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形对宜昌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扩散条件影响
1
作者 成勤 岳岩裕 +3 位作者 罗剑琴 毛成忠 王清龙 饶少林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5期86-94,共9页
利用2016-2020年气象与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分析宜昌市三面环山地形对PM_(2.5)、PM_(10)和O_(3)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分布和其大气扩散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种污染物中,PM_(2.5)污染最严重,O_(3)污染天数少于PM_(10)污染天数,但污染超... 利用2016-2020年气象与大气环境监测资料,分析宜昌市三面环山地形对PM_(2.5)、PM_(10)和O_(3)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分布和其大气扩散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种污染物中,PM_(2.5)污染最严重,O_(3)污染天数少于PM_(10)污染天数,但污染超标程度高于PM_(10)的超标程度。受地形、植被及人类活动影响,宜昌市“喇叭口”地形内大气污染最重。(2)在地形和区域输送的影响下,“喇叭口”内易形成大气污染。冬季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污染路径主要为东北路径和偏东路径,潜在源区主要为河南北部和东部、荆门、荆州。夏季O_(3)为主要污染物,污染轨迹主要为偏南和偏东路径,潜在源区为江汉平原和宜昌南部。(3)地表风速与PM_(2.5)、PM_(10)浓度负相关,但受传输过程影响,平均风速大于3.3 m·s^(-1)时,PM_(2.5)、PM_(10)浓度波动较大;与O_(3)浓度正相关,但在平均风速大于2.1 m·s^(-1)时,O_(3)浓度随风速增大而减小。受“喇叭口”地形影响,偏东风为造成宜昌城区PM_(2.5)污染的主风向。受长江河谷地形影响,NW风和E风易造成宜昌城区O_(3)浓度升高。(4)降水对污染物有湿清除作用,降水量与污染物浓度负相关;但降水量小于5 mm时,可能出现PM_(2.5)浓度成倍增长的情况;降水量大于25 mm时,PM_(10)的负清除率占比有所上升;降水对O_(3)的正清除率占比最高,但平均清除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大气污染特征 气流轨迹 平均风速 盛行风向 湿清除
下载PDF
金沙本底站空气质量与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2
作者 吴栋桥 周登 《气象科技进展》 2021年第1期58-60,共3页
利用华中区域代表性站点金沙国家大气本底站2007—2018年的PM_(2.5)、PM_(10)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据,2019年3月—2019年6月反应性气体数据,对华中区域空气质量进行整体评价,并分析了颗粒物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反应性气... 利用华中区域代表性站点金沙国家大气本底站2007—2018年的PM_(2.5)、PM_(10)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据,2019年3月—2019年6月反应性气体数据,对华中区域空气质量进行整体评价,并分析了颗粒物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反应性气体CO、SO_(2)、NO、NO_(2)质量浓度其日平均最大值、平均值均达到一级标准,O_(3)日平均值超标率为10.6%,PM_(2.5)超标率为18%,PM_(10)超标率为17%。从颗粒物质量浓度多年变化来看,2007—2013年金沙站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属于上升趋势,2013年至今质量浓度呈现下降趋势,风向风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颗粒物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底站 空气质量 颗粒物 臭氧 变化特征
下载PDF
2016-2021年长江流域PM_(2.5)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成勤 王清龙 +2 位作者 岳岩裕 湛甜 王凯 《暴雨灾害》 2024年第3期342-351,共10页
研究长江流域PM 2.5浓度变化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可为优化流域大气环境协同治理政策提供参考。利用2016—2021年长江流域110个地市级以上城市国控站点PM_(2.5)浓度数据,应用Theil-Se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PM_(2.5... 研究长江流域PM 2.5浓度变化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可为优化流域大气环境协同治理政策提供参考。利用2016—2021年长江流域110个地市级以上城市国控站点PM_(2.5)浓度数据,应用Theil-Se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了PM_(2.5)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环境气象评估指数(EMI),定量分析了“十三五”期间(2016—2020,下同)和“十四五”开局之年(2021)气象条件和减排措施对PM_(2.5)浓度变化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1)2016—2021年长江流域PM 2.5浓度分布空间差异大,高值区位于岷沱江南部、汉江流域东部至洞庭湖流域东部,低值区位于金沙江流域上中游。(2)“十三五”期间长江流域主要城市PM_(2.5)浓度逐年下降,年变率达-3.62μg·m^(-3)·a^(-1)。2021年长江流域约四成区域PM_(2.5)浓度增大,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上游和洞庭湖流域。(3)长江流域上游城市PM_(2.5)变化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中游和下游城市受排放影响较大。(4)“十三五”期间气象条件变化和减排措施对PM_(2.5)浓度上升的贡献率分别为-16.54%和-14.00%,气象条件变化和减排措施均有利于PM_(2.5)浓度下降。与上一年相比,“十四五”开局之年减排措施总体有利于PM_(2.5)浓度下降(贡献率为-5.84%),但不利气象条件(贡献率为4.49%)抵消了部分减排效果,使得PM_(2.5)浓度降幅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PM_(2.5) 环境气象评估指数 气象条件
下载PDF
2000—2021年长江流域植被NPP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
作者 成勤 万君 +2 位作者 王清龙 陈亮 湛甜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4年第2期27-36,共10页
长江流域是我国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的重要功能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指标,研究长江流域植被NPP变化特征和主要驱动因素,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长江流域是我国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的重要功能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重要指标,研究长江流域植被NPP变化特征和主要驱动因素,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中分辩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数据和气象观测数据,利用Theil-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结合Thornthwaite Memorial气候模型,分析2000—2021年长江流域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并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其变化中的相对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1年植被NPP年均值为552.2 gC/m^(2);时间上波动增加,增率为3.71 gC/(m^(2)·a);空间上呈东部大于西部、南部大于北部的分布特征,城市化程度较高的成渝经济区、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地区植被NPP小于周边。(2)植被NPP与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总体呈正相关。(3)长江流域大部植被对气候资源的利用率小于50%,大于50%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和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带。(4)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长江流域植被NPP变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气候因素主导的植被NPP变化区域最大,面积占比达55.15%,其中95.99%的区域植被NPP增加。人类活动主导的植被NPP变化区域面积占比为24.22%,其中82.08%的区域NPP减少,过度开垦、城市扩张是植被NPP减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植被生产力 气候资源利用率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因子影响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岳岩裕 吴翠红 +2 位作者 许可 管振宇 周悦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3期16-23,共8页
利用武汉城市圈20152017年9个城市环境国控站点和气象监测站点数据,对城市圈臭氧(O_(3))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7年城市圈O_(3)浓度呈下降趋势,O_(3)浓度最高的是黄冈、咸宁和鄂州,其次是武汉和孝感;49月为城市... 利用武汉城市圈20152017年9个城市环境国控站点和气象监测站点数据,对城市圈臭氧(O_(3))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7年城市圈O_(3)浓度呈下降趋势,O_(3)浓度最高的是黄冈、咸宁和鄂州,其次是武汉和孝感;49月为城市圈O_(3)浓度的高值时段。2015年武汉市O_(3)浓度超标日为2017年的两倍,且O_(3)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占比为25%~30%。O_(3)浓度与气温、日照、辐射和能见度呈正相关关系,且与气温和日照的相关性最好;与相对湿度和气压呈负相关关系;而与风速的关系不明显。14:00和15:00的气温为29~33℃、相对湿度为30%~60%、日平均总辐射达到1.5~2.0 MJ/m^(2)、日总日照时数为10~12 h时,O_(3)浓度最高。偏南至偏西风时O_(3)浓度值较高,且最高浓度出现在风向260°左右。武汉市59月O_(3)浓度超标日颗粒物浓度较高,高浓度的O_(3)会加剧化学反应促进二次颗粒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臭氧 气象因子 时空分布
下载PDF
不同天气型下武汉城市圈PM_(2.5)污染及大气层结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陈璇 王晓玲 +5 位作者 陈赛男 董良鹏 章翠红 祝波 柳草 岳岩裕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2-63,共12页
利用2015—2019年PM_(2.5)和气象要素观测资料、NCEP和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不同天气型下武汉城市圈PM_(2.5)区域污染时空分布、天气尺度环流和大气层结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圈污染以武汉为中心,多为轻度-中度污染,西部重于东部.造成武汉... 利用2015—2019年PM_(2.5)和气象要素观测资料、NCEP和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不同天气型下武汉城市圈PM_(2.5)区域污染时空分布、天气尺度环流和大气层结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圈污染以武汉为中心,多为轻度-中度污染,西部重于东部.造成武汉城市圈区域污染增长的天气形势包括4类,分别为冷高压底前部型、高压后部型、均压场型和低压倒槽型.4类污染天气型均有较低的混合层高度和地表通风系数,且边界层存在弱下沉运动和逆温,抑制污染垂直扩散.但气象要素影响PM_(2.5)污染的机理各异:冷高压底前部型主要为大气压梯度引导偏北大风带来污染物远程输送,边界层冷平流导致低温、锋面逆温和浅薄高湿层(65%~80%),强输入性污染配合吸湿性累积增长造成严重污染,逆温厚度对PM_(2.5)增幅作用明显;低压倒槽型东南风输入污染弱,但高温、低压引起气流辐合导致本地污染汇积,边界层暖平流带来平流逆温和深厚湿层(1000~750 hPa),逆温层底高偏低、厚度偏厚,促进污染物在近地面吸湿增长;高压后部和均压场型均为浅薄湿层(1000~975 hPa)、湿度中等(56%~75%),污染物吸湿增长相对较弱,高压后部型主要为偏东风短程输入污染为主;均压场型则为小风静稳天气,多晴空辐射逆温,逆温强度大,大气扩散能力差,污染主要为弱北风的输入和本地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污染天气分型 大气层结 逆温
原文传递
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城市湿地夏季降温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以武汉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丽文 陈滢伊 +2 位作者 王凯 梁之辰 梁益同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38-1952,共15页
理解城市湿地的气候效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滨水城市优化气候承载力和适应力建设方案。鉴于此,选择武汉市区18个典型城市湿地斑块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2020年盛夏期Landsat8 OLI/TIRS和GF-1数据反演的地表温度和其他影响参数,... 理解城市湿地的气候效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滨水城市优化气候承载力和适应力建设方案。鉴于此,选择武汉市区18个典型城市湿地斑块为研究对象,利用2013~2020年盛夏期Landsat8 OLI/TIRS和GF-1数据反演的地表温度和其他影响参数,运用GIS缓冲区空间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武汉市四类城市湿地(主要河流、细小河流、湖泊湿地及水景公园)的夏季降温影响范围、降温强度、降温梯度及降温面积效率特征,并参考梅雨期累计降水量、盛夏期气温、夏季主导风和卫星过境日气象条件,探究了降雨、高温及风环境条件对城市湿地夏季降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城市湿地的最优降温效应指标不同,其中以长江为代表的主要河流有最强的降温影响范围和降温强度,湖泊湿地对周边环境具有单位距离下较大的降温幅度,而细小河流和水景公园则在降温面积效率上表现更明显。(2)河流湿地降温效应主要由河流长度和表层水温等自身属性决定,而湖泊湿地及水景公园降温效应则主要受到形状指数、湿地斑块地表温度、水体和植被覆盖水平、湿地周边建设用地等属性及周边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3)气象条件差异是影响城市湿地降温效应年际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对不同降温效应指标和不同湿地类型影响不同。梅雨期降雨偏多或盛夏期气温偏高,对降温强度、降温梯度及降温面积效率的积极影响强于降温影响距离,对细小河流和水景公园降温效应的积极影响大于主要河流和湖泊湿地。夏季主导风向只对与之平行河段的降温影响范围上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 降温效应 遥感 年际变化 降雨 高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