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层分级“精准扶贫”教育模式构建与实践——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罗玉华 游敏惠 +1 位作者 刘景刚 李兴军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59-64,共6页
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的重要群体,对其进行帮扶是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面向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扶贫"而进行的分层分级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坚... 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的重要群体,对其进行帮扶是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面向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扶贫"而进行的分层分级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把资助服务与教育培养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验相统一,形成经济困难学生"三四五"分层分级分类教育模式,多维度、多层面协调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物质、精神与能力问题,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困难学生 精准扶贫 分层分级 励志强能
下载PDF
构建以人为本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天平 何先刚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82-185,共4页
指出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有利于适应大学生德育环境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满足大学生德育对象特点变化的现实需求,实现新时期大学生德育目标的内在要求。提出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德育的基本要求是要把教师人格魅力作为... 指出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有利于适应大学生德育环境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满足大学生德育对象特点变化的现实需求,实现新时期大学生德育目标的内在要求。提出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德育的基本要求是要把教师人格魅力作为德育的重要立足点;升华人文精神作为德育的重要出发点;正视人的情感作为德育的重要切入点;人的个性差异作为德育的重要关注点;尊重人的需求作为德育的重要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大学生德育 意义 要求
下载PDF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底气来源、现实价值及实践要求
3
作者 杨奇凡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11,共9页
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以及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和“两个结合”,所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强大的底气。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为马克思... 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以及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和“两个结合”,所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强大的底气。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丰富科学内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支撑、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汇聚磅礴力量等现实价值。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实践中,应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根本路径,以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为职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自强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两个结合” 文化强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论高校环境道德建设的培育 被引量:1
4
作者 邓素碧 周守红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77-180,共4页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是高校进行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环境道德建设应当更新人们的环境道德观念,改进环境道德教育,调整环境道德规范,建立环境道德的约束机制,形成环境对大学...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条件,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是高校进行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环境道德建设应当更新人们的环境道德观念,改进环境道德教育,调整环境道德规范,建立环境道德的约束机制,形成环境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高校 道德建设
下载PDF
构建西部和谐社会文化支持系统的必要性
5
作者 徐仲伟 郑洁 闵绪国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50-354,共5页
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是整个和谐社会建设的内核。构建西部和谐社会的文化支持系统是西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灵魂",它在推进西部开发进程、协调多元民族关系、圆融宗教以及整合西部文化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
关键词 中国西部 和谐社会 文化支持系统 必要性
下载PDF
积极探索和谐社会下青少年健康网络人生构建
6
作者 黄悦 刘显忠 《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1-14,共4页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世界里,网络虚拟生活成为青少年现实生活的重要补充,他们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网络人生。文章分析了青少年网络人生的种种不良表现,探讨了在和谐社会下如何从各个方面去共同构建青少年的健...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世界里,网络虚拟生活成为青少年现实生活的重要补充,他们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网络人生。文章分析了青少年网络人生的种种不良表现,探讨了在和谐社会下如何从各个方面去共同构建青少年的健康网络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 网络人生 和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