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案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宇 王志恺 +3 位作者 杨志超 马建鹂 保国华 冯宁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130-113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波氏球咽鼓管吹张治疗、鼓膜穿刺术以及鼓膜切开置管术等外科治疗,观察并对比临床效果,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合并单侧分泌性中耳炎的... 目的通过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实施波氏球咽鼓管吹张治疗、鼓膜穿刺术以及鼓膜切开置管术等外科治疗,观察并对比临床效果,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合并单侧分泌性中耳炎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143例,按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急性期组(47例)、亚急性期组(41例)和慢性期组(55例)。依据波氏球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术以及鼓膜切开置管术3种外科方案对每组患者实施干预治疗,对比术后痊愈率、改善率,分别评价其疗效。结果急性期组患者波氏球吹张的有效率为76.9%,鼓膜穿刺术的有效率为85.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急性期组患者波氏球吹张的有效率为31.6%,鼓膜穿刺术的有效率为6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组患者波氏球吹张联合鼓膜穿刺术有效率为45.8%,鼓膜切开置管术有效率为8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穿刺术和鼓膜切开置管术作为耳科常用外科技术,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可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外科治疗方案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组织嗜酸性粒细胞与血清特异性IgE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
作者 胡竞敏 刘铭 +1 位作者 刘大有 章峪侨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 分析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组织嗜酸性粒细胞与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关系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行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的192例CRSwNP患者,根据血清sIgE检测结果分为sIgE阳性组和sIgE阴性组... 目的 分析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组织嗜酸性粒细胞与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的关系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行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的192例CRSwNP患者,根据血清sIgE检测结果分为sIgE阳性组和sIgE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术前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结果 两组在性别、年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IgE阳性与否和嗜酸性粒细胞是否浸润在例数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学特征方面,sIgE阳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组和其他3组比较在术前VAS评分(P<0.05),Lund-Mackay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SwNP患者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过敏反应关系并不确定。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同时合并sIgE阳性主客观症状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特异性IGE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窄带成像技术联合苯胺蓝染色在鼻咽癌内镜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薛晓成 申学良 +7 位作者 陈晓平 滕伟强 黄水仙 张燚 周恩晖 鲁丹 张翘楚 张雪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苯胺蓝染色在鼻咽癌内镜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和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且怀疑有鼻咽部占位性病变的68例患者,使用具有NBI模式...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苯胺蓝染色在鼻咽癌内镜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和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且怀疑有鼻咽部占位性病变的68例患者,使用具有NBI模式的电子鼻咽镜进行鼻咽部检查,取疑似病变表面的渗液进行苯胺蓝染色,并对疑似病变进行病理活检。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计算白光模式、NBI模式、苯胺蓝染色及NBI联合苯胺蓝染色4种检查手段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及Kappa系数,并使用χ^(2)检验比较各检查方法的诊断阳性率。结果NBI与苯胺蓝染色联合诊断鼻咽癌的阳性率高于白光内镜、NBI、苯胺蓝染色单独诊断[97.83%(45/46)vs 56.52%(26/46)、84.78%(39/46)、80.43%(37/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NBI联合苯胺蓝染色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7.83%、86.36%、93.75%、95.00%和94.12%。NBI联合苯胺蓝染色对鼻咽癌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系数为0.862)。结论相较于白光模式及单一NBI模式和苯胺蓝染色,NBI联合苯胺蓝染色对鼻咽癌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窄带成像技术 苯胺蓝染色 早期诊断 鼻咽镜检查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段突发性耳聋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康晶 申学良 +1 位作者 陈巧英 高小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不同年龄段的突发性耳聋(SD)的特点,探讨不同年龄段SD患者的病因和治疗效果,为SD潜在患者预防及出现SD后提供治疗参考。方法将212例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4组,每组年龄段在20岁,即Ⅰ组(n=9)、Ⅱ组(n=42)、Ⅲ组(n...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不同年龄段的突发性耳聋(SD)的特点,探讨不同年龄段SD患者的病因和治疗效果,为SD潜在患者预防及出现SD后提供治疗参考。方法将212例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4组,每组年龄段在20岁,即Ⅰ组(n=9)、Ⅱ组(n=42)、Ⅲ组(n=74)、Ⅳ组(n=87)。分别进行内耳组测试和血清学试验。结果4组间突发性耳聋发生率与耳鸣症状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和Ⅱ组有2~3种听力模式,Ⅲ组和Ⅳ组有6种听力模式,说明Ⅰ组和Ⅱ组的病因可能存在同源性,病毒感染是主要因素;而Ⅲ组和Ⅳ组的病因可能是多种原因构成的,最常见的为血管功能不全和免疫紊乱。听力改善率Ⅲ组(67%)和Ⅳ组(68%)显著高于Ⅰ组(14%)和Ⅱ组(35%)。结论40~59岁、60~79岁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0~19岁、20~39岁突发性耳聋患者。Ⅰ组、Ⅱ组SD患者应尽量避免免疫力下降及季节性病毒感染,而Ⅲ组和Ⅳ组SD患者应积极增强免疫力及改善微循环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年龄 临床表现 预后
下载PDF
复发性中耳胆脂瘤的修正手术方案及疗效观察
5
作者 冯宁宇 包丽静 +1 位作者 马龙 申学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6-841,共6页
目的针对需要接受修正手术的中耳胆脂瘤复发患者,评价分析听骨链分期重建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修正手术的中耳胆脂瘤复发的患者127例,根据手术方案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根治性乳突切... 目的针对需要接受修正手术的中耳胆脂瘤复发患者,评价分析听骨链分期重建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修正手术的中耳胆脂瘤复发的患者127例,根据手术方案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根治性乳突切除术组(RM)46例,同期听骨链重建手术组(1s-ORS)52例,分期听骨链重建手术组(2s-ORS)29例。对比术后中远期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EOS-1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中远期术后疗效。结果复发性中耳胆脂瘤修正术后总体干耳率90.55%,胆脂瘤再复发为1.58%。1s-ORS组和2s-ORS组术后6、12、24个月组间ABG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6月1s-ORS组ABG为(30.51±10.51)dB HL,2s-ORS组ABG为(25.84±9.62)dB HL,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1sORS组术后EOS-16评分低于R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ORS组术后EOS-16评分低于RM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s-ORS组和2s-ORS组间术后EOS-16评分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耳胆脂瘤术后复发或不干耳的患者,修正手术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接受分期听骨链重建手术的患者,其远期听力学表现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修正手术 听骨链重建手术
下载PDF
鼓室给药临床实践指南
6
作者 蔡沁明 柴人杰 +18 位作者 陈钢钢 陈阳 冯宁宇 冷杨名 刘宇鹏 陆玲 任冬冬 汪照炎 王国鹏 王巍 吴学文 夏明 熊浩 徐磊 张宏征 张杰 张天虹 赵宇 孙宇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鼓室给药是一种常见的耳科局部给药方式,指通过将药物递送入中耳,经圆窗膜或卵圆窗扩散分布到内耳从而达到治疗或诊断效果。近年来,鼓室给药技术在耳科疾病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突发性聋、梅尼埃病、分泌性中耳炎和自身免疫性... 鼓室给药是一种常见的耳科局部给药方式,指通过将药物递送入中耳,经圆窗膜或卵圆窗扩散分布到内耳从而达到治疗或诊断效果。近年来,鼓室给药技术在耳科疾病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突发性聋、梅尼埃病、分泌性中耳炎和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等疾病的诊治。目前,国内外对鼓室给药的操作规范、适应证,尤其是给药时机及治疗方案尚未有统一标准。为了促进鼓室给药技术规范化,我们特组织了国内在鼓室给药领域经验丰富,有卓越建树中青年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鼓室给药临床实践指南。本指南从鼓室给药操作规范出发,系统总结了糖皮质激素鼓室给药、庆大霉素鼓室给药、鼓室内注射造影剂膜迷路MRI成像及其他药物鼓室给药四个方面,旨在指导并规范临床鼓室给药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给药 糖皮质激素 庆大霉素 钆造影 临床实践指南
下载PDF
影响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胡竞敏 张学强 马瑞霞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9-522,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耳鸣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72例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4~79岁,中位数为4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7小时~14天,平均7.3天,分析性别、耳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伴发症状及随访时间与耳鸣疗效... 目的分析影响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耳鸣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72例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4~79岁,中位数为4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7小时~14天,平均7.3天,分析性别、耳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伴发症状及随访时间与耳鸣疗效的关系。结果72例突发性聋伴耳鸣的患者中,性别、耳别、伴眩晕及耳闷症状与耳鸣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年龄组间耳鸣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05),超过60岁的突聋患者耳鸣的预后较差;耳鸣疗效与听力损失程度相关(P=0.007<0.05),重度聋及全聋型患者的耳鸣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程度听力损失者;耳鸣的症状随时间延长有好转的趋势(P=0.002<0.05);耳鸣症状与睡眠相关(P=0.01<0.05),有睡眠障碍者的耳鸣症状更明显。结论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疗效与性别、耳别、伴眩晕及耳闷症状无关;听力损失程度重、年龄大于60岁、伴有睡眠障碍者的耳鸣疗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耳鸣 预后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控制患者小气道功能状况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胡竞敏 谢丽娜 李萍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088-1090,共3页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R)控制患者小气道功能状况,探讨治疗AR对小气道功能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的81例中重度AR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肺功能检查及VAS评分。根据是否有通气功能障碍分为2组,其中通气功能正常组51例,通气功能异...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R)控制患者小气道功能状况,探讨治疗AR对小气道功能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的81例中重度AR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肺功能检查及VAS评分。根据是否有通气功能障碍分为2组,其中通气功能正常组51例,通气功能异常组30例,比较伴有小气道功能异常的患者在治疗后的变化。结果入组的81例患者中,有小气道功能异常59例(72.83%),通气功能异常伴小气道病30例;通气功能正常小气道功能障碍29例(49.15%)。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功能正常与通气功能异常患者FEV 1.0/FVC%和MM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气道功能障碍59例患者的VAS评分及反映小气道功能的主要指标MMEF、FEF 0.75及FEF 0.50在治疗4、8及12周末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NCS规范治疗AR可以有效提高AR患者的小气道功能,同时改善患者症状及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小气道功能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女性患者与骨密度及雌二醇关系
9
作者 李永春 张亚琴 +5 位作者 刘翠翠 赵玉桐 申学良 冯宁宇 马小琴 马瑞霞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目的探讨骨密度和血清雌激素水平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igo,BP‐PV)女性患者不同生理周期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 目的探讨骨密度和血清雌激素水平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igo,BP‐PV)女性患者不同生理周期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BPPV女性患者(病例组)80例及健康女性(对照组)92例,检测两组绝经前期、围绝经期、绝经后期腰椎(L_(1)~L_(4))骨密度、血清雌二醇水平。结果病例组不同年龄段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绝经期、绝经后期骨密度均低于同组绝经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不同年龄段血清雌二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绝经期、绝经后期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同组绝经前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绝经后期女性BPPV患者建议检测雌二醇及骨密度,以减少BPPV复发,避免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骨密度 雌二醇
下载PDF
鼻翼旁牙源性皮肤瘘管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申学良 康晶 +8 位作者 梁鹏 武雅婷 李永春 张莹 张宁 刘铭 冯宁宇 文武林 马瑞霞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115-1117,共3页
目的探讨鼻翼旁牙源性皮肤瘘管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诊治的6例确诊的鼻翼旁牙源性皮肤瘘管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案及随访等资料,总结归纳诊治经验。结果6例均行患牙治疗,3例拔除患牙,3例行根管治疗。6... 目的探讨鼻翼旁牙源性皮肤瘘管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诊治的6例确诊的鼻翼旁牙源性皮肤瘘管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案及随访等资料,总结归纳诊治经验。结果6例均行患牙治疗,3例拔除患牙,3例行根管治疗。6例患者中4例进行同期行瘘管切除治疗,2例进行治疗患牙后瘘管自行愈合。术后随访,均治愈,无复发,无并发症。结论鼻翼旁牙源性皮肤瘘管临床少见,容易误诊,好发于老年患者,患者牙部症状及体征隐匿,诊断需要详细追问病史及多学科合作。患牙治疗为首要任务,反复感染者可同期行瘘管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瘘管 牙源性 诊断
下载PDF
基于VGG的慢性鼻窦炎分类模型研究
11
作者 张宁 马瑞霞 +8 位作者 任海玲 申学良 贺娇 赵玉桐 杨凤霞 刘铭 王乐 章峪侨 曾芷灵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4-630,共7页
目的搭建基于VGG的慢性鼻窦炎计算机辅助诊断模型,并评价其效能。方法①收集5000帧已确诊的鼻窦CT图像,将其分为正常组1000帧图像(其中,正常的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影像图像各250帧)及异常组4000帧图像(其中,上颌窦炎、额窦炎、筛... 目的搭建基于VGG的慢性鼻窦炎计算机辅助诊断模型,并评价其效能。方法①收集5000帧已确诊的鼻窦CT图像,将其分为正常组1000帧图像(其中,正常的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影像图像各250帧)及异常组4000帧图像(其中,上颌窦炎、额窦炎、筛窦炎、蝶窦炎影像图像各1000帧),对图像进行大小归一化及分割预处理;②训练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实验,分别得到正常组,蝶窦炎组,额窦炎组,筛窦炎组以及上颌窦炎组5个分类模型,从准确度、精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判读时间及ROC曲线下面积(AUC)6个维度,客观评价模型的分类效能;③随机选取200帧图像,通过模型与低年资医师组、中年资医师组、高年资医师组分别阅片构成对比试验,结合临床通过以上评价指标客观评价模型的效能。结果①仿真实验:整个模型的识别准确度为83.94%,精确度为89.52%,灵敏度为83.94%,特异度为95.99%,平均每帧图像判读时间为0.20 s;蝶窦炎的AUC为0.865(95%CI 0.849~0.881),额窦炎的AUC为0.924(0.911~0.936),筛窦炎的AUC为0.895(0.880~0.909),上颌窦炎的AUC为0.974(0.967~0.982)。②对比实验:在识别准确度上,模型为84.52%,低年资医师组为78.5%、中年资医师组为80.5%,高年资医师组为83.5%;在识别精确度上,模型为85.67%,低年资医师组为79.72%,中年资医师组为82.67%,高年资医师组为83.66%;在识别灵敏度上,模型为84.52%,低年资医师组为78.50%,中年资医师组为80.50%,高年资医师组为83.50%;在识别特异度上,模型为96.58%,低年资医师组为94.63%,中年资医师组为95.13%,高年资医师组为95.88%;在耗时上,模型平均每帧图像为0.20 s,低年资医师组平均每帧图像为2.35 s,中年资医师组平均每帧图像为1.98 s,高年资医师组平均每帧图像为2.19 s。结论本研究强调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慢性鼻窦炎人工智能诊断模型分类诊断慢性鼻窦炎的可能性;基于深度学习的慢性鼻窦炎人工智能诊断模型分类性能好,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GG 医学图像 慢性鼻窦炎 计算机辅助诊断
原文传递
不同干预方法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竞敏 谢丽娜 李萍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30-831,共2页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与非手法复位两种干预措施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BPPV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能配合手法复位将其分为A组(CRP组)和B组(no-CRP)进行治疗,第1个月后和第3个月后复查及随访,并...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与非手法复位两种干预措施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BPPV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能配合手法复位将其分为A组(CRP组)和B组(no-CRP)进行治疗,第1个月后和第3个月后复查及随访,并结合DHI量表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38例采用CRP手法复位1次,1个月后有效29例(76.31%),2~4次复位有效35例(92.10%),最多复位5次,随访3个月,失访2例,复发4例(11.11%)。B组25例,1月后有效19例(60%),随访3个月,失访3例,复发4例(13.63%)。随访1个月后DHI量表评分中,手法复位组总分(3.34±4.36)分,低于非手法复位组(17.23±4.4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3个月DHI量表评分中,手法复位组总分(4.03±3.53)分,非手法复位组总分(6.45±3.44)分,2组得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治疗方案应采取个性化原则,手法复位治疗仍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管石复位法 DHI量表
下载PDF
宁夏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分布特点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章峪侨 闫小会 +7 位作者 申学良 刘铭 周瑜 贺娇 张宁 陈宝丽 杨凤霞 马瑞霞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62-569,共8页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为本地区AR防治提供理论数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门诊诊断为AR且同期接受血清变应原特异性lgE(sIgE)检测的患者1 66...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为本地区AR防治提供理论数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门诊诊断为AR且同期接受血清变应原特异性lgE(sIgE)检测的患者1 664例。采用变应原sIgE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的吸入性变应原和食入性变应原。结果:(1)IgE检测阳性1 158例(69.59%);(2)吸入性变应检测阳性1 096例(65.87%),食入性变应原检测阳性330例(19.83%);(3)艾蒿是致敏程度最高的变应原,阳性级别≥3级的患者占76.32%;(4)仅对1种变应原过敏者为294例(25.39%),2种244例(21.07%),对3种及以上变应原过敏者620例(53.54%);(5)不同的就诊季节里,夏季检出变应原阳性例数最多,为968例(83.59%),主要变应原为艾蒿(69.01%);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流行后,AR患者sIgE阳性率较之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艾蒿、狗上皮、真菌组合、鸡蛋、花生、黄豆、海鱼组合及水果组合均在不同性别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普通豚草、艾蒿、尘螨组合、蟑螂、鸡蛋、牛奶、海鱼组合、虾、水果组合及坚果组合均在不同年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干草尘埃在不同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夏地区主要变应原以艾蒿为主,不同变应原分布特点受就诊季节、COVID-19流行、性别、年龄、民族等因素影响而呈现一定的分布特点及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变应原检测 皮肤点刺试验 2019冠状病毒病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嗅觉和味觉障碍的发病率和预后:35566份中国多中心大规模调查数据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梦帆 马瑞霞 +51 位作者 曹现宝 张华 周水洪 蒋卫红 姜彦 孙敬武 杨钦泰 李学忠 孙亚男 史丽 王旻 宋西成 陈福权 张晓曙 魏宏权 余少卿 朱冬冬 巴罗 曹志伟 肖旭平 魏欣 林志宏 陈枫虹 单春光 王广科 叶菁 瞿申红 赵长青 王振霖 李华斌 刘锋 崔晓波 叶胜难 刘争 许昱 蔡晓 杭伟 章如新 赵玉林 喻国冻 时光刚 陆美萍 沈暘 赵玉桐 裴嘉红 谢邵兵 于龙刚 刘业海 谷少尉 杨玉成 程雷 刘剑锋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9-588,共10页
目的:明确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嗅觉和味觉障碍发病率、发病特征、预后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中国45家三级甲等医院及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与的横断面研究。研究通过线上和线下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2022年12月28日至202... 目的:明确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嗅觉和味觉障碍发病率、发病特征、预后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中国45家三级甲等医院及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与的横断面研究。研究通过线上和线下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2月21日共8周时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资料,包括基本信息、既往健康状况、吸烟饮酒史、疫苗接种史、感染前后的嗅觉和味觉功能、感染后的其他症状以及嗅觉味觉障碍的持续时间和改善情况等。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自报的嗅觉味觉功能。采用χ^(2)检验、Losgistic回归等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获得35566份有效调查问卷,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嗅觉味觉障碍的发病率为67.75%(24096例);其中女性为47.70%(16966例),高于男性的20.05%(71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013,P<0.001);18~40岁年龄组较其他年龄组更容易出现嗅觉味觉障碍(χ^(2)=120.210,P<0.001)。②性别(OR=1.564,95%CI为1.487~1.645)、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OR=0.601,95%CI为0.517~0.698)、口腔健康状况(OR=0.881,95%CI为0.839~0.926)、吸烟史(OR=1.152,95%CI为1.080~1.229)、饮酒史(OR=0.854,95%CI为0.785~0.928)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嗅觉味觉障碍的发生相关(P值均<0.001)。③尚未恢复嗅觉味觉功能的患者中44.62%(4391/9840)伴鼻塞、流涕,32.62%(3210/9840)伴口干、咽痛。嗅觉味觉功能的改善情况与伴随症状的持续与否有相关性(χ^(2)=10.873,P=0.001)。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前嗅觉味觉VAS分别为8.41、8.51分,感染后分别降至3.69、4.29分,截至调查时可恢复至5.83、6.55分。嗅觉障碍持续的中位时间为15 d,味觉障碍持续的中位时间为12 d。0.50%(121/24096)的患者嗅觉味觉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8 d。⑤嗅觉、味觉障碍总体的自报改善率为59.16%(14256/24096)。性别(OR=0.893,95%CI为0.839~0.951)、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OR=1.334,95%CI为1.164~1.530)、头面部外伤史(OR=1.180,95%CI为1.036~1.344,P=0.013)、鼻腔健康状况(OR=1.104,95%CI为1.042~1.171,P=0.001)和口腔健康状况(OR=1.162,95%CI为1.096~1.233)、吸烟史(OR=0.765,95%CI为0.709~0.825)、伴随症状持续与否(OR=0.359,95%CI为0.332~0.388)对嗅觉味觉障碍的预后有影响(以上除标注外,P值均<0.001)。结论:①女性、有吸烟史的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更易发生嗅觉味觉障碍;②接种4针疫苗、有饮酒史的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更不容易发生嗅觉味觉障碍;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嗅觉味觉功能多数在一定程度上自发改善,但短期内未能恢复至原有水平,少数可能长期存在;④男性、接种2针和3针疫苗、无吸烟史、无持续的伴随症状、既往有头面部外伤史以及有鼻腔口腔健康问题的患者更易恢复嗅觉味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障碍 味觉障碍 流行病学研究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发病率 预后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功能与疾病获益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星雨 刘甜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3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家庭功能与疾病获益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及便利抽样的方法,应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与疾病获益感量表对2021年1—4月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172例COPD患者进行家庭功... 目的调查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家庭功能与疾病获益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及便利抽样的方法,应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与疾病获益感量表对2021年1—4月在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172例COPD患者进行家庭功能评定及疾病获益感的调查分析。结果COPD患者家庭功能评定总分为(7.74±2.50)分,疾病获益感总分为(53.24±7.03)分,COPD患者的家庭功能与其疾病获益感呈正相关(r值为0.041~0.275,均P<0.05)。结论COPD患者的疾病获益感与其家庭功能关系密切,提高患者的家庭功能支持水平能够改善其疾病获益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家庭功能 疾病获益感
原文传递
应用听骨链短路技术治疗鼓室硬化的中远期疗效分析
16
作者 冯宁宇 张莹 +4 位作者 董沛 申学良 刘铭 王娅欣 马瑞霞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5-818,共4页
目的应用听骨链短路技术治疗伴有听骨链固定的鼓室硬化患者,评价分析手术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耳内镜中耳手术的鼓室硬化患者147例,根据所实施的手术方案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听骨链松解术... 目的应用听骨链短路技术治疗伴有听骨链固定的鼓室硬化患者,评价分析手术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耳内镜中耳手术的鼓室硬化患者147例,根据所实施的手术方案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听骨链松解术(OCM)组51例,听骨链短路技术(OCB)组56例,锤砧复合体切除听骨链重建术(MICR)组40例,通过为期3年的术后随访,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方案的中远期疗效。结果3组在术后鼓膜再穿孔、迟发性面神经麻痹、人工听骨排出及移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鼓膜内陷袋形成或胆脂瘤的发生率比较,OCB组(0)显著优于OCM组(11.76%)和MICR组(7.5%)(P<0.05)。使用ΔABG来评价术后气骨导差的改善程度,术后12个月OCB组及MICR组均优于OCM组(P<0.05)。术后36个月OCB组ΔABG高于OCM组(P<0.05),OCB组与MICR组在术后36个月ΔA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鼓室型鼓室硬化(ETS)患者术后12、24及36个月听力学表现优于后鼓室型(PTS)及全鼓室型鼓室硬化(TTS)(P<0.05)。结论接受短路技术听骨链重建手术的鼓室硬化患者,相较于接受听骨链松解术以及锤砧复合体切除听骨链重建手术的患者,其听力预后在中远期表现更加优秀且稳定。该技术可以有效预防鼓室硬化患者术后鼓膜内陷袋形成及胆脂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硬化 听骨链短路技术 听骨链重建 听骨链松解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