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纤维化发病机制和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姜秀春 姜秀丽 李树青 《医学综述》 2006年第15期931-933,共3页
心肌纤维化与临床许多疾病和病理过程有密切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心肌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发病机制 预防治疗
下载PDF
黄芪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塞冬 李树青 +4 位作者 李东华 李淑云 王雅琴 宋基敏 李绍青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作用,为该药材在临床上的正确使用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实验于2003-06/2004-12进行。观察对象为居住在锦州市的解放军干部休养所离、退休的军人,锦州市高校教师,锦州市的干部、工人、居民等。按中华... 目的:观察黄芪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作用,为该药材在临床上的正确使用提供科学根据。方法:实验于2003-06/2004-12进行。观察对象为居住在锦州市的解放军干部休养所离、退休的军人,锦州市高校教师,锦州市的干部、工人、居民等。按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制定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诊断标准确定诊断共纳入心血管疾病者54例,患者口服黄芪(将药材用蒸馏水洗净、烘干,进行粉碎,然后将细末过筛并装入胶囊内以备口服),每人服用黄芪的剂量是50g/d,分3次口服,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3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衰老指标、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阻抗图及生化指标、血液流变学等一系列项目的变化。结果:5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①患者服药后的临床症状的变化:54例患者服药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的有4例(7%),有所改变的为36例(67%),无变化者14例(26%),总有效率74%。②患者服药后的心电图和心阻抗图的变化:患者用药后,其窦性心动过缓无效1例,增快2例,房早和室早无效1例,消失4例;心肌缺血无效3例,改善22例。用药后的每搏量、心搏指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比用药前升高(P<0.05),射血前期/左室射血时间比用药前降低(P<0.05)。③患者服药后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患者用药后的血清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用药前升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用药前降低;用药后的红细胞沉降率、血细胞比容比用药前升高,全血比黏度、全血比黏度1/红细胞比积、血浆比黏度则比用药前降低。结论:黄芪是一种比较好的延缓衰老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草药,值得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心血管疾病 治疗结果
下载PDF
N终端脑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奇峰 王笑宇 江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6期467-469,共3页
关键词 脑钠肽 心血管疾病 B型利钠肽 生物学功能 生物学活性 血浆浓度 稳定性 半衰期
下载PDF
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翟桂兰 祝焕林 +1 位作者 王庆茹 赵凤琴 《心脏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67-569,572,共4页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9例,心功能NYHAⅡ~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0.45.随机分成A、B、C 3组.A组:为对照组,予硝酸酯制剂、利尿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B组:开搏通...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9例,心功能NYHAⅡ~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0.45.随机分成A、B、C 3组.A组:为对照组,予硝酸酯制剂、利尿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B组:开搏通组,A组治疗+开搏通,目标剂量50 mg,3次/d.C组:缬沙坦组,A组治疗+缬沙坦,目标剂量80 mg,2次/d.疗程均3个月.用药前后测定心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相对室壁厚度(RWT)、短轴缩短率(FS)、心搏出量(SV)、LVEF;血清醛固酮(ALD)、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①C组治疗前后比较,ALD、ET-1、AngⅡ、LVEDD、LVESD显著降低和缩小(均P<0.05),RWT、LVEF、FS、SV显著增加(P<0.05).②C组治疗后与A组治疗后比较,ALD、ET-1、AngⅡ、LVEDD、LVESD显著下降(均P<0.05),RWT、EF、FS、SV显著增加(均P<0.05);③C组治疗后与B组治疗后比较,ALD显著性降低(P<0.05),其它指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①缬沙坦能降低促使心室重构的ALD、ET-1、AngⅡ;②缬沙坦能明显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效果与开搏通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室重构 心功能
下载PDF
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发生与发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屈宝泽 王化洲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5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1980-01/2004-03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冠心病相关的文章,检索词“endothelial dysfunction,coronary artery diseas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1980-01/2004-03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冠心病相关的文章,检索词“endothelial dysfunction,coronary artery diseas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清华全文数据库1995-01/2004-03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冠心病相关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内皮功能障碍,冠心病”。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选明显不随机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研究。②实验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或综述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04篇关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心病的文章,14篇纳入标准。排除的290篇文章,200篇为未随机研究或重复性研究,90篇为综述类文章。 资料综合:14个试验包括约1040例患者和1430只实验动物,证实了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抗血栓,调节血管张力及内分泌等多种功能。内皮功 能受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多种因素影响。内皮功能障碍与冠心病关系密切,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在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中尤为重要。 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内皮功能障碍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内皮 血管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岩松 李树青 赵振梅 《心脏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06-508,共3页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BRE)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诱导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①假手术(Sham)组:前降支穿线不结扎,观察1.5 h;②缺血再灌注(I/R)组...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BRE)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诱导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①假手术(Sham)组:前降支穿线不结扎,观察1.5 h;②缺血再灌注(I/R)组:结扎前降支30 m in,再灌注前5 m in生理盐水(4 mg/kg)iv,再灌注1h;③BRE组:再灌注前5 m in应用BRE(4 mg/kg)iv,余同I/R组。常规方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免疫组化法测定Bc l-2、Bax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细胞阳性染色面积百分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同I/R组相比,BRE组心肌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7.56±1.67)μmol/gvs(16.58±2.59)μmol/g,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2.37±0.22)mkat/gvs1.38±0.14 mkat/g,P<0.05],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5.02±1.01vs18.59±5.68,P<0.01),而Bc l-2蛋白表达显著增高(17.48±4.72vs7.32±2.05,P<0.01),Bax/Bc l-2显著降低(0.29±0.57vs3.32±0.10,P<0.01),细胞阳性染色面积百分率显著减少(0.42±0.06vs13.84±1.97,P<0.01),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BRE通过调控Bax/Bc l-2表达抑制心肌I/R诱导的细胞凋亡,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心肌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福辛普利对SHR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锐 陶贵周 王庆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肥厚(LVH)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8只16周龄SHR大鼠,随机分为福辛普利治疗组(SHR-F)和SHR空白对照组(SHR-C);另设同源的WKY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福辛普利20mg·kg-1...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肥厚(LVH)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8只16周龄SHR大鼠,随机分为福辛普利治疗组(SHR-F)和SHR空白对照组(SHR-C);另设同源的WKY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福辛普利20mg·kg-1·d-1,给药8周后处死动物,取左心室心肌称重,计算左心室/体重比(LVW/BW),Masson三色法染色观察左心室心肌胶原变化,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心肌切片的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SHR空白对照组的SBP、LVW/BW、CVF、PVCA均显著高于WKY对照组(P<0.01),与SHR空白对照组相比,福新普利治疗组能有效降低SHR的SBP,改善SHR左心室肥厚(P<0.01〉并使左心室内膜及心肌小动脉周围的胶原减少(P<0.01〉。结论福辛普利可有效降低SHR血压,部分逆转心肌纤维化和左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模型 动物 肥大 左心室 心肌 大鼠 福辛普利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临床表现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晓丽 李树青 陶贵周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32,共2页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再灌注后出现的特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4 8例AMI患者经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TIMI血流 3级 ,其中 2 6例为溶栓治疗后和 2 2例为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后患者。结果 再灌注后有 38例 (...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再灌注后出现的特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4 8例AMI患者经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TIMI血流 3级 ,其中 2 6例为溶栓治疗后和 2 2例为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后患者。结果 再灌注后有 38例 (79% )出现一过性低血压 ;有 4 0例 (83% )患者出现心律失常 ;4 3例 (90 % )患者胸痛迅速缓解 ,同时有 8例 (12 % )患者在再灌注后胸痛突然加重 ;9例 (18% )出现一过性ST段抬高。结论 血管再通过程中病人可出现一过性胸痛加重 ;一过性低血压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ST段反常性抬高可能是心肌再灌注的指标 ;由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溶栓后持续心电监护甚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损伤 低血压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子女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孔爱丽 张玉东 孙志丹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子女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4-06/2005-06在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超声室就诊的血压正常者100名,年龄15~40岁,均自愿参加观察。按家族史分为2组,有高血压家族史... 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子女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4-06/2005-06在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超声室就诊的血压正常者100名,年龄15~40岁,均自愿参加观察。按家族史分为2组,有高血压家族史组50名,正常对照组50名。根据指南有高血压家族史组入选者父母二人中至少有一人为高血压患者,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定为家族史阳性。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检测两组观察对象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及二者比值,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和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常用来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并用二尖瓣血流多普勒法检测舒张期早期血流速度峰值、左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及二者比值,比较两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以上所测数据均取3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同步记录于超声图像采集系统中以供分析。结果:100名血压正常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两组各50名,无脱落。两组观察对象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的比较:有高血压家族史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3.10±2.10,14.60±2.35;1.10±0.14,1.23±0.24(t=3.36,3.27,P<0.05)];而两组观察对象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左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及二者比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普勒组织成像法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发现,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子女左心室舒张功能已有减低趋势,可以为早期筛选高血压高危人群、早期对高血压进行临床评估防治提供依据。该方法对左心室心肌舒张功能的评估更加敏感,优于传统的二尖瓣口血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二尖瓣 心室功能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血压正常 子女 左心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锐 陶贵周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5年第5期478-480,共3页
心肌胶原是心肌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心肌细胞共同维护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完整。高血压进程中会出现心肌僵硬度增加,限制心肌活动,降低心室的顺应性,影响心肌的收缩及舒张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上述表现与心肌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现就... 心肌胶原是心肌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心肌细胞共同维护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完整。高血压进程中会出现心肌僵硬度增加,限制心肌活动,降低心室的顺应性,影响心肌的收缩及舒张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上述表现与心肌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现就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特点、机制、检测指标以及药物逆转效应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肌纤维化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巨R波形”ST段抬高变异型心绞痛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志 陶贵周 王钢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1期34-34,70,共2页
关键词 变异型心绞痛 ST段抬高 波形 入院查体 胸骨后闷痛 收缩期杂音 静息心电图 发作时 临床资料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心室颤动4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志 陶贵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8期638-639,共2页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心室颤动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志 陶贵周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治疗 心力衰竭 心脏 HRS 同步化 会议 年会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刘静 郭颖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三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再灌注前静脉注入黄芪对损伤大鼠心... 目的探讨黄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三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再灌注前静脉注入黄芪对损伤大鼠心电图及心肌组织中MDA,SOD和NO生成的影响;观察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形成和黄芪的干预作用。结果黄芪可以改变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电图T波的变化幅度,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抑制大鼠心肌组织中MDA,NO的形成,提高SOD的活力;减少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结论黄芪可以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心肌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自由基和NO自由基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由基 心肌细胞凋亡
下载PDF
依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贵周 杨锐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6期410-412,420,共4页
目的探讨依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肥厚(LVH)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8只16周龄SHR,随机分为依贝沙坦治疗组(SHR-I)和SHR空白对照组(SHR-C);另设同源的WKY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依贝沙坦50mg.kg-1.d-1给药8周... 目的探讨依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肥厚(LVH)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8只16周龄SHR,随机分为依贝沙坦治疗组(SHR-I)和SHR空白对照组(SHR-C);另设同源的WKY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依贝沙坦50mg.kg-1.d-1给药8周后处死动物,取左心室心肌称重,计算左心室/体重比(LVW/BW),Masson三色法染色观察左心室心肌胶原变化,计算机图象分析测量心肌切片的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SHR空白对照组的收缩压(SBP),LVW/BW,CVF,PVCA均显著高于WKY对照组(P<0.01),与SHR空白对照组相比,依贝沙坦治疗组能有效降低SHR的SBP,改善左心室肥厚(P<0.01)并使左心室内膜及心肌小动脉周围的胶原减少(P<0.01)。结论依贝沙坦可有效降低SHR血压,部分逆转心肌纤维化和左心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左心室肥厚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红景天水煎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隋汝波 蔡久英 +1 位作者 李艳芹 刘玉玲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30-33,共4页
目的 观察红景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初探机制。方法 SD大鼠 30只 ,随机等分为三组 :假手术组 (A组 ) (生理盐水 2ml/d)、I/R模型组 (B组 ) (生理盐水 2ml/d)、I/R模型 +红景天组 (C组 ) (5 g/kg/d)。连续灌胃 5d后 ,... 目的 观察红景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初探机制。方法 SD大鼠 30只 ,随机等分为三组 :假手术组 (A组 ) (生理盐水 2ml/d)、I/R模型组 (B组 ) (生理盐水 2ml/d)、I/R模型 +红景天组 (C组 ) (5 g/kg/d)。连续灌胃 5d后 ,A组完成模型全部操作 ,只穿线不结扎冠脉 ;B、C组完成模型全部操作 ,穿线并结扎冠脉 ,缺血 6 0min ,再灌注 6 0min后处死。各组均取全血离心检测血中TNF -α、IL - 6、ET ;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C组与B组相比 :显著降低血中炎性细胞因子TNF -α、IL - 6、ET水平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情况 :B组与A组比较其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 ;C组与B组比较 ,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红景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红景天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 被引量:3
17
作者 翟桂兰 蔡九英 赵艳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9-42,共4页
目的 探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 (ASA)对冠心病 (CH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CHD患者 ,按入院顺序 ,根据性别、CHD类型先配对 ,再随机分为三组 :常规组 (予硝酸酯类等 ) ;ASA组 (常规 +ASA片 10 0mg/d) ;氟伐他汀组 (常规 ... 目的 探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 (ASA)对冠心病 (CH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CHD患者 ,按入院顺序 ,根据性别、CHD类型先配对 ,再随机分为三组 :常规组 (予硝酸酯类等 ) ;ASA组 (常规 +ASA片 10 0mg/d) ;氟伐他汀组 (常规 +氟伐他汀胶囊 4 0mg/d) ,三组疗程均 5周。比较三组治疗后。血清内皮素 - 1(ET - 1)、 -氧化氮 (NO)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 (FMD)差值的差异及ASA组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 (SF)的变化。结果  (1)ASA组与常规组比较 ,ET - 1差值显著降低 (P <0 0 5 ) ,NO、FMD差值显著升高 (P <0 0 5 )。 (2 )ASA组与氟伐他汀组比较 ,各项指标差值无显著差异。 (3)ASA组治疗后SF显著升高(P <0 0 5 )。结论 口服小剂量ASA能改善CHD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其效果和氟伐他汀胶囊相似 ;且可提高SF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阿司匹林 血管内皮功能 一氧化氮 氟伐他汀
下载PDF
心肌重构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建飞 蔡久英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心肌重构 充血性心力衰竭 神经激素 常见 进行性 发生发展 严重 学说 理论 机制
下载PDF
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久英 刘爱纯 +1 位作者 魏航 曹万鹏 《锦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用无创伤的方法诊断冠心病(CAD)是临床心血管病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各种负荷试验最常用的方法,传统的心电图运动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理想,而且不能反应病变部位,动物试验和临床资料均已表明,心肌缺血时收缩异常的发生早于心电... 用无创伤的方法诊断冠心病(CAD)是临床心血管病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各种负荷试验最常用的方法,传统的心电图运动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理想,而且不能反应病变部位,动物试验和临床资料均已表明,心肌缺血时收缩异常的发生早于心电图异常。二维超声心动图(TDE)具有无创伤、易定位、易重复、探测范围大以及能够展现心内结构的空间方位关系等优点,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诊断 超声心动图 运动负荷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致起搏器感知功能不良一例
20
作者 王晓丽 徐兆龙 陶贵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9期682-682,共1页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 感知灵敏度 急性心肌梗死 功能不良 入院体检 胸骨后疼痛 阵发性房颤 临床资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