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治疗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群 郭颂 +1 位作者 刘松 徐敏贤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0-51,共2页
胰岛素治疗脑血管病疗效观察刘群郭颂刘松徐敏贤作者单位:130021白求恩医科大学一院神经内科(刘群郭颂);吉林市医院(刘松);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徐敏贤)用胰岛素治疗脑血管病报道较少,治疗脑出血的更少,今将我们199... 胰岛素治疗脑血管病疗效观察刘群郭颂刘松徐敏贤作者单位:130021白求恩医科大学一院神经内科(刘群郭颂);吉林市医院(刘松);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徐敏贤)用胰岛素治疗脑血管病报道较少,治疗脑出血的更少,今将我们1993~1995年治疗的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药物疗法 胰岛素
下载PDF
开放性骨折早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IL2活性及Tac抗原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丹平 肖巍 +3 位作者 向建平 朱通伯 杜靖远 罗怀灿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开放性骨折早期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方法:按照朱通伯的开放性骨折分类标准,将21例患者分为两组:轻伤组,为Ⅰ,Ⅱ度开放性骨折(共10例);重伤组,为Ⅲ度开放性骨折(共11例).用APAAP法和生物学测定...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开放性骨折早期机体免疫功能变化.方法:按照朱通伯的开放性骨折分类标准,将21例患者分为两组:轻伤组,为Ⅰ,Ⅱ度开放性骨折(共10例);重伤组,为Ⅲ度开放性骨折(共11例).用APAAP法和生物学测定法分别检测在伤后当日,5d,10d,15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和经植物血凝素(PHA,10mg/L)刺激后IL-2活性及IL-2R(Tac抗原)表达变化.结果:伤后当日,5d两组Leu4(总T细胞)、Leu3a(辅助性T细胞)及Tac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P<0.01),Leu2a(抑制性T细胞/杀伤性T细胞)细胞百分比无显著变化(P>0.05);IL-2产生明显减少(P<0.01).轻伤组下降各值在伤后5d开始回升,伤后10d,15d接近正常;重伤组各值下降比轻伤组更为明显,而且回升缓慢.结论:开放性骨折早期Th淋巴细胞功能受损,IL-2活性和IL-2R表达受抑,免疫功能下降程度与创伤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开放性骨折 T细胞亚群 Tac抗原 IL-2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滕长胜 张利刚 +1 位作者 王宇 王世权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389-39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7例存活,7例死亡),另2例行保守治疗。结论选择性血管造影及腹部CT对早期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7例存活,7例死亡),另2例行保守治疗。结论选择性血管造影及腹部CT对早期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有重要意义,对早期切除坏死肠管及术后使用抗凝剂在减少死亡率及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 诊断 治疗 血管造影 腹部CT
原文传递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艳玲 王昆 +3 位作者 闫雪 张锦 李振华 康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0期6-8,共3页
目的研究该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区(ICU)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为临床医生提供防治依据。方法对住院时间>48 h的患者咳痰,气管插管吸引痰标本,涂片、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ICU病区下呼吸道感染细胞分离率为75%,其中... 目的研究该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区(ICU)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为临床医生提供防治依据。方法对住院时间>48 h的患者咳痰,气管插管吸引痰标本,涂片、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ICU病区下呼吸道感染细胞分离率为75%,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5.0%,革兰阳性球菌4.6%。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32.3%,鲍曼氏不动杆菌占12.4%。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左旋氧氟沙星敏感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有明显增加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是该院呼吸病房ICU病区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最主要的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下载PDF
薏米纳豆的开发 被引量:11
5
作者 齐凤元 金丽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21,共3页
介绍了薏米纳豆的制作工艺、操作要点、营养价值及开发前景.产品最佳配方为:薏米与大豆质量比为1∶4,在4~5℃条件下保存时间为 14d,比传统纳豆增加近1倍.
关键词 薏米纳豆 营养 开发
下载PDF
负载壳聚糖膨润土清除丹参注射液中鞣酸 被引量:1
6
作者 毕海燕 邵悦 金丽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03-1505,共3页
关键词 负载壳聚糖膨润土 丹参注射液 鞣酸 中药化学 中药注射剂
下载PDF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区和普通病区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昆 张绵 康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09-810,814,共3页
目的了解呼吸科重症监护病区(RICU)和普通病区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与药敏试验的结果。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为35.8%,其中RICU病区23.6%,普通... 目的了解呼吸科重症监护病区(RICU)和普通病区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耐药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下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与药敏试验的结果。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为35.8%,其中RICU病区23.6%,普通病区为12.2%,RICU病区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普通病区(P<0.0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仍然是呼吸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致病菌,应根据不同病区合理选择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黄芪对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树青 张秀兰 张顼 《心功能杂志》 1997年第1期45-46,共2页
黄芪对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李树青1张秀兰2张顼1(1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循环科1210012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黄芪心动描记术阻抗作者应用黄芪治疗42例冠心病患者,并用无创心阻抗图(ICG)观... 黄芪对冠心病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李树青1张秀兰2张顼1(1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循环科1210012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黄芪心动描记术阻抗作者应用黄芪治疗42例冠心病患者,并用无创心阻抗图(ICG)观察其用药前后左室功能的变化,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黄芪 心室功能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曾二次误诊急腹症手术的血卟啉病1例临床病理报告 被引量:4
9
作者 徐敏贤 张昱 吴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9-119,共1页
我们收治1例血卟啉病患者,曾二次误诊急腹症行剖腹探查手术。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21岁。1993年6月13日入院。病人于1988年始每到夏季两下肢无力,伴心悸气短,入秋时症状缓解。1991年始双下肢无力为持续性,并伴有发作性腹痛、恶心、呕吐... 我们收治1例血卟啉病患者,曾二次误诊急腹症行剖腹探查手术。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21岁。1993年6月13日入院。病人于1988年始每到夏季两下肢无力,伴心悸气短,入秋时症状缓解。1991年始双下肢无力为持续性,并伴有发作性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和2次全程肉眼血尿。曾因腹痛于1991年7月和1992年7月分别行剖腹探查,均未发现异常。2个月前行走困难,在当地以“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不见好,近1个月四肢均活动不灵,伴双下肢肌肉疼痛,出现呛咳,说话声音嘶哑,视力减退,再次出现一过性血尿。查体:Bp26/13.3kPa,呼吸表浅,心肺听诊正常,四肢无浮肿。意识清楚,语音低弱,概测视力1米指数,眼底视乳头界清,颞侧苍白。有水平眼震。软腭抬举无力,咽反射消失,伸舌不能,舌肌轻度萎缩,四肢肌张力低,双上肢肌力Ⅲ级,下肢Ⅱ级,四肢轻度肌萎缩。双上肢肘以下,双下肢膝以下,呈套样痛觉减退,音叉觉、关节位置觉消失,腹壁反射消失,四肢腱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反射,四肢末端皮肤菲薄,多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病 误诊 诊断 急腹症 外科手术 病理学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钛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宇 沈兆亮 高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6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钛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跟骨移位的关节内骨折患者34例(42足)行锁定加压钛板治疗,评价术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全部患者骨折均呈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8个月(2.4~4.1个月)。34例患者踝关节功...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钛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跟骨移位的关节内骨折患者34例(42足)行锁定加压钛板治疗,评价术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全部患者骨折均呈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8个月(2.4~4.1个月)。34例患者踝关节功能评价:优22例,良15例,可5例。结论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利于患者早期愈合,且并发生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锁定加压钛板 并发症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的影响
11
作者 林乐 郜玉忠 +1 位作者 杨茂伟 范广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5期8935-8938,共4页
背景: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髓内脂肪蓄积是由机体脂肪代谢异常在髓内形成的脂肪沉淀,还是由于激素直接作用于骨髓间充质细胞使细胞发生了分化,以及具体生成的过程目前还没有定论。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骨髓间充质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 背景: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髓内脂肪蓄积是由机体脂肪代谢异常在髓内形成的脂肪沉淀,还是由于激素直接作用于骨髓间充质细胞使细胞发生了分化,以及具体生成的过程目前还没有定论。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骨髓间充质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7-01/2009-01在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完成。材料:3或4周龄SD大鼠80只,体质量(110±10)g,雌雄不拘。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并进行传代,取第3代细胞作为实验标本。主要观察指标:①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骨髓间充质细胞在地塞米松10-7mol/L浓度和正常培养状态下3,7,14,21d时的形态变化。②细胞碱性磷酸酶、SundanⅢ染色后骨髓间充质细胞的形态变化。③酚试剂法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④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地塞米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①原代细胞接种24h后,培养瓶底即出现少许贴壁细胞,多呈纺锤形或梭形;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贴壁细胞明显增多,呈放射状排列。传代后细胞分布均匀,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地塞米松刺激后,细胞由梭形变为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后期,随着浓度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团聚现象消失,很多贴壁的细胞悬浮、死亡。②在正常培养细胞中,没有或很少见到橘红色的脂肪颗粒着色,在含有地塞米松培养的细胞中,随着激素浓度增高和时间持续,细胞内SundanⅢ着色的脂肪颗粒明显增加。③在21d时,正常培养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值分别是10-8,10-7,10-6mol/L地塞米松组的1.57倍,4.49倍和5.0倍。在7,14,21d时,正常培养的细胞碱性磷酸酶分别是相应10-7mol/L地塞米松组的2.93倍,3.80倍和4.39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高浓度地塞米松对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效果明显。10-7mol/L和10-6mol/L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促进骨髓间充质细胞的脂肪生成,抑制成骨分化,并且随着浓度增高和作用时间延长,作用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骨髓间充质细胞 细胞分化 骨坏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桡骨颈骨折65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玉柱 吕玉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4期255-255,共1页
关键词 桡骨颈骨折 治疗 2003年3月 桡神经深支损伤 1998年 分析讨论 远期效果 手术人路
下载PDF
临床分级护理干预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商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1期199-200,共2页
目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临床分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 目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临床分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研究组行临床分级护理干预,并将2组患者分别经常规护理、临床分级护理方案干预的再出血发生率、治疗依从性评分、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消化道出血患者经临床分级护理干预的再出血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依从性评分为(90.25±8.55)分、舒适度评分为(89.45±7.09)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64±8.99)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临床分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级护理 消化道出血 应用效果 再出血发生率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6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中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106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随机进行编号,并按照编号将其分为钢板组和髓内钉组,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 目的探讨分析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中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将106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随机进行编号,并按照编号将其分为钢板组和髓内钉组,钢板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髓内钉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并评估各自临床疗效。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数据间相差无几(P>0.05),但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均较髓内钉组显著缩短(P<0.05);2组临床疗效等级数据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钢板组总有效率为96.23%,显著高于髓内钉组的79.25%(P<0.05)。结论微创精辟钢板内固定术能够显著缩短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愈合时间,改善关节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骨折愈合时间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心肌梗死急性期ICU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慧贤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24期285-286,共2页
目的探讨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对其急性期ICU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观察临床研究有效方法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心肌梗死患者10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所有患者的临床分组。C2组(对照组51例)... 目的探讨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对其急性期ICU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观察临床研究有效方法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心肌梗死患者10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所有患者的临床分组。C2组(对照组51例):临床给予常规护理;C1组(观察组51例):临床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出现并发症概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护理后,在出现疾病并发症概率方面,C1组明显少于C2组心肌梗死患者(P<0.05);在疾病复发率方面,C1组明显少于C2组心肌梗死患者(P<0.05)。结论针对心肌梗死患者,对其急性期ICU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临床研究有效方法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最终有效降低患者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降低患者疾病的复发率,最终显著提高了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期ICU 病情观察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左跟骨骨内脂肪瘤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玉柱 何丽馥 吕玉江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4年第6期382-382,384,共2页
关键词 左跟骨 骨内脂肪瘤 外踝骨折 患者 不适
下载PDF
四肢骨折并创伤性休克的救治措施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保国 《当代医学》 2016年第30期88-89,共2页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并伴有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措施及效果。方法对147例四肢骨折并伴有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7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救治成功143例,死亡4例,其中3例为入院后30 min内死亡,1例为术后转入ICU病... 目的分析四肢骨折并伴有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措施及效果。方法对147例四肢骨折并伴有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7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救治成功143例,死亡4例,其中3例为入院后30 min内死亡,1例为术后转入ICU病房后死亡,死亡的4例患者均为重度休克患者,2例为伤后超过1 h后入院。伤后2 h内入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36±2.17)d,伤后超过2 h入院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2.37±2.85)d。结论对于创伤性休克患者应及时入院救治,并在早期对病情进行合理判断并采用有效的急救措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创伤并休克 救治措施 效果
下载PDF
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商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7期240-241,共2页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98例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各49例;且对两组患者的抑郁...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98例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收治,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各49例;且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及满意度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49例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32.45±2.10分)、焦虑评分(34.10±2.32分)低于对照组数据,P <0.05。观察组49例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的满意度97.96%高于对照组数据,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缓解负面情绪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肠胃炎 临床护理路径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商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3期287-288,共2页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方法收取本次研究心力衰竭患者8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心功能指标和心理状态...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方法收取本次研究心力衰竭患者8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心功能指标和心理状态评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心力衰竭患者SAS(29.32±1.02)分、SDS(28.55±1.3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理护理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能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心力衰竭 心功能
下载PDF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贾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3期20-22,共3页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94例实施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顺序单双数的形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全麻),观察组实施全麻复合硬膜...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94例实施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顺序单双数的形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全麻),观察组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0.5h、手术后2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应激反应指标[血浆皮质醇(COR)、血糖(GLU)、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麻醉后0.5h及手术后2h,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0.5h的COR、GLU、TNF-α、IL-6水平分别为(397.5±12.8)μg/L、(5.8±0.7)mmol/L、(1.8±0.4)μg/ml、(1.2±0.7)μg/ml,均低于对照组的(411.5±24.6)μg/L、(6.8±1.1)mmol/L、(3.1±1.1)μg/ml、(1.8±0.7)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2h的COR、GLU、TNF-α、IL-6水平分别为(390.2±12.1)μg/L、(5.7±1.3)mmol/L、(2.9±0.8)μg/ml、(1.8±0.8)μg/ml,均低于对照组的(401.2±21.2)μg/L、(6.5±1.2)mmol/L、(3.3±0.9)μg/ml、(3.3±1.4)μ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良好,能够降低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有利于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 胃癌根治术 应激反应 炎性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