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治与自治:社会组织参与建构社会治理“新常态”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12
1
作者 胡琦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2,共6页
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治理主体,对建构社会治理"新常态"具有重大的功能意义。在当前社会治理体制下,管理制度、资源结构、参与制度的行政化倾向使之难以获得独立性。社会组织内部的治理结构缺陷、自我治理能力欠缺导致... 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治理主体,对建构社会治理"新常态"具有重大的功能意义。在当前社会治理体制下,管理制度、资源结构、参与制度的行政化倾向使之难以获得独立性。社会组织内部的治理结构缺陷、自我治理能力欠缺导致其自治机制运行不畅。独立性与自治性的二元困境要求我们要以法治化与自治化为基本路径来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建构社会治理"新常态"。法治与自治是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合法性与有效性二元逻辑互动的结果。两者并立共存,从而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的二维特征。要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就要统合法治与自治方式,共同推进政府改革与社会建设,实现政府依法行政和社会组织依法自治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新常态” 社会组织 法治 自治独立性 自治性
下载PDF
重庆市统筹城乡要素配置的做法及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学馨 谢来位 +3 位作者 陈霄 费友海 熊瑛 刘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3,共3页
重庆自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积极实施政府引导下的城乡要素市场化改革。通过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三大要素的优化配置,对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性体制机制进行了有益尝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缩小了城乡二元结构,并... 重庆自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积极实施政府引导下的城乡要素市场化改革。通过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三大要素的优化配置,对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性体制机制进行了有益尝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缩小了城乡二元结构,并让人民群众从要素流动和分配中得到了实惠。实践证明:重庆近年来在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分配领域中的积极尝试,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目的、方向、特征和意义,对于我国建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机制具有较强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要素
下载PDF
社会性别视野中的“关爱女孩行动”及高层倡导
3
作者 周学馨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08年第1期93-95,共3页
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是贯彻国家计划生育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消除性别歧视,维护女童的合法权益,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任务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人口环境的具体行动和有... 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是贯彻国家计划生育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消除性别歧视,维护女童的合法权益,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任务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人口环境的具体行动和有效途径。同时,"关爱女孩行动"更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别平等意识,从社会性别意识的角度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爱女孩行动 法律文本 女孩 社会性别平等意识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社会性别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高层 视野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加强干部政治历练的思想渊源、理论演进与现实启示
4
作者 苟立伟 李新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73,共10页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视角下,党员的培养、干部的成长、领袖的产生、领袖集团的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塑造,都离不开政治历练。中国共产党加强干部政治历练的理论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随着党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所遇到...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视角下,党员的培养、干部的成长、领袖的产生、领袖集团的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塑造,都离不开政治历练。中国共产党加强干部政治历练的理论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随着党成立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所要采取的解决手段、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不同而演进,党关于干部政治历练的理念、目标、内容、平台、方式、步骤、意义等随着历史阶段的不同而演进。中国共产党加强干部政治历练的理论的演进过程给我们以深刻现实启示:干部政治历练具体目标的设定要符合时代要求,平台的搭建必须针对现实问题,重点的确定必须瞄准干部政治能力短板,体制机制的创新必须尊重干部成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治历练 政治能力 政治建设
下载PDF
第九课 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
作者 苟立伟 《党课参考》 2021年第13期134-149,共1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在新征程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奋斗历程 以史为鉴 新征程 开创未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
原文传递
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深入学习贯彻重庆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系列党课
6
作者 徐瑶 《党课参考》 2024年第14期58-70,共13页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本课时间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充分认识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践路径,带动西部地区共...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本课时间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充分认识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践路径,带动西部地区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重庆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路径 先行区 党课 学习贯彻 全会精神 打造 西部
原文传递
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建跃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3,F0002,共1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政德建设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精髓,借鉴了世界各国从政道德建设文明成果,继承和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政德建设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精髓,借鉴了世界各国从政道德建设文明成果,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优良道德传统,是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相协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法律规范相衔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从政道德建设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具有原创性贡献,表现为明确了大德、公德、私德的道德范畴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政德建设内容体系的新发展;建构了熔铸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于一体的从政道德结构,形成了政德建设理论体系的新构造;提出了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为主要修德路径的政德建设新思路,作出了政德建设方法体系的新设计。新时代政德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对从政道德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是领导干部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重要论述 新时代政德建设理论体系 领导干部 政德结构 原创性贡献
下载PDF
人口发展治理理论视阈中的政府人口管理创新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学馨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1,57,共5页
人口发展治理主张在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间形成互动关系,并通过对相关人口发展事项进行参与、合作与互动,最终实现人口发展目标。在人口发展治理的理论框架及逻辑视野下,政府人口管理创新包括:创新政府职能,优化人口发展治理结构;培育... 人口发展治理主张在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间形成互动关系,并通过对相关人口发展事项进行参与、合作与互动,最终实现人口发展目标。在人口发展治理的理论框架及逻辑视野下,政府人口管理创新包括:创新政府职能,优化人口发展治理结构;培育人口发展治理的社会自治能力,构筑和加大人口发展治理的社会基础;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社区人口管理创新以及完善人口发展的管理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发展治理 政府 人口管理
下载PDF
人口发展战略管理研究中的三个重要概念及其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学馨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7-130,共4页
人口发展战略管理研究涉及到人口发展战略管理、人口管理、人口发展战略三个重要概念。对这三个概念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研究人口发展战略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启示。
关键词 人口发展战略管理 人口管理 人口发展战略
下载PDF
女性领导的共情优势与共情领导力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瑶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1-94,共4页
在职场生活中,女性领导更具共情优势,具体体现在关爱他人,弥合心理鸿沟;有效沟通,增强组织凝聚力;尊重他人,促进团队合作;建立信任,提升领导力;正向输出,建立智慧型组织等方面。然而,缺乏限度甚至不加控制的共情,可能让女性领导陷入&qu... 在职场生活中,女性领导更具共情优势,具体体现在关爱他人,弥合心理鸿沟;有效沟通,增强组织凝聚力;尊重他人,促进团队合作;建立信任,提升领导力;正向输出,建立智慧型组织等方面。然而,缺乏限度甚至不加控制的共情,可能让女性领导陷入"情绪垃圾桶""聚光灯效应""救世主幻象"以及"人情陷阱"等误区。规避共情误区,要从加强领导者自身建设和组织建设两个层面出发,加强自我修炼,恪守情理边界;明晰身份意识,恪守权责边界;培育组织文化,恪守公私边界;完善体制机制,恪守赏罚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领导 共情优势 共情误区 共情领导力
下载PDF
利益协调与政治稳定——西塞罗的混合政体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11
作者 胡琦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43-49,共7页
西塞罗认为混合政体具有保障人民权利和维护社会正义的价值,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最佳政体。他强调混合政体在制度上协调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融通贵族的权威与平民的自由权利,从而发挥了消弭不同社会等级之间利益纷争、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 西塞罗认为混合政体具有保障人民权利和维护社会正义的价值,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最佳政体。他强调混合政体在制度上协调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融通贵族的权威与平民的自由权利,从而发挥了消弭不同社会等级之间利益纷争、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作用。西塞罗的混合政体其本质是通过社会各阶层共享权力,建立利益均衡的社会关系,从而实现政治稳定,使利益协调取代以权制权成为实现政治稳定的新模式。因此,在利益高度分化的社会中,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应该发挥国家机制与社会机制的双重作用:一方面要通过政府权威保证公共利益,另一方面要开展社会建设协调社会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塞罗 混合政体 利益均衡 社会公平
下载PDF
党的政治建设:地位嬗变、构建逻辑与实践向度——基于党的政治建设百年史的考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苟立伟 张荣臣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21,共9页
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贯穿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从最初仅仅体现为党的建设在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到纳入党的建设总目标,再到被列入党的建设布局体系,最终成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百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地位嬗变的背后是特殊的目标追求... 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贯穿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从最初仅仅体现为党的建设在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到纳入党的建设总目标,再到被列入党的建设布局体系,最终成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百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地位嬗变的背后是特殊的目标追求逻辑、价值遵循逻辑、实践开展逻辑、主体提升逻辑。新时代基于全新的历史条件和党内外环境,吸收经验,总结规律,党的政治建设在实践中必须从政治路线、政治原则、政治纪律、政治文化、“关键少数”等多个向度加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 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根本性建设
下载PDF
“关爱女孩行动”的高层倡导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鱼兵 周学馨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20,共5页
"关爱女孩行动"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学术阐释。"关爱女孩行动"的高层倡导包括: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关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和性别意识观念;以建设"人口文化"为平台和载体,建立新... "关爱女孩行动"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学术阐释。"关爱女孩行动"的高层倡导包括: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关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和性别意识观念;以建设"人口文化"为平台和载体,建立新型性别文化;以长效机制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推进"关爱女孩行动"及以法制建设为载体,使"关爱女孩行动"真正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爱女孩行动 高层 倡导
下载PDF
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准确把握多管齐下 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14
作者 黄建跃 苟立伟 《当代党员》 2023年第7期44-45,共2页
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定为“我们这... 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定为“我们这个大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之一,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清醒和坚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其“独有难题”的精准把握。在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马克思主义政党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的全面领导 长期执政 精准把握 历史进程 多管齐下
原文传递
百年大党奋进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15
作者 张荣臣 苟立伟 《党课》 2021年第15期8-21,共14页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本期,我们从“百年大党奋进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本期,我们从“百年大党奋进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国和世界”“准确领会‘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继续奋斗”“牢记初心使命、响应伟大号召”“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等角度,为广大读者解读“七一”重要讲话中的理论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宣言 不忘初心 行动纲领 以史为鉴 理论热点问题 共同富裕 人民 纲领性文献
原文传递
第十三课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16
作者 苟立伟 《党课参考》 2023年第9期140-149,共10页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固化 全面深化改革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科学规范 思想观念 不合时宜 构建系统
原文传递
传承弘扬延安精神
17
作者 苟立伟 《党课参考》 2022年第23期10-27,共18页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本课时间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认识和深刻把握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和重要来源,从而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光大延安精神,进而凝聚起...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本课时间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本课目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认识和深刻把握延安精神的时代内涵和重要来源,从而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光大延安精神,进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精神 深刻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代内涵 光荣传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