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市轨道交通及其经济带的形象战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黎智洪 《经济前沿》 2006年第12期20-23,共4页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轨道交通及其经济带实施形象战略依据的分析,从而提出重庆市轨道交通及基经济带实施形象战略的一系列方略,策划其形象战略实现的具体形式。
关键词 重庆市 轨道交通及其经济带 形象战略
下载PDF
市场主体发展的不足、阻碍与化解对策:重庆实例
2
作者 杨玲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期61-63,67,共4页
文章总结了重庆市场主体发展存在的速度、实力、科技创新、生存力等方面的不足,分析了引发这些发展不足的阻碍性问题,从提升市场主体自身素质、落实营商环境优化举措、促进政策供需对接、保障发展要素供给4个方面提出了化解阻碍、促进... 文章总结了重庆市场主体发展存在的速度、实力、科技创新、生存力等方面的不足,分析了引发这些发展不足的阻碍性问题,从提升市场主体自身素质、落实营商环境优化举措、促进政策供需对接、保障发展要素供给4个方面提出了化解阻碍、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主体 发展阻碍 发展对策
下载PDF
重庆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难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田代贵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9,共7页
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是重庆市"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根据重庆旅游业现有发展基础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文着重从建设三大国际目的地、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创新体制机制等三大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 国际知名 旅游目的地 旅游品牌 制度创新
下载PDF
重庆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许玉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52,57,共5页
在确认培育区域创新能力的积极意义的条件下,首先需要改变目前普遍认同的狭义的科技创新体系意识,将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聚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内容纳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框架中,然后理清科技创新体系、特色产业创新体系和重点产业园... 在确认培育区域创新能力的积极意义的条件下,首先需要改变目前普遍认同的狭义的科技创新体系意识,将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聚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内容纳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框架中,然后理清科技创新体系、特色产业创新体系和重点产业园区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最终落实到以科技创新成果为基础,以产业基地为载体,以创新体系建设为保障,实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区域创新体系 科技创新 产业园区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探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小明 邵睿 朱莉芬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8-155,共8页
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发展实现了五大转变,即投入从要素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产出从产品导向向用户体验转变,企业联系从产业关联向企业群落转变,产业生态从竞争合作向互利共生转变,管理组织从科层组织向网格组织转变。在此基础上,构建数据... 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发展实现了五大转变,即投入从要素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产出从产品导向向用户体验转变,企业联系从产业关联向企业群落转变,产业生态从竞争合作向互利共生转变,管理组织从科层组织向网格组织转变。在此基础上,构建数据、需求、共生、创新、管理五驱动融合模型并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即数据驱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需求驱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共生驱动制造业及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创新驱动制造业与数字新技术深度融合、管理驱动制造业与数据价值链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从技术应用布局、数据标准制定与应用安全、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保障等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浅析重庆餐饮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仁中 《重庆经济》 2007年第4期17-18,共2页
进入21世纪以来,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种先进的模型选择,正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形成一股新的经济潮流和趋势。循环经济是当今时代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产业革命,是目... 进入21世纪以来,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种先进的模型选择,正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形成一股新的经济潮流和趋势。循环经济是当今时代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产业革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和最高级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重庆餐饮业的发展也不应例外,发展循环经济也是重庆餐饮业唯一和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餐饮业 重庆 经济发展模式 绿色工业 生态规律 经济发展史 模型选择
下载PDF
世界产业、技术转移趋势、特点及重庆应对方略研究
7
作者 田代贵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10,共5页
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加快及变化趋势,世界产业、技术转移趋势和特点,重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市制度创新、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培育投资软环境等应对方略和对策。
关键词 产业 技术 转移 重庆
下载PDF
重庆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经济带互动发展分析
8
作者 李春艳 《城市》 2007年第10期66-69,共4页
重庆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伴随着地铁二号线的投入运营已显示出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所具有的巨大优势。在地铁沿线集中了大量商业资源。形成了以地铁为轴线的高密度发展趋势,经济带发展的雏形呼之欲出。一号线、三号线的相继开工再次证明... 重庆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伴随着地铁二号线的投入运营已显示出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所具有的巨大优势。在地铁沿线集中了大量商业资源。形成了以地铁为轴线的高密度发展趋势,经济带发展的雏形呼之欲出。一号线、三号线的相继开工再次证明了重庆具备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的实力和条件,建设一小时经济圈的发展目标也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轨道交通运营与经济带开发形成的互动发展,必将推动重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交通运营 重庆市 经济带 地铁二号线 国际化大都市 交通工具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对1999年重庆工业经济形势的分析
9
作者 谢德禄 《西部论坛》 1999年第1期13-16,共4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1999年重庆工业经济效益的因素,并预测了1999年工业经济增长目标,进而提出了重庆工业经济工作的重点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重庆 工业经济 形势分析
下载PDF
发展重庆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10
作者 孙仁中 《决策咨询通讯》 2006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重庆 可持续发展能力 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环境 资源型城市 科技先导型 资源节约型 新型工业化
下载PDF
民营市场发展的重庆实践
11
作者 杨玲 《西部大开发》 2023年第6期90-93,共4页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力量,其信心和活力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和繁荣程度。由于民营市场主体在我国经济中呈现“56789”的特征,故而其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去年年底的...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力量,其信心和活力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稳定和繁荣程度。由于民营市场主体在我国经济中呈现“56789”的特征,故而其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在2023年五项具体工作之一的“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中明确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彻底改善民营市场环境,增强民营市场主体信心和活力,就离不开切实解决民营市场主体发展堵点、痛点的政策。重庆市民营市场主体占比较高,以其为具体案例来思考当下增强民营市场主体信心活力的政策举措,可为西部其他地区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主体 民营企业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 重庆实践 政策举措 民营市场 具体案例 两个毫不动摇
下载PDF
城乡人、地要素流动探索存在的问题与化解对策——以重庆西部片区为例
12
作者 杨玲 《乡村科技》 2023年第15期21-24,共4页
人、地等要素流动对于城乡融合发展至关重要。重庆西部片区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承担了涉及人、地两大要素流动的3项指定试验任务,各项任务已得到实质性推进,但也在思想认识、实施主体、法规制度、探索举措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人、地等要素流动对于城乡融合发展至关重要。重庆西部片区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承担了涉及人、地两大要素流动的3项指定试验任务,各项任务已得到实质性推进,但也在思想认识、实施主体、法规制度、探索举措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重庆西部片区应厘清思想认识、提高实施主体的行为能力、与时俱进地完善法规制度、对标试验要求完善探索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要素 流动 重庆西部片区
下载PDF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口及劳动就业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悦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14-18,共5页
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预测了重庆高新技术开发区人口及劳动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目标。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人口 劳动就业
下载PDF
重庆市农转非劳动力就业培训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云辉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6年第2期38-41,共4页
农转非人员普遍缺乏就业竞争力,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低下已经成为困扰其就业的瓶颈,而农转非人员就业培训现状不容乐观。应建立健全农转非劳动力就业培训保障机制,循序渐进,抓住重点进行实际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 农转非人员普遍缺乏就业竞争力,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低下已经成为困扰其就业的瓶颈,而农转非人员就业培训现状不容乐观。应建立健全农转非劳动力就业培训保障机制,循序渐进,抓住重点进行实际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并加强创业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转非劳动力 就业培训 就业竞争力
下载PDF
试述周恩来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贡献
15
作者 钱小利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8年第2期27-32,共6页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任务摆在了中国共产党面前。周恩来同志作为新中国的政府总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高屋建瓴的方针、政策、理论和措施,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着指导性。
关键词 周恩来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理论贡献
下载PDF
周恩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贡献
16
作者 钱小利 《四川党史》 1998年第2期3-9,共7页
周恩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贡献钱小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面临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一穷二白的国民经济也等待着新生的人民政府去恢复和发展。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周恩来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 周恩来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贡献钱小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面临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一穷二白的国民经济也等待着新生的人民政府去恢复和发展。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周恩来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高屋建瓴的方针、政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国民经济的恢复 《政府工作报告》 老工业基地 根据地 第二个五年计划 发展生产力 劳动生产率 现实指导意义
下载PDF
并非只是唱戏的“花瓶”——民营经济在推进西部大开发中的角色彰显及社会责任
17
作者 田丰伦 《西部论丛》 2007年第2期20-23,共4页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民营经济视为国民财富的源泉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民营经济在构建西部和谐社会中举足轻重。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民营经济 社会责任 彰显 花瓶 经济社会发展 全球化背景 学术界
下载PDF
高质量推进重庆数字经济赋能先进制造业发展
18
作者 王小明 《当代党员》 2024年第21期25-26,共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中共重庆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完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体制机制”,“突出数字重庆建设和重点领域改革相互赋能、协同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中共重庆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完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体制机制”,“突出数字重庆建设和重点领域改革相互赋能、协同发力”。制造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产业变革 中共重庆市委 深度融合 重点领域改革 实体经济 完善构建 新机遇
原文传递
“发展中贫困”困局的成因与破解对策——来自新阶段重庆扶贫开发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田代贵 王定祥 《西部论坛》 2014年第6期81-89,共9页
2011年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由"解决温饱"进入"发展致富"新阶段。市场失灵导致贫困地区要素集聚能力弱、投资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导致扶贫移民数量大、增收难度大,城乡二元制度导致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差距大、农村... 2011年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已由"解决温饱"进入"发展致富"新阶段。市场失灵导致贫困地区要素集聚能力弱、投资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导致扶贫移民数量大、增收难度大,城乡二元制度导致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差距大、农村要素资本化程度低,贫困人群知识技能缺乏导致其人力资本存量低,以及财政扶贫资金总量不足、配置效率低,使贫困地区普遍面临"在贫困中发展、在发展中贫困"的困局;加上贫困标准的提高,新阶段扶贫开发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应加大投入力度,增强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完善政策配套,提升易地搬迁扶贫效率;提升贫困人口人力资本,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加快制度创新,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加快立法研究,为扶贫开发提供法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贫困 扶贫开发 扶贫移民 扶贫资金 要素集聚能力 城乡二元制度 贫困代际传递 公共服务均等化
下载PDF
农村经营性资产与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波及面:重庆例证 被引量:10
20
作者 田代贵 马云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100,共9页
做大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有效途径。农民财产性收入低的直接原因是农民占有的经营性资产数量少,深层原因是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度缺失。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应采取如下策略:高山生态移民安置点、农民集中... 做大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有效途径。农民财产性收入低的直接原因是农民占有的经营性资产数量少,深层原因是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制度缺失。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应采取如下策略:高山生态移民安置点、农民集中居住点按照商住分离开发;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地产等乡村成片开发实施以地安置;城市征地农转非尽可能实施"有产安置";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经济建设和发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确保集体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财产性收入 农村经营性资产“三农”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