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口区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践与体会
1
作者 贾智霞 朱琛平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1年第5期21-23,共3页
京口区人民医院于2005年9月整体转型为京口区健康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转型6年来,中心门诊工作量、总收入、职工收入逐渐增长,社区居民满意度提高了14.5个百分点,探索出一条维护居民健康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之路。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院转型 口区 居民健康 门诊工作量 职工收入 社区居民 总收入
下载PDF
麻醉药品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金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1期59-60,共2页
麻醉药品是指使整个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可逆性失去知觉及痛觉的药物,多应用于缓解创伤、手术及晚期癌症患者的阵痛。近年来随着麻醉药品管理及应用相关条例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和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医疗卫... 麻醉药品是指使整个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可逆性失去知觉及痛觉的药物,多应用于缓解创伤、手术及晚期癌症患者的阵痛。近年来随着麻醉药品管理及应用相关条例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和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医疗卫生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麻醉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十分重要。现根据相关资料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麻醉药品的应用环境、应用方向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麻醉药品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镇江市病媒生物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钱俊华 姜洪方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4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掌握镇江市病媒生物密度、季节消长及种群构成,为病媒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和《江苏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要求,开展鼠、蝇、蚊和蟑螂的密度监测,监测分别采用夹夜法、诱蚊灯法、笼诱法和粘捕... 目的掌握镇江市病媒生物密度、季节消长及种群构成,为病媒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和《江苏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要求,开展鼠、蝇、蚊和蟑螂的密度监测,监测分别采用夹夜法、诱蚊灯法、笼诱法和粘捕法。结果 2009-2013年,镇江市鼠密度平均为0.43%,捕获褐家鼠、黄胸鼠等6种鼠类,黄胸鼠为优势种,占40.79%;蚊密度平均为6.35只/(灯·h),捕获淡色库蚊、中华按蚊等5种蚊虫,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占66.62%;蝇密度平均为5.04只/笼,捕获家蝇、丝光绿蝇等15种蝇,家蝇为优势种群,占51.14%;蟑螂平均密度为2.87只/张,蟑螂侵害率为17.43%,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99.45%。结论从5年监测资料来看,镇江市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以环境综合整治为基础,综合各种防治措施可有效防治病媒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媒生物 密度 种群构成 防治措施
原文传递
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社区护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史冬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6期255-256,共2页
本文分析研究了2011年2月至2011年8月10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并实施健康教育。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糖尿病社区护理
下载PDF
临床生化检验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5
作者 马洁 梁照锋 +3 位作者 王佳 李大众 钱晖 龚爱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60-61,共2页
教学团队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搭建了临床生化检验学在线课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在线课程学习-临床案例收集-PBL研讨-课后健康教育”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解决了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4个脱节,实现了3个层次的整合... 教学团队依托中国大学MOOC平台,搭建了临床生化检验学在线课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在线课程学习-临床案例收集-PBL研讨-课后健康教育”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解决了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4个脱节,实现了3个层次的整合,最终目的是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临床生化检验学 中国大学MOOC
下载PDF
社区心血管疾病高危女性静态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迎春 张文杰 +2 位作者 吴蓓蓓 高丽 宋倩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3期380-385,共6页
目的:调查社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在镇江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档案的169例CVD高危女性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静态行为问卷、国际体力活动短... 目的:调查社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在镇江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档案的169例CVD高危女性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静态行为问卷、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中文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居家环境安全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总时间为5.00(3.60,6.00)小时/天,居家环境安全量表总分为(92.09±8.16)分,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问卷总分为(7.31±2.17)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静态行为时间与居家环境安全、家庭关怀度指数总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417、-0.228(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体力活动水平、家庭环境安全、家庭关怀度指数是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水平较高,与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体力活动水平、居家环境安全及家庭功能密切相关。社区医护人员应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居家环境健康与静态行为相关知识宣教与干预,促进其减少静态行为、降低CVD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风险 静态行为 女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的社区预防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史冬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1期139-139,共1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社区200名普通人群为研究对象,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题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社区人群对乙肝知识的知晓率,并调查接种乙肝疫苗的比例是否发生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后,该组人群对乙肝...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社区200名普通人群为研究对象,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题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社区人群对乙肝知识的知晓率,并调查接种乙肝疫苗的比例是否发生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后,该组人群对乙肝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乙肝疫苗作用的知晓率较教育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该组人群接种乙肝疫苗的比例显著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人群对乙肝的相关知识缺乏认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其风险意识,增强预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社区卫生服务 肝炎 乙型 健康教育 护理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黎慧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0期2397-2398,共2页
选取100例我社区2012年2月~5月产后抑郁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对该组患者实施认知及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其护理前后母亲角色适应得分及抑郁心理变化。该组产妇护理后母亲适应角色得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 选取100例我社区2012年2月~5月产后抑郁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对该组患者实施认知及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其护理前后母亲角色适应得分及抑郁心理变化。该组产妇护理后母亲适应角色得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产后抑郁产妇的不良心理,提高母亲角色的适应性,使其愉快地度过产褥期和哺乳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 社会护理
下载PDF
老年人阑尾炎社区外科的诊断治疗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5期222-223,共2页
目的对社区医疗机构对患有阑尾炎的老年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47例患有阑尾炎的老年患者病例,进行B超检查,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法。结果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尿频,部分患者体温升高。治疗后... 目的对社区医疗机构对患有阑尾炎的老年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47例患有阑尾炎的老年患者病例,进行B超检查,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法。结果主要症状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尿频,部分患者体温升高。治疗后转院2例,手术5例,其余40例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出现任何的并发症。结论社区医疗结构充分了解老年阑尾炎患者的症状特征,并根据此对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使该类患者的病症在社区得到有效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医疗 老年阑尾炎 诊断治疗
下载PDF
团队医生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干预在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方面的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凌 朱琛平 +1 位作者 陈南静 杨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3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索团队医生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干预在降低社区糖尿病发病率方面的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高危人群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由社区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宣教和健康指导,对照组在社区进行常... 目的:探索团队医生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干预在降低社区糖尿病发病率方面的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高危人群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由社区责任医生和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宣教和健康指导,对照组在社区进行常规指导。两组成员每年都进行1次免费体检,3年后,比较两组的体检结果。结果:3年后,试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队医生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知识宣教和生活行为模式的早期干预,可以明显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医生 糖尿病高危人群 早期干预 发病率
下载PDF
签约居民腹泻,社区医生来排查
11
作者 马铼枫 《医师在线》 2017年第20期24-25,共2页
医生:阿姨您好!旅游回来了,湖南好玩吧?今天来门诊,有哪里不舒服了?患者:主任你好!昨晚刚回来,一路风景很好,就是最后两天闹肚子(腹泻)遭罪了,今天一早起来就找你麻烦来了。
关键词 社区医生 腹泻 居民 排查
下载PDF
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亚鹏 尹其翔 +4 位作者 周峰 苗振军 蔡华忠 贾珏 徐美玲 《西部医学》 2022年第11期1630-1634,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20年8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老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在入院4周内并发MODS分为MODS组(n=42)和非MODS...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20年8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老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在入院4周内并发MODS分为MODS组(n=42)和非MODS组(n=88)。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入院前时间、损伤部位数目、主要损伤部位、损伤严重度评分(ISS)、D-二聚体水平、动脉血乳酸水平、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III)评分、是否急诊手术、是否输血和是否合并脓毒症等13个临床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内并发MODS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主要损伤部位、ISS、D-二聚体水平、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III评分、是否急诊手术和是否合并脓毒症共7个临床指标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入院前时间、损伤部位数目和是否输血共6个临床指标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要损伤部位、ISS、D-二聚体水平、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III评分和是否合并脓毒症共6个临床指标是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内并发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内并发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主要损伤部位、ISS、D-二聚体水平、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III评分和是否合并脓毒症。重视主要损伤部位、损伤严重程度、凝血功能和综合病情危重程度的评估,同时有效液体复苏,改善微循环及维护内环境稳定并预防感染可降低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内并发MODS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多发伤 短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医联体模式下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分级转介照护模型的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文杰 李遇梅 +2 位作者 陈启祥 吴蓓蓓 郭锦银 《全科护理》 2019年第32期4061-4063,共3页
基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特点,探索医联体模式下区域分级转介照护模型在中小型城市急性心肌梗死随访管理中的可行性,旨在解决急性心肌梗死中远期康复及并发症防控问题,为重症慢性病康复实践全程管理提供思路。通过2年多的摸索和实践,初步... 基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特点,探索医联体模式下区域分级转介照护模型在中小型城市急性心肌梗死随访管理中的可行性,旨在解决急性心肌梗死中远期康复及并发症防控问题,为重症慢性病康复实践全程管理提供思路。通过2年多的摸索和实践,初步构建了医联体下“区域共治、分级转介、多元随访、全程无缝”的急性心肌梗死分级转介照护模型,推进“培训前移、服务下沉”,实现了急性心肌梗死的“中心介入医院-社区网点医院-家庭社会团体”联动照护服务,是解决当前国情下急性心肌梗死院后服务延伸和疾病全程管理的可行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区域共治 分级转介 多元随访 全程无缝管理
下载PDF
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14
作者 梁亚鹏 尹其翔 +4 位作者 周峰 苗振军 蔡华忠 贾珏 徐美玲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1694-1699,共6页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老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院内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老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院内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4周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患者是否在入院4周内死亡将126例老年多发伤患者分为存活组(n=102)与死亡组(n=24)。单因素分析显示主要损伤部位、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Ⅲ,APACHEⅢ)评分、动脉血乳酸水平、是否急诊手术及合并脓毒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部位数目、入院前时间和是否输血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ISS评分、主要损伤部位、动脉血乳酸水平和APACHEⅢ评分是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4周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老年多发伤患者短期(4周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ISS评分、主要损伤部位、动脉血乳酸水平和APACHEⅢ评分。在老年多发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需高度重视整体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估和主要损伤部位的规范治疗,同时积极有效地进行液体复苏,改善微循环和维持内环境稳定,可能会更好地改善老年多发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多发伤 短期 院内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静态行为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迎春 张文杰 +3 位作者 吴蓓蓓 高丽 尹海宁 董晗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静态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现状及其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便利抽样选取镇江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绝经后女性57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国...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静态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现状及其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风险的相关性。方法便利抽样选取镇江市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绝经后女性57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short,IPAQ-S)对其进行调查,应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其CVD风险。结果绝经后女性CVD风险评分均数为8.99%,日均SB时间为4.68 h/d,日均SB时间与CVD风险评分呈正相关(r=0.325,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力活动水平、居住方式、糖尿病是绝经后女性SB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的CVD风险普遍较高,与其SB时间呈正相关,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绝经后女性的SB,重点关注高龄、独居、低体力活动水平及患有糖尿病的绝经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 静态行为 心血管疾病风险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miR-30a及相关炎症指标在脓毒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爱凤 秦晓梦 +2 位作者 尹江宁 蒋俊 徐美玲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miR-30a及相关炎症指标在脓毒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GEO数据库检索筛选基因芯片并分析miR-30a表达情况,采用miRecords网站数据库的预测软件预测其靶基因,并对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 目的:探讨miR-30a及相关炎症指标在脓毒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GEO数据库检索筛选基因芯片并分析miR-30a表达情况,采用miRecords网站数据库的预测软件预测其靶基因,并对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4例,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脓毒症非休克组和休克组,每组32例。根据28 d病情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n=44)与死亡组(n=20)。另选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IL-6水平,并计算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RT-PCR检测外周血miR-30a表达,并分析与SOFA评分的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价miR-30a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GEO数据库检索发现miR-30a在脓毒症组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miR-30a、WBC、CRP、PCT、IL-6及SOFA评分均升高(P<0.05或<0.01);与脓毒症非休克组相比,休克组WBC及SOFA评分升高(P<0.05);与脓毒症存活组相比,死亡组SOFA评分升高(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30a相对表达量与脓毒症SOFA评分呈正相关(r=0.751,P<0.01),与IL-6、CRP、PCT的表达呈正相关(r=0.667、0.736、0.496,P均<0.01);ROC曲线评价结果显示miR-30a曲线下面积为0.831(P<0.01),敏感度89.1%,特异性80.0%;CRP曲线下面积为0.841(P<0.01),敏感度79.7%,特异性90.0%;miR-30a+CRP曲线下面积为0.902(P<0.01),敏感度89.1%,特异性90.0%。结论:miR-30a及相关炎症指标在脓毒症中呈高表达,其可能成为诊断脓毒症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miR-30a SOFA评分 白细胞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IL-6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老年阴道炎的治疗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6期3752-3753,共2页
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13年1月~2014年2月治疗的59例老年阴道炎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雌三醇染膏+甲硝锉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雌三醇染膏+甲硝锉+乳杆活菌胶囊治疗,比较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 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13年1月~2014年2月治疗的59例老年阴道炎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雌三醇染膏+甲硝锉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雌三醇染膏+甲硝锉+乳杆活菌胶囊治疗,比较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8.5%)(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69%)(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指标都得到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雌三醇染膏+甲硝锉+乳杆活菌胶囊治疗老年阴道炎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不良反应少,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阴道炎 治疗效果 乳杆活菌胶囊
下载PDF
药穴指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陶莘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18期51-52,共2页
目的:对于药穴指针疗法在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研讨。方法:把84例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比对组。在试验组当中使用药穴指针疗法进行相应的治疗工作,比对组则选择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和西沙比利片... 目的:对于药穴指针疗法在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研讨。方法:把84例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比对组。在试验组当中使用药穴指针疗法进行相应的治疗工作,比对组则选择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和西沙比利片进行治疗的工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两组的病症积分都比治疗之前有很大的改善,两组之间的区别不是很大。治疗率来说,试验组为97.0%,比对组为80.5%,两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药穴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明显,而且没有多少不良反应的出现,是可以在临床治疗当中大力推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穴指针疗法 疗效 胃食管反流病
下载PDF
颈椎和腰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0期133-134,共2页
目的使用保守治疗方法对颈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组有20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组有2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推拿、牵引、药物等方法治疗。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情况有明显好转,颈椎间突... 目的使用保守治疗方法对颈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组有20例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组有2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推拿、牵引、药物等方法治疗。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情况有明显好转,颈椎间突出组的评分是1.63±0.4,腰椎间盘突出组的评分是1.78±0.6。结论对于颈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的效果不错,特别是对于急性期患者,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 保守治疗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9期198-199,共2页
目的分析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的麻醉效果如何。方法选取400例进行无痛人流的妇女,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只进行丙泊酚麻醉,观察组进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如何,以及诱导前后2min... 目的分析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的麻醉效果如何。方法选取400例进行无痛人流的妇女,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只进行丙泊酚麻醉,观察组进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如何,以及诱导前后2min、术后SpO2、R、HR的变化情况,还有患者是否呕吐、吸氧,用药总量等情况。结果使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麻醉以后,对照组有126例优,有53例良,优良率是89.5%;观察组有174例优,有26例良,优良率是100%。结论对于进行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使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的效果很好,而且安全可靠,其副反应是和注射速度、用药剂量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无痛人流 芬太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