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芳 姚玉华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5期3062-3066,共5页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是妇产科的常见疾病之一,表现出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一系列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临床症状,对女性身心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西医主要选择免疫治疗、激素替代、辅助生殖等治疗方法,但存在较多不良反应。近年研究发现...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是妇产科的常见疾病之一,表现出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一系列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临床症状,对女性身心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西医主要选择免疫治疗、激素替代、辅助生殖等治疗方法,但存在较多不良反应。近年研究发现,中医凭借其多途径、多靶点的整体调节手段,显示出了独特优势,并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就中医对此病的认识、名家经验以及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经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 中医药疗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傅萍治疗子宫切口瘢痕憩室致异常子宫出血经验浅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芳 傅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总结傅萍教授治疗子宫切口瘢痕憩室(Cesarean Scar Diverticulu,CSD)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傅萍教授对CSD的病因病机认识,阐述在临床实践中CSD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依据,分析临床遣方用药特色,并附临床案例加以... [目的]总结傅萍教授治疗子宫切口瘢痕憩室(Cesarean Scar Diverticulu,CSD)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傅萍教授对CSD的病因病机认识,阐述在临床实践中CSD所致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依据,分析临床遣方用药特色,并附临床案例加以验证。[结果]傅师认为子宫切口瘢痕憩室致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病因病机为金刃损伤胞宫胞脉,气血虚弱,瘀热互结所致。针对其病因病机提出,经期宜温经活血,祛瘀生新,重在祛瘀,推动阴阳运动的发展,促进阴阳转化,达到祛瘀生新之效;经后期益气滋阴,收敛固涩,以达标本共治之效;经前期理气行滞,温通宣散,旨在推动气机运行,使月经顺利排泄。所举案例一则,经分期治疗,CSD所致异常子宫出血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傅萍教授依据月经周期阴阳变化治疗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经验,值得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憩室 异常子宫出血 傅萍 医案 名医经验
下载PDF
新产程标准对产程中剖宫产指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1
3
作者 杨芳讯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01-103,111,共4页
目的:分析新产程标准对经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指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经阴道试产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自愿选择的原则分成原产程及新产程组,比较两组间中转剖宫产率、剖宫产前试产时间及剖宫产指征的差异,分析两组间产... 目的:分析新产程标准对经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指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经阴道试产的产妇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自愿选择的原则分成原产程及新产程组,比较两组间中转剖宫产率、剖宫产前试产时间及剖宫产指征的差异,分析两组间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及巨大儿发生率的不同。结果:原标准转剖宫产比率高于新标准组(χ~2=19.238、P=0.000),而剖宫产前试产时间两组无差异(P=0.359)。在剖宫产指征方面,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相对头盆不称及胎儿窘迫等发生比率原标准组高于新标准组(P=0.011、0.005、0.000、0.015),宫内感染及社会因素比率在两组间无差异(P=0.161、0.078)。产后出血及产后尿储留比率原产程低于新产程组(P=0.027、0.008),新生儿窒息及巨大儿发生比率两组间无差异(P=0.535、0.305)。结论:新产程标准可以降低经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率,改变剖宫产指征构成,同时也可能会增加产后出血及尿潴留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过程 剖宫产术 妊娠结局 新产程标准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在评估输卵管损伤及治疗不同部位阻塞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芳讯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6年第9期635-638,共4页
输卵管性不孕占女性不孕因素的20%~50%,输卵管损伤程度的评估及阻塞部位的判断在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较多应用子宫输卵管造影,但该方法对输卵管细微结构显示不满意。宫、腹腔镜联合是目前公认的评价输卵... 输卵管性不孕占女性不孕因素的20%~50%,输卵管损伤程度的评估及阻塞部位的判断在输卵管性不孕的诊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较多应用子宫输卵管造影,但该方法对输卵管细微结构显示不满意。宫、腹腔镜联合是目前公认的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金标准”,且对输卵管阻塞的再通也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嘲,本研究应用宫、腹腔镜联合评估输卵管损伤程度并对输卵管不同部位阻塞并针对性治疗,探讨宫、腹腔联合在输卵管性不孕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损伤 阻塞部位 腹腔镜 同部位 评估 治疗 输卵管性不孕 子宫输卵管造影
下载PDF
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建营 屈丽华 《安徽医学》 2006年第5期426-426,共1页
关键词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 中药生化汤 治疗 月经量少 组织残留 产后出血量 临床资料 妇科门诊 月经量多 出血时间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100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徐珠凤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30-430,共1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输卵管阻塞 不孕症 临床资料 中医
下载PDF
桂枝茯苓胶囊配合药物流产80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徐珠凤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89-689,共1页
在药物流产的同时加用中药,可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和缩短出血时间以及减少出血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药物流产的不足.因此,我们对早孕妇女药物流产者加用桂枝茯苓胶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桂枝茯苓胶囊 药物流产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早孕
下载PDF
当归益血口服液用于药物流产后止血及促进产后泌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蔡明翠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8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当归益血口服液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及促进产后妇女泌乳的疗效,并与传统的八珍汤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入院治疗的应用药物进行流产的患者60例,分为两组,当归组采用当归益血口服液治疗,八珍汤组采用八珍汤治疗... 目的观察当归益血口服液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及促进产后妇女泌乳的疗效,并与传统的八珍汤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入院治疗的应用药物进行流产的患者60例,分为两组,当归组采用当归益血口服液治疗,八珍汤组采用八珍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流产后出血量、血红蛋白含量、治愈率。选择同期入院的产后患者80例,分为当归组和八珍汤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泌乳量、乳房胀度、乳房结块情况、乳汁分泌蛋白质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对于药物流产后患者,当归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八珍汤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产后患者,应用当归益血口服液治疗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八珍汤组患者,两组比较,除乳汁蛋白质含量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益血口服液既适用于药物流产后止血又适用于产后促进泌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益血口服液 八珍汤 产后泌乳 产后止血
下载PDF
三草汤辅助早期妊娠药物流产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徐珠凤 张荣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4年第11期40-41,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三草汤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 192例妊娠 4 0~ 6 0天妇女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及加用三草汤后药物流产 ,对两组完全流产率、出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发现加用三草汤... 目的 探讨中药三草汤对早期妊娠药物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 192例妊娠 4 0~ 6 0天妇女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及加用三草汤后药物流产 ,对两组完全流产率、出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发现加用三草汤的完全流产率为 (96 .88% ) ,出血时间 14 .1± 4 .4天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值均 <0 .0 5。结论 三草汤辅助药物流产可提高药物流产效果、缩短出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草汤 药物流产 出血时间 早期妊娠 完全流产率 辅助 临床观察 目的 缩短 影响
下载PDF
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的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芳讯 《安徽医学》 2008年第3期306-307,305,共3页
目的观察10年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寻找降低刮宫产率的对策,探讨剖宫产合理应用。方法对1996年1月~2005年12月5638例住院分娩产妇的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剖宫产率呈逐年丌高趋势,1996年为16... 目的观察10年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寻找降低刮宫产率的对策,探讨剖宫产合理应用。方法对1996年1月~2005年12月5638例住院分娩产妇的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剖宫产率呈逐年丌高趋势,1996年为16.2%,2005年为60.2%;(2)1995~2001年剖宫产指征以胎儿宫内窘迫为第一位,而近两年社会凶素占第一位。结论剖宫产牢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冈此提高对剖宫产的认识、鼓励产妇阴道分娩、正确掌握剖官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同顾性研究
下载PDF
抚触对120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连娣 鲍玉勤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1期932-933,共2页
由于功能不成熟生理性溶血及胆红素代谢的特点,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症状,现将2010至2011年共120例足月剖宫产出生的满24h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抚触组,观察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临床疗效 抚触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代谢 临床症状 黄疸指数 生理性
下载PDF
子痫前期孕妇血脂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荣 金伟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1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在P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PE患者50例为子痫前期组,另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或门诊体检的健康孕妇和健康非孕妇各30例为正常妊娠组和非妊娠组,比较三组TC...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在P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PE患者50例为子痫前期组,另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或门诊体检的健康孕妇和健康非孕妇各30例为正常妊娠组和非妊娠组,比较三组TC、TG、HDL、LDL、ApoA、ApoB、AI。结果子痫前期组TC、TG、LDL、ApoB、AI明显高于非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HDL高于非妊娠组,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ApoA高于非妊娠组,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重度子痫TG、LDL、ApoB、AI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C、HDL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子痫前期孕妇血脂水平的变化与其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孕期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对于预测该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血脂水平 妊娠 妊高征
下载PDF
正骨十法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老年Neer Ⅲ型肱骨近端骨折30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庆峰 施翔 +2 位作者 范卫星 张舟 盛慧清 《中国乡村医药》 2022年第15期20-21,共2页
目的 观察正骨十法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老年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0例,采用正骨十法进行手法整复并联合MIPPO技术进行手术治疗。随访6~12... 目的 观察正骨十法联合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老年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0例,采用正骨十法进行手法整复并联合MIPPO技术进行手术治疗。随访6~12个月,观察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2±16.6)分钟,术中出血(142.5±10.6)mL,术中透视(15.8±5.0)次;VAS评分:术前(5.2±0.9)分,术后第1天(2.5±0.7)分,术后第3天(2.1±0.6)分,术后第7天(1.2±0.7)分。30例患者获随访6~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4±0.8)周,术后半年肩关节功能优良率83.3%,均无感染、肱骨头坏死、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正骨十法联合MIPPO技术治疗老年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有效,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关节功能恢复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 正骨十法理念 老年
下载PDF
连续垂直褥式填塞缝合法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屈丽华 李芳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12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连续垂直褥式填塞缝合法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该院实施LM术式的肌壁间肌瘤患者1 06例,将7 0例使用传统缝合方法的设为对照组,3 6例使用连续垂直褥式填塞缝合法的设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连续垂直褥式填塞缝合法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该院实施LM术式的肌壁间肌瘤患者1 06例,将7 0例使用传统缝合方法的设为对照组,3 6例使用连续垂直褥式填塞缝合法的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拔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LM治疗肌壁间肌瘤时,采用连续垂直褥式填塞缝合法,与传统的间断或连续逐层兜底缝合法比较,有助于减少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连续垂直褥式填塞缝合法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亚平 李芳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22期18-19,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米非司酮治疗,低剂量组12.5mg/d,高剂量组25...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米非司酮治疗,低剂量组12.5mg/d,高剂量组25mg/d,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肌瘤体积。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但两组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良好,12.5mg/d较25mg/d用药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不同剂量
下载PDF
宫腔镜在诊治宫内妊娠物残留中的价值——附38例报告
16
作者 屈丽华 徐珠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554-555,共2页
关键词 宫内妊娠物残留 宫腔镜诊治 价值 宫内残留物 阴道流血 宫内情况 宫腔操作 引产后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鲍玉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9期59-59,共1页
依沙吖啶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已有40余年的历史,成功率较高,但有引产时间长、宫缩过强、宫颈裂伤等缺点。而米非司酮可促使宫颈软化,与依沙吖啶联合使用可缩短引产的时间,减少宫颈裂伤等并发症。我科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应用于... 依沙吖啶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已有40余年的历史,成功率较高,但有引产时间长、宫缩过强、宫颈裂伤等缺点。而米非司酮可促使宫颈软化,与依沙吖啶联合使用可缩短引产的时间,减少宫颈裂伤等并发症。我科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共82例,以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依沙吖啶 中期妊娠 引产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25例
18
作者 王欢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10期841-842,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方法。方法:25例口服中药及肌注甲氨喋呤(MTX)或口服米非司酮。结果:保守治疗成功率8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米非司酮 甲氨喋呤 中药
下载PDF
影响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持续阳性的相关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欢欢 李萍 徐亚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21期5021-5023,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持续阳性的相关因素,为CIN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期间在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诊断为HPV感染的高级别CIN患者100例,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随访,检... 目的探讨影响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术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持续阳性的相关因素,为CIN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期间在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诊断为HPV感染的高级别CIN患者100例,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随访,检测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HPV感染情况,分析影响HPV感染持续阳性的相关因素。结果随访3个月时28例感染阳性,阳性率为28.00%,其中18例单一感染、10例多重感染,分别占64.29%和35.71%,随访6个月时14例感染阳性,阳性率为14.00%,其中7例单一感染、7例多重感染,分别占50.00%和50.00%。患者绝经、初次性生活年龄、术后用药不同时术后HPV感染持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切缘阳性、术后有性生活、CINⅢ级、HPV分型高危型、HPV多重感染时术后HPV感染持续阳性率分别为20.31%、45.45%、20.69%、36.36%、19.70%、33.33%,高于年龄<35岁、切缘阴性、术后无性生活、CINⅡ级、HPV分型低危型、HPV单一感染时2.78%、10.11%、4.76%、7.69%、2.94%、8.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切缘情况、HPV分型是与HPV感染持续阳性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年龄、切缘情况、HPV分型是影响高级别CIN患者HPV感染持续阳性的相关因素,对于年龄≥35岁、切缘阳性、HPV分型高危型的患者术后应严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 宫颈上皮内瘤变 术后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 持续阳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炎性及脂肪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及在产褥期的变化 被引量:26
20
作者 卢敏 王英 +2 位作者 陈青 曹真虎 张荣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8期1767-1770,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炎性及脂肪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及在产褥期的变化情况,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预测、诊断并及时采取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改善母婴结局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长兴县中医院就诊的77例妊娠... 目的研究分析炎性及脂肪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及在产褥期的变化情况,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预测、诊断并及时采取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改善母婴结局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长兴县中医院就诊的77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同期选择于本院行产检的77例健康孕产妇为对照组。所有孕产妇均在参与研究时接受全面检查,进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计算,并在妊娠期、产褥期进行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肪因子瘦素、脂联素含量检测。对比两组孕产妇炎症因子和脂肪因子水平,分析其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关系,并观察炎症因子和脂肪因子在患者产褥期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期HOMA-IR、炎症因子CRP、TNF-α和脂肪因子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CRP、TNF-α和脂肪因子瘦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呈正相关(P<0.05),脂联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呈负相关(P<0.05);产后3 d、4周、6周观察组患者HOMA-IR、炎症因子CRP、TNF-α和脂肪因子瘦素水平均逐渐降低,脂联素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性及脂肪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具有相关性,且随着产褥期胰岛素抵抗的减弱而发生相关变化,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及产后恢复情况的评估及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炎性因子 细胞因子 相关性 产褥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