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华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出院病例治疗经验分享
1
作者 王黎明 陈琨 +1 位作者 徐晓 彭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7-409,共3页
目的介绍金华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治经过。方法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金华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给予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最终救治成功,介绍临床诊治过程,分享救治体会。结果患者为25岁男性,因“咽痛、咳嗽、咳... 目的介绍金华市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治经过。方法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金华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给予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最终救治成功,介绍临床诊治过程,分享救治体会。结果患者为25岁男性,因“咽痛、咳嗽、咳痰4 d”,于2020年1月24日收入隔离病房。①流行病学特征:患者4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咳嗽、咳痰,以干咳为主;1月14日曾赴武汉旅游;既往血压偏高,平时未规律测量治疗。②临床表现:入院体温37℃,呼吸频率16次/min,脉搏101次/min,血压164/123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楚,咽红,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四肢活动可,双下肢无明显水肿。③辅助检查:2020年1月20日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1月21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7.5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62.6%,淋巴细胞比例25.0%,单核细胞比例12.2%,淋巴细胞计数1.88×10^9/L,红细胞计数(RBC)5.73×10^12/L,血红蛋白(Hb)176 g/L,血细胞比容(HCT)0.52,血小板计数(PLT)263×10^9/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9 mg/L。④病毒检测:1月24日市疾病控制中心回报咽拭子采样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初筛阳性,诊断为新冠肺炎。⑤治疗经过:入院后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片(每片含洛匹那韦200 mg和利托那韦50 mg)口服,每12 h 1次;同时给予干扰素α-2b 5000 kU雾化,每12 h 1次,进行联合抗病毒治疗;为缓解咳嗽症状,给予患者孟鲁司特钠10 mg口服,每晚1次。1月24日下午,加用磷酸奥司他韦75 mg口服,每日2次,进行抗病毒治疗。2月1日停用磷酸奥司他韦。2月2日患者体温正常持续3 d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缓解,肺部影像学未见明显异常,连续2次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病情好转,解除隔离出院。结论本例新冠肺炎病例属于普通型,整体治疗顺利有效,病情无反复。应提高症状不典型的新冠肺炎病例的早期确诊率,采取正确的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抗病毒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治疗 经验分享
下载PDF
胸腺肽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
2
作者 陈可 张威 杜龙玉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6期699-703,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腺肽与异丙托溴铵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老年COPD合并重症肺炎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对... 目的探讨胸腺肽与异丙托溴铵联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老年COPD合并重症肺炎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治疗。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脱落2例,最终两组各43例完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肺部感染评分(CPI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86.05%,优于对照组的67.44%(χ²=4.170,P=0.04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CPIS、APACHEⅡ、TIMP-1、TLR4[分别为(4.63±0.71)分、(12.33±2.07)分、(132.59±12.50)ng·L^(-1)、(44.32±7.15)%;(5.35±0.73)分、(15.30±2.58)分、(144.37±14.46)ng·L^(-1)、(53.23±8.19)%]均低于治疗前[分别为(8.15±1.82)分、(28.28±4.16)分、(183.48±27.32)ng·L^(-1)、(82.46±3.74)%;(8.32±1.63)分、(27.69±4.25)分、(188.15±26.47)ng·L^(-1)、(81.43±4.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IL^(-1)Ra、FVC、FEV1/FVC、PEF、CD3^(+)、CD4^(+)、CD4^(+)/CD8^(+)[分别为(453.63±68.33)pg·mL^(-1)、(2.59±0.32)L、(48.34±5.35)%、(3.38±0.53)L·s^(-1)、(67.27±4.54)%、(40.59±3.50)%、(2.37±0.39);(387.27±51.54)pg·mL^(-1)、(2.25±0.28)L、(44.61±4.57)%、(2.86±0.45)L·s^(-1)、(63.63±5.73)%、(35.37±4.46)%、(2.02±0.35)]均高于治疗前[分别为(287.33±39.63)pg·mL^(-1)、(1.45±0.28)L、(37.23±5.78)%、(2.47±0.35)L·s^(-1)、(55.48±5.26)%、(31.15±3.47)%、(1.63±0.35);(292.48±45.46)pg·mL^(-1)、(1.41±0.23)L、(38.14±5.97)%、(2.42±0.36)L·s^(-1)、(55.23±5.14)%、(31.48±3.32)%、(1.56±0.34)],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与对照组2.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5,P=0.557)。结论胸腺肽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COPD合并重症肺炎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炎症反应,提高肺功能、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异丙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症肺炎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下载PDF
以两种谵妄预测模型为导向的ICU患者谵妄分级管理方案研究
3
作者 叶向红 袁梦湄 +2 位作者 陈新美 潘利飞 庄敏玲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5年第2期133-138,共6页
目的构建以两种谵妄预测模型为导向的ICU患者谵妄分级管理方案,并初步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以两种谵妄预测模型为导向的ICU患者谵妄分级管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23年12月—2024年2月入院的169例... 目的构建以两种谵妄预测模型为导向的ICU患者谵妄分级管理方案,并初步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以两种谵妄预测模型为导向的ICU患者谵妄分级管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23年12月—2024年2月入院的16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按照所构建的管理方案进行干预,将2023年9月—11月入院的1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谵妄发生率。结果共16名专家完成2轮函询,有效问卷回收分别分为100%、93.75%,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9。2轮专家函询后条目重要性及可操作性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51、0.193(P<0.01)。最终构建的方案包括10个一级条目,31个二级条目,34个三级条目。应用结果显示,试验组谵妄发生率(12.42%)低于对照组(21.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以两种谵妄预测模型为导向的ICU患者谵妄分级管理方案为多学科合作规范管理ICU患者谵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可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 谵妄 管理 护理 方案构建
下载PDF
ECMO团队合作在基层医院危重病人抢救和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4
作者 郑茹娜 潘利飞 +1 位作者 陈琨 倪红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5期646-649,共4页
本文总结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团队对周边基层医院4例急危重症病人紧急建立ECMO循环并转运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的组织和转运经验。重点介绍ECMO团队的人员组成、职责、管理,对基层医院危重病人ECMO适应证的选择,就地对危重病人建立ECM... 本文总结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团队对周边基层医院4例急危重症病人紧急建立ECMO循环并转运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的组织和转运经验。重点介绍ECMO团队的人员组成、职责、管理,对基层医院危重病人ECMO适应证的选择,就地对危重病人建立ECMO循环及院间转运的团队配合及监护要点。认为良好的ECMO团队训练,分工合作,转运当中注意细节的把控,做好应急流程预案,可以减少转运风险,特别要关注转运ECMO病人时相关的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只要有充足的电源和气源,ECMO病人在院间的转运可以不受限制,对于有救治希望的急危重症病人,ECMO团队到现场快速建立ECMO循环并转运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给更多病人予以生还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转运 危重症
原文传递
气管插管拔管后吞咽障碍评估与干预的证据总结
5
作者 刘畅 陈岚 +3 位作者 袁梦湄 尹潇潇 田文浩 封秀琴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评估与干预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金字塔证据模型,在相关指南网站及中、英文数据库中系统检索国内外关于气管插管拔管后吞咽障碍评估与干预的临床决策、最佳实践...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评估与干预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金字塔证据模型,在相关指南网站及中、英文数据库中系统检索国内外关于气管插管拔管后吞咽障碍评估与干预的临床决策、最佳实践、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专家意见以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6月6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证据并汇总分级。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其中2篇临床决策、3篇指南、8篇系统评价、2篇证据总结、7篇随机对照试验、6篇专家共识和1篇专家意见,最终形成多学科协作、筛查评估、康复训练、进食管理、健康教育5个主题,25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的证据可用于有效评估并改善PED患者的吞咽功能。在后续证据转化时,医护人员应结合国内临床情境及个体情况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拔管后吞咽障碍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原文传递
通腑泻下法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邵兴 章炳文 +1 位作者 徐晓 陈琨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通腑泻下法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重症医学科自2010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腑泻下法中药辅... 目的探讨通腑泻下法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重症医学科自2010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通腑泻下法中药辅助治疗。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中转手术及死亡例数等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主要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实验室相关指标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中转手术例数及死亡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泻下法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能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通腑泻下法 芒硝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邵兴 徐丽珍 童洪杰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期16-19,22,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5年10月8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的研究对象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72 ...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5年10月8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的研究对象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72 h后分析比较患者的血浆炎症介质指标、一般症状及体征指标、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及治疗结束后最终总体疗效。结果患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白介素-6、白介素-8等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腹内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白细胞计数、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淀粉酶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85.0%。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快速有效降低SAP患者炎症介质水平,阻断全身炎症反应进展,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转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炎症介质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清胰通腑泻热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38MAPK/NF-κB信号通路及下游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邵兴 向晶 +2 位作者 童洪杰 邵利梅 陈琨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8期59-62,共4页
目的:观察清胰通腑泻热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38MAP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下游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清胰通腑泻热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38MAP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下游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胰通腑泻热饮,疗程均为10 d。2组分别在治疗第1天、第11天早晨7点抽血,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p38MAPK和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NF-κB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及TNF-α、IL-6、IL-8、NF-κB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AP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38MAPK、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及TNF-α、IL-6、IL-8、NF-κB水平均升高;清胰通腑泻热饮可能通过下调p38MAPK/NF-κB水平抑制下游炎症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清胰通腑泻热饮 P38MAPK信号通路 核因子-κB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清胰通腑调肺饮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邵兴 童洪杰 +2 位作者 向晶 朱秀琪 陈琨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7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清胰通腑调肺饮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SAP合并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 目的:观察清胰通腑调肺饮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SAP合并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胰通腑调肺饮,2组均治疗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血气分析指标水平,记录2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7.5%(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及氧合指数(PaO2/FiO2)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PaCO2、PaO2水平及PaO2/FiO2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通腑调肺饮联合西药治疗SAP合并ARDS,能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清胰通腑调肺饮 炎症因子 血气分析
原文传递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患者多学科协作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叔波 俞世安 +4 位作者 陈海君 张德和 徐叶进 朱丹 陈琨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9-214,共6页
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病例诊治中的参与情况及处置结果,总结MDT在COVID-19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至3月20日就诊于金华市中心医院的48例COVID-19疑似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 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疑似病例诊治中的参与情况及处置结果,总结MDT在COVID-19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至3月20日就诊于金华市中心医院的48例COVID-19疑似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进一步分析MDT在患者处置流程和诊断中的作用。结果:18例确诊COVID-19,30例排除COVID-19。确诊患者经MDT讨论2~12次,平均每例患者讨论(4.7±3.2)次;非COVID-19患者多学科讨论2~4次,平均每例患者讨论(2.3±0.6)次。MDT对COVID-19疑似患者诊疗流程及诊断标准进行了讨论及调整。在MDT主导下,1例危重型患者积极治疗后转省级定点医院治疗,1例COVID-19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手术,1例高度疑似患者行肺泡灌洗液检查排除COVID-19。除1例COVID-19危重型患者转省级医院治疗外,17例COVID-19患者均治愈出院,未发现院内及疑似患者交叉感染,无死亡病例,无医务人员感染发生,非COVID-19患者及时转到相应专科治疗。结论:在COVID-19疑似患者诊治过程中,MDT的参与提高了诊治效率,尤其对疑难复杂病例诊治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疑似病例 多学科协作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糖变异度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厉丹瑜 姚佳丽 +1 位作者 童洪杰 陈琨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5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糖变异度(glycemic variability,GV)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住院的121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确诊脓毒症...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糖变异度(glycemic variability,GV)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住院的121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确诊脓毒症28d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n=68)和死亡组(n=53)。记录患者确诊脓毒症后第1~3天的血糖水平,计算GV。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相关指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嗜中性粒细胞计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降钙素原、NLR、GV水平升高(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LR与GV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14,GV的AUC为0.805。结论NLR和GV可能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变异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脓毒症
下载PDF
血清PKM2、Gal-3、CitH3水平升高可预测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
12
作者 黄航栋 厉丹瑜 朱晓锋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5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丙酮酸激酶M2(PKM2)、乳糖凝集素-3(Gal-3)、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水平与机械通气(MV)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关系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将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行MV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并... 目的探讨血清丙酮酸激酶M2(PKM2)、乳糖凝集素-3(Gal-3)、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水平与机械通气(MV)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关系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将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于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行MV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n=50)和非肺部感染组(n=70),ELISA检测血清PKM2、Gal-3、CitH3水平;收集临床资料;预后随访并分为预后良好组(n=79)和预后不良组(n=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V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KM2、Gal-3、CitH3对MV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肺部感染组相比,肺部感染组血清PKM2、Gal-3、CitH3水平均升高(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PKM2、Gal-3、CitH3水平均升高(P<0.05);预后不良组较预后良好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升高(P<0.05);PKM2、Gal-3、CitH3皆为MV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PKM2、Gal-3、CitH3及联合预测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2、0.839、0.779、0.925,3者联合诊断的AUC优于各自单独检测(Z=4.261、2.521、3.676,P<0.001、0.05、0.001)。结论MV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PKM2、Gal-3、CitH3水平均较未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升高,三者对MV患者发生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 丙酮酸激酶M2(PKM2) 乳糖凝集素-3(Gal-3) 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 预后
下载PDF
ICU危重症患者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美丽 蔡成 +1 位作者 张霞 徐晓 《健康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516-518,522,共4页
目的调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危重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ICU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金华市中心医院ICU危重症患者88例,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90(SCL... 目的调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危重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ICU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金华市中心医院ICU危重症患者88例,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的因素。结果 ICU危重症患者SCL-90总分(152. 44±40. 28分)及部分因子(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惧、偏执)评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天数、插管数量及是否使用镇静药物可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机械通气天数、插管数量及是否使用镇静药物(均P <0. 05)。结论 ICU危重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不理想,主要受机械通气天数、插管数量及是否使用镇静药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群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美丽 蔡成 +1 位作者 张霞 徐晓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8年第4期424-427,共4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急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以及急性上腹痛,病理特征主要为多脏器炎性反应综合征[1]。该病发病机制复杂,且病情危重,严重时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因...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急性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以及急性上腹痛,病理特征主要为多脏器炎性反应综合征[1]。该病发病机制复杂,且病情危重,严重时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因此,急性反应期的对症治疗尤其重要^[2]。早期肠内营养是临床对重症患者较常用的治疗方法,研究显示,早期肠内营养对颅脑损伤、胃癌等重症患者均取得了较好效果^[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患者 T淋巴细胞群 炎性因子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炎性反应综合征 消化系统疾病
下载PDF
不同剂量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何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28,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左西孟旦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6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5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伴有高血压、糖尿...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左西孟旦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6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5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给予降压、降糖药控制血压血糖,二尖瓣狭窄者需要进行球囊扩张、外科换瓣等治疗。在此基础上,A、B、C组分别给予剂量为0.2μg/(kg·min)、0.3μg/(kg·min)、0.4μg/(kg·min)的左西孟旦治疗。比较3组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肌做功指数(MPI)]、心衰标志物[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细胞[可溶性细胞凋亡因子(sFas)、sFas配体(sFasL)]、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不良反应、1年存活率。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LVEF、SV、M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LVEF、SV较A组和B组增加(P<0.05),MPI较A组和B组低(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NT-proBNP、sFas、sFas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NT-proBNP、sFas、sFasL水平较A组和B组低(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MAP、CI、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MAP、CI较A组和B组高(P<0.05),HR较A组和B组低(P<0.05)。各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4μg/(kg·min)剂量左西孟旦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最佳,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降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减少心肌细胞凋亡,预后较好,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 预后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鸿胜 怀佳萍 陈科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8期87-90,94,共5页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8 d存活组65例和死亡组43例。详细记录其一般情况,包...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8 d存活组65例和死亡组43例。详细记录其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转入地、血管活性药物、入ICU时病程、氧合指数(PaO2/FiO2)、格拉斯哥评分、ICU住院时间、患者类别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总胆红素(TBIL)、肌酐(Cr)、血小板(Plt)]。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ARDS合并休克以及血小板<100×10^(9)/L是ARDS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高龄、ARDS合并休克以及血小板减少是ARDS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早期识别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感染性休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休克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鸿胜 怀佳萍 陈科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6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休克患者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2例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8 d存活组(n=72)和死亡组(n=90)。详细记录其一般情况,包括性别、患者类别、转入地...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休克患者死亡风险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2例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8 d存活组(n=72)和死亡组(n=90)。详细记录其一般情况,包括性别、患者类别、转入地、血管活性药物、年龄、入ICU时的病程、氧合指数(PaO2/FiO2)、格拉斯哥评分、ICU住院时间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肌酐(Creatinine,Cr)、血小板(Platelet,Plt)]。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GCS评分<11分和Cr≥130μmol/L是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ICU住院时间≥8 d则是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高龄、昏迷和肾功能损害是休克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早期识别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ICU) 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格拉斯哥评分(GCS)
下载PDF
碳酸氢钠封管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18
作者 朱秀琪 王生超 +1 位作者 朱莉 苏兵强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8期3-5,共3页
目的 观察碳酸氢钠封管对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碳酸氢钠组、肝素组、生理盐水组各200例,分别采用碳酸氢钠、肝素盐水、生理盐水进行封管处... 目的 观察碳酸氢钠封管对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5月至2022年2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碳酸氢钠组、肝素组、生理盐水组各200例,分别采用碳酸氢钠、肝素盐水、生理盐水进行封管处理。比较三组置管前与拔管时的pH值、PaCO_(2)、Ca^(2+)、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CVC留置时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及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结果 碳酸氢钠组CVC留置时间长于其他两组,因CRBSI及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导致的导管丢失发生率1.50%,低于肝素组的13.00%和生理盐水组的1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904,χ^(2)=23.948;P <0.01)。三组置管前与拔管时pH值、PaCO_(2)、Ca^(2+)、PT、APTT、INR水平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置管前=0.359、0.663、2.328、0.150、2.659、1.078,F拔管时=0.708、1.678、0.773、1.739、1.647、1.171,P> 0.05)。结论 与肝素及生理盐水相比,5%碳酸氢钠用于CVC封管,可有效预防CRBSI及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钠 肝素 生理盐水 封管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
下载PDF
用醒脑静和依达拉奉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飞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1期130-131,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醒脑静和依达拉奉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 目的 :探讨使用醒脑静和依达拉奉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B组患者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为A组患者使用醒脑静和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颅内血肿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治疗后,A组患者的颅内血肿量少于B组患者,其NIHSS评分低于B组患者,其ADL评分高于B组患者,P <0.05。结论:使用醒脑静和依达拉奉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可促进其快速吸收颅内血肿,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 依达拉奉 重症 高血压 脑出血
下载PDF
左西孟旦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厉丹瑜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7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究用左西孟旦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在金华市中心医院ICU接受治疗的94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47例/组)。为试验组患者采用左西孟旦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然后... 目的:探究用左西孟旦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在金华市中心医院ICU接受治疗的94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47例/组)。为试验组患者采用左西孟旦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心功能指标和血清BNP的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LVEF高于对照组患者,其SV大于对照组患者,其LVESV小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清BNP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用左西孟旦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BNP的水平,改善其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多巴酚丁胺 重症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