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晓波 《理论视野》 CSSCI 2022年第2期46-52,共7页
促进共同富裕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重要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马克思的科学理论和丰富思想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源泉,也有助于深化对促进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总的思路的理解。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 促进共同富裕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重要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马克思的科学理论和丰富思想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源泉,也有助于深化对促进共同富裕的内涵和总的思路的理解。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促进共同富裕,要以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为突破口,缩小收入差距;着力创新和创业的有效结合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着力经济和社会政策的有效结合助力经济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将城乡区域协调平衡发展战略与共同富裕有机融合;夯实促进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内涵 路径 政治经济学分析
下载PDF
恩格斯在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批判性重建中的影响和作用
2
作者 张晓波 《理论视野》 CSSCI 2021年第3期18-24,共7页
恩格斯对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社会根本性变化的观察和研究,对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分析与论述在马克思主要经济学著作的完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恩格斯关于政治经济学概念范畴的批判分析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具有重要意义... 恩格斯对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社会根本性变化的观察和研究,对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分析与论述在马克思主要经济学著作的完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恩格斯关于政治经济学概念范畴的批判分析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具有重要意义,成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批判分析的参照点。恩格斯基于数据分析提出对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及其经济社会后果的见解给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了一个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政治经济学批判 重建 影响 作用
下载PDF
从经济体需求方和供给方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晓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62-67,共6页
近年来论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非"新常态"莫属。新常态实质上是经济运行规则、结构和发展特征等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而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背后的逻辑基础和形成机理的学理性分析是解读新常态... 近年来论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使用频率最高的概念非"新常态"莫属。新常态实质上是经济运行规则、结构和发展特征等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而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背后的逻辑基础和形成机理的学理性分析是解读新常态主要特征的必然要件,因此,主要从工业化进程、后发赶超和经济转型3个维度阐释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形成机制和客观必然性。从经济体的供给面来看,中国经济新常态呈现增长放缓趋势,生产率和增长质量的关键作用愈加凸显,低碳增长模式导引下的结构变动以及创新愈发重要。从经济体的需求面来看,消费支出渐成经济增长的关键推动力,步入绿色增长理念导向下消费需求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关键阶段,步入一个消费需求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催生新的消费需求的良性循环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需求侧 供给侧 工业化进程 后发赶超 经济转型
下载PDF
重庆市统筹城乡要素配置的做法及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学馨 谢来位 +3 位作者 陈霄 费友海 熊瑛 刘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1-23,共3页
重庆自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积极实施政府引导下的城乡要素市场化改革。通过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三大要素的优化配置,对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性体制机制进行了有益尝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缩小了城乡二元结构,并... 重庆自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积极实施政府引导下的城乡要素市场化改革。通过劳动力、资本和土地三大要素的优化配置,对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性体制机制进行了有益尝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缩小了城乡二元结构,并让人民群众从要素流动和分配中得到了实惠。实践证明:重庆近年来在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分配领域中的积极尝试,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目的、方向、特征和意义,对于我国建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机制具有较强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要素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成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晓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33-39,共7页
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阶段性特征变化的现实描述和理论刻画,其逻辑起点和基本事实是我国近些年来经济增速的回落。经济增速回落是外生冲击、结构变动、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多重因素造成的,从周期性因素、增长潜力和结构变... 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阶段性特征变化的现实描述和理论刻画,其逻辑起点和基本事实是我国近些年来经济增速的回落。经济增速回落是外生冲击、结构变动、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多重因素造成的,从周期性因素、增长潜力和结构变动等3个方面解释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成因,分析其产生机理,并认为:要对经济增速回落保持平常心,重构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释放新的制度红利,进而推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增速回落 中国经济发展
下载PDF
经济新方位下新型消费趋势的形成机理及其对供给侧改革的借鉴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晓波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6期31-38,74,共9页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消费者变得日趋成熟,在我国消费者偏好的转变过程中,分享与协作元素不断注入、渗透到当前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中。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双轨增长态势,并助推新兴消费快速增长。基于移动端互联网的创新成为...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消费者变得日趋成熟,在我国消费者偏好的转变过程中,分享与协作元素不断注入、渗透到当前经济生产和生活方式中。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双轨增长态势,并助推新兴消费快速增长。基于移动端互联网的创新成为新型消费趋势的主要动力,协同消费正在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消费趋势。文章从历史考量、理论原点和驱动力量三个维度阐释新型消费趋势的存在维度和发展逻辑,探究其现实表征,分析了其生成机理。从表象上看,新型消费趋势是一种"老的"形态重新作为"新的"形态出现,是"以物换物"的消费形态在"互联网+"时代下兴起的新型信息消费。从实质性现象看,它是一种以社群平台为基础形成的,消费动机着力商品使用价值,注重"使用而不是拥有"。协同消费这种新消费实质上是数字红利下的消费经济新业态,其现实价值在于它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一个另类的逻辑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消费 实态考证 形成机理
下载PDF
技术选择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岳平 钟世川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75,共3页
文章利用C-D 生产函数构建了技术选择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78 年-2013 年间31 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1 年前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收敛值各异;2011 年后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波动幅度较大;技... 文章利用C-D 生产函数构建了技术选择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78 年-2013 年间31 个省份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1 年前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收敛值各异;2011 年后东中西部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波动幅度较大;技术选择指数在各省份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人均产出和滞后一期的人均产出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东中西地区的技术选择指数存在差异,并且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自身经济增长依赖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选择 人均产出 经济增长
下载PDF
提升重庆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的策略与着力点 被引量:1
8
作者 卞彬 朱文刚 姚蕾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1年第5期45-47,共3页
探寻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企业的创新基因,将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发展趋势与重庆外包企业运行现实结合起来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创新既是发展的捷径也是发展的唯一出路,需要外包企业转变思维定式,找准发展趋势,确定科学正确的经营战略,... 探寻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企业的创新基因,将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发展趋势与重庆外包企业运行现实结合起来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创新既是发展的捷径也是发展的唯一出路,需要外包企业转变思维定式,找准发展趋势,确定科学正确的经营战略,增强战略管理能力和战略创新能力。服务外包企业创新着力点是企业突破已结构化的产业的约束,运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 服务外包 重庆 战略管理能力 发展趋势 创新着力点 企业运行 跨国公司
下载PDF
重庆主城核心区交通拥堵成因及治理对策
9
作者 钟德友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7年第4期67-69,共3页
治理重庆主城核心区的交通拥堵,相关部门已采取了各种措施,但终因机动车数量增长太快而收效甚微。作者对早晚高峰期车流中的轿车乘载率进行调查分析后认为,造成重庆主城核心区早晚高峰期交通拥堵的关键原因是车流中低乘载率轿车占比... 治理重庆主城核心区的交通拥堵,相关部门已采取了各种措施,但终因机动车数量增长太快而收效甚微。作者对早晚高峰期车流中的轿车乘载率进行调查分析后认为,造成重庆主城核心区早晚高峰期交通拥堵的关键原因是车流中低乘载率轿车占比太高,挤占了极为紧缺的城市道路资源,致使载客量大、最能高效利用道路资源的公交优势不能有效发挥。因此,围绕车流高峰时段大力减少低乘载率轿车出行和发挥公交优势是治堵良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拥堵 重庆 治理 成因 道路资源 数量增长 高效利用 高峰期
下载PDF
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10
作者 杨选成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00年第2期23-25,共3页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之一,就是国有经济结构不合理。因此,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的十条指导方针之一,就是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这是搞好国有经济的... 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之一,就是国有经济结构不合理。因此,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的十条指导方针之一,就是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这是搞好国有经济的重大战略举措。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经济结构 国有企业改革 十五届四中全会 非公有制经济 结构不合理 计划经济体制 战略举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经济布局 战略调整
下载PDF
妇女经济参与、能力建设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凌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72,共6页
解放和发展妇女生产力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从男女交融的视角来探讨女性及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确立妇女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理念,促使社会改变不利于妇女发展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环境,推动以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解放和发展妇女生产力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从男女交融的视角来探讨女性及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确立妇女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理念,促使社会改变不利于妇女发展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环境,推动以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妇女发展必须确立"能力本位"的发展观,把妇女能力建设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以有利于妇女创新能力建设为标志进行社会思想观念创新,信息网络拓宽女性经济参与的影响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 经济参与 能力建设 社会发展
下载PDF
实施资源环境保障战略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被引量:3
12
作者 甘强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09年第1期13-14,共2页
在《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战略任务部分中,提出了重庆要实施资源环境保障战略,发展低碳经济。
关键词 环境保障 经济 资源 统筹城乡 重庆市 国务院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型发展战略
13
作者 王钟 何春林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1999年第6期41-42,共2页
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无论从其现状看,还是从三峡工程成库运行后的预测分析看,形势相当严峻,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应有一个三峡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三峡库区... 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无论从其现状看,还是从三峡工程成库运行后的预测分析看,形势相当严峻,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应有一个三峡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三峡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可称之为生态经济型发展战略,其基本要点和主要内容是:(一)基本要点遵循经济的、社会的和自然的客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经济 生态经济型 可持续发展战略 经济可持续发展 基本要点 经济的 三峡工程 高度重视 三个效益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实现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扩大就业相和谐的对策建议
14
作者 张燕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0年第6期65-66,共2页
经济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这两个指标的相互关系问题一直都备受经济学界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经济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这两个指标的相互关系问题一直都备受经济学界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我国宏观经济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速增长 保增长 劳动力 就业 发展第三产业 就业弹性系数 失业率
下载PDF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娟 《重庆行政》 2024年第4期17-18,共2页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向前发展的重要法宝。当前,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向前发展的重要法宝。当前,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紧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分三大板块、15个部分,开列60条,共提出300多项改革举措,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改革作出系统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 改革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 强国建设 《决定》 三大板块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收入差距与技术进步方向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钟世川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2-166,共5页
构建了关于收入差距与技术进步方向之间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1987-2011年中国工业行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在工业化进程中,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替代弹性显著大于1,大多数行业的技术进步明显偏向于技能劳动... 构建了关于收入差距与技术进步方向之间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1987-2011年中国工业行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在工业化进程中,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替代弹性显著大于1,大多数行业的技术进步明显偏向于技能劳动力。进一步分析表明,分位回归和固定效应回归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即:收入差距过大和国际贸易均有利于技术进步方向偏向非技能劳动力;而资本深化、技能劳动力占比上升和FDI均有利于技术进步方向偏向技能劳动力。因此,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一方面应加大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来缩小收入差距,另一方面有必要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技术进步 替代弹性 技能劳动力
下载PDF
要素替代弹性、价格加成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世川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20,共7页
利用CES生产函数构建要素替代弹性、价格加成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研究价格加成的测算方法,并使用中国1978~2013年的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资本一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0,并且显著小于1;资本... 利用CES生产函数构建要素替代弹性、价格加成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研究价格加成的测算方法,并使用中国1978~2013年的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资本一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0,并且显著小于1;资本深化和价格加成均使劳动收入份额上升,而且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但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因此,为了缩小要素收入分配的差距,有必要合理引进外资,适度减少进口,增加出口,鼓励自主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价格加成 要素替代弹性
下载PDF
建立和完善国有出资人制度
18
作者 崔如波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04年第3期72-74,共3页
改革开放26年以来,我国的国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到2002年底,全国国有资产总计118299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总计76937.8亿元,占65%。目前,国资委直接监控的企业有196家,到2002年底,拥有资产总额达6.9万亿元人民币,所有者权... 改革开放26年以来,我国的国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到2002年底,全国国有资产总计118299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总计76937.8亿元,占65%。目前,国资委直接监控的企业有196家,到2002年底,拥有资产总额达6.9万亿元人民币,所有者权益2.5万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资人制度 金融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下载PDF
供给侧理论视野下的税制改革
19
作者 曾芳芳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6年第5期76-78,共3页
2016年是我国供给侧改革发力的第一年,在“供给侧改革”的指导下,我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将一改需求侧的宏观调控方式, 合理分配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生产要素,对经济的供给侧进行结构性的改革.如何以供给侧视角,调整我国税制结构,使之更加适应... 2016年是我国供给侧改革发力的第一年,在“供给侧改革”的指导下,我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将一改需求侧的宏观调控方式, 合理分配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生产要素,对经济的供给侧进行结构性的改革.如何以供给侧视角,调整我国税制结构,使之更加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状态是我国当前税制改革的重点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制改革 供给 宏观调控方式 经济政策 经济发展 税制结构 生产要素 合理分配
下载PDF
只争朝夕打造“第四极”
20
作者 陈一豪 冯驿驭 +3 位作者 孙凌宇 邓靖 王林静 温静 《当代党员》 2025年第2期42-45,共4页
主持人语:2025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迎来5周年。1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年来的发展情况。地处西南腹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面积达18.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规模近1亿人,是中国西部人口最... 主持人语:2025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迎来5周年。1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5年来的发展情况。地处西南腹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面积达18.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规模近1亿人,是中国西部人口最密集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加也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 经济圈 西南腹地 第四极 只争朝夕 发布会 双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