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陈岚 郑寒 +7 位作者 叶向红 费益君 周叶青 曹敏 陈琨 倪红英 潘利飞 李茹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 :分析急诊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4-5月急诊收住入院的成人患者1 025例,记录每位患者诊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转运时间、收住去向等,观察转运前后病情变化。并以转运后国家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目的 :分析急诊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7年4-5月急诊收住入院的成人患者1 025例,记录每位患者诊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转运时间、收住去向等,观察转运前后病情变化。并以转运后国家早期预警评分系统风险级别增加或单项得分增加至3分为转运后病情有变化的评价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转运风险的分层。结果:共有15.0%的患者转运后发生危重度分级变化,其中以呼吸与血氧饱和度变化明显。收住去向为监护室的危重患者转运风险更高;呼吸系统疾病、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转运风险最高;使用一种与两种血管活性药物患者的转运风险分别是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患者的1.587倍与4.343倍(P<0.05)。结论 :急诊患者转运存在一定风险,其中呼吸与血氧饱和度最易发生变化。疾病危重度、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与疾病种类与急诊患者院内转运风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患者 院内转运 风险 NEWS
原文传递
miR-129-3p、miR-129-5p表达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抗心室重构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
2
作者 滕旭升 丁颖威 +1 位作者 王小俊 孔来法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2期132-135,140,共5页
目的探讨miR-129-3p、miR-129-5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抗心室重构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AMI合并HF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抗心室重构治疗有效与无效患者治疗... 目的探讨miR-129-3p、miR-129-5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抗心室重构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AMI合并HF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抗心室重构治疗有效与无效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miR-129-3p、miR-129-5p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miR-129-3p、miR-129-5p对抗心室重构治疗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抗心室重构治疗2个月后有效(显效+有效)62例,为有效组;无效25例,为无效组。治疗2个月后有效率为71.3%。两组患者治疗前miR-129-3p、miR-129-5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miR-129-3p、miR-129-5p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有效组均明显高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129-3p、miR-129-5p单独及联合预测抗心室重构治疗短期预后的AUC分别为0.816、0.817和0.934。结论miR-129-3p、miR-129-5p检测对AMI合并HF患者抗心室重构治疗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且两者联合检测效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微小RNA 短期预后 预测效能
下载PDF
尿HO-1和血清HFABP、FGF-23水平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及发生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旨 王政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研究尿HO-1和血清HFABP、FGF-23水平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及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年0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与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34例... 目的:研究尿HO-1和血清HFABP、FGF-23水平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及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19年0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与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34例,比较AKI组以及非AKI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尿HO-1和血清HFABP、FGF-23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AKI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非AKI组,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血脂的比例显著高于非AKI组(P<0.05);AKI组患者的尿HO-1和血清HFABP显著高于非AKI组,FGF-23显著低于非AKI组(P<0.05);通过联合检测效能比较,尿HO-1和血清HFABP、FGF-23水平对AKI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通过ROC曲线分析,尿HO-1和血清HFABP、FGF-23水平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检测;通过多因素分析,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较高的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血肌酐水平均是造成患者AKI的危险因素。结论:尿HO-1和血清HFABP、FGF-23水平的联合检测,有效提升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效能,建议临床针对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较高的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血肌酐水平的患者,及时采取临床干预,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1 HFABP FGF-23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多巴胺联合左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江华 郑寒 +3 位作者 滕旭升 孔来法 毛云 马旭灿 《心电与循环》 2023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 探讨多巴胺联合左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106例,按病案号尾数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基... 目的 探讨多巴胺联合左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106例,按病案号尾数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巴胺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治疗)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出院后两组患者均随访3个月,比较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LDH、CK、CK-MB、AST、α-HBDH、c Tn T、LVEDd、LVESd均低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LDH、CK、CK-MB、AST、α-HBDH、c Tn T、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1.89%)低于对照组(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联合左卡尼汀可明显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缺血再灌注心损伤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左卡尼汀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机械通气COPD患者拔除气管插管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唐旭昇 怀佳萍 滕旭升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拔除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纳入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6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顺利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后直接拔... 目的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拔除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纳入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6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顺利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后直接拔除气管插管,研究组患者在顺利通过SBT后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治疗后30 min拔除气管插管。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拔管前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再插管率、拔管后白细胞、CRP、降钙素原、血气分析指标、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拔管前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再插管率减少,拔管后白细胞减少,CRP、降钙素原水平及PaCO_(2)下降,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升高,且ICU住院时间缩短(P均<0.05)。2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COPD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前行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能改善氧合,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再插管率,缩短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 再插管率 机械通气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不稳定骨盆骨折急救的新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明伟 丁颖威 孔来法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57-159,共3页
骨盆骨折是常见的损伤,仅次于四肢和脊柱骨折,并发症较多,有较高的病死率。高能损伤所致骨盆骨折逐年增多,且复杂而严重,临床处理困难。既往多采取非手术治疗,如骨牵引、骨盆悬吊、石膏固定等方法,但病死率高达5%~20%,致残率为1. 9%~3... 骨盆骨折是常见的损伤,仅次于四肢和脊柱骨折,并发症较多,有较高的病死率。高能损伤所致骨盆骨折逐年增多,且复杂而严重,临床处理困难。既往多采取非手术治疗,如骨牵引、骨盆悬吊、石膏固定等方法,但病死率高达5%~20%,致残率为1. 9%~36. 6%。随着对骨盆骨折认识的深入,近年来主张对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早期评估、损害控制复苏、血管造影栓塞等新理念降低了病死率和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损害控制复苏 血管造影
下载PDF
FP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旭灿 周航亮 《健康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筛选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标志物。方法分析24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245例健康对照的纤维蛋白原(Fib)、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 目的筛选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标志物。方法分析24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245例健康对照的纤维蛋白原(Fib)、空腹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Alb/Fib比值(AFR)、Fib/pAlb比值(FPR)等指标,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纳入患者出院结局,并评价上述指标预测出院结局的价值。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饮酒比例、HDL-C水平、Alb水平、pAlb水平和AFR均低于健康对照组,高血压比例、TG水平、TC水平、LDL-C水平、Fib水平和FP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RS评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出院预后较好的患者154例(62.9%),不良结局的患者91例(37.1%)。mRS评分预后较好组的GLU、TG、TC、HDL-C、LDL-C水平和FPR均高于mRS评分不良结局组,Alb、pAlb水平和AFR均低于mRS评分不良结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PR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821,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80%、73.44%、78.70%和72.70%。结论FP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比值 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下载PDF
AFR和FP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滕旭升 傅亚明 盛孝燕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802-805,809,共5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Alb)与纤维蛋白原(Fib)比值(AFR)及Fib与前白蛋白(pAlb)比值(FP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依据急诊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指南纳入180例首诊患者,分别测定血清Alb、pAlb和Fib水平,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 目的探讨白蛋白(Alb)与纤维蛋白原(Fib)比值(AFR)及Fib与前白蛋白(pAlb)比值(FP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依据急诊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指南纳入180例首诊患者,分别测定血清Alb、pAlb和Fib水平,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并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AFR、FP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1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3年随访后,出现复发39例,因脑卒中死亡30例,其中未复发、复发和死亡患者治疗前FPR比值相继显著升高,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高FPR和低AFR与患者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相关,而时间依赖ROC曲线分析发现FPR用于此类患者生存预后预测效能显著高于其他指标,经过多因素校正后FP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校正HR=6.71,95%CI:2.80~16.06)和死亡(校正HR=6.47,95%CI:3.02~12.46)显著相关。结论 FPR和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病和出院预后结局显著相关,可作为判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预后结局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纤维蛋白原 白蛋白 前白蛋白 预后
下载PDF
急诊科感染患者分诊误区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郑寒 陈岚 +2 位作者 何龙英 盛红梅 吴孙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87-1889,1900,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感染患者分诊误区的影响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以期降低急诊感染患者的分诊误区率,提高患者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急诊科急诊感染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病情确诊后,共有18例患者在就诊时发生分诊误区,分析分诊... 目的探讨急诊科感染患者分诊误区的影响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以期降低急诊感染患者的分诊误区率,提高患者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急诊科急诊感染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病情确诊后,共有18例患者在就诊时发生分诊误区,分析分诊误区危险因素。结果 142例患者中病原菌分布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占34.51%;但影响因素显示疾病本身、隐瞒病史、沟通障碍、急诊人数多、慢性病误导、护士年资低、岗位设置欠缺、分诊护士少是影响分诊误区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本身原因、隐瞒病史、沟通障碍、急诊人数>300人/d、慢性病误导、护士年资≤5年、岗位设置欠缺、分诊护士≤5人是导致急诊感染分诊误区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急诊科急诊感染患者分诊误区的因素较多,应加强患者相关急诊感染知识的宣教,设置数量足够、经验丰富的分诊人员分诊,以降低急诊科急诊感染分诊误区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急诊感染 分诊误区 护理对策
原文传递
浙江省县域医共体牵头单位急诊医疗服务状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旭灿 叶立刚 +12 位作者 王弋 陈玉熹 刘宏 贺鹤群 黄明伟 温晓红 金文扬 楼炳恒 林华 曹伟中 丁国娟 张茂 调查协作组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22-1525,共4页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深化医疗改革的重点。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配置上存在不足,体现在城市与乡村配置不合理,基层医院和城市三级医院资源配置不合理等方面。为了更好的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和使用不合理的问题,新医...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深化医疗改革的重点。目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配置上存在不足,体现在城市与乡村配置不合理,基层医院和城市三级医院资源配置不合理等方面。为了更好的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和使用不合理的问题,新医改方案制订了一系列的措施,医疗服务共同体(简称“医共体”)应运而生[1-3]。医共体的核心目标是调整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工作重心下移和优质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做好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资源 医疗资源分布 新医改方案 急诊医疗服务 分级诊疗 城市与乡村 重心下移 医疗卫生服务
原文传递
浙江省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的急诊医疗服务状况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景道远 郑忠骏 +12 位作者 王弋 陈玉熹 刘宏 贺鹤群 黄明伟 温晓红 金文扬 楼炳恒 林华 曹伟中 丁国娟 张茂 调查协作组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36-1040,共5页
分级诊疗制度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基础工程。浙江省自2017年10月开始先行试点探索医共体的建设以来,已建立县域医共体约162家,下属医共体成员单位约1190家,... 分级诊疗制度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基础工程。浙江省自2017年10月开始先行试点探索医共体的建设以来,已建立县域医共体约162家,下属医共体成员单位约1190家,覆盖所有县(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疗服务 分级诊疗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县域医疗 状况调查 浙江省 成员
原文传递
经环甲膜建立紧急气道的急诊医护认知状况调查研究
12
作者 滕旭升 郑忠骏 +2 位作者 徐善祥 叶立刚 张茂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8-791,共4页
气道管理是急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急诊患者病情危重且千变万化,通常因呼吸功能受限,氧储备较低,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限要求较高,同时存在气道分泌物较多、不能配合等情况[1]。此时医护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询问病史、体格... 气道管理是急诊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急诊患者病情危重且千变万化,通常因呼吸功能受限,氧储备较低,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限要求较高,同时存在气道分泌物较多、不能配合等情况[1]。此时医护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来判断患者病情,需要建立紧急人工气道。对于存在困难气道的急诊患者,经环甲膜建立紧急气道是除气管切开之外的一个重要的选择。本研究拟通过网络调查急诊医护人员对经环甲膜建立紧急气道的认知和临床应用状况,为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紧急气道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护人员 气道管理 环甲膜 状况调查 认知 急诊患者 病情危重 人工气道
原文传递
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脑卒中患者合并肺不张的疗效
13
作者 唐旭昇 怀佳萍 滕旭升 《江苏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396-399,共4页
目的 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脑卒中患者合并肺不张的疗效。方法 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患者84例均分为治疗(A)组和对照(C)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HFNC,A组行第1、3、5天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比较... 目的 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脑卒中患者合并肺不张的疗效。方法 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患者84例均分为治疗(A)组和对照(C)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HFNC,A组行第1、3、5天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指标、炎症指标、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C组[92.86%(39/42) vs.73.81%(31/42)](P<0.05)。A组第1、3、5天肺泡灌洗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和炎症指标改善均优于C组(P<0.05),随着肺泡灌洗次数的增加,动脉血气指标和炎症指标改善越明显(P<0.05)。与C组比较,A组气管插管率低,住院时间短(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仿(P>0.05)。结论 HFNC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能促进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患者的肺复张,改善肺通气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氧疗 脑卒中 肺不张 肺泡灌洗
原文传递
外固定支架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早期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明伟 汤小斌 +4 位作者 潘春艳 王健 谢文林 张德意 孔来法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5期309-311,共3页
骨盆骨折常继发于高能量损伤,常合并多发伤,约占全身骨折的3%~8%[1-3]。随着社会发展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病死率达43%~50%[4],而合并骨盆骨折的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甚至高达58%,呈现“高病死率、高致残率... 骨盆骨折常继发于高能量损伤,常合并多发伤,约占全身骨折的3%~8%[1-3]。随着社会发展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病死率达43%~50%[4],而合并骨盆骨折的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甚至高达58%,呈现“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征[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骨盆骨折 外固定架 血流动力学 高能量损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 多发伤 外支架固定 固定螺钉 开放性骨折 侧方压缩
原文传递
创伤外科感染患者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及血清学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钢 黄明伟 +3 位作者 孔来法 章丙文 胡磊 施涛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8期686-690,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外科患者感染、预后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及血清学指标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5例创伤患者,依据患者入院48 h后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8例)和未感染组(97例),并... 目的探讨创伤外科患者感染、预后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及血清学指标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5例创伤患者,依据患者入院48 h后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28例)和未感染组(97例),并依据入院后30 d内患者病死情况,分为死亡组(14例)和存活组(111例)。对比各组患者SIR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病死率、感染率的差异,分析SIRS评分、血清CRP水平、血清PCT水平、创伤后感染率、病死率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IRS评分对创伤后感染和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创伤后感染率22.40%,感染组患者SIRS评分、血清CRP水平、血清PCT水平、病死率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SIRS发生率为64.00%,感染合并SIRS组患者SIRS评分、血清CRP水平、血清PCT水平、病死率均高于单纯感染组、单纯SI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感染组、单纯SIR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死亡率11.20%,死亡组患者SIRS评分、血清CRP水平、血清PCT水平、感染率均高于存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PCT水平与创伤后感染率、病死率呈正相关(r=0.203、0.215;0.235、0.238,P<0.05),SIRS评分与创伤后感染率、病死率呈高度正相关(r=0.681、0.767,P<0.05),创伤后感染率与死亡率也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93,P<0.05)。3分≤SIRS评分≤4分是创伤患者感染[OR=3.01(95%CI:0.08-7.44)]和预后[OR=2.01(95%CI:0.28-6.72)]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SIRS评分、血清CRP、PCT水平可有效反应创伤患者感染及病死风险,临床应加强对创伤患者早期SIRS评分、血清CRP、PCT水平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外科 感染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CRP PCT
原文传递
闭合性骨盆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钢 黄明伟 +2 位作者 孔来法 施涛 方浩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7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对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9年5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6例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有无切口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29... 目的对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9年5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6例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有无切口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29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和未感染组(377例,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对2组合并髋臼骨折、腹部损伤、BMI、创伤严重度评分(ISS)、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合并脑外伤、合并糖尿病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闭合性骨盆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记录细菌培养结果。结果406例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有29例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14%(29/406)。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髋臼骨折(OR=3.111)、腹部损伤(OR=3.475)、BMI(OR=2.053)、ISS评分(OR=2.443)、手术时间(OR=2.366)、术中失血量(OR=2.777)、合并脑外伤(OR=2.254)、合并糖尿病(OR=3.521)是闭合性骨盆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髋臼骨折、腹部损伤、BMI、创伤严重度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合并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是闭合性骨盆骨折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要重视危险因素,及早做好预防性的治疗,避免闭合性骨盆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骨盆骨折 术后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学
下载PDF
严重多发伤226例诊治分析
17
作者 黄明伟 陈钢 +4 位作者 孔来法 张德意 倪晓伟 王健 谢文林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21期3289-3291,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188例,非手术治疗38例。结果本组患者中,肺部感染、肺不张46例(20.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41例...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188例,非手术治疗38例。结果本组患者中,肺部感染、肺不张46例(20.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41例(18.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35例(15.5%),应激性溃疡伴出血19例(8.4%)。抢救成功198例(87.6%),死亡28例(12.3%)。早期死亡原因主要是重型颅脑损伤,后期主要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EICU 在综合治疗严重多发伤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可明显提高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多发伤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