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攀西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1
作者 杨绍利 马兰 +1 位作者 王军 张思远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共11页
我国四川省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中钛资源储量巨大,主要以钛精矿形式回收利用,并主要用于硫酸法钛白和酸溶性钛渣生产原料,其产量占全国钛原料市场的75%以上。硫酸法钛白工艺技术成熟,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内循环”,但尚未全面突破硫酸... 我国四川省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中钛资源储量巨大,主要以钛精矿形式回收利用,并主要用于硫酸法钛白和酸溶性钛渣生产原料,其产量占全国钛原料市场的75%以上。硫酸法钛白工艺技术成熟,已形成相对完整的“内循环”,但尚未全面突破硫酸法钛白联产技术;电炉冶炼酸溶性钛渣工艺技术较成熟,主流工艺是钛精矿不预处理-实心圆形电极-密闭圆形电炉连续冶炼工艺,钛精矿酸性氧化球团-电炉冶炼一步法工艺、大功率矩圆形电炉冶炼酸溶性钛渣等钛渣新工艺发展较快、发展空间大,是今后主要发展方向。目前攀西地区发展钛产业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缺乏沸腾氯化法钛白工艺需求的高品位钛资源,未来需要突破攀西高钙镁钛精矿除杂提质制取高品位高钛渣关键核心技术,并同时研发攻关硫酸法钛白附产绿矾和钛石膏回收循环利用技术、高炉钛渣提钛及综合利用技术、钒钛铁精矿非高炉炼铁新技术,以及以钛精矿、钛渣或钛白粉为原料制备含钛及钛基新材料技术,以期获得攀西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钛精矿 酸溶性钛渣 高钛渣 硫酸法钛白工艺 沸腾氯化法钛白工艺 盐酸法钛白工艺 钛渣冶炼 钛及钛基新材料
下载PDF
提钒尾渣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侯静 吴恩辉 李军 《矿产保护与利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3-108,共6页
提钒尾渣是钒渣提钒后的残渣,是一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二次资源。简述了提钒尾渣的基本性质,综述了提钒尾渣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具体介绍了提钒尾渣制作远红外涂料、钒钛黑瓷以及提取有价金属等研究热点。
关键词 提钒尾渣 综合利用 远红外涂料 钒钛黑瓷
下载PDF
常温常压下盐酸浸出分离钒钛磁铁精矿中有价金属的试验研究
3
作者 徐国印 王普蓉 +1 位作者 张翠平 马兰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8,共6页
攀西钒钛磁铁矿组成及矿物结构复杂,难以低成本、高效综合利用其中的有价元素。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常温常压盐酸浸出的方法对该矿物进行了试验探索,考察了盐酸初始质量浓度、浸出液固比、浸出时间、浸出搅拌转速率等主要因素对Fe、TiO_... 攀西钒钛磁铁矿组成及矿物结构复杂,难以低成本、高效综合利用其中的有价元素。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常温常压盐酸浸出的方法对该矿物进行了试验探索,考察了盐酸初始质量浓度、浸出液固比、浸出时间、浸出搅拌转速率等主要因素对Fe、TiO_(2)和V_(2)O_(5)浸出率的影响,并通过矿物结构分析了钒钛磁铁精矿中铁、钒、钛分离的机理,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盐酸常温常压浸出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盐酸初始浓度20.5%、浸出液固比12:1、浸出时间3.5 h、浸出搅拌转速率600 r/min,该条件下Fe、V_(2)O_(5)和TiO_(2)浸出率分别为84.15%、80.80%、10.05%,浸渣中Fe、V_(2)O_(5)和TiO_(2)品位分别为26.78%、0.378%和32.58%,实现了钛资源的初步富集;盐酸优先溶解试样中钛磁铁矿矿物的主晶矿物磁铁矿,铁、钒优先进入浸出液,而客晶矿钛铁矿及独立钛铁矿被破坏程度极小,富集于浸渣中;该浸出方法不需要额外的加热和加压设备,具有成本低、能源消耗和设备投资较低、操作简便、环境友好的优势,但浸出指标有待提高,后续需要进一步探索催化剂对常温常压酸浸工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铁、钒、钛分离 盐酸浸出 常温常压 矿物结构 催化剂
下载PDF
添加钙盐对钒钛铁精矿氧化球团物相、强度及孔隙率的影响
4
作者 吴恩辉 李军 +4 位作者 徐众 侯静 张士举 李宏 张远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6,共8页
为了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解决钒钛铁精矿酸性氧化球团不能满足高炉渣系对钙、镁成分要求的问题,本文以钒钛铁精矿为原料,研究氧化温度、氧化时间、钙盐添加量和膨润土添加量对氧化球团物相组成、抗压强度和孔隙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为了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解决钒钛铁精矿酸性氧化球团不能满足高炉渣系对钙、镁成分要求的问题,本文以钒钛铁精矿为原料,研究氧化温度、氧化时间、钙盐添加量和膨润土添加量对氧化球团物相组成、抗压强度和孔隙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钒钛铁精矿主要发生磁铁矿转变为赤铁矿和钛铁矿转为铁板钛矿两个氧化过程;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和氧化时间的延长,氧化球团抗压强度提高,孔隙率降低;随着钙盐添加量的增加,氧化球团抗压强度显著下降,孔隙率明显增大;在膨润土添加量为0.75%,氧化时间为120 min和氧化温度为1 200℃的条件下,添加1.5%氢氧化钙的氧化球团的抗压强度和孔隙率分别为3 449.9 N/P和22.70%;添加1.5%碳酸钙的氧化球团的抗压强度和孔隙率分别为3 168.6 N/P和25.25%。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提高钒钛铁精矿高炉入炉比奠定原料基础,进一步降低高炉冶炼工艺的能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铁精矿 氧化球团 抗压强度 孔隙率
原文传递
用钛白废酸从提钒尾渣中提钒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军 吴恩辉 +3 位作者 徐众 侯静 彭文静 李宏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实现固体和液体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研究了用钛白废酸从提钒尾渣中提取钒。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固液质量体积比、钛白废酸浓度等工艺参数对钒浸出率的影响,优化了浸出条件。为进一步提高钒浸出率,探讨了助浸剂(萤... 为实现固体和液体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研究了用钛白废酸从提钒尾渣中提取钒。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固液质量体积比、钛白废酸浓度等工艺参数对钒浸出率的影响,优化了浸出条件。为进一步提高钒浸出率,探讨了助浸剂(萤石)和氧化剂(双氧水)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钒浸出率的影响顺序为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固液质量体积比>钛白废酸浓度;在温度80℃、浸出时间2 h、固液质量体积比1∶5、废酸浓度5%优化试验条件下,钒浸出率为53%左右;加入7%萤石和5%双氧水后,钒浸出率可提高至7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白废酸 提钒尾渣 浸出 萤石 双氧水
下载PDF
铁钛系生料结晶釉的制备及析晶动力学表征
6
作者 陈冬丽 陈鸿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9,共9页
为实现攀西矿产资源在陶瓷釉料领域的应用,采用钾长石、方解石、石英、滑石、高钛渣、赤铁矿等矿物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单因素实验优化釉料配方,制备出釉面效果较好的铁钛结晶釉。当使用钾长石23%,石英20%,方解石28%,高钛渣11%,赤铁矿... 为实现攀西矿产资源在陶瓷釉料领域的应用,采用钾长石、方解石、石英、滑石、高钛渣、赤铁矿等矿物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单因素实验优化釉料配方,制备出釉面效果较好的铁钛结晶釉。当使用钾长石23%,石英20%,方解石28%,高钛渣11%,赤铁矿6%,滑石7.2%,磷酸钙1.7%,最高烧结温度1200℃,1150℃保温30min时,釉面整体效果最优,综合性能较好,此时晶体为金黄色呈松针状,且分布均匀,晶粒直径57μm左右。铁钛结晶釉的晶体形成率和结晶常数都随保温时间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当保温时间在30 min左右时晶体生长速度最快,此时结晶常数值最大约为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渣 赤铁矿 结晶釉 晶粒尺寸
原文传递
钒钛铁精矿含碳球团直接还原试验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俊翰 邱克辉 杨绍利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考察还原温度、配碳量(nC/nO)、还原时间对某钒钛磁铁矿精矿直接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含碳球团金属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还原温度、配碳量、还原时间。优化工艺参数为:还原时间35min、还原温度1 350℃、... 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考察还原温度、配碳量(nC/nO)、还原时间对某钒钛磁铁矿精矿直接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含碳球团金属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还原温度、配碳量、还原时间。优化工艺参数为:还原时间35min、还原温度1 350℃、配碳量1.25、水分9%、成型压力12MPa、黏结剂加入量0.4%,此工艺条件下含碳球团的金属化率达91.77%,还原后球团的主要物相组成为金属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铁精矿 还原 金属化率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钒钛铁精矿生球的爆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侯静 吴恩辉 +2 位作者 李军 杨绍利 郭家庭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7,31,共4页
爆裂性能是生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生球的爆裂率及爆裂温度对转底炉的稳定生产影响很大,而生球爆裂性能与其水分、粘结剂、原料粒度等因素有关。实验研究表明:控制水分在5%左右,添加0.6%膨润土,适当增加粗颗粒原料时,生球爆裂温度可达... 爆裂性能是生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生球的爆裂率及爆裂温度对转底炉的稳定生产影响很大,而生球爆裂性能与其水分、粘结剂、原料粒度等因素有关。实验研究表明:控制水分在5%左右,添加0.6%膨润土,适当增加粗颗粒原料时,生球爆裂温度可达在900℃以上,完全满足转底炉工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性能 爆裂温度 生球水分 原料粒度 膨润土用量
原文传递
攀枝花钒钛铁精矿球团还原膨胀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马兰 杨绍利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2,共5页
运用球团形貌在线监测试验装置监测并研究了粘结剂含量及焙烧气氛对球团还原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 100~1 200℃下,将添加了小于1.5%膨润土的攀枝花钒钛铁精矿球团进行磁化焙烧,所得球团还原时的最大线膨胀率小于5%,球团矿不... 运用球团形貌在线监测试验装置监测并研究了粘结剂含量及焙烧气氛对球团还原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 100~1 200℃下,将添加了小于1.5%膨润土的攀枝花钒钛铁精矿球团进行磁化焙烧,所得球团还原时的最大线膨胀率小于5%,球团矿不粉化,利于高炉冶炼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磁化球团 膨润土 还原膨胀 线膨胀率
下载PDF
碱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钒钛磁铁矿中的钙和镁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月娥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19期155-158,共4页
钒钛磁铁矿样品采用碳酸钠-四硼酸钠混合熔剂熔解,稀盐酸浸出,以氯化锶为释放剂,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钙和镁的含量,探究样品溶解方法、熔剂种类及用量、熔样温度、熔样时间及基体和共存元素的干扰。试验结果表明,Ca的浓度在0... 钒钛磁铁矿样品采用碳酸钠-四硼酸钠混合熔剂熔解,稀盐酸浸出,以氯化锶为释放剂,使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钙和镁的含量,探究样品溶解方法、熔剂种类及用量、熔样温度、熔样时间及基体和共存元素的干扰。试验结果表明,Ca的浓度在0~20 mg/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0,检出限为0.033 mg/L;Mg的浓度在0~2.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4,检出限为0.012 mg/L。通过基体匹配法消除了基体干扰,在氯化锶存在下,样品溶液中100倍以内的钛、硅、铝、钒、锰、硫、磷、钴、镍、铜、锌、铬、钾、钠不干扰钙镁的测定。方法用于标准样品的测定,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RSD,n=8)均小于3%,加标回收率在98.9%~102.5%之间。生产样品的测定结果与滴定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熔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钒钛磁铁矿
下载PDF
碳化法制备复合钛白实验研究
11
作者 邹建新 徐慧 杨成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3-55,共3页
在轻质CaCO3的制备过程中,当碳化率为80%左右时,先后加入钛白浆料和Na2SiO3.9H2O,获得的复合钛白颜料综合性能指标与锐钛型钛白相当。研究了不同TiO2加量时的颜料性能,结果表明,从经济性考虑,TiO2加量为25%时,白度为97.69,遮盖力为37g/... 在轻质CaCO3的制备过程中,当碳化率为80%左右时,先后加入钛白浆料和Na2SiO3.9H2O,获得的复合钛白颜料综合性能指标与锐钛型钛白相当。研究了不同TiO2加量时的颜料性能,结果表明,从经济性考虑,TiO2加量为25%时,白度为97.69,遮盖力为37g/m2,吸油量为35g/100g,综合性能符合复合钛白颜料使用性能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法 复合钛白 硅酸钠
下载PDF
从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中回收钪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录锋 代长富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26,52,共7页
综述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中钪以类质同象置换Mg-Fe的方式存在,储量丰富,潜在回收价值可观。以尾矿、废渣和废液为主要回收对象,总结了提取钪工艺以焙烧-浸出-萃取法和浸出-萃取法为主。提出以钛白废酸浸出选钛尾矿和氯化渣及烟尘全面回... 综述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中钪以类质同象置换Mg-Fe的方式存在,储量丰富,潜在回收价值可观。以尾矿、废渣和废液为主要回收对象,总结了提取钪工艺以焙烧-浸出-萃取法和浸出-萃取法为主。提出以钛白废酸浸出选钛尾矿和氯化渣及烟尘全面回收钪的新途径;为攀枝花“三废”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 钒钛磁铁矿 钛尾矿
下载PDF
攀西钒钛磁铁矿采选生产技术现状与转型升级策略 被引量:5
13
作者 邹建新 徐国印 《轻金属》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1-55,共5页
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是国家设立的首个资源型试验区,承担着钒钛、稀土、碲铋及稀散金属元素的开发任务。面对试验区资源开发的优势和困境,调研了攀西钒钛磁铁矿采选技术现状,分析了采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钒钛磁铁矿采选生... 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是国家设立的首个资源型试验区,承担着钒钛、稀土、碲铋及稀散金属元素的开发任务。面对试验区资源开发的优势和困境,调研了攀西钒钛磁铁矿采选技术现状,分析了采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钒钛磁铁矿采选生产技术的转型升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西 钒钛磁铁矿 采选 转型升级
下载PDF
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还原传热理论分析
14
作者 赵均辉 杨绍利 +1 位作者 李彬彬 王涛 《四川冶金》 CAS 2016年第1期1-6,共6页
根据目前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结合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及本人的研究方向(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内部传热及仿真模拟研究)重点分析了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的还原传热,即球团的两种加热方式,球团的三种传热方式(热传... 根据目前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结合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及本人的研究方向(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内部传热及仿真模拟研究)重点分析了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的还原传热,即球团的两种加热方式,球团的三种传热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以及球团内部传热与还原之间的关系。结论是为了提高球团的传热效率,得到理想的金属化率,减少球团的再次氧化,需通过效率更高的微波加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内配碳球团 还原 传热 金属化率
下载PDF
酸溶性钛渣硅热还原制备高硅Ti-Si基合金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曹丽 朱奎松 +4 位作者 王军 赵英涛 孙常清 马兰 程相利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40,共11页
攀西钛精矿电弧炉冶炼产出的酸溶性钛渣具有钛品位低及高镁低钙的特性,目前主要应用于硫酸法制备钛白粉;为延伸攀枝花钛产业结构,本文以该酸溶性钛渣为原料,采用硅热还原法进行了Ti-(55~70)wt.%Si合金制备试验,并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案的... 攀西钛精矿电弧炉冶炼产出的酸溶性钛渣具有钛品位低及高镁低钙的特性,目前主要应用于硫酸法制备钛白粉;为延伸攀枝花钛产业结构,本文以该酸溶性钛渣为原料,采用硅热还原法进行了Ti-(55~70)wt.%Si合金制备试验,并分析了不同试验方案的渣金分离效果和影响因素,以及合金产物的微观组织结构形貌和金属元素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考虑合金过热度和密度条件下,Ti-60wt.%Si合金熔体渣金分离效果最好;合金组织中最主要的物相为Si相、TiSi_(2)相、TiFeSi_(2)相和Ti(Fe,Mn)Si_(2)相;最佳合金分离效果下,得到的实际合金成分为Ti-56.29wt.%Si-6.6wt.%Fe-0.41wt.%Mn;Ti、Fe、Si和Mn的回收率分别为:89.8%、93.5%、92.1%和94.4%。酸溶性钛渣经硅热还原后得到实际合金成分趋向于亚共晶Ti-(51.4~67.17)wt.%Si,能够为电磁定向凝固分离制备C54-TiSi_(2)提供原料,因此,该工艺开展能够拓展酸溶性钛渣的用途,将酸溶性钛渣的应用向钛产业链下端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溶性钛渣 硅热还原 高硅Ti-Si基合金 渣金分离 微观组织结构 钛产业链 C54-TiSi_(2)
下载PDF
低钙高镁钛精矿预氧化过程相变特征研究
16
作者 肖建 马兰 +4 位作者 杨绍利 高建 李俊翰 陈光润 吴恩辉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9,共11页
针对攀西地区钛精矿的低钙高镁问题,本文采用补充空气和不补充空气两种方式对其进行预氧化焙烧,利用MLA矿物分析系统对不同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氛围的钛精矿焙烧产物进行矿物组成、显微结构嵌布特征等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物料特性进行... 针对攀西地区钛精矿的低钙高镁问题,本文采用补充空气和不补充空气两种方式对其进行预氧化焙烧,利用MLA矿物分析系统对不同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氛围的钛精矿焙烧产物进行矿物组成、显微结构嵌布特征等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物料特性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在不补充空气条件下,钛精矿中的磁铁矿氧化成赤铁矿,并与未氧化的钛铁矿固溶形成钛赤铁矿,具备固溶体分离结构。随着焙烧温度升高,钛铁矿的连生体矿物比例增加,单体比例减小,解离度变差。在补充空气条件下,先结晶生成的金红石呈他形,颗粒尺寸约6μm;后结晶生成的铁板钛矿呈自形与半自形,颗粒尺寸约10μm。铁板钛矿包裹金红石等矿物颗粒,具备粒状嵌晶结构,其解离效果差。钛精矿经氧化焙烧后,矿物间形成的晶界、孔洞改善了其冶金动力学及热力学条件。相比之下,补充空气氧化比不补充空气氧化效果好,适宜的氧化焙烧参数为焙烧温度1200℃、保温时间8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西钛精矿 低钙高镁 氧化焙烧 矿物分析 相变 嵌布特征 物料特性
下载PDF
钛铁矿基钛铁酸钾复合材料的原位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7
作者 彭文静 吴恩辉 +7 位作者 李军 李湘 马兰 侯静 徐众 李宏 张远 刘鹏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9,共9页
本文以钛精矿和无水碳酸钾为原料,通过氧化焙烧工艺原位合成钛铁酸钾复合材料,并对不同焙烧温度条件下制备出的焙烧产物进行表征和光催化降解性能评价。通过XRD、XPS、UV-Vis和SEM对焙烧产物的物相组成、价态、光谱吸收和微观形貌进行... 本文以钛精矿和无水碳酸钾为原料,通过氧化焙烧工艺原位合成钛铁酸钾复合材料,并对不同焙烧温度条件下制备出的焙烧产物进行表征和光催化降解性能评价。通过XRD、XPS、UV-Vis和SEM对焙烧产物的物相组成、价态、光谱吸收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焙烧后焙烧产物主要由铁酸钾、钛酸钾和钛铁酸钾组成,铁酸钾和钛酸钾不均匀附着在钛铁酸钾晶体表面;铁和钛元素分别以Fe^(3+)和Ti^(4+)的形式存在。焙烧温度为750℃、850℃和950℃时,所合成的钛铁酸钾复合材料的能带间隙分别为1.25 eV、1.15 eV和1.45 eV。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焙烧产物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在850℃的焙烧获得的钛铁酸钾复合材料达到最优,其降解率值可达98.3%;甲基橙作为污染物时,随着焙烧温度增加,焙烧产物降解效果越好,1000℃时其降解率值为5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精矿 钛铁酸钾 原位氧化 钛铁矿基钛铁酸钾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下载PDF
钒系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杨绍利 彭富昌 +1 位作者 潘复生 高仕忠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6,共4页
分析了钒系催化剂3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钒系催化剂发展现状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如硫酸生产、烟气脱硫脱氮处理、苯酐生产、顺酐生产、催化聚合、烷基化反应、氧化脱氢反应等。重点介绍了硫酸生产用钒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 分析了钒系催化剂3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综述了钒系催化剂发展现状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如硫酸生产、烟气脱硫脱氮处理、苯酐生产、顺酐生产、催化聚合、烷基化反应、氧化脱氢反应等。重点介绍了硫酸生产用钒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最后展望了钒系催化剂的发展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系催化剂 制备 应用 发展动向
下载PDF
新型纳米钒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绍利 潘复生 +1 位作者 彭富昌 高仕忠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08年第2期24-26,共3页
以工业V_2O_5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备含纳米V_2O_5颗粒的溶胶和凝胶,并以此胶体为活性组分、山东硅藻土为载体制得一种新型纳米钒催化剂。经分析表明,硅藻土的化学成分和粒度分布满足催化剂载体要求。TEM和SEM的研究显示,胶体中V_2O_... 以工业V_2O_5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备含纳米V_2O_5颗粒的溶胶和凝胶,并以此胶体为活性组分、山东硅藻土为载体制得一种新型纳米钒催化剂。经分析表明,硅藻土的化学成分和粒度分布满足催化剂载体要求。TEM和SEM的研究显示,胶体中V_2O_5颗粒形貌呈针状或球状,催化剂中的活性组分V_2O_5颗粒大小仍然处于纳米级别且分散均匀。性能测试表明,纳米钒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强度,超过了国家化工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V2O5 催化剂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提钒弃渣制备集热涂层及其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侯静 徐众 +3 位作者 吴恩辉 李军 蒋燕 黄平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44,共5页
冶金矿产固废综合利用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提钒弃渣为原料,经除铁、球磨、打浆、喷涂制备提钒弃渣太阳集热涂层,以水为介质,研究了不同倾角下的集热板的集热性能,结果表明在倾角为30°时,提钒弃渣涂层... 冶金矿产固废综合利用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提钒弃渣为原料,经除铁、球磨、打浆、喷涂制备提钒弃渣太阳集热涂层,以水为介质,研究了不同倾角下的集热板的集热性能,结果表明在倾角为30°时,提钒弃渣涂层集热板的集热效率最好,可达到84.69%,同条件下仅比蓝钛膜涂层集热板集热效率低6.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弃渣 集热涂层 低碳 冶金固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