因是循环过程中钒基固溶体主相不断溶解到电解液中,通过真空熔炼处理可以改善合金的循环性能和高倍率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 自蔓延高温合成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分子印迹-化学发光传感器测定贝母属类样品中的贝母素乙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鸿萍 郑红 +7 位作者 马天一 李宝林 谭力 向辉 张罗一览 宝阿敏 黄东方 刘泽宇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81-1085,共5页
以贝母素乙为模板分子,环氧树脂为功能单体、聚乙二醇1000为致孔剂、二乙烯三胺为交联剂,通过逐步聚合法合成了贝母素乙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的通路中,放置贝母素乙MIP,创建新型的流通式贝母素乙的分子印迹化学传感器... 以贝母素乙为模板分子,环氧树脂为功能单体、聚乙二醇1000为致孔剂、二乙烯三胺为交联剂,通过逐步聚合法合成了贝母素乙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仪的通路中,放置贝母素乙MIP,创建新型的流通式贝母素乙的分子印迹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贝母属类样品中的贝母素乙。对贝母素乙的吸附量和结合位点用Scatchard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4.0×10^(-5)~2.0×10^(-3)mol/L,检出限为3.0×10^(-6)mol/L。对3.0×10^(-4)mol/L贝母素乙溶液的浓度平行测定了11次,RSD为2.3%。此方法可成功应用于川贝母、浙贝母和暗紫贝母中贝母素乙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6.5%~103.6%,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 化学发光 传感器 贝母素乙 高锰酸钾
下载PDF
高锰酸钾-甲醛-荧光素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白藜芦醇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琳 李丽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4-695,共2页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白藜芦醇 高锰酸钾 测定 荧光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甲醛 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