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雨课堂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邱月 李响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雨课堂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3—6月锦州医科大学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72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名,试验组采取雨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教学,在期末考... 目的探讨雨课堂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3—6月锦州医科大学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72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名,试验组采取雨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教学,在期末考试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及教学方法进行满意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学生学期末理论成绩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满意度调查比较,试验组学生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雨课堂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理论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及满意度的提高,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混合式教学 神经病学 教学方法 学习动机 满意度调查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皮质醇的表达 被引量:15
2
作者 杨文海 宁显忠 +2 位作者 赵德福 赵冬凤 刘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5252-5253,共2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皮质醇(Cor)的表达特征与抑郁症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焦虑评分的关联性。方法抑郁症患者53例为观察组,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健康成人29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皮质醇(Cor)的表达特征与抑郁症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焦虑评分的关联性。方法抑郁症患者53例为观察组,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健康成人29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BDNF的表达,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Cor的表达。结果观察组BDNF显著低于对照组,Cor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BDNF和Cor表达在不同病程、是否复发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BDNF表达在有无自杀倾向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BDNF表达与焦虑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BDNF低表达、Cor高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抑郁症形成和进展,BDNF低表达与自杀倾向密切相关。BDNF与抑郁症患者焦虑评分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皮质醇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神经病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赵德福 王阿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0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锦州医科大学2016级本科生84名作为教学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2人,试验组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分别对两组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临...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锦州医科大学2016级本科生84名作为教学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2人,试验组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分别对两组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综合分析能力进行比较,同时对教学效果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学生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明显提高(P<0.05),临床综合分析成绩明显提高(P<0.05);试验组对增强学习兴趣、理解记忆知识满意率、拓展知识满意率、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病学理论授课中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神经病学学习成绩,提高临床综合处理能力,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方法评价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 传统教学 神经病学 理论教学 临床综合分析能力 调查问卷
下载PDF
医学人文融入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媛 龙似维 吴春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医学人文融入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06名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见习的医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融入医学人文的新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通过问... 目的探讨医学人文融入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06名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见习的医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融入医学人文的新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组医学生对新方法的评价,对2组医学生考核总成绩及人文成绩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实验组考核总成绩和人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受到了多数学生的认可。结论融入医学人文的新的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方法受到了医学生的广泛好评,能够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人文 临床实践 神经病学 教学 有效性 研究
下载PDF
沉默miR-331-5p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才昊 栾梅 赵德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究沉默miR-331-5p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SD健康雄性大鼠,10只为正常组,其余30只建立帕金森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上调组、沉默组,4组大鼠分别干预。检测各组学习记忆能力,观察各组脑组织苏... 目的探究沉默miR-331-5p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SD健康雄性大鼠,10只为正常组,其余30只建立帕金森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上调组、沉默组,4组大鼠分别干预。检测各组学习记忆能力,观察各组脑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统计神经元大小,RT-PCR检测miR-331-5p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IL)-3、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过氧化氢酶(CAT)、终末氯化蛋白(AOPP)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苏氨酸蛋白磷酸酶(PHLPP)1、重组人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Ⅱ、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雷帕霉素机械靶蛋白(mTOR)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他3组miR-331-5p、PHLPP1表达较高,逃避潜伏期较长,穿越平台次数较低,两侧神经元较小,CAT水平较低,IL-3、TNF-α、AOPP水平较高,Beclin-1、LC3-Ⅱ相对表达量较高,PI3K、mTOR相对表达量较低(P<0.05)。与模型组、上调组比较,沉默组miR-331-5p、PHLPP1表达较低,逃避潜伏期较短,穿越平台次数较高,两侧神经元较大,CAT水平较高,IL-3、TNF-α、AOPP水平较低,Beclin-1、LC3-Ⅱ相对表达量较低,PI3K、mTOR相对表达量较高(P<0.05)。结论沉默帕金森病大鼠miR-331-5p表达,对学习能力及记忆能力均可造成极大提升,对于脑组织神经元大小的改善效果也较为显著,能够显著缓解脑组织内的炎症状态及氧化应激反应,能够有效抑制脑组织细胞的自噬、凋亡,从而起到神经元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细胞自噬 细胞凋亡
下载PDF
miR-107激活NF-κB对Aβ_(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6
作者 才昊 栾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0-384,共5页
目的 探究miR-107调节核因子(NF)-κB对β淀粉样蛋白(Aβ)_(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Aβ_(1~42)诱导的AD细胞,经培养后分为AD组、下调miR-107组及上调miR-107组,检测各组miR-107及NF-κB基因表达,对... 目的 探究miR-107调节核因子(NF)-κB对β淀粉样蛋白(Aβ)_(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Aβ_(1~42)诱导的AD细胞,经培养后分为AD组、下调miR-107组及上调miR-107组,检测各组miR-107及NF-κB基因表达,对各组细胞增殖、凋亡能力进行检测,Western印迹法检测(IκBα)、B细胞瘤淋巴(Bcl)-2及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以免疫组化法检测Aβ、星形胶质瘤U373细胞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AD组相比,下调miR-107组miR-107表达明显更低,NF-κB mRNA表达明显更高(P<0.05);与AD组、下调miR-107组相比,上调miR-107组miR-107表达明显更高,NF-κB mRNA表达明显更低(P<0.05)。与AD组相比,下调miR-107组IκBα、Bcl-2表达均明显更低,Bax表达明显更高(P<0.05);与AD组、下调miR-107组相比,上调miR-107组IκBα、Bcl-2表达均明显更高,Bax表达明显更低(P<0.05)。24、48、72 h时,与AD组相比,下调miR-107组细胞增殖率明显更低,凋亡率明显更高(P<0.05);24、48、72 h时,与AD组、下调miR-107组相比,上调miR-107组细胞增殖率明显更高,凋亡率明显更低(P<0.05)。与AD组相比,下调miR-107组Aβ、APP相对表达量均明显更高(P<0.05);与AD组、下调miR-107组相比,上调miR-107组Aβ、APP相对表达量均明显更低,Bax表达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Aβ_(1~42)诱导的AD细胞,通过上调miR-107调节NF-κB能够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提高细胞的抗凋亡效应,有助于减轻神经元纤维缠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核因子-ΚB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王佳彬 刘强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5期46-50,共5页
目的研究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00例ACI患者,根据颈部血管超声结果将其分为内膜正常组52例、内膜增厚组68例和斑... 目的研究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300例ACI患者,根据颈部血管超声结果将其分为内膜正常组52例、内膜增厚组68例和斑块组180例;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73例和易损斑块组107例。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化指标。计算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1[TC/(HDL-C+TBIL)]、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2[LDL-C/(HDL-C+TBIL)]。比较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和斑块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各项指标;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各项指标进行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对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预测价值。结果斑块组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1、指数2均高于内膜正常组和内膜增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易损斑块组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1、指数2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1、指数2可作为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1曲线下面积(AUC)为0.704(95%CI:0.624~0.784,P=0.000)、敏感度分别为0.748,特异度为0.603。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2曲线下面积(AUC)为0.715(95%CI:0.641~0.790,P=0.000),敏感度为0.748,特异度为0.616。结论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与ACI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程度呈正相关;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是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对ACI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 胆红素 血脂 胆红素血脂综合指数
下载PDF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
8
作者 袁园 刘强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2期10-16,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脑白质病变(WML)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S患者,依据纳入标准和排出标准筛选入组患者3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脑白质病变(WML)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9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S患者,依据纳入标准和排出标准筛选入组患者356例,其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组296例作为对照组,单纯低FT3水平者60例作为研究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血清生化指标及影像学资料。依据Fazekas评分量表评估每名入组患者的WML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三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分别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WML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分别匹配对照组和研究组,进一步验证低FT3水平与WML严重程度的因果效应。结果单纯低FT3水平是重度WML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两者之间的因果效应不显著。结论FT3水平的测定一定程度上可以预估AIS患者WML严重程度,对于高龄、患有脑血管病史及高血压病史的AIS患者,其体内FT3水平的下降提示WML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脑白质病变 严重程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不同OCSP分型的疗效及对Hs-CRP、FIB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冬凤 刘强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797-800,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用于治疗不同OCSP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Hs-CRP、FIB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3例,观察组13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所有患者入院时...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用于治疗不同OCSP分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Hs-CRP、FIB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3例,观察组13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进行OCSP分型,同时在入院时、2 w进行NIHSS评分、Hs-CRP测定、FIB测定,比较两组患者总体及不同亚型的疗效及Hs-CRP、FIB的变化。结果治疗2 w,观察组NIHSS评分、Hs-CRP、FI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OCSP分型中,完全前循环脑梗死型(TACI)、部分前循环脑梗死型(PACI)、后循环脑梗死型(POCI)、腔隙性脑梗死型(LACI)NIHSS评分、FIB水平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降低,各个亚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TACI、POCI组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PACI、LACI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与Hs-CRP、FIB均呈正相关。结论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不同OCSP分型的急性脑梗死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其中丁苯酞治疗TACI、POCI的疗效更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炎症反应而达到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OCSP分型 HS-CRP FIB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因素 被引量:10
10
作者 苏健 徐冰 +1 位作者 宋媛 薛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5393-5395,共3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影响因素。方法 13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分为病例组(91例)和对照组(43例),病例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血管性影响因素。方法 13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分为病例组(91例)和对照组(43例),病例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患者一般情况及血管性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病例组受教育年限≤9年(56例,61. 54%)、饮酒(55例,60. 44%)、糖尿病(31例,34. 07%)、心脏病(69例,75. 82%)、高脂血症(52例,57. 1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异常(35例,38. 46%)、同型半胱氨酸(Hcy)异常(33例,36. 26%)、颈动脉狭窄(65例,71. 43%)和颈动脉斑块占比(72例,79. 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与受教育年限≤9年(OR=1. 876,95%CI:1. 028~3. 424)、糖尿病(OR=2. 125,95%CI:1. 015~4. 450)、hs-CRP异常(OR=1. 627,95%CI:1. 062~2. 495)、颈动脉狭窄(OR=2. 375,95%CI:1. 155~4. 886)及颈动脉斑块(OR=1. 650,95%CI:1. 060~2. 570)均显著相关(P<0. 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血管性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其中糖尿病、hs-CRP异常、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及受教育年限均对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认知功能 血管因素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苏健 徐冰 +1 位作者 宋媛 薛凌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852-853,共2页
脑梗死是指脑部供血障碍引起的脑组织缺氧缺血性病变,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1]。有研究结果显示,脑动脉狭窄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炎性因子对于评估脑动脉... 脑梗死是指脑部供血障碍引起的脑组织缺氧缺血性病变,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1]。有研究结果显示,脑动脉狭窄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炎性因子对于评估脑动脉狭窄程度有一定的帮助[2-3]。本研究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并测量IMT,探讨二者的关系,以期为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因子 同型半胱氨酸 内膜中层厚度 脑梗死 脑血管动脉狭窄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五聚素3、甲壳质酶蛋白40和白细胞分化抗原36表达及检测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文海 宁显忠 +2 位作者 赵德福 赵冬凤 刘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五聚素3(PTX-3)、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和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_(36))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支持。方法:收集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空腹血清,收集无明显器质性...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五聚素3(PTX-3)、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和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_(36))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支持。方法:收集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空腹血清,收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成人血清标本3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中PTX-3、YKL-40和CD_(36)的表达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血清中PTX-3、YKL-40和CD_(36)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清中PTX-3、YKL-40和CD_(36)的表达与梗死体积、病变严重程度及是否伴有高血压病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PTX-3和YKL-40的表达呈正相关性,其它指标间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PTX-3、YKL-40和CD_(36)高表达,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也与患者是否伴有高血压有关,PTX-3和YKL-40具有协同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清中五聚素3 甲壳质酶蛋白40 白细胞分化抗原36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和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宇驰 刘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和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狭窄(CAS)的关系。方法选取24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1例无CAS的ACI患者设为对照组,201例有CAS的患者设为狭窄组。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将狭窄组分为轻度狭窄组...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和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狭窄(CAS)的关系。方法选取24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1例无CAS的ACI患者设为对照组,201例有CAS的患者设为狭窄组。根据超声诊断结果将狭窄组分为轻度狭窄组(n=88)、中度狭窄组(n=61)、重度及闭塞组(n=52)。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ACI患者CAS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MHR对ACI患者CAS的预测价值。结果狭窄组MH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组、重度及闭塞组MH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HR为ACI患者CAS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当MHR为0.535时,其对ACI患者合并CAS的预测价值最高,敏感度为40.30%,特异度为85.40%。结论MHR为ACI患者CAS的独立危险因素,MHR可能是预测ACI患者CAS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单核细胞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德福 张辉 杨文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330-4333,共4页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中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0只健康雄性大鼠平均分为5个实验组(n=18):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EPO低剂量组(1000U/kg)、EPO中剂量组(3...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中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0只健康雄性大鼠平均分为5个实验组(n=18):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EPO低剂量组(1000U/kg)、EPO中剂量组(3000U/kg)及EPO高剂量组(5000U/kg),相应处理后,予神经行为学评分,标本组织通过TTC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大鼠海马组织中TGF-β1、MMP-9的表达差异。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梗死体积较大,TGF-β1及MMP-9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EPO3个剂量组较缺血再灌注组大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TGF-β1表达显著升高,MMP-9表达显著降低(P<0.01);EPO中、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比较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TGF-β1表达显著升高,MMP-9表达显著降低(P<0.01),EPO中、高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PO可以通过促进TGF-β1的表达以修复脑组织损伤,抑制MMP-9的表达以减轻细胞外基质破坏,起到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促红细胞生成素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和白细胞介素-17A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文海 宁显忠 +2 位作者 赵德福 赵冬凤 刘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检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中高迁移率蛋白(HMGB)1和白细胞介素(IL)-17A的含量,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 74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作为观察组,20例体检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中HMGB1和IL-17A的含量。结果两组中HMGB1... 目的检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中高迁移率蛋白(HMGB)1和白细胞介素(IL)-17A的含量,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 74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作为观察组,20例体检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中HMGB1和IL-17A的含量。结果两组中HMGB1和IL-17A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HMGB1和IL-17A的含量与病变程度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HMGB1和IL-17A正相关。结论HMGB1和IL-17A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中高表达,二者可能参与病变的形成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迁移率蛋白-1 白细胞介素-17A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试验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齐泓竹 刘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试验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IS患者(病例组)100例及同期于我院门诊检查的非卒中患者(对照组)100例,记录AIS患者入院时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试验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AIS患者(病例组)100例及同期于我院门诊检查的非卒中患者(对照组)100例,记录AIS患者入院时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中、重度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TEG及常规凝血四项指标,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吸烟史、糖尿病、高脂血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EG参数的比较中,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轻、中、重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凝血四项指标的比较中,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值、α角、MA值、FIB值与AIS发生事件独立相关;TEG参数α角对AIS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9,P<0.05),MA值具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7,P<0.05),常规凝血四项指标FIB值具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7,P<0.05)。结论AIS患者的TEG参数有明显异常,且在轻、中、重度组中均存在差异,有望作为临床预警指标,成为临床医生指导预防及治疗工作的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 预测
下载PDF
全科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苏健 徐冰 +2 位作者 季州 吴玢潼 左中夫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4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全科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方法选取2015级全科医学专业学生110例作为调查对象,对我校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思想政治、医学伦理学、医学沟通学、公共事业管理、医学法律、社区医学... 目的探讨全科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方法选取2015级全科医学专业学生110例作为调查对象,对我校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思想政治、医学伦理学、医学沟通学、公共事业管理、医学法律、社区医学、卫生经济学)的重要性及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调查对象对医学法律、医学沟通学以及社区医学课程的重要性评分较高,分别为(4.02±0.28)分、(3.87±0.31)分和(3.79±0.30)分,高于其他各门课程重要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调查对象对人文素质各课程的满意度评分均较低,其中公共事业管理和社区医学课程满意度评分高于其他各门课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科医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较为重要,但对各课程的满意度较低,医学院校把人文素质的培养作为全科医学系建设的重点,积极完善课程设置,改变授课形式,并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人文素质 课程 重要性 满意度 分析
下载PDF
人文教育对全科医学生实习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苏健 徐冰 +2 位作者 季州 吴玢潼 左中夫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7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人文教育对全科医学生在神经内科实习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级我校所有全科医学专业学生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实习生均在神经内科进行临床实习,观察组实习生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素质教... 目的探讨人文教育对全科医学生在神经内科实习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3级我校所有全科医学专业学生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实习生均在神经内科进行临床实习,观察组实习生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出科前评价两组实习生的人文素质能力、临床实习效果以及实习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医德医风素养(96.75±2.08)分、沟通交流能力(88.69±6.18)分、医学法律常识(86.04±6.75)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92.15±5.68)分等人文素质教育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实习生临床知识得分(91.59±4.68)分、综合能力评价得分(92.27±6.28)分以及实习满意度评分(4.62±0.3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科医学实习生在神经内科接受人文素质课程学习后,可有效提高人文素质以及临床实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教育 全科医学 实习 神经内科 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德福 宁显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486-3487,共2页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对核因子(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大鼠平均分为3个实验组(n=20):假手术(SH)组、缺血再灌注(IR)组及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IP)组,相应处理后,予行为...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对核因子(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大鼠平均分为3个实验组(n=20):假手术(SH)组、缺血再灌注(IR)组及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IP)组,相应处理后,予行为学评分,得到的标本组织通过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大鼠海马组织中NF-κB、MMP-9的表达差异。结果 SH组神经功能评分正常,少见NF-κB、MMP-9的表达;IR组较SH组神经功能学评分及NF-κB和MMP-9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IP组神经功能学评分及NF-κB、MMP-9表达较IR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抑制大鼠NF-κB、MMP-9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破坏起到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从而发挥其脑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吡格列酮 核转录因子-ΚB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葛丽丽 赵德福 +2 位作者 王杰冰 李鑫 李玉宏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7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硕并轨住培学员20人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为前一年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施教... 目的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硕并轨住培学员20人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为前一年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施教的规培研究生结果,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理论成绩及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适应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方法。结论基于翻转课堂的参与式教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效果明显,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参与式 教学 专业学位 研究生 超声 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